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6頁,總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相應位置上。
3.答選擇題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46分。其中1-7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4分,8-10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選對的給6分,選對選不全給3分,有錯選的不給分。)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甲中,杯子放在桌面上受到的彈力是由于杯子發(fā)生微小形變而產(chǎn)生的
B.圖乙中,用“懸掛法”確定了薄板的重心,所以一切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
C.圖丙中,小女孩單腳站在水平地面上靜止不動,小女孩對地面的壓力大于地面對她的支持力
D.圖丁中,小朋友推椅子前進時椅子受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椅子的運動方向相反
2.圖甲、圖乙、圖丙中物體P處于靜止狀態(tài),圖丁中物體P在光滑水平面上勻速滾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物體P僅受繩子的拉力
B.圖乙中物體P受到A、B兩點的彈力,方向均指向圓心O
C.圖丙中物體P受到兩個彈力作用,方向分別為垂直斜面向上和垂直擋板向右
D.圖丁中物體P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3.截至2019年,中國高鐵總里程已突破3.5萬公里,高鐵“復興號”的最快運營時速達350km/h,高鐵在加速啟動的過程中,其加速不僅要考慮機車功率等因素,還要考慮人體乘坐時的舒適度體驗,所以,其加速度一般控制在1m/s2至2m/s2。若某高鐵在啟動時做加速度為2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高鐵在這一過程中( )
A.每經(jīng)過1s時間,速度增加2m/s
B.每經(jīng)過1s時間,速度變?yōu)樵撁氤醯乃俣鹊?倍
C.每經(jīng)過1s時間,位移增加2m
D.每經(jīng)過1m位移,速度增加2m/s
4.對于各種速度、速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B.瞬時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C.瞬時速度是指較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
D.對于勻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相等
5.物理學是研究物質(zhì)運動最一般規(guī)律和物質(zhì)基本結(jié)構(gòu)的學科,在物理學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過程中,科學家們運用了許多研究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微元發(fā)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關(guān)于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zhì)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B.重心是指地球?qū)ξ矬w中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點。重心的定義運用了建立模型法
C.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這里運用了微元法
D.根據(jù)速度定義式,當△t→0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運用了類比法
6.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系統(tǒng)又稱ETC,相比人工收費,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但由于ETC通信技術(shù)的限制,一般限速不超過20km/h。假設(shè)ETC收費車道和人工收費車道的長度均為40m,司機駕車進入兩種收費通道的車速均為18km/h,走ETC車道的汽車以18km/h勻速通過,而走人工車道的汽車從進入收費車道就立刻開始勻減速,直至減速到零時剛好停在收費窗口位置,經(jīng)過1min的停車繳費后,再勻加速駛離收費通道,剛好在離開收費通道時的車速恢復至18km/h,則( )
A.走人工收費通道的總時間為68s
B.通過人工收費通道的平均速度為2.5m/s
C.走ETC收費通道比走人工收費通道節(jié)約時間為68s
D.由于人工收費窗口到通道兩端距離未知,無法計算通過人工收費通道的具體時間
7.如圖所示,A、B兩棒各長1m,A吊于高處,B豎直置于地面上,A的下端距地面21m.現(xiàn)讓兩棒同時開始運動,A自由下落,B以2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若不計空氣阻力,g=10m/s2,則兩棒從一端相遇到另一端分離所經(jīng)過的時間t為( )
A.t=0.05sB.t=0.1sC.t=0.2sD.t=0.4s
8.某司機駕駛卡車正沿一限速40km/h的平直路段勻速行駛,突然發(fā)現(xiàn)離卡車處停著一輛故障車,他緊急剎車,使卡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結(jié)果卡車還是與故障車發(fā)生碰撞。在處理事故時,交警用一把直尺測試了司機的反應時間(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采取行動所用的時間)。交警用兩個手指捏住直尺的頂端,司機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做捏住直尺的準備,但手不能碰到直尺,記下這時手指在直尺上的位置,當司機看到交警放開直尺時,司機立即捏住直尺,測得直尺降落的高度為20cm,如圖所示。已知這種卡車急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5,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將卡車視為質(zhì)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司機的反應時間為0.2sB.司機的反應時間為0.3s
C.卡車在該路段超速行駛D.卡車在該路段沒有超速行駛
9.如圖所示,A、B兩木塊質(zhì)量均為m,1、2兩輕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k1、k2,彈簧、木塊、地面各接觸點都栓連,整個系統(tǒng)靜止?,F(xiàn)用力將木塊A緩慢豎直向上提起,直到彈簧2的彈力大小變?yōu)樵瓉淼囊话霝橹?,A、B所受的合外力始終為零,則在這過程中A木塊移動的距離為( )
A.B.C.D.
10.科技館中的一個展品如圖所示,在較暗處有一個不斷均勻滴水的水龍頭,在一種特殊的間歇閃光燈的照射下,若調(diào)節(jié)間歇閃光間隔時間正好與水滴從A下落到B的時間相同,可以看到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圖中的A、B、C、D四個位置不動,對出現(xiàn)的這種現(xiàn)象,下列描述正確的是(g取10m/s2)( )
A.水滴在下落過程中通過相鄰兩點之間的時間滿足tAB=tBC=tCDB.閃光的間隔時間是
C.水滴在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滿足D.水滴在各點的速度之比滿足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4分)
二、實驗題(2個小題,11題6分12題12分,共18分)
11.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
(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2)某同學由實驗測得某彈簧的彈力F與長度L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彈簧的原長L0= cm,勁度系數(shù)k= N/m.
12.某興趣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一個四邊都為d的等寬“口”字型鐵片、一個光電門和游標卡尺等器材。
(1)如圖乙,用游標卡尺測得“口”字型鐵片遮光寬度d=3.30mm,該讀數(shù)是游標尺中第6格刻度線與主尺第 mm刻度線對齊得到的;
(2)測出鐵片上下兩邊中線間距離L(L?d);
(3)用絲線將鐵片懸掛于光電門正上方,讓鐵片平面與光電門發(fā)射接收方向垂直,燒斷懸線,鐵片自由下落;
(4)讀出鐵片通過光電門時第一次擋光時間Δt1和第二次擋光時間Δt2;
(5)“口”形鐵片下邊通過光電門的速度近似為v= (用L、d、Δt1、Δt2中的字母表示)
(6)由此可測得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 (用L、d、Δt1、Δt2中的字母表示)。
三、計算題(3個題,共36分)
13.(8分)一快艇以3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快艇的初速度是6m/s.求:
(1)這艘快艇在8s末的速度;
(2)第6秒內(nèi)的位移.
14.(12分)如圖所示,有黑白兩條毛巾交替折疊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繩與墻壁相連,黑毛巾的中部用水平力F將它拉住,欲將它們分離開來,且兩條毛巾的質(zhì)量均為m,毛巾之間及其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則將黑毛巾勻速拉出需要的水平力至少為多大?
15.(16分)一輛客車正在以v=3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突然司機看見車的正前方x=55m處有一只狗(圖甲)站在路上,司機立即采取制動措施,司機的反應時間為0.5s,若從司機看見狗開始計時(t=0),畫出的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求∶
(1)客車剎車時的加速度;
(2)通過計算判斷客車能否撞到狗,寫出判斷過程;
(3)若狗正以v′=10m/s的速度與客車同向奔跑,試通過計算分析狗能否擺脫被撞的噩運。
A.彈簧被拉伸時,不能超出它的彈性限度
B.用懸掛砝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應保證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
C.用直尺測得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伸長量
D.用幾個不同的彈簧,分別測出幾組拉力與伸長量,得出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相等
參考答案:
1.D
2.C
3.A
4.D
5.C
6.C
7.B
8.AC
9.AD
10.AB
11. AB 10 50
12. 9
13.(1) (2)
14.5μmg
15.(1)-5m/s2;(2)能撞到狗;(3) 能擺脫噩運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C
C
B
AC
AD
AB
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青龍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