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br>【作者介紹】
曹操,即魏武帝。___________(時代)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________,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________文學代表人物。著有《孫子略解》《兵法接要》,詩歌《蒿里行》《觀滄?!贰洱旊m壽》《短歌行》。
【寫作背景】
《觀滄?!肥遣懿俚拿?,是他________________時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詩歌默寫】
1.東臨碣石,以觀滄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樹木叢生,百草豐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現(xiàn)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梳理】
1.全詩以哪一個字統(tǒng)領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實寫景色和虛寫景色的詩句是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這首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與詩歌內(nèi)容有沒有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首詩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選擇】
1.對《觀滄海》這首詩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本詩作者曹操,不僅是東漢末年一位杰出的詩人,還是封建社會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B.這首詩通過寫作者在遠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見的壯觀景象,展現(xiàn)了詩人寬廣的胸襟。
C.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運用夸張的手法,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漢的壯闊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宏大的抱負。
D.最后兩句的意思是:慶幸得很,好極了。作為詩歌結尾,與正文內(nèi)容聯(lián)系密切,深化了詩歌主題。
2.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日、月的運行,都是從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銀河燦爛,也好像是發(fā)源于滄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閃爍,輝映于海面。
C.太陽、月亮、星光燦爛的銀河,好像都是從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樣。
D.太陽月亮不停運轉、銀河燦爛,它們有的沒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聞王昌齡左迀龍標遙有此寄》
【作者介紹】
李白,字__________,號_____________,又號“謫仙人”,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________”,與杜甫并稱為“__________”。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寫作背景】
此詩是王昌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湖南懷化黔陽縣),李白在揚州聽到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作,以抒發(fā)感憤,寄托慰藉。
【詩歌默寫】
1.借景抒情,蘊含飄零之感、離別之恨、遷謫之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思念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梳理】
1.這首詩的題目中“龍標”和詩正文中的“龍標”各自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題目中的“左遷”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文中的“楊花”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句詩采用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作者什么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選擇】
1.對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本詩表達了詩人對朋友深深的關切之情,同時也顯示出李白飄逸豪放的性格。
B.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景中有情。選取“楊花”與“子規(guī)”兩種景物,飄零之感、離別之恨盡在其中。
C.詩歌第二句直接抒情,“聞道”表示驚惜?!斑^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以悲景襯托離情,表現(xiàn)出作者對好友旅途艱辛、貶所荒遠的深切同情。
D.最后兩句,詩人借助想象,將明月人格化,抒發(fā)對友人被貶的關切與同情。
2.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起句用筆奇巧,寫景中暗寓節(jié)令。景物的描寫,渲染并烘托了夏季的特定節(jié)令和環(huán)境,也象征著飄零之感和離別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無縫!
B.次句敘事?!斑^五溪”,點明王昌齡跋涉窮山惡水到達龍標。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此句雖是簡單的敘事,但王昌齡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關懷王昌齡安危之情,己力透紙背。
C.第三句以擬人化的手法寫月,賦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我寄愁心與明月”,詩人只好把滿腔悲愁托付給普照寰宇的明月,帶給遠隔數(shù)千里的天涯淪落人。
D.結尾句奇語迭出,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過五溪”遙相呼應,語意有異,其實相同,都是指王昌齡的貶謫地龍標。
《次北固山下》
【作者介紹】
王灣,__________(朝代)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先天(唐
玄宗年號,公元712?713年)進士,官洛陽尉。曾往來于吳、楚間。多
有著述。開元(公元713?741年)中卒?!度圃姟反嫫湓娛?。
【寫作背景】
王灣作為開元初年的__________(北方/南方)詩人,往來于吳楚間,被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并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這是詩人在一年________________時(時間),由楚入?yún)牵谘亟瓥|行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有感而作的。
【詩歌默寫】
1.描摹長江下游潮漲江闊,波濤滾滾,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氣概豪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以歸雁傳書,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春景和鄉(xiāng)思和諧交融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中有一個對偶句,蘊含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梳理】
1.題目中“次”的意思?詩的正文中“風正”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什么?其中蘊含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詩中“歸雁”這一意象,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首詩表達作者什么情感,通過哪兩句詩體現(xiàn)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選擇】
1.對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睂ε?,寫“客路”“行舟”,表現(xiàn)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之感,與尾聯(lián)之“鄉(xiāng)書”“歸雁”遙相呼應。
B.“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薄皟砂堕煛迸c“潮平”,“一帆懸”與“風正”均有因果關系。“風正”是風大之意。
C.“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北砻髟娙说浇险嵌?。詩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陽來得早,好像春天也來得早?!昂H丈鷼堃?,江春入舊年”兩句歷來膾炙人口。
D.“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與首聯(lián)呼應,表達了詩人觸景生情,懷有無法抑制的思鄉(xiāng)之情。
2.對這首詩語句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鎮(zhèn)江北邊,三面臨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前行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來的情況。
C.“潮平”指潮水上漲,水與岸平。“風正”指風向既順,風力又不猛。
D.“歸雁洛陽邊”意即我想學北歸的大雁,回到故鄉(xiāng)洛陽。
《天凈沙·秋思》
【作者介紹】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_家、________家,被后人譽為“馬神仙”,還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________________”,作品《天凈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
【寫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tǒng)治者實行_______________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他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
【詩歌默寫】
1.漢語有一種魅力,排列組合幾個名詞就能呈現(xiàn)獨特的意境。白樸《天凈沙·秋思》“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如此,馬致遠《天凈沙·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如此。
2.表達作者對親人思念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梳理】
1.這首曲的曲牌名和題目分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曲一共描寫了多少種景物,分別是哪些?營造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橋流水人家”這句在整首曲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首曲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選擇】
1.對《天凈沙?秋思》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小橋流水人家”一句,呈現(xiàn)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異鄉(xiāng)的游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
B.“夕陽西下”一句,將前面九個獨立事物統(tǒng)一到一幅畫面中,有一種凄涼之美。
C.全篇沒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品因此更加動人。
D.這首小令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2.對《天凈沙?秋思》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這首曲的題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樹”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給人以蕭條、寂寞、悲涼的感覺。
C.“小橋”一句讀來令人親切,可仔細想去,卻更増?zhí)砹恕皵嗄c人”的愁緒。
D.“斷腸人”句中的“斷腸人”是一位“離人”,“天涯”即“極遠的地方”。
一、古詩默寫
1.《觀滄海》一詩中寫大海水波動蕩,山島高聳突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融情入景,景中見情,寫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3.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景抒情,蘊含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自然規(guī)律,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
4.《天凈沙·秋思》曲中描寫秋天特有景物,渲染悲涼的意境,為下文寫悲情做鋪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詩理解
1.對《觀滄?!啡妰?nèi)容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開頭兩句寫登臨的地點(碣石山)和目的(觀滄海)?!坝^滄海”為全詩的詩眼,“觀”字統(tǒng)領全文,以下十句,皆為觀海所見。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過描寫海水和山島相映襯的形象,顯示大海的遼闊和雄偉的氣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寫詩人通過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偉景象,抒發(fā)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業(yè)的政治抱負。
D.最后兩句是合樂時加的,是樂曲的終止句,一般跟詩的內(nèi)容沒有直接聯(lián)系。
2.下面是對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句中,“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
B.次句直敘其事?!奥劦馈?,表示驚惜?!斑^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C.后兩句詩作者大膽想象,直接袒露自己聽到朋友遠謫后的內(nèi)心情感:對好友身遭貶謫的同情,是對好友長途跋涉的擔憂,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單的一種情懷……
D.“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通過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手法,將“愁心”比“明月”,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3.下列對詩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品讀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薄褒垬恕敝竿醪g,“聞道”表示驚詫,“龍標過五溪”,可見王昌齡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
B.“左遷”是貶官的意思,古時以右為尊,所以把貶官叫“左遷”。
C.“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杜鵑啼血,抒發(fā)悲苦哀怨之情。
D.“隨君直到夜郎西”,王昌齡遷往古夜郎國,可見是個浪漫的好地方,作者也心馳神往。
4.下列對《次北固山下》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覽的意思,表明詩人寫詩的地點。
B.首聯(lián)先寫客路后寫行舟,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
C.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非常工整,這是律詩的一個重要特征。
D.尾聯(lián)的鄉(xiāng)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
5.“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被人稱道,對這兩句詩賞析不正確的是( )(3分)
A.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海日”和“江春”作為新生事物的象征,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
C.“生”與“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D.兩句詩對仗工整,明人胡應麟稱它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6.對《天凈沙?秋思》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3分)
A.前三句寫了九種景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而加在名詞前的定語則體現(xiàn)了詩人對那些景物的獨特感受。
B.這首小令,寫景由近到遠,感情抒發(fā)由淺入深,開頭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是詩眼。
C.這是一幅秋景圖,又是一幅絕妙的秋思圖。圖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經(jīng)過作者精心選擇的,最能表現(xiàn)“秋思”。
D.這首小令用極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極豐富的意象;人與物結合,情與景交融,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
7.對《天凈沙?秋思》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此曲的前三句選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種事物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圖。
B.第二句描寫詩人所見異鄉(xiāng)的幽美、恬靜的景象,越發(fā)使人感到孤獨。
C.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體,寫景是為了烘托人。
D.從此曲的題目來看,作者所要表達的僅是對秋的傷感。

相關試卷

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10講 八上階段復習 (2份,原卷版+教師版):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10講 八上階段復習 (2份,原卷版+教師版),文件包含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10講八上階段復習教師版doc、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10講八上階段復習學生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6講 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2份,原卷版+教師版):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6講 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2份,原卷版+教師版),文件包含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6講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教師版doc、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6講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學生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0頁, 歡迎下載使用。

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3講 文言文1——詠雪 陳太丘(2份,原卷版+教師版):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3講 文言文1——詠雪 陳太丘(2份,原卷版+教師版),文件包含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3講文言文1詠雪陳太丘教師版doc、統(tǒng)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第3講文言文1詠雪陳太丘學生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2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第7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統(tǒng)編版)

第7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統(tǒng)編版)

第4講  詩歌默寫以及理解-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統(tǒng)編版)

第4講 詩歌默寫以及理解-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統(tǒng)編版)

第7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統(tǒng)編版)

第7講 詩歌理解及名著閱讀-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統(tǒng)編版)

第4講  詩歌默寫以及理解-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統(tǒng)編版)

第4講 詩歌默寫以及理解-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專題復習講義(統(tǒng)編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