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卷共5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長90分鐘??忌鷦毡貙⒋鸢复鹪诖痤}紙上。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1題,每題2分,共42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1.下列設備工作時,將化學能主要轉化為熱能的是( )
2.下列物質屬于弱電解質的是( )
A.B.C.D.
3.下列實驗所用主要儀器合理的是( )
A.除去粗鹽中的少量泥沙——分液漏斗
B.實驗室用自來水制取蒸餾水——冷凝管
C.配制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容量瓶
D.用酸性標準溶液滴定草酸溶液——堿式滴定管
4.下列離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
A.無色溶液中:、、、
B.的溶液中:、、、
C.中性溶液中:、、、
D.加酚酞呈紅色的溶液中:、、、
5.下列解釋事實的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用過量氨水吸收煙氣中的少量:
B.銅與濃硝酸反應有紅棕色氣體生成:
C.將通入溶液中,得到漂白液:
D.常溫下的約為9.7: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中所含鍵的數(shù)目為
B.室溫下,溶液中的數(shù)目為
C.質量相同的和(重水)所含的原子數(shù)相同
D.室溫下,的氨水中,的物質的量為
7.下列變化中,不能用鹽類水解原理解釋的是( )
A.用溶液將轉化為
B.用熱飽和溶液清洗試管壁上附著的植物油
C.向溶液中加入濃溶液,產生沉淀和氣體
D.向沸水中滴加溶液制備膠體
8.某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B.曲線b表示有催化劑參與的反應過程
C.反應ⅰ的D.反應ⅰ比反應ⅱ的速率大
9.利用下圖裝置,能制取并在集氣瓶中d中收集到干燥純凈氣體的是(尾氣處理裝置已略去)( )
10.關于下列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11.配制約為10的和的混合溶液,其中和的濃度分別為和。下列關于該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B.
C.向其中滴加少量稀鹽酸時(保持溫度不變),的平衡常數(shù)增大
D.向其中滴加少量溶液時,的值增大
12.常溫下,用溶液分別滴定的鹽酸和醋酸溶液,滴定過程中溶液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曲線Ⅰ表示滴定鹽酸
B.a點濃度最大的離子是
C.時,
D.用酚酞作指示劑,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從無色剛好變?yōu)榉奂t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
13.與能發(fā)生反應: 。
已知:
①該反應由兩個基元反應分步完成,第一步反應為
②兩步反應的活化能分別為、,且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第一步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
B.第一步的化學反應速率大于第二步的化學反應速率
C.已知鍵能:,可推知鍵能:
D.第二步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14.氣態(tài)醋酸中存在平衡: 。實驗測得壓強分別和時上述平衡體系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隨溫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已知:();]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B.
C.a點時,
D.為了使的值接近60,可采取高溫、低壓的實驗條件
15.電離常數(shù)是研究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的重要工具?,F(xiàn)有、和三種酸,各酸及其鹽之間不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電離常數(shù)如下表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水溶液中結合的能力:
B.溶液中離子濃度的關系:
C.溶液與過量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D.25℃時,濃度均為的和溶液的:
16.中國科學家在淀粉人工光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該實驗方法首先將催化還原為。已知催化加氫的主要反應有:
①
②
其他條件不變時,在相同時間內溫度對催化加氫的影響如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注】的選擇性
A.
B.使用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
C.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有利于反應向生成的方向進行
D.220~240℃,升高溫度,對反應②速率的影響比對反應①的小
17.測定溶液升溫過程中的(不考慮水的蒸發(fā)),數(shù)據(jù)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升高,溶液中降低
B.溫度升高時溶液降低,原因是水解生成少量
C.溶液的變化是改變與水解平衡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
D.溶液中始終等于
18.對濃度均為①溶液、②溶液,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向①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說明是弱電解質
B.向②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變藍,說明是弱電解質
C.向①中滴加溶液,產生氣泡,說明
D.①、②中的與之和相等
19.與主要發(fā)生如下反應。
①
②
反應的還原產物與溫度密切相關。其它條件一定時,和反應達平衡時,的體積分數(shù)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的焓變?yōu)?br>B.根據(jù)圖像推測,應當小于0
C.反應溫度越高,主要還原產物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越低
D.溫度高于1040℃時,和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
20.某溫度下,將和體積均相同的和溶液分別加水稀釋,其隨加水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稀釋前溶液的濃度:
B.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點點
C.從點到點,溶液中逐漸增大
D.在點和點均存在:
21.小組同學探究鹽溶液對反應(血紅色)的影響。將的溶液與的溶液混合,分別加入等量的試劑①~④,測得平衡后體系的透光率如下圖所示。
已知:ⅰ.溶液血紅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顏色對透光率的影響可忽略
ⅱ.(黃色)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注入試劑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證明逆向移動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陽離子種類或溶液導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發(fā)生了反應
D.若要證明試劑③中對平衡體系有影響,還應使用的溶液進行實驗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題,共58分。
22.(12分)甲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和應用前景。工業(yè)上使用水煤氣(與的混合氣體)轉化成甲醇()。
(1)已知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 ,該條件下,水煤氣轉化成甲醇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體積可變的恒壓密閉容器中投入和,不同條件下發(fā)生上述反應。實驗測得平衡時的物質的量()隨溫度()、壓強()的變化如圖1所示。
圖1 圖2
①__________(填“”)。
②M點對應的平衡混合氣體的體積為,則233℃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__________,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數(shù))。
③下列敘述能說明上述反應在條件下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單位時間內消耗的同時生成
b.的體積分數(shù)不再改變
c.密閉容器的體積不再改變
(3)工業(yè)上可利用甲醇羰基化法進一步制取甲酸甲酯:。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投入等物質的量的和,相同時間內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如圖2所示(不考慮其他副反應)。
①b、c、d三點中,尚未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點是__________。
②該反應是__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③曲線ac段和de段的變化趨勢不同。試從反應速率和平衡角度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已知:25℃時,相關酸(或堿)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如下表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25℃時,溶液的,溶液中的__________,溶液的,由水電離出的__________,溶液呈堿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解釋)。
(2)向溶液中加蒸餾水稀釋到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a.的電離程度增大b.增大
c.減小d.減小
(3)“84消毒液”中滴加白醋,可增強溶液的漂白性,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解釋)。
(4)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25℃時,的①②③三種溶液的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填寫序號)。
(5)已知溶液呈酸性,請結合離子方程式解釋其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6)的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25℃時,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此時溶液中,則__________。
24.(10分)以廢舊鉛酸電池中的含鉛廢料(、、、及炭黑等)和為原料,制備高純,實現(xiàn)鉛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過程Ⅰ中,在催化下,和反應生成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過程Ⅰ中,催化過程可表示為:
ⅰ:
ⅱ:……
①寫出ⅱ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實驗方案可證實上述催化過程。將實驗方案補充完整。( )
a.向酸化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幾乎無色,再加入少量,溶液變紅。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在溶液中,存在平衡:,其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①過程Ⅱ的目的是脫硫。濾液1經處理后可在過程Ⅱ中重復使用,其目的是__________(選填序號)。
A.減少的損失,提高產品的產率
B.重復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增加濃度,提高脫硫效率
②過程Ⅲ的目的是提純。結合上述溶解度曲線,簡述過程III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砷酸()和亞砷酸()是砷的兩種含氧酸,分析并測定它們的濃度對其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義。
Ⅰ.常溫下,和溶液中含砷微粒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與溶液的關系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圖2
(1)的第一步電離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該步電離常數(shù)的表達式是__________。
(2)由圖1中a點可知,當時,;據(jù)此類推,由圖2可知,約等于__________,可判斷酸性強于。
Ⅱ.測定某溶液(含少量)中濃度的方法如下。
已知:用標準溶液滴定弱酸溶液,一般要求弱酸的。
ⅰ.調:取待測液,向其中滴入適量溶液調節(jié),以中和。
ⅱ.氧化: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適量碘水,將氧化為。
ⅲ.滴定:用標準溶液滴定ii中得到的溶液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
(3)若無ⅰ,會導致測定的濃度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ⅲ中滴定至終點時,溶液為4~5,結合圖1可知,此時溶液中的溶質主要是和__________(填化學式)。
(5)數(shù)據(jù)處理后得。結合ⅱ和ⅲ中物質間轉化的定量關系,解釋該式中數(shù)字“3”表示的化學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
(6)另一待測液除了含、少量,還含有,依據(jù)上述方法,測定其中總砷含量(已知:酸性越強,的氧化性越強)。測定步驟包含4步:a.氧化、b.還原、c.調、d.滴定。正確的測定步驟順序是__________→d。
26.(12分)
向溶液中持續(xù)通入,發(fā)現(xiàn)溶液先由無色變?yōu)樽攸S色,一段時間后褪色。探究溶液變色的原因。
(1)溶液變?yōu)樽攸S色的原因是被氧化為,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測】棕黃色褪去的原因是被氧化,氧化產物中的化合價記為。
【實驗I】設計如下實驗驗證被氧化
(2)①本實驗中,試劑a作__________劑(填“氧化”或“還原”)。
②甲能證實被氧化而乙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Ⅱ】通過如下實驗可測定。
ⅰ.取溶液于錐形瓶中,通入過量至棕黃色褪去;
ⅱ.邊攪拌邊加熱錐形瓶中的溶液,一段時間后,操作A,試紙不變藍。
ⅲ.冷卻至室溫后,加入過量固體,生成大量紫黑色沉淀();
ⅳ.立即用標準溶液滴定。滴定過程中沉淀逐漸溶解,溶液顏色逐漸變深再變淺。當溶液變?yōu)闇\黃色時,加入淀粉溶液,繼續(xù)滴定至終點,消耗溶液。
已知:
(棕黃色)
在純水中溶解度很小,飽和碘水呈淺黃色
(3)ⅱ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操作A是__________。
(4)結合數(shù)據(jù),計算可得__________(用代數(shù)式表示)。
【反思】
(5)實驗過程中,在未知具體數(shù)值的情況下,ⅲ中為保證所加的固體過量,理論上加入的應大于ⅰ中的的__________(填數(shù)字)倍。
(6)從平衡移動的角度解釋ⅳ中“溶液顏色逐漸變深再變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2(12分)(1) (2分)
(2)①> ②16 ③bc(2分)
(3)①bc(2分)
②放熱
③ac段,反應未達平衡,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增大,相同時間內消耗多。de段,已達平衡,升高溫度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轉化率降低(2分)
23(12分)(1)(1分) (1分) (1分)
(2)bd(2分)
(3)(1分)
(4)③>②>①(2分)
(5)溶液中,同時存在和,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因此溶液呈酸性(2分)
(6)(1分);(1分)
24(10分,2分/空)
(1)。
(2)①;
②取a中紅色溶液少量,加入過量,充分反應后,紅色褪去。
(3)①A、B;
②將粗溶解在一定量溶液中,加熱至110℃,充分溶解后,趁熱過濾,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并干燥得到固體。
25(12分)
(1)①(1分)
②(1分)
(2)
(3)偏高
(4)
(5)ⅱ、ⅲ中物質轉化的定量關系:,的物質的量為滴定消耗的物質的量的
(6)b→c→a
26(12分)(1)
(2)①還原(1分)
②通過還原產物為可證明原溶液中含有高價態(tài)的含碘物質;甲用不引入碘元素,則生成的一定是還原產物;乙中可能是被其他氧化劑氧化生成
(3)將濕潤的淀粉試紙放于錐形瓶口
(4)
(5)7(1分)
(6)隨滴定反應進行,增大,使平衡正向移動,促進溶解,增大,溶液顏色變深;完全溶解后,隨滴定反應進行而減小,且減小的程度大于增大的程度,上述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顏色變淺A.燃氣灶
B.鋅錳電池
C.風力發(fā)電
D.太陽能熱水器
氣體
a中試劑
b中試劑
c中試劑
A
稀鹽酸
飽和食鹽水
無水氯化鈣
B
濃鹽酸
飽和食鹽水
濃硫酸
C
濃硫酸
氫氧化鈉溶液
濃硫酸
D
濃氨水
濃硫酸
無水氯化鈣
A
B
C
D
的水解程度增大
溶液的減小是水解平衡移動的結果
可促進的水解
混合液中和之和大于
酸
電離常數(shù)(25℃)
;
;
溫度/℃
20
40
60
80
11.80
11.68
11.54
11.42
酸
電離常數(shù)()
裝置
序號
試劑a
現(xiàn)象
甲
溶液
溶液均變黃,遇淀粉變藍
乙
溶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
C
B
C
A
A
A
D
B
B
C
D
B
B
C
D
C
A
C
B
A
這是一份北京市廣渠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 上學期期中考試 化學試題,共12頁。
這是一份北京市廣渠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廣渠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廣渠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京市廣渠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0,D 6,D 12,過濾(2)鐵粉, 溶液2 溶液1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