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年級物理學科 試題
考生須知:
1.本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無特殊說明,g取10m/s2。
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shù)字。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Ⅰ(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以下各選項中的物理量均為矢量的是( )
A.位移 時間 B.時刻 路程 C.速度 加速度 D.位移 速率
2.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巴黎舉行,其中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泳道長50米)決賽中,我國運動員潘展樂以46秒40的成績創(chuàng)造了新的奧運會紀錄,勇奪該項目冠軍,這也是我國游泳隊在該項目歷史上的第一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46秒40為時刻
B.潘展樂全程的位移大小為100m
C.研究潘展樂的泳姿時可以把其看作質點
D.第二名看見潘展樂往前運動是以自己為參考系
3.下列說法中的“快”,哪個是指加速度較大( )
A.從高速公路走,很快就能到
B.劉翔跑的是比賽選手中最快的
C.汽車能很快的從很大速度停下來
D.協(xié)和式客機能在20000m高空飛行得很快
4.一只皮球從離地2m高處落下,又被地板彈回,在離地1m處被接住,則皮球通過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別是( )
A.3m,3m B.3m,1m C.1m,1m D.1m,3m
5.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位置坐標x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做變速直線運動
B.甲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C.甲和乙運動方向相同
D.0?t2時間內(nèi)甲和乙相遇兩次
6.“電動平衡車”深受小朋友的喜歡。如圖所示,小朋友站在“電動平衡車”上在某水平地面上沿直線勻速前進,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對平衡車的壓力是因為平衡車形變產(chǎn)生的
B.人對平衡車壓力的大小等于平衡車對人支持力的大小
C.人對平衡車的壓力和平衡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人對平衡車的壓力和平衡車對人的支持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如圖所示,將一手機放置在一塊表面粗糙的水平長木板上,緩慢抬高長木板的一端,該過程手機始終保持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手機受到的摩擦力逐漸減小
B.手機對木板的壓力始終保持不變
C.木板對手機的作用力始終保持不變
D.手機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逐漸增大
8.同一平面內(nèi)的三個力,大小分別為4N、6N、7N,若三力同時作用于某一物體,則該物體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 )
A.5N、3N B.9N、0N C.17N、0N D.17N、3N
9.如圖所示,一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質量大小為m,用輕繩AC懸掛在豎直墻壁上的A點,使其保持靜止。墻壁光滑,球與豎直墻壁的接觸點為B,細繩與墻壁的夾角為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輕繩AC的拉力FT=mgcsθ
B.輕繩AC的拉力FT=mgcsθ
C.豎直墻壁對小球的支持為FN=mgtanθ
D.豎直墻壁對小球的支持為FN=mgsinθ
10.某同學從磚墻前的某一高度處使一個石子自由落下,該同學用相機拍攝到石子下落過程中的一張照片,如圖所示,由于石子的運動,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條模糊的徑跡,已知每塊磚的平均厚度為,相機的曝光時間為,不計空氣阻力,則該石子由靜止下落至A位置所需的時間和在A位置的速度大小最接近( )
A.1.2s,12m/s
B.0.6s,6m/s
C.1.2s,6m/s
D.0.6s,12m/s
11.2024年巴黎奧運會舉重男子61公斤級比賽中,中國選手李發(fā)彬奪得冠軍,成功衛(wèi)冕。在抓舉中,李發(fā)彬以143kg創(chuàng)造了新的奧運會紀錄。如圖為他在水平地面上舉重時的畫面,此時他和杠鈴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李發(fā)彬舉重時兩手臂夾角越大越省力
B.舉重過程中李發(fā)彬和杠鈴整體的重心不變
C.李發(fā)彬給杠鈴的作用力一定沿著手臂伸直的方向
D.李發(fā)彬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李發(fā)彬與杠鈴的總重力大小
12.2024年8月巴黎奧運會上,瑞典運動員杜普蘭蒂斯創(chuàng)造了6.25米的撐桿跳世界記錄。若運動員手離開撐桿時人的速度可認為豎直向上,空氣阻力忽略不計,手離開撐桿時重心的離地高度為5m,人到最高點時重心離地高度為6.25m,g取10m/s2。關于此次撐桿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手離開撐桿后經(jīng)0.5s重心高度達到最高點
B.手離開撐桿時的人的速度為55m/s
C.手離開撐桿后在空中總時間為1s
D.人從離開桿上升階段平均速度為5m/s
13.如圖所示的裝置中,三個相同的輕彈簧在未受力狀態(tài)下的原長相等,小球的質量均相同,彈簧和細線的質量均不計,一切摩擦忽略不計。平衡時各彈簧的長度分別為L1、L2、L3,彈簧在彈性限度內(nèi),其大小關系是( )
A. B. C. D.
14.如圖所示,A、B靜置于水平地面,重分別為10N和15N,它們與水平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4,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夾在A、B之間的輕彈簧被壓縮了2cm,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100N/m?,F(xiàn)用F等于10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塊B上,直到木塊A恰好開始運動,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則在這一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B運動的位移為6cm
B.木塊B的摩擦力始終為4N
C.木塊A的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少
D.木塊A與B摩擦力方向始終相同
二、選擇題Ⅱ(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的得0分)
15.一個質點做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5s內(nèi)的位移為14m
B.第4s末質點的位移達到最大
C.OA、BC段的加速度大?。篴OA>aBC
D.OA段的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而BC段的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反
16.在一次救災活動中,一輛救災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剛運動了,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滾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緊急剎車,勻減速運動經(jīng)停在巨石前。則關于汽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減速中的位移之比等于3:1
B.加速、減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3
C.加速、減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3
D.加速、減速中速度變化量大小之比等于3:1
17.下列情境中關于球所受彈力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圖,反彈出去的排球在空中運動時,受到沿運動方向的彈力
B.乙圖,小球靜止,其中a繩處于豎直方向,則b繩對小球無拉力
C.丙圖,小球隨車廂(底部光滑)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車廂左壁對小球無彈力
D.丁圖,靜止在桿頂端的鐵球受到沿桿向上的彈力
18.科技的發(fā)展正在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如圖甲是一款手機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納米微吸材料,用手觸碰無粘感,接觸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體時,會牢牢吸附在物體上。如圖乙是手機靜止吸附在支架上的側視圖,若手機的重力為G,表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手機受到3個力的作用
B.手機受到摩擦力大于Gsinθ
C.手機受到的支持力大于Gcsθ
D.納米材料對手機的作用力豎直向上
非選擇題部分
三、實驗題(本題共2題,每空2分,共16分)
19.如圖甲、圖乙所示的兩種打點計時器是高中物理實驗中常用的儀器。某同學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實驗中,組裝了一個U形遮光板如圖丁所示,兩個遮光片寬度均為,將此U形遮光板裝在小車上,讓小車做加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通過靜止的光電門,實驗時測得兩次遮光時間分別為,。則:
(1)第一個遮光片通過光電門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 m/s。
(2)(多選)關于圖甲圖乙兩種打點計時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它們都是使用8V以下的交流電源
B.當電源頻率為50Hz時,它們都是每隔0.02s打一個點
C.甲打點計時器使用直流電源,乙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
D.乙打點計時器工作時,紙帶運動受到的阻力較小,所以實驗誤差也較小
(3)在某次實驗中,小車拖著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記錄下的運動情況如圖戊所示,圖中A、B、C、D、E為連續(xù)選定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是0.04s,則在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是 m/s,小車加速度大小是 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20.某同學用木板、白紙、圖釘、橡皮條,細繩套、彈簧測力計、三角板和刻度尺等器材進行如圖甲所示方法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
(1)在某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其讀數(shù)為 N。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3)(多選)下列措施有利于減少實驗誤差的是( )
A.每次用兩根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夾角應保持不變.
B.橡皮條的原長要長些,兩個分力的夾角要盡量大些
C.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線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D.拉橡皮條時,橡皮條、細繩和彈簧測力計應貼近并平行木板
(4)小明同學先后完成2次實驗,如圖丙、丁所示,在白紙上留下的標注信息有結點位置O、力的標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確定力方向的點,請判斷那幅圖像對提高實驗精度更加合理 (選填“丙”或“丁”)
丙 丁
四、計算題(本題共3題,21題9分,22題10分,23題 11分,共30分)
21.目前我國大力提倡發(fā)展新能源車。為檢測某新能源車的加速性能,一次在試驗場地進行直線測試,汽車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5s內(nèi)行駛的距離是100m,問:
(1)汽車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汽車3s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3)汽車3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22.如圖所示,物塊A、B均靜止。A放在固定斜面上,用輕繩繞過光滑的定滑輪與輕彈簧右端及懸掛B的輕繩連接于O點,輕彈簧中軸線沿水平方向,OC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53°,斜面傾角也為θ, 物塊B的質量mB=2.4kg, 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100N/m。(sin53°=0.8,cs53°=0.6,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彈簧的伸長量x;
(2)若斜面光滑,則A的質量mA是多少;
(3)若斜面粗糙且mA=4kg,求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Ff。
23.圖甲為某大酒店自動感應門,門框上沿中央安裝有傳感器。當人或物體與傳感器的水平距離小于或等于某個設定值(可稱為水平感應距離)時,中間兩扇門分別向左右平移;當人或物體與傳感器的距離大于設定值時,門將自動關閉。圖乙為感應門的俯視圖,A為傳感器位置,虛線圓是傳感器的感應范圍。已知每扇門的寬度L=0.6m,最大移動速度vm=0.8m/s;若門開啟時先勻加速運動,而后立即做勻減速運動,且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a1為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a2的2倍,每扇門完全開啟時速度剛好為零;移動的最大距離為xm=0.6m,不計門及門框的厚度。
(1)求門開啟時做加速和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1,a2;
(2)若人以1.5m/s的速度沿圖中虛線S走向感應門,要求人到達門框時左右門同時各自移動0.2m的距離,那么設定的傳感器水平感應距離應為多少?
(3)若以(2)問中的感應距離設計感應門,欲搬運寬為1.0m的物體(厚度不計),并使物體中間沿虛線S垂直的勻速通過該門(如圖丙),物體的移動速度不能超過多少?2024學年第一學期麗水五校高中發(fā)展共同體期中聯(lián)考
高一年級物理學科參考答案
命題1:慶元中學 吳 鋒 聯(lián)系電話:13735940160
命題2:松陽一中 王潛龍 聯(lián)系電話:13757095366
命題3:青田中學 林燕平 聯(lián)系電話:13567649994
一.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
19.(1)0.05 (2)BD (3)0.475 1.25
20.(1)3.70 (3.68,3.69,3.70,3.71,3.72均給分)(2)B (3)CD (4)丙
21.(1)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可得(2分)
解得a=8m/s2(1分)
(2)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可得v=at (2分)
解得 v=24m/s(1分)
(3)由勻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公式可得:(2分)
解得(1分)
22.(1)對結點O受力分析可知(2分)
聯(lián)立解得x=0.32m(1分)
(2)對結點O受力分析可知(1分)
對A受力分析可知(1分)
聯(lián)立解得mA=5kg(1分)
(3) 再次對A受力分析可知(2分)
解得f=8N,方向沿斜面向下(2分)
23.(1)由勻變速規(guī)律可知(3分)
又a1=2a2解得a1=1.6m/s2,a2=0.8m/s2(1分)
(2)由勻變速規(guī)律可知解得v1=vm=0.8m/s,(1分)
所以(1分)
又感應距離l=v人t(1分)
解得l=0.75m(1分)
(3)搬運物體到感應區(qū)后,門先勻加速移動0.2m,若搬運物體成功,門至少還要勻減速移動的距離為(1分)
由可得門做勻減速運動用時或(舍去)
則開門用時(1分)
可得所以物體的移動速度不能超過(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D
C
B
A
B
C
C
A
B
D
A
A
A
15
16
17
18
AD
AB
BC
CD
這是一份浙江省麗水市五校高中發(fā)展共同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聯(lián)考物理試題(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麗水市五校高中發(fā)展共同體期中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docx、浙江省麗水市五校高中發(fā)展共同體期中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答案定稿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麗水市五校高中發(fā)展共同體期中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文件包含高一物理期中試卷定稿docx、高一物理期中試卷定稿pdf、高一期中聯(lián)考答案定稿docx、高一物理答題紙定稿docx、高一期中聯(lián)考答案定稿pdf、高一物理答題紙定稿pdf等6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麗水市“五校高中發(fā)展共同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聯(lián)考物理試題(解析版),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5s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