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nèi)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理論、物質(zhì)結構、化學反應原理(不含溶液平衡)。
5.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有且僅有一個正確選項。)
1.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屬于硅酸鹽的是( )
2.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中子數(shù)為10的氧原子:B.的電子式:
C.的空間填充模型:D.互為同位素
3.用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
B.1ml重水比1ml水多個質(zhì)子
C.電解精煉銅時,電路中每通過個電子時陽極溶解32gCu
D.與NaOH溶液完全反應,溶液中存在
4.工業(yè)上常用NaOH溶液吸收,發(fā)生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是強電解質(zhì)B.有毒,不可用于食品添加劑
C.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p區(qū)D.溶液中通入,溶液pH降低
5.下列離子組在給定條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溶液:
B.能使甲基橙變黃的溶液中:
C.溶液:
D.無色透明的溶液:
6.GaAs作為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的代表,具有寬禁帶、高頻、高壓、抗輻射、耐高溫及發(fā)光效率高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無線通信、光纖通信、LED、衛(wèi)星導航等領域。GaAs晶胞結構如圖所示,晶胞邊長為ap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基態(tài)砷原子價電子排布圖為B.GaAs屬于分子晶體
C.As的配位數(shù)為8D.該晶體密度為
7.第三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主要化合價、價電子數(shù)和第一電離能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元素電負性:B.簡單氫化物分子的鍵角:
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D.氟化物和的VSEPR模型相同
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甲裝置可以用于探究鐵與水蒸氣反應,并點燃肥皂泡檢驗氫氣
B.圖乙中用(杯酚)識別和,操作①②為過濾,操作③為蒸餾
C.圖丙可用于實驗室配制銀氨溶液
D.圖丁中若將溶液替換成溶液,仍然可形成原電池
9.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或解釋正確的是( )
10.一定溫度下,向2L恒容容器中充入1.0mlA和1.0mlB,發(fā)生反應,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前5s的平均反應速率
B.反應進行到25s時,反應剛好達到平衡狀態(tài)
C.溫度不變,起始向容器中充入和0.1mlC,達平衡前
D.保持溫度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2.0mlC,達平衡時,C的轉(zhuǎn)化率大于
11.苯在濃和濃作用下,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經(jīng)兩步反應生成產(chǎn)物I的反應熱
B.反應過程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發(fā)生了改變
C.對比進程圖,苯更易生成硝基苯的主要原因是該反應速率更快、產(chǎn)物更穩(wěn)定
D.加入選擇性高的催化劑,短時間內(nèi)可以提高單位時間內(nèi)產(chǎn)物I的產(chǎn)率
12.臭氧是理想的煙氣脫硝試劑,其脫硝反應為,若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由該反應相關圖像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內(nèi),反應速率為
B.降低溫度,平衡常數(shù)增大
C.時的改變一定是加入了催化劑,平衡不移動
D.時刻,該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
13.利用下圖電池裝置可驗證不同化合價鐵元素的相關性質(zhì)。
已知:電池裝置中,鹽橋中陰、陽離子不與溶液中的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并且電遷移率(如下表)應盡可能地相近;兩燒杯中溶液體積相等。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根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鹽橋中應選擇作為電解質(zhì)
B.石墨電極上對應的電極反應式為:
C.反應一段時間后,當右池中時,左池中
D.鹽橋中的陰離子進入石墨電極一側溶液中
14.室溫下,某溶液初始時僅溶有P和Q且濃度相等,同時發(fā)生以下兩個反應:①;②,反應①的速率可表示為為速率常數(shù))。反應體系中組分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Y、Z均可溶于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①的活化能比反應②的活化能大B.內(nèi),Z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C.反應30min時,D.45min時Y的濃度為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8分)
15.(14分)氧氯化鉛()可溶于水,微溶于鹽酸,可用作橡膠添加劑、涂料干燥劑、耐火材料等。工業(yè)上以鋯英砂(主要成分是,不考慮雜質(zhì)的影響)為原料,用“一酸一破法”生產(chǎn)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高溫堿燒過程生成了和另一種鈉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2)轉(zhuǎn)型操作的目的是______。流程中有兩步操作是為了除硅元素,這兩步操作的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
(3)酸化過程需加入過量鹽酸,該操作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
(4)“沸騰氯化法”是另一種生產(chǎn)的方法,該方法先將鋯英砂和焦炭研磨成粉并混合,在高溫的沸騰爐中用氯氣將粉末吹起并充分反應生成和,分離出的水解即可得到和鹽酸。
①在沸騰爐中用氯氣把粉末吹起的目的是______。
②“沸騰氯化法”與“一酸一堿法”相比優(yōu)點是______(寫出兩點)。
16.(16分)電化學原理在生產(chǎn)、生活、科學研究中有重要的應用。
(1)生活中常用的堿性鋅錳電池放電的總反應可用表示,該電池的正極反應式為______該電池每消耗13gZn時,理論上外電路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
(2)科學家研制的某種新型鋰離子電池放電時正極材料轉(zhuǎn)化為,則充電時該電極的反應式為______。
(3)一種冶煉銅的方法是在常溫,常壓下用溶劑溶浸礦石,浸出液經(jīng)過萃取使銅和其他雜質(zhì)金屬分離,然后用電積法將溶液中的銅提取出來。銅電積的原理如圖所示。該裝置工作時,M電極應與直流電源的______極(填“正”或“負”)相連,銅板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電解時溶液中的______(填“減小”“增大”或“不變”。
(4)工業(yè)上在強堿性條件下用電解法除去廢水中的,將其轉(zhuǎn)化成無毒害物質(zhì)。電解裝置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陽極附近發(fā)生的反應依次有:
①②③______(填寫離子方程式)。若將該裝置的兩電極材料互換,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是______。
17.(16分)五氯化磷()在有機合成中被廣泛用作氧化劑、催化劑、脫水劑等。五氯化磷是淡黃色結晶性粉末,有刺激性氣味,在潮濕的空氣中極易水解產(chǎn)生兩種酸。實驗室利用和制備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省略)。
已知:①常溫下,不溶于。②和的塎沸點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E中盛放三氯化磷的儀器名稱是______,裝置E中攪拌器的作用是______。
(2)裝置A中的反應所得氣體可生產(chǎn)______(除外,任寫一種)化工產(chǎn)品。
(3)選擇必要的裝置,按氣流方向正確的連接順序為______(用小寫字母表示)。
(4)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生成的中含有一定量的,從中分離出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5)若去掉裝置C,裝置E中的反應容器中發(fā)生的主要副反應有______(寫出化學方程式)。
(6)為測定產(chǎn)品純度(雜質(zhì)不參與反應)進行如下實驗:準確稱取mg樣品在水解瓶中搖動至完全水解,將水解液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此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溶液(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再加少許硝基苯,用力振蕩,使沉淀被有機物覆蓋。加入指示劑,用標準溶液滴定過量的溶液,至終點(發(fā)生的離子反應為),重復實驗兩次,平均消耗KSCN標準溶液。則產(chǎn)品的純度為______(用含的代數(shù)式表示)。
18.(12分)氫能是一種極具發(fā)展?jié)摿Φ木G色能源,高效、環(huán)保的制氫方法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請回答:
(1)甲烷水蒸氣重整制氫:
I.
II.
總反應:能自發(fā)進行的條件是______。
A.低溫B.高溫C.任意溫度D.無法判斷
(2)恒定壓強為1MPa時,向某密閉容器中按投料,時平衡體系中部分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如下表所示:
①下列措施中一定能提高平衡產(chǎn)率的是______。
A.選擇合適的催化劑B.移除部分COC.向體系中投入少量CaOD.恒溫桓壓下通入氣體Ar
②用各組分氣體平衡時的分壓代替濃度也可以表示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時反應I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已知氣體分壓=氣體總壓各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
(3)硼氫化鈉水解制氫:常溫下,自水解過程緩慢,需加入催化劑提高其產(chǎn)氫速率。在某催化劑表面制氫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
①根據(jù)上圖寫出水解制氫的離子方程式______。
②其他條件相同時,測得平均每克催化劑使用量下,濃度對制氫速率的影響如圖所示。(已知:濃度較大時,易以形式結晶析出。)
分析質(zhì)量分數(shù)超過后制氫速率下降的可能原因______。
③轉(zhuǎn)化為后,電解溶液又可制得,實現(xiàn)物質(zhì)的循環(huán)利用,電解裝置如下圖所示。
陰極上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
高三年級期中考試化學答案
1.【答案】D【解析】鼎的主要成分是青銅,A項不符合題意;瑪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項不符合題意;漆盒的主要成分是木材,屬于纖維素,C項不符合題意;景德鎮(zhèn)與陶器有關,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材料,D項符合題意。
2.【答案】A【解析】A.氧原子質(zhì)子數(shù)為8,中子數(shù)為10,質(zhì)量數(shù)為18,表示為正確;
B.的電子式,B錯誤;
C.題中給的是的球棍模型,不是空間填充模型,C錯誤;
D.具有相同質(zhì)子數(shù)不同中子數(shù)的同一類元素的不同種原子互為同位素,是單質(zhì),、、不是同位素,D錯誤;
答案選A。
3.【答案】A【解析】A.乙烯和丙烯混合物最簡式為乙烯和丙烯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A正確;
B.和質(zhì)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B錯誤;
C.電解精煉銅時,陽極銅失電子,比銅金屬性強的其它雜質(zhì)金屬也會失電子,電路中每通過個電子時陽極溶解Cu小于錯誤;
D.與NaOH反應生成NaCl和會發(fā)生水解生成HClO,所以反應后后溶液中含氯粒子有,根據(jù)氯原子守恒,,A錯誤;
故答案選D。
4.【答案】B【解析】A.酸、堿、鹽均屬于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能夠完全電離,屬于強電解質(zhì),A正確;
B.能殺滅病菌,在國家規(guī)定范圍內(nèi)可用于食品添加劑,B錯誤;
C.N是7號元素,位于周期表p區(qū),C正確;
D.水解使得溶解顯堿性,溶液中通入,亞硝酸鈉被氧氣氧化為強酸強堿鹽硝酸鈉,使得溶液堿性變?nèi)?,pH降低,D正確;
故選B。
5.【答案】C【解析】A.和會生成藍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
B.能使甲基橙變黃的溶液,在酸性條件下、不能大量共存,B錯誤;
C.,說明,溶液呈堿性,、可以大量共存,C正確;
D.無色透明的溶液一定不能大量存在,D錯誤;故答案選C。
6.【答案】D【解析】A.砷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33,價電子排布式為,價電子排布圖為,故A錯誤;
B.由砷化鎵耐高溫的特點可知,砷化鎵是熔沸點高的共價晶體,故B錯誤;
C.由晶胞結構可知,與砷原子距離最近的鎵原子的個數(shù)為4,所以砷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4,故C錯誤;
D.由晶胞結構可知,位于體內(nèi)的砷原子的個數(shù)為4,位于頂點和面心的鎵原子個數(shù)為,設晶體的密度為,由晶胞的質(zhì)量公式可得:,解得,故D正確;
故選D。
7.【答案】D【解析】根據(jù)圖像可知,X為氯元素,Y為硅元素,Z為磷元素,W為硫元素。同周期從左至右元素電負性依次增大,硅、磷、硫、氯的電負性依次增大,A項正確;、的中心原子均采用雜化,中心原子孤電子對數(shù)依次為0、1、2,鍵角依次減小,B項正確;酸性依次增強,C項正確;中心原子有4個電子對,中心原子有5個電子對,它們VSEPR模型不同,D項錯誤。
8.【答案】C
9.【答案】B【解析】A.向某鉀鹽中滴加濃鹽酸,產(chǎn)生的氣體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該氣體是或,該鹽為或或等,A錯誤;
B.向含有淀粉的HI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變藍,說明生成了,溶液中在存在下有強氧化性,且氧化性且大于,會先和反應,所以無法判斷和的氧化性強弱,B正確;
C.和飽和溶液的濃度不同,不能由飽和溶液的pH大小判斷和酸性強弱,C錯誤;
D.要證明蔗糖在酸性條件下是否發(fā)生水解,應該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熱,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使溶液呈堿性,再加入銀氨溶液并水浴加熱,D錯誤;
故答案選B。
10.【答案】C【解析】A.前5s時,A轉(zhuǎn)化量為,,故A錯誤;
B.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到25s時,反應已經(jīng)達平衡,但可能不是剛好達平衡,故B錯誤;
C.表中已知,平衡時,由反應,平衡時生成C的濃度,平衡常數(shù);溫度不變,起始向容器中充入和0.1mlC,則,平衡逆向移動,,故C正確;
D.原平衡的轉(zhuǎn)化率為,保持溫度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2.0mlC,相當于增大壓強,該反應屬于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平衡向右移動,C的轉(zhuǎn)化率小于,故D錯誤;
故選C。
11.【答案】A【解析】A.是第一步反應的正反應的活化能,是第二步反應的逆反應的活化能,
只是兩種活化能的差值,不是生成產(chǎn)物I的反應熱,故A錯誤;
B.M六元環(huán)中與相連的C為雜化,而作為原料的苯,苯環(huán)上的碳原子為雜化,因此反應過程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發(fā)生了改變,故B正確;
C.生成產(chǎn)物II的反應的活化能更低,因此反應速率更快,且產(chǎn)物II的能量更低即產(chǎn)物II更穩(wěn)定,以上2個角度均有利于產(chǎn)物II,故C正確;
D.加入選擇性高的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的速率,提高單位時間內(nèi)產(chǎn)物I的產(chǎn)率,故D正確;
故答案選C。
12.【答案】D
【解析】A.根據(jù)圖像可得出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A正確;
B.由圖可知,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增大,B正確;
C.時刻,改變條件,反應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動,該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減小,不能是增大壓強,只能是使用催化劑,但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的移動,C正確;
D.反應達到平衡,各物質(zhì)濃度不再隨時間延長而改變,時刻后,物質(zhì)的濃度改變,該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D錯誤;
答案選D。
13.【答案】C【分析】由題意和圖知,鐵電極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石墨電極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由此回答。
【詳解】A.能與反應,與不能大量共存,都屬于強酸弱堿鹽,水溶液呈酸性,酸性條件下能與反應,根據(jù)題意“鹽橋中陰、陽離子不與溶液中的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鹽橋中陰離子不可以選擇,陽離子不可以選擇,鹽橋中陰、陽離子的遷移率應盡可能地相近,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鹽橋中應選擇KCI作為電解質(zhì),A錯誤;
B.由分析知,石墨電極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B錯誤;
C.由圖知,右池中原,發(fā)生反應為,現(xiàn),即,在此過程中增加了,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則由負極反應式知,左池中增加了,即左池中正確;
D.鹽橋中的陰離子流向負極,由分析知,進入鐵電極一側溶液中,D錯誤;
故選C。
14.【答案】B【解析】根據(jù)X的生成量可計算出反應①和反應②中的其它幾個物質(zhì)的相關變化量,從圖中可以看出P、Q的初始量均為;
A.,則為定值,10min時,由圖可知,,則,即,相同條件下反應①的速率小于反應②,所以反應①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②,故A正確;
B.內(nèi),的變化量與Q的變化量相同,所以的反應速率,故B錯誤;
C.,則為定值,10min時,由圖可知,,則,即始終為定值,故C正確;
D.45min時,的濃度約為,,根據(jù),可得Y的濃度,故D正確,
故選:B。
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58分)
15.(共14分,每空2分)
(1)
(2)生成,除去鈉元素(答出一點即可得分)
水洗過濾水溶過濾(順序可調(diào)換)
(3)
(4)①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充分
②流程短,操作簡便;不產(chǎn)生大量的廢水、廢渣;可得到、鹽酸等價值較高的副產(chǎn)品(任寫兩點)
16.(共16分,每空2分)
(1)
(2)
(3)正增大
(4)陽極不能產(chǎn)生氧化劑,無法氧化
17.(共16分,每空2分)
(1)三頸燒瓶使反應物充分混合,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
(2)漂白粉、次氯酸鈉、鹽酸等
(3)
(4)吸收氯氣,防止污染環(huán)境,同時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E過濾(控制溫度蒸餾)
(5)
(6)
【分析】先用濃鹽酸與漂白粉反應生成氯氣,氯氣經(jīng)過除雜、干燥后,通入E中與反應生成,后面連接B裝置,除掉多余的氯氣和防止水蒸氣進入E而使水解,由此分析回答;
【詳解】(1)由裝置圖可知,裝置E中盛放三氯化磷的儀器名稱是三頸燒瓶;攪拌器的作用使反應物充分混合,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之充分反應;
(2)裝置A中產(chǎn)生的氣體為氯氣,氯氣可以用來制漂白粉、漂白液、鹽酸等;
(3)實驗室先制備氯氣,氯氣中混有氯化氫氣體,先用飽和食鹽水除掉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再用濃硫酸干燥氯氣,接著通入含有的裝置中使之反應制備,在潮濕的空氣中極易水解產(chǎn)生兩種酸,故在后面連接干燥裝置B,且裝置B還能吸收多余的氯氣進行尾氣處理,正確的連接順序為;
(4)裝置B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氣進行尾氣處理,同時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E裝置,使水解;由和的熔沸點可知,分離出的操作方法為過濾或控制溫度進行蒸餾;
(5)在潮濕的空氣中極易水解產(chǎn)生兩種酸,去掉E裝置,會與水反應,反應方程式為;
(6)在水中水解方程式為,根據(jù)離子反應可知,則25.00mL中含有,則產(chǎn)品中的質(zhì)量為=,則產(chǎn)品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18.(共12分,每空2分)
(1)B(2)①CD②0.59
(3)①②濃度較高時,生成較多的以形式結晶析出,覆蓋在催化劑表面,阻礙與催化劑活性位的接觸(或催化劑活性下降),制氫速率下降(3)
【解析】(1)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總反應=反應I+反應II,因此/ml-,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增多的反應,可知,根據(jù),當時反應自發(fā)進行,根據(jù)該反應可知該反應高溫下可自發(fā)進行,故答案選B。
(2)①A.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對平衡無影響,故A不符合題意;
B.移除CO,降低CO濃度,可使反應I平衡正向移動,但是反應II逆向移動,的平衡產(chǎn)率不一定提高,故B不符合題意;
C.向體系中投入少量CaO,反應為:能與反應產(chǎn)生和,可知體系中的減小,可知反應II、總反應平衡正向移動,的平衡產(chǎn)率一定提高,故C符合題意;
D.恒溫恒壓下通入Ar氣,體積擴大,平衡向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方向移動,即反應I平衡正向移動,一定能提高平衡產(chǎn)率,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CD;
②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平衡時CO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時反應I的壓強平衡常數(shù)為。
(3)①與水反應生成和氫氣,發(fā)生歸中反應,其離子方程式為:;
②圖中是含量對制氫速率的影響,濃度較低時,催化劑表面活性位未被充分利用,催化劑性能未充分發(fā)揮,對制氫速率較低;濃度較高時,生成較多的以形式結晶析出,覆蓋在催化劑表面,阻礙與催化劑活性位的接觸(或催化劑活性下降),制氫速率下降;
③電解池陰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得到電子生成,電極反應式為。選項
A
B
C
D
文物
名稱
楚大鼎
金扣瑪瑙碗
張成造剔犀云紋漆盒
景德鎮(zhèn)窯影青釉蓮瓣紋注子注碗
選項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或解釋
A
向某鉀鹽中滴加濃鹽酸
產(chǎn)生的氣體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
該鹽一定為
B
向含有淀粉的HI溶液中滴加Fe溶液
溶液變藍
無法判斷和的氧化性強弱
C
用pH計分別測定和飽和溶液的pH
前者小于后者
證明酸性強于
D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熱,再加入銀氨溶液并水浴加熱
無銀鏡現(xiàn)象
蔗糖在酸性條件下未發(fā)生水解反應
0
5
15
25
35
1.0
0.85
0.81
0.80
0.80
離子
4.07
5.19
6.59
7.62
4.61
7.40
7.91
8.27
物質(zhì)
熔點
沸點
分解
組分
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
0.04
0.32
0.50
0.08
題號
1
2
3
4
5
6
7
答案
D
A
A
B
C
D
D
題號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B
C
A
D
C
B
這是一份河北省邯鄲市部分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聯(lián)考 化學試題,文件包含河北省邯鄲市部分校高三年級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11月聯(lián)考化學試題pdf、化學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北省邯鄲市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布洛芬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北省邯鄲市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 化學試題,文件包含河北省邯鄲市部分校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pdf、河北省邯鄲市部分校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