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試時長60分鐘 )
班級 姓名 座號
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2; Ca—40)
一、選擇題(25分)(每一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5各2分;6-10各3分)
1.我國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
A.實現從一氧化碳到蛋白質的人工合成B.射電望遠鏡捕獲世界最大快速射電暴C.C60與金屬銅復合催化低溫合成乙二醇D. 實現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2.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下列班級勞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擦拭玻璃 B.打掃地板 C.教室消毒 D. 花草澆水
3.化學實驗中下列藥品取用的操作正確的是( )
A.滴加試劑 B.傾倒液體C.量9.5mL液體 D.液體加熱
4..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學們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下列相關空氣說法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硫是沒有氣味的氣體污染物B.PM2.5的含量越高,空氣質量越好
C.積極植樹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氣質量D.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是空氣污染物
5.建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確的是( )
A B C D
6. 戊二醛(化學式C5H8O2)被譽為化學消毒滅菌劑發(fā)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廣泛應用于醫(yī)療器械、賓館毛巾浴巾等消毒,也在預防“新冠肺炎”殺菌消毒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下列有關戊二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戊二醛屬于氧化物 B.戊二醛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C.戊二醛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D.戊二醛中碳元素所占的質量分數最高
7.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11
B.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C.乙可能是催化劑
D.生成的丙丁的質量之比是9:8
8.鑒別、除雜是重要的實驗技能。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選擇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9.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10. 某興趣小組探究“測量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用傳感器測出相關數據,壓強和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由圖2可知圖1裝置氣密性良好
B.由圖2可知反應開始時壓強增大,其原因是燃燒放熱
C.由圖3可知用白磷代替紅磷,測定結果更準確
D.由圖3可知火焰熄滅后,反應即停止
二.填空題:
11.(7分)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關于化學用語(或名稱)填空:
①兩個銀原子: ;②3個氧分子: ;③5個硫酸根離子: ;
④氫氧化鋇: ;⑤FeCO3命名: ;⑥SiO2命名:
⑦Zn2+中“2”的含義是:
12. (8分)如圖為使用集氣瓶或廣口瓶進行的四個實驗,請你結合實驗回答問題。
(1)裝置A所示實驗中,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 ,該反應是
(填基本反應類型)
(2)裝置B所示實驗的目的是 。
(3)從環(huán)保的角度考慮,在進行裝置C所示實驗時應采取的改進措施有:① ;② 。
(4)如果忽略水蒸氣的影響,裝置D收集到的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
13.(20分)“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化學的思維方法。
(1)化學上“Cu”能表示單質銅,表示銅元素,還能表示 ?;衔镏?,寫出+1價銅的氧化物化學式為 。
(2)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體形式。熔點是﹣57℃,沸點是﹣78.5℃,干冰在室溫環(huán)境中由于溫差太大,吸收大量的熱使分子間的距離迅速增大,從固態(tài)不經過液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
①干冰由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
②干冰是優(yōu)良的制冷劑,可用來保藏易腐爛的食品,其原因是 。
A.干冰是固體 B.干冰升華時吸熱
C.干冰升華后無殘留 D.干冰比空氣重
③鎂條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黑色粉末,寫出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
(3)根據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①上述示意圖中,共包含 種元素,它們之間的本質區(qū)別是 不同。
②寫出A、B、C、E中陽離子的離子符號
③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則m= ,該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 (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4)科學家最新發(fā)現,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讓樹木纖維素(主要含碳)和氨氣反應,生成甲烷(CH4)。如圖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乙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 。
②該反應中屬于單質的物質是 (填序號)。
③請寫出該反應符號表達式 。
④寫出丙物質的一種用途 。
14.(7分)我國正在籌建月球科考站。針對“月球上是否存在大氣”,查閱資料:
資料1 當天體中氣體的分子運動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脫離速率的20%時,該氣體會脫離天體逸散到宇宙中。月球表面氣體分子的脫離速率均為2.4km?s﹣1。
資料2 使用質譜儀測定,在月球黑暗處發(fā)現有極微量的氣體生成,其主要成分是氫氣、氦氣、氖氣和氬氣等。日出時,月球表面有極微量的甲烷和氨氣產生。
(1)氖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和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分別如圖1所示。
①氖原子的核外電子比氬原子的少 個。
②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2)0℃時,氫氣、氦氣和氮氣的分子運動示意圖分別如圖2所示。
①由圖分析,分子運動平均速率與 有關。
②(2分)日出時,月球表面產生的氨氣(NH3)是由氨分子()聚集而成的。畫出氮原子和氫原子結合成氨分子的微觀示意圖: 。
③(2分)已知月球表面最高溫度超過100℃。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氫氣、氦氣等氣體分子,所以不存在穩(wěn)定大氣,結合資料信息說明其原因: 。
15.(12分)如圖1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裝置,據圖回答有關問題。(友情提示:以下所選裝置均填裝置序號)
(1)(1)寫出指定儀器的名稱:① 試管集氣瓶
(2)Zn+H2SO4═ZnSO4+H2↑
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是 ;從圖1中選出收集氧氣的裝置為 ,理由是 。
氧氣
(3)用B裝置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是 (用符號表達式表示);
寫出它比實驗室另一種制取氧氣的方法 的優(yōu)越之處是 。
防止水蒸氣冷凝、回流,炸裂試管
(4)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氣體,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熱引起發(fā)生裝置炸裂.你認為上圖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 A;如果用圖2所示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 b(填“a”或“b”)端管口通入。
16.(13分)氫能源發(fā)展前景廣闊,同學們在學習電解水制氫時對水中增加其他物質感到好奇,于是進行了探究。
【查閱資料】
1.純水中大約每十億個水分子中,僅約兩個水分子分解生成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2.硫酸鈉、氫氧化鈉、氯化鈉等物質在水中易解離出離子,如Na2SO4→Na++SO42﹣。
3.溶液電導率是衡量導電性的指標之一,離子濃度(m1?L﹣1濃度的表示)越大,電導率越高,導電性越好。
4.Cl2為淺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可溶于水。
任務一:電解水探究水的組成
(1)寫出電解水的符號表達式:
任務二:電解水為什么加其他物質
(2)根據資料,加硫酸鈉可以增強水的導電性的原因是 。
任務三:什么物質導電性增強效果比較好
(3)分析圖2可知,幾種常見物質濃度在 m1?L﹣1時,溶液導電性較好。
(4)圖中幾種物質中, 導電性最好。
任務四:氯化鈉是否會增強水的導電性
【進行實驗】小組同學用圖1裝置分別做了兩次實驗,記錄如下:
【得出結論】
(5)氯化鈉 (填“能”或“否”)增強水的導電性。
【反思交流】
(6)小組同學用燃著的木條檢驗兩電極上的氣體,發(fā)現負極氣體燃燒,火焰呈 色;
(7)寫出負極氣體燃燒的符號表達式 ;
【異?,F象】小組同學觀察到正極氣體無法使木條燒得更旺,卻能聞到刺激性氣味。
【異常再探究】正極產生的是什么氣體?
(8)甲同學猜測是SO2,乙同學猜測是Cl2,經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甲同學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
【總結提升】
(9)電解水制氫時,不能加入氯化鈉,因為 。
17.(8分)某加鈣食鹽包裝標簽上的部分文字如圖,為測定此食鹽中的含鈣量,取500g這種鹽進行檢測,測得其中含有碳酸鈣(CaCO3)15g。
(1)該食鹽同時是加碘鹽,加碘鹽中的碘指的是碘 (填“單質”、“元素”或“分子”);
以下(2)﹣(4)小題請寫出計算過程。
(2)計算碳酸鈣的相對分子質量
(3)計算碳酸鈣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
(4)計算15g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并判斷該加鈣食鹽是否符合標簽的說明
選項
物質
雜質
除去雜質的方法
A
N2
O2
通過灼熱的銅網
B
二氧化錳
高錳酸鉀
加熱
C
H2O
色素
加入活性炭吸附
D
自來水
可溶性雜質
蒸餾
A
B
C
D
實驗設計
實驗目的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檢驗氫氣的純度
探究不同種催化劑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內容
正極
負極
①蒸餾水,通電
沒有氣泡
沒有氣泡
②蒸餾水中加入足量氯化鈉,溶解后通電
產生明顯氣泡
產生明顯氣泡,比正極氣泡更多更快
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化學試題,文件包含九年級化學試題pdf、九年級化學參考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化學試題,文件包含化學docx、2024-2025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化學參考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廈門市檳榔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題(無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