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
本試卷共 8 頁。滿分 120 分。考試用時 120 分鐘??荚嚱Y(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wù)必用 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和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規(guī)定的位置上。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
3.非選擇題必須用 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yīng)的位置,不能寫在試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試題卷
一、積累與運用(26 分)
暑氣漸收,秋色入眸,換季的時刻,總有新的故事。成長的少年也已踏入初中的大門,開始書寫嶄新的篇章。學校將開展“少年成長正當時”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大家參與。
下面是小文同學在此次活動中的主持稿,請你幫助他完善。(8 分)
1.文中加點字的讀音和括號中的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hè 覓 岐 1ǒu B.he 覓 歧 1ǒu C.hè 謐 歧 lòu D.he 謐 岐 lòu
2.下面成語可以代替文中加橫線句子的是( )(2 分)
A.花團錦簇 如雷貫耳 B.花團錦簇 人聲鼎沸
C.美不勝收 如雷貫耳 D.美不勝收 人聲鼎沸
3.文中劃雙橫線的四個詞語的詞性分別是( )(2分)
A.動詞 形容詞 名詞 動詞 B.動詞 形容詞 動詞 名詞
C.名詞 動詞 名詞 形容詞 D.形容詞 名詞 動詞 動詞
4.文段中標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未來,我們應(yīng)全力以赴,不僅要勵志成為國家的棟梁,還要無愧于自己的成長!
5.人間最美少年時,正是讀書好時節(jié)。小文準備分享成長路上閱讀的書目《朝花夕拾》,請你幫他補充完善。(7 分)
(1)下面是小文閱讀《朝花夕拾》時所整理的知識卡片,請你幫他把卡片中缺少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5 分)
(2)請結(jié)合上面表格中提及的事情,談?wù)勀銓︳斞傅膬和逃^的認識。(2 分)
6.與同學一起成長日子里,何其有幸,年歲并進。小文的班級準備建立 QQ 好友群,請你幫小文完成以下活動。(5 分)
(1)【活動一:謙敬之禮】課間之余,同學們互相交換彼此的 QQ號,小文也收到了班長的QQ 號,并對班長說道:“我一定會惠存的!”(2 分)
你給小文的建議是:“惠存”是 (A.敬辭 B.謙辭),它的意思是“ ”應(yīng)該是自己送別人禮物時說的。
(2)【活動二:互動之趣】為增加群聊的積極性與互動性,班長提出進入班級群的同學要分享三個關(guān)于“交友”的成語,詩文或故事。(3 分)
① ② ③
7.成長路上,我們漫步詩詞文苑,感受錦繡詩文。閱讀下面文段,補充詩句。(6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在詩歌中,追隨曹操領(lǐng)略秋日盛景:“① ,洪波涌起” (《觀滄海》);跟隨李益感受塞外夜晚:“② ,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聞笛》)。
讀萬卷書,品萬種情。我們在詩歌中,感受人間冷暖。馬致遠的鄉(xiāng)愁濃縮在“夕陽下,③ ”(《天凈沙·秋思》)中;杜甫的悲嘆寄寓在“正是江南好風景,④ ”(《江南逢李龜年》)里。
讀萬卷書,悟萬千理。《〈論語》>十二章》中告訴我們“學習與思考”要辯證對待: , 。
二、閱讀與鑒賞(44 分)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 8~9 題。(5 分)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8.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2分)
A.本詩是五言律詩,律詩有相對嚴格的格律要求,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對仗。
B.首聯(lián)青山綠水構(gòu)成了作者旅途的背景,也寓含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嘆與向往。
C.頷聯(lián)中描繪了一幅春潮涌動、江水浩渺,江面開闊、風勢正順,船帆高懸的畫面。
D.尾聯(lián)借“雁足傳書”的典故,抒發(fā)了詩人即將回到家鄉(xiāng)的喜悅,激動心情。
9.本詩被譽為最有“盛唐氣象”的一首詩,哪一聯(lián)最能代表“盛唐氣象”?蘊含了怎樣的哲理?(3 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4 題。(14 分)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
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節(jié)選自《十二章》)
【乙】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①還,顧反②為女殺彘③。”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 )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數(shù)子欺恕。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 )。”遂烹彘也。
【注】①女:同“汝”,你。②反:通“返”。③彘:讀 zhì,豬。④知:智慧。
10.下列對詞語和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不逾矩”中的“逾矩”是“越過法度”的意思。
B.“飯疏食”中的“飯”是名詞“食物”的意思。
C.“曾子之妻之市”中的第二個“之”是“到,去”的意思。
D.“特與嬰兒戲耳”的意思是只不過與小孩子開個玩笑罷了。特……耳:不過……罷了。
11.在【乙】文中括號內(nèi)依次填入下列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之 于 B.而 也 C.而 于 D.之 也
12.【乙】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一處需要斷句,請用“/”劃出。(2分)
今 子 欺 之 是 教 子 欺 也
1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1)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
14.【甲】文談到的學習方法是什么?【乙】文的曾子是一個怎樣的人?(4 分)
(三)閱讀《往事依依》選段,完成 15~18 題。(11 分)
①祖國的大地山川氣象萬千,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也美麗非凡。一年之中,風光流轉(zhuǎn),陰晴雨晦,麗日藍天,風云變幻,真是美不勝收?!肚Ъ以姟分泻艽笠徊糠衷姼韪柙佔鎳L物,按春夏秋冬時序編排,打開書往下念,四季風光就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眼前?!叭f紫千紅總是春”“春城無處不飛花”“綠樹陰濃夏日長”“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貲評章”……吟誦這些詩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詩的意境中。詩句中豐富的顏色給生活涂上了絢麗的色彩:“紅紫芳菲”、“橙黃橘綠”、“黃鸝嗚翠柳”“白鷺上青天”,令人眼花繚亂,心曠神怡。腦海里常常浮現(xiàn)五彩紛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濃郁。
②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也在我心上雕鏤下深刻的印象,培養(yǎng)了我課外閱讀的興趣。國文教師教古文喜歡大聲朗誦。記得一次教辛棄疾的詞《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老師朗誦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著,真是悲歌慷慨,我們這些做學生的,愛國情懷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滿眼風光的北固樓,望著滾滾長江水,回顧千古興亡事,總是感慨萬端。不用說,這首詞我至今還能背得滾瓜爛熟。我就是從那時開始愛讀辛棄疾詞的。也是在初中讀書時,來了一位代課的國文老師,是年輕的新派人物,他喜歡教白話文。有一次,教到田漢《南歸》中的詩:
模糊的村莊已在面前,
禮拜堂的塔尖高聳昂然,
依稀是十年前的園柳,
屋頂上寂寞地飄著炊煙。
老師朗誦著,進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動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這種感情傳染了整個教室,一堂鴉雀無聲,大家都被深深感動了。這幾句詩鐫刻在我心上,幾十年過去,至今還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對新文學更有興趣,讀了許多有名的中外小說,開闊了眼界,使自己的心與時代更加貼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憶,就仿佛看到國文老師那左右搖晃的身子和那注滿情思的眼睛。
15.選段①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2 分)
16.選段中作者回憶了兩位國文老師的講課,他們的講課有什么共同點?(3 分)
17.請賞析“這幾句詩鐫刻在我心上,幾十年過去,至今還能信口背出”這句話。(3 分)
18.選段中作者說“國文老師教古文喜歡大聲朗誦”,你認為大聲朗誦對學習語文有什么好處?(3 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題。(14 分)
醉憶桂花香
戴菽曙
①開著電視,在家淺酌桂花酒,偶然間看到主持人正說著一對父女做桂花餅的傳家手藝。這不由讓我想起家鄉(xiāng)那一樹樹的桂花。
②家鄉(xiāng)那桂花,樹都不成片。長在房前屋后,一棵棵獨株的桂樹,莖都很高,樹冠散得老開。正因它高而大,花也開得繁盛,那細碎的金色花瓣,如同星星,人從樹下走過,落花細細香滿衣。
③桂花盛開的時候,正值秋收農(nóng)忙。農(nóng)家里頭,田間地頭忙活了一個白天,在桂樹的權(quán)丫子上搭個搓澡毛巾,伴著婆娑樹影沖個涼水澡,再端張涼椅,搖著棕葉蒲扇,躺在院壩里頭乘涼。這時候,初秋微熱的風撩過桂樹,吹來一陣接一陣撲鼻的桂花兒香。聞著那淡淡的果酒似的醇香,一天的疲倦和勞乏,頓時就消散了。就像淺醉中一種飄飛的感覺,好不舒適與愜意!
④生在鄉(xiāng)下、長在山里的孩子,就是在這樣的場景下,感悟和欣賞桂花的。
⑤雖說這些桂花不是成片栽種的,但肯定也不是野生的。因為它多數(shù)長在大戶人家的場壩前、庭院里、渠堰旁,人們應(yīng)該是看到了它美化環(huán)境的價值,只是沒有開展大面積的商業(yè)開發(fā)。大山里邊的人,再窮也不會挖樹去賣。這一棵一棵的桂花,才能長得又高且大。
⑥在我的記憶里,家里是沒人拿桂花去做茶、做餅、泡酒啊什么的。倒是在花生炒米糖里,偶爾撒上些干桂花?!班浴钡囊宦?,咬碎混合橘皮、花生的炒米糖,桂花那甘洌的香味兒伴著橘香與炒米糖的甜,好似倒一杯啤酒入肚,瞬時氣體自腹間往上冒,沁人心脾的香,令人由微醺而心生喜悅。
⑦前兩年寓居江南,那一帶城里鄉(xiāng)下的桂花樹多,品種也多,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叫法蠻多。用桂花沖茶、泡酒,干桂花加在各式點心里,吃的花樣、玩意兒也很多。這中間,印象最深的,是在醪糟湯圓上,稀稀疏疏地撒幾粒干桂花。在飲黃酒、吃大閘蟹的時候,若端出一碗還冒著煙兒的清湯白湯圓,碗中漂浮著紅枸杞,再夾雜著些黃黃的桂花粒兒,那個醇香讓人沉醉。
⑧年少時,我還自個兒上山去挖過一株桂花,背了好幾里地,栽在自家旁邊的竹林里。幾十年過去,沒人打理它,也長得挺高挺大、綠蔭如蓋了。只是,常年奔波在外,沒趕上開花的季節(jié)回去看看,也沒聽家里的人談起過。
⑨年紀大了,其他嗜好丟棄了不少,但每年得尋幾兩干桂花,用紗布包了懸在陶罐里熏酒。這熏酒有講究,密閉的陶罐里,可不能讓桂花泡進酒中,沾了水汽。閑時無事,每天就著二兩黃澄澄的桂花酒佐飯,就是平凡人的生活。據(jù)說,淺酌幾口泡酒,能消暑去燥、平氣靜心。中秋前后,若約得三五摯友,在天南海北的神侃中暢飲它三四杯,就算酣醉酒醒后也不覺得頭疼。
⑩古人以桂花為室樹,象征吉祥與幸福降臨,“桂”諧音“貴”,暗喻榮華富貴。詩仙李太白以“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句,為典故“吳剛伐桂”注腳。中外各地的體育競賽,要為獲獎運動員戴上以桂枝編制的桂冠,取其清香高潔的意蘊。在鄉(xiāng)間,親友為結(jié)婚新嫁娘佩戴桂花,用繡有桂花圖案的各式賀禮,祈愿其早生貴子。當代花語中,桂花象征謙遜、奉獻與和平,代表豐收、佳人永伴,寄托人們期待,喜悅和友好的情愫。而桂花之于我等,則有自我陶醉的意思,無論是飄飛的淺醉、甘洌的微醺,還是醇香的沉醉、由暢飲而酣眠,皆應(yīng)了那句“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諺語。
⑾桂花,樹不算名貴,花不甚嬌艷,香也夠不上多誘人。但,也就是這平常的花兒,卻深深烙在咱的心尖兒上。(選自《人民日報》2024 年 01 月 06 日,有改動)
19.下列對文章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題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醉”暗示了文章的主題,“桂花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B.第①段寫“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對父女做桂花餅,引起下文對家鄉(xiāng)“桂花香”的回憶。
C.第②段從“獨株”“莖”“樹冠”“花”等方面描述了桂花樹的外部特征。
D.第①段中,在“但”后面停頓,突出強調(diào)了“我”對桂花的記憶深刻及喜愛之情。
20.請結(jié)合語境,按要求品析下列語句。(4分)
(1)正因它高而大,花也開得繁盛,那細碎的金色花瓣,如同星星,人從樹下走過,落花細細香滿衣。(從修辭角度賞析)(2 分)
(2)農(nóng)家里頭,田間地頭忙活了一個白天,在桂樹的杈丫子上搭個搓澡毛巾,伴著婆娑樹影沖個涼水澡,再端張涼椅,搖著棕葉蒲扇,躺在院壩里頭乘涼。(從描寫角度賞析)(2分)
21.作者為什么有“也就是這平常的花兒,卻深深烙在咱的心尖兒上”的感覺?請結(jié)合文章第⑥-⑩段概述其原因。(4 分)
22.賞讀完本篇文章,你打算將其推薦給校廣播站,在推薦前請你為本文選擇合適的配樂風格,并說明原因。(4分)
A.慷慨 激昂 B.低沉 哀婉 C.輕柔 舒緩
三、寫作(50 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50 分)
“沒有一朵花從一開始就是花。”一本書籍,一場旅行,一種痛苦,一次遇見、失去……都會給少年帶來心靈上的波動,從而讓內(nèi)心更加豐盈。本次“少年成長正當時”活動結(jié)束后,??瘻蕚渚幾黄谔貏e刊物,現(xiàn)面向七年級學生征稿,鼓勵大家踴躍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
請你以“少年因 而成長”為題,以抒寫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感悟和體驗為主要內(nèi)容。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選文體;②要有真情實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泄露真實的人名、校名等個人信息;④不少于 600 字(如寫詩歌,不少于 20行)。
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學業(yè)水平質(zhì)量調(diào)研試題
七年級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C(2分)
2.D(2分)
3.A(2分)
4.未來,我們應(yīng)全力以赴,不僅要無愧于自己的成長,還要勵志成為國家的棟梁。(2 分)
5.(1)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分)②“我”得到了有畫兒的《山海經(jīng)》(2分)③“我"給父親背完《鑒略》后,父親同意“我"去看迎神賽會。(2分)
(2)尊重兒童天性(向往自由好奇心等),讓兒童在天性中成長,反對壓抑兒童天性、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2分)。
6.(1)A 請對方保存(2分)(2)示例:管鮑之交;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3 分)
7.①秋風蕭瑟②回樂峰前沙似雪③斷腸人在天涯 ④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⑤學而不思則罔⑥思而不學則殆( 每小題1分,錯一字該小題不得分,共6分)
8.D(2分)
9.頸聯(lián)哲理:新事物脫胎 于舊事物之中,新事物將代替舊事物。(3 分)。
10.B“飯疏食” 中的“飯”是動詞,“吃”的意思。(2 分)
11.B(2分)
1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2分)
13.(1)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浮云一樣。(2 分)(2)妻子到集市后回來了,曾子就要抓住一頭豬把它殺了。(2分)
14. [甲]文談到的學習方法是要注重復(fù)習,思考;[乙]文中的曾子是一位言而有信(誠信,誠實)的父親,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教育孩子,可以說教子有方。(甲文每寫出1方面得1分,最多得2分;乙文每寫出1方面得1分,最多得2分。共4分)
[參考譯文]
[乙]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兒子邊跟著她邊哭, 他的母親(曾子的妻子)說:“你回去,等我回家后為你殺一頭豬?!逼拮拥郊泻蠡貋砹?,曾子就要抓住一頭豬把它殺了,妻子制止他說:“剛才只不過是與小孩子開個玩笑罷了?!痹诱f:“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鬧著玩兒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學習的,并聽從父母的教誨。如今你欺騙他,是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做兒子的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該用的辦法。”于是就殺了豬把它煮了。
15.主要寫了祖國的大地山川氣象萬千,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也美麗非凡。(2 分)
16.兩位老師講課都很投入,富有感情,能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3 分)
17.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這幾句詩”比作刻在心上的印記,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這幾句詩給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突出了老師的朗誦對作者的影響之大。(3分)
18.大聲朗誦可以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情感,增強語感;能夠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培養(yǎng)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提高語文素養(yǎng)。(言之有理即可)(3分)
19.B(原文是看到“主持人正說著一對父女做桂花餅”,而不是看到“一對父女做桂花餅”2分)
20. (1)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花瓣比作星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花瓣的細小繁多,抒發(fā)了作者對桂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2分)
(2)示例一:運用動作描寫,運用“搭”“沖”“端”“搖”等一系列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忙活了一個白天的農(nóng)人在桂花樹下乘涼的情景,表現(xiàn)了農(nóng)人們乘涼時的舒適與愜意。示例二:運用景物描寫,通過對桂花樹下農(nóng)人活動的描寫,渲染了桂花樹下清涼的氛圍,烘托了農(nóng)人們乘涼時的舒適與愜意。(2 分)
21.①在花生炒米糖里撒上些干桂花,散發(fā)的沁人心脾的香令人心生喜悅。②在飲黃酒、吃大閘蟹的時候,冒著煙兒的清湯白湯圓夾雜著些黃黃的桂花粒兒,其醇香讓人沉醉。③每天就著二兩黃澄澄的桂花酒佐飯,據(jù)說能消暑祛燥、平氣靜心。④桂花有多個象征義,寄托人們期待/喜悅和友好的情愫。(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任答2條即得4分)
22.C本文寫了我對桂花的相關(guān)回憶,表達了我對關(guān)于桂花一切的贊美與喜愛之情,配以輕柔舒緩的音樂能更好地幫助作者傳達情感。(第一個空1分,第二個空三分,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
23.(1)作文評價整體要求文風端正,文脈清晰,文氣順暢。思想積極向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容符合題意,有真情實感;表達準確流暢,合理運用詞語、句式修辭等。
載著希望,乘著夢想,帶著憧憬,我們在一葉知秋的季節(jié)里,終于開啟了成長的新篇章。好奇的我們,輕輕翻開手中的語文書本,眼前美好事物太多,令人無法全部欣賞和領(lǐng)略;輕風流水應(yīng)和著鳥兒清脆的喉嚨,傳遞著春天的氣息;夜涼如水中靜(覓/謐)的絲絲細雨,傳達著秋雨的深情; 產(chǎn)生分(歧/岐)的初春田野里,播撒著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入情入理的精彩課堂上,雕鏤著心里深刻印象;聲音非常喧鬧的三味書屋里,珍藏著童年的美好回憶……。
少年成長正當時,暫且道別往事依依,雙手迎接今日斷知。未來,我們應(yīng)金力以想,不僅要勵志成為國家的棟梁,還要無愧更自己的成長!
出處
事情
影響
①
壽鏡吾先生拒絕回答“我”關(guān)于“怪哉”蟲的提問。
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yīng)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絕不至于不知道,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說。
《阿長與山海經(jīng)》
②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繪圖的書,于是有了石印的《爾雅音圖》和《毛詩品物圖考》,又有了《點石齋叢畫》和《詩畫舫》。
《五猖會》
③
我卻并沒有他們那么高興。開船以后,水路中的風景,盒子里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guān)的五猖會的熱鬧,對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大意思。
這是一份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語文試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1,答題前,考生務(wù)必用 0,非選擇題必須用 0,語言運用,古詩文默寫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德威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腹有詩書氣自華,一筆好字闖天下,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補寫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根據(jù)提示,完成題目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