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50分鐘 總分: 100分)
一、填空題。(18分)
1.地球是一個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那面是白天,背著太陽的一面是黑夜。
2.在做晝夜交替的實驗過程中,乒乓球代表地球,手電筒代表太陽。
3.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說”的理論,他認為地球處于宇宙的中心,而且處于靜止不動的狀態(tài)。
4.擺具有等時性,可以用來計時。法國科學家傅科根據實驗發(fā)現擺還具有保持方向不變的特點。
5.地球自轉的方向與天體的東升西落相反,即自西向東。因此,也決定了不同地區(qū)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
6.當我們同車、船、椅子一起運動的時候,看到車、船、椅子外的景物會向相反方向運動。
7.使用顯微鏡時,我們一般用左眼進行觀察。
8.蒼蠅的復眼由許多小眼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9.世界上第一個發(fā)現細胞的人是羅伯特·胡克。
10.綠色植物葉片中的葉綠體,主要參與光合作用。
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1分)
1.烏魯木齊比上海先迎來黎明。(×)
2.經線每隔15度為一個時區(qū),相鄰兩個時區(qū)的時間相差1個小時。(×)
3.哥白尼提出地球在自轉的觀點后,人們立即接受了這個觀點。(×)
4.地球是圍繞著太陽公轉,并且同時自轉的。(?)
5.托勒密認為,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圍繞著太陽運轉的。(×)
6.恒星周年視差是歷史上證明地球自轉的關鍵性證據。(×)
7.調節(jié)顯微鏡兩塊凸透鏡之間的距離,可獲得更清晰的圖像。(?)
8.人們用早期的顯微鏡看不到血液在毛細血管里流動。(×)
9.向后旋轉粗準焦螺旋,鏡筒會下降。(×)
10.洋蔥細胞中間的小黑點就是細胞核。(?)
11.微生物幾乎無處不在。(?)
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準,將地球劃分為(B)個時區(qū)。
A.12 B.24 C.48
2.北京與巴黎的日出相差( B )個小時。
A.6 B.7 C.8
3.傅科是通過觀察(B )而發(fā)現地球在自轉的。
A.星星 B.擺 C.水流
4. “日心說”認為:地球是在運動的,并且( B )自轉一周。
A.12小時 B.24小時 C.一個月
5.如果地球自轉變得忽快忽慢,則地球上( B )。
A.沒有四季變化 B.每個晝夜時間不一 C.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的現象消失
6.用圓形的魚缸養(yǎng)魚,從側面觀賞魚缸內的魚,看到的魚( A )。
A.比實際的魚大
B.比實際的魚小
C.與實際的魚一樣大
7.一般情況下,下列三種器材中放大倍數最大的是( B )。
A.顯微鏡 B.電子顯微鏡 C.放大鏡
8.下列食物中,不是在微生物幫助下生產的是( A )。
A.米飯 B.臭豆腐 C.醋
9.用顯微鏡觀察水中采集到的微生物時,不需要用到的是( B )。
A.滴管 B.碘酒 C.載玻片
10.當顯微鏡視野中物像不是十分清晰時,可調節(jié)( C )。
A.遮光器 B.反光鏡 C.細準焦螺旋
四、連線題。(第1題10分, 第2題6分, 共16分)
1.用連線的方法表示適用的觀察工具與放大倍數。
2.連一連。
五、綜合探究題。(第1、2、4題各6分, 第3題4分, 第5題14分, 共36分)
1.蒸饅頭時,為了使饅頭松軟,在和面時往面里加入一種微生物,這種微生物可以分解面粉里的糖類,并排出二氧化碳,使饅頭內部疏松多孔。
(1)你知道這種微生物是什么嗎?
酵母菌
(2)人們通過對微生物的研究,知道了可以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我們的生活,在我們吃的食品中有許多與微生物的作用密不可分,請再舉兩例。
酸奶、腐乳、酒
2.舉例說說用生活中材料制作放大鏡的方法。(至少3點)
①用玻璃瓶裝滿水。②找一塊有機玻璃,用砂紙、牙膏打磨成凸透鏡。③找個遠視眼鏡片。
3.簡述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
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它自西向東自轉,太陽只能照亮半個地球,對著太陽的半個球面為白天,背著太陽的半個球面為黑夜,于是就有了晝夜交替。
4.準備干酵母粒,兩個分別裝有可樂、清水的瓶子(瓶子除裝的液體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兩個完全相同的氣球。用勺子取干酵母粒,分別向兩個瓶子中各加入一勺,搖晃瓶子,使酵母和液體混合均勻,并迅速將氣球套在瓶口上。過一段時間后,右側氣球被越吹越大,而左側氣球則自始至終都處于未充氣的狀態(tài)。
(1)在“酵母吹氣球”的實驗中,兩組之間唯一的不同條件是( B )。
A.溫度
B.瓶中的液體
C.加入酵母的多少
(2)右側氣球之所以能被“吹起來”,是因為酵母將可樂中的糖分不斷地轉化分解,產生了氣體。這個實驗說明( A )。
A.酵母中有有生命的生物
B.酵母中沒有有生命的生物
C.無法判斷酵母中是否有有生命的生物
5.科學觀察需要工具,顯微鏡就是其中一種工具。
(1)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過強,應調節(jié)( A )。
A.光圈 B.準焦螺旋 C.物鏡
(2)觀察寫有“b”的裝片時應左(填“左”或“右”)眼望著目鏡觀察,同時另一眼睜開(填“睜開”或“閉著”),視野中看到的圖像是p。
(3)某顯微鏡目鏡有10×和20×, 物鏡有10×和100×, 用這臺顯微鏡觀察,最大放大倍數是 2000 倍。
(4)如圖所示,在一個視野中看到一行字,此時顯微鏡的示數是10×和10×,如果將鏡頭換成10×和40×,那么在這個視野中可以看到的字數是 3 個。
題 號





總 分
得 分

相關試卷

小學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下冊期末提優(yōu)檢測卷(一)(2022新版)(附參考答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下冊期末提優(yōu)檢測卷(一)(2022新版)(附參考答案),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連線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及參考答案【研優(yōu)卷】:

這是一份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及參考答案【研優(yōu)卷】,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參考答案(培優(yōu)B卷):

這是一份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參考答案(培優(yōu)B卷),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能孵化的蠶卵的顏色,剛剛孵化出來的蠶叫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參考答案(B卷)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參考答案(B卷)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參考答案(研優(yōu)卷)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參考答案(研優(yōu)卷)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參考答案(研優(yōu)卷)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參考答案(研優(yōu)卷)

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參考答案(實用)含答案(研優(yōu)卷)

教科版一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附參考答案(實用)含答案(研優(yōu)卷)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