
考試說明:
1.考試時間90分鐘
2.試題總分100分
3.試卷頁數(shù)6頁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卷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如圖示意我國某河流水文站徑流年內分布狀況。完成下面小題。
1. 推測該水文站最可能位于我國的( )
A 珠江流域B. 長江流域C. 黃河流域D. 松花江流域
2. 影響該河流春季和夏季徑流量變化的主要因素分別為( )
A. 氣溫、降水B. 氣溫、氣溫C. 降水、氣溫D. 降水、降水
巴厘島位于東南亞爪哇島東部,島上火山分布廣泛,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雨季,4月至9月是旱季。下圖為巴厘島區(qū)域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 巴厘島火山遍布是由于( )
A. 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塊消亡邊界處B. 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塊生長邊界處
C 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消亡邊界處D. 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生長邊界處
4. 巴厘島雨季形成的原因有( )
①東北信風帶南移向左偏轉形成西北風②東北信風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
③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導致風從海洋吹向陸地④赤道低壓帶南移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①④
5. 巴厘島河流地貌發(fā)育過程中( )
A. 河曲發(fā)育明顯B. 側蝕作用明顯
C. 下蝕作用顯著D. 河谷多寬而淺
石繩(圖1)又名繩狀熔巖,是巖漿噴出地表,順坡而下,冷卻表皮受到內部尚未凝固仍在流動的巖漿的作用,推擠、扭動、卷曲,沿流動方向呈弧形彎曲或呈鏈形排列而成。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據(jù)此完成各小題。
6. 推測圖1中石繩內部應具有( )
A. 層理構造B. 片理構造C. 流線構造D. 氣孔構造
7. 圖2中能夠反映石繩形成過程的數(shù)碼是( )
A. ①B. ②C. ③D. ⑤
8. 石繩的延伸方向( )
A. 與巖漿流動的方向一致B. 指向地勢低洼的方向C. 垂直于巖漿流動的方向D. 垂直于板塊移動
下圖為某地區(qū)地質構造示意圖,數(shù)字序號代表不同巖層。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 下列說法正確是( )
A. 斷層①形成時間早于巖層②B. 形成③④的內力作用不相同
C. 所有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中⑤形成最早D. 巖層⑥形成時間晚于斷層①
10. 下列有關圖中地質構造對生產實踐的意義,正確的是( )
A. a地地質構造具有良好的儲水條件B. b地的花崗巖可用作優(yōu)質石材
C. c地適宜建壩蓄水,開發(fā)河流水能D. d地有豐富的地下水可供開發(fā)
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旅游資源的總稱,是世界自然遺產。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巖洞、石刻等)??λ固胤鍏彩腔噙B的成片山峰,山峰環(huán)繞著洼地。洼地坡度小,位于洼地的耕地面積小且分散,不易存水,雨時澇、晴時旱。下圖為廣西地形圖和峰叢洼地景觀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1. 桂林喀斯特地貌廣布的條件包括( )
①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②河流眾多,流水的溶蝕作用強
③可溶性石灰?guī)r分布范圍廣④雨水淋溶作用強,土質黏重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12. 下列說法中與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不相關的是( )
A. 山地和丘陵眾多,植被覆蓋率高B. 降水豐富,河流眾多,含沙量小
C. 地上、地下喀斯特地貌典型,分布廣D. 氣候濕熱,生物多樣性好
13. 位于洼地的耕地雨時“澇”的主要原因是( )
A. 季風氣候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旱季降水偏少B. 喀斯特地區(qū)巖石多裂隙,地表水易滲
C. 降水集中,多暴雨,且匯流快,流速快D. 河流眾多,雨季流量大、水位高
鳀魚是一種生活在溫帶海洋中上層的小型魚類,廣泛分布于我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鳀魚也是南美洲秘魯漁場的常見魚類之一,鳀魚產卵盛期水溫12~19℃,趨光性較強。下圖為秘魯附近海域某時段表層海水等溫線分布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4. 和我國海域相比,鳀魚在圖示區(qū)域活動的緯度范圍明顯偏低,其原因是( )
A. 有大量淡水注入,帶來豐富餌料B. 大陸架范圍寬廣,提供生存場所
C. 晴天多,光照強,鳀魚趨光性強D. 海域洋流的影響,水溫適宜生存
15. 當?shù)氐牡途曅棚L比往年減弱時,下列地區(qū)可能出現(xiàn)( )
A. 當?shù)貪O民應該向低緯捕魚B. 甲地沿岸上升流增強
C. 東澳大利亞森林火災頻發(fā)D. 甲地降水比往年偏少
2024年9月4~6日,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北京召開,中非合作將更加廣泛,中國人民對非洲的了解也將更加深入。如左圖為非洲自然帶分布圖,右圖為乞力馬扎羅山垂直自然帶分布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6. 非洲自然帶的分布主要體現(xiàn)了( )
A.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B. 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
C. 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D. 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
17. 兩圖所示的自然帶中,植被特征相似的一組是( )
A. ①和乙B. ②和丁C. ③和甲D. ④和丙
18. 乞力馬扎羅山雪線南坡低于北坡主要原因是( )
A. 北坡處于向陽坡,雪線高B. 北坡坡度更陡峭,雪線高
C. 南坡處于迎風坡,雪線低D. 南坡緯度相對高,雪線低
下圖為某季節(jié)印度洋局部海域表層鹽度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9. 甲海區(qū)鹽度自西南向東北減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陸地徑流影響增強B. 降水量逐漸減少
C. 海水溫度逐漸降低D. 海水蒸發(fā)量增大
20. 乙洋流性質及其對流經地區(qū)的影響是( )
A. 暖流,沿岸地區(qū)增溫增濕B. 暖流,提高附近海區(qū)鹽度
C. 寒流,沿岸地區(qū)寒冷干燥D. 寒流,增加漁民的漁獲量
21. 圖中乙海域海一氣相互作用的特點是( )
A. 海洋向大氣輸送熱量B. 離岸風將熱量送往陸地
C. 海洋吸收大氣的熱量D. 迎岸風將熱量送往海洋
河流階地是指在河流下切侵蝕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灘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圖為黃河某段地質遺跡發(fā)育的河流階地剖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2. 關于圖中河流階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第四級階地形成最晚B. 第二級階地形成時河流流速最大
C. 地殼持續(xù)性抬升形成D. 地殼差異升降使兩側階地不對稱
23. 該段黃河所在的位置及特征是( )
A. 位于河源,含沙量最大B. 位于上游,河谷呈V形
C. 位于中游,地上河發(fā)育D. 位于下游,自南向北流
24 黃土堆積物形成過程中( )
A. 風力侵蝕加劇B. 風化作用減弱
C. 地殼運動活躍D. 地殼相對穩(wěn)定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四周多山地丘陵環(huán)繞,年降水量在250mm~500mm之間,監(jiān)測表明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千米。左圖為貝加爾湖流域示意圖,右圖為貝加爾湖剖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5. 推測下列補給方式對貝加爾湖貢獻最小的是( )
A. 高山冰川B. 地表徑流C. 大氣降水D. 承壓地下水
26. 貝加爾湖湖底巨厚沉積物的來源是( )
①湖岸處的變質巖風化破壞崩解②斷裂帶巖石脆弱崩解
③河流挾帶的泥沙④湖底巖石在水流作用下風化破碎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27. 貝加爾湖湖水更新緩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湖面蒸發(fā)弱B. 湖泊面積大C. 湖水鹽度低D. 湖水深度大
丹霞地貌山峰多四面陡崖,山頂平坦狹小,崖底則是山峰和懸崖圍閉的溝谷。湖南崀山位于湘西南邊陲地區(qū),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喀斯特地貌景區(qū)。山峰頂部植被多以旱生灌木、草本植物為主,溝谷地區(qū)形成大量熱帶雨林的標志性植物。崀山丹霞地貌區(qū)的植被群落特殊,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圖1為崀山山峰植被景觀圖,圖2為山谷坡麓植被類型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28. 崀山山頂?shù)貐^(qū)出現(xiàn)旱生植被的原因是( )
①通風良好,蒸發(fā)量大②起伏較大,土層較薄
③氣候干旱,土壤貧瘠④面積較小,保水性差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29. 崀山河谷地區(qū)出現(xiàn)溝谷雨林的原因是( )
A. 溝谷植物群落面積較大B. 崖壁反射大量太陽光線
C. 溝谷地形平坦土層深厚D. 封閉溝谷熱量水分充足
30. 導致該區(qū)域生物多樣性豐富的主要因素是( )
A. 熱量和地貌B. 土壤和地貌C. 植被和土壤D. 植被和水文
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二、綜合題
31. 讀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1)和某地地質構造剖面圖(圖2),完成下列問題。
(1)圖2中D地的地質構造名稱____;C地的地貌名稱____。
(2)圖1中甲表示____,請說出該類巖石的典型特征____。
(3)說明B地的地貌名稱及成因。
(4)如在圖示水平直線的深度上修建一條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應選擇哪里?請解釋原因。
32.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彥浩特鎮(zhèn)位于內蒙古西部,地處騰格里沙漠東北部,東臨賀蘭山,年降水量約150mm年最大可蒸發(fā)量近3000mm。該境區(qū)沙漠中的低洼地發(fā)育了眾多湖泊。大部分湖泊面積小、深度小、冬季結冰。湖中及岸邊有濕生植被生長。下圖示意該地區(qū)湖泊總面積的年內變化。
(1)研究表明,該地區(qū)湖水的主要來源為地下水補給,據(jù)材料說明依據(jù)。
(2)與夏季相比,指出該地區(qū)春季湖泊面積的差異,試分析原因。
(3)湖泊面積與湖泊數(shù)量存在相關性。5~7月,該地區(qū)湖泊數(shù)量先增加后減少,試解釋原因。
33.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圖示意天山某谷地地形剖面及其植被分布,Ⅰ、Ⅱ、Ⅲ為該山地的三個草甸區(qū)。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該山地植被變化較大。
(1)從自然環(huán)境整體性角度,闡述云杉林對穩(wěn)定Ⅱ、Ⅲ草甸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作用。
(2)與Ⅰ、Ⅱ草甸區(qū)相比,闡述Ⅲ草甸區(qū)植物主要特點并分析原因。
(3)分析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該山谷植被的數(shù)量和分布范圍的演化趨勢。
這是一份重慶市第十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慶市第十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重慶市第十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渝高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慶市渝高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重慶市渝高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榮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教學檢測地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慶市榮昌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教學檢測地理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重慶市榮昌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教學檢測地理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