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長:75分鐘 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45分)
1. 根據(jù)氣壓帶和風帶移動規(guī)律判斷,下圖中M地的氣候成因及特征是
A 全年受西風帶控制,溫和多雨
B. 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炎熱干燥
C. 全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炎熱干燥
D. 夏季受西風帶的影響,高溫多雨
下圖是“地球上某風帶位置示意圖”,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2. 圖中風帶為( )
A. 北半球信風帶B. 南半球信風帶
C. 北半球西風帶D. 南半球西風帶
3. 圖中30°附近氣壓帶對氣候的影響是( )
A. 炎熱干燥B. 高溫多雨
C. 寒冷干燥D. 溫和濕潤
下圖示意某地地質剖面,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4. 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依次是
A. 向斜、背斜、斷層B. 斷層、向斜、背斜
C. 背斜、向斜、斷層D. 背斜、斷層、向斜
5. 該處地質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是
A. 地殼下降—沉積—褶皺—斷裂—巖漿侵入
B. 沉積—地殼下降—褶皺—巖漿侵入—斷裂
C. 地殼下降—褶皺—沉積—斷裂—巖漿侵入
D. 沉積—地殼下降—巖漿侵入—斷裂—褶皺
6. 丁處山嶺的形成原因是
A. 沿背斜頂部裂隙侵蝕而成
B. 因向斜槽部堅實抗侵蝕而成
C. 因背斜頂部堅實抗侵蝕而成
D. 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蝕而成
7. 下列關于下圖中巖層結構形成過程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 沉積→斷裂→褶皺→侵蝕→下沉→沉積
B. 沉積→褶皺→斷裂→侵蝕→下沉→沉積
C. 沉積→侵蝕→褶皺→下沉→斷裂
D. 斷裂→褶皺→上升→侵蝕→沉積
下圖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8. 中低緯海區(qū)的洋流
A. 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B. 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C. 大洋西岸有暖流分布
D. 大陸東岸有寒流分布
9. 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圖(箭頭表示海水流動方向)來解釋A處漁場的成因,正確的是
A. B. C. D.
10. 下圖為世界某大洋環(huán)流局部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洋流為沿岸增溫增濕
B. 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漁場分布
C. ③洋流為西風漂流,性質屬于寒流
D. 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緯海區(qū)的大洋環(huán)流
11. 下列四幅洋流模式圖,能反映北太平洋中高緯洋流分布狀況的是( )
A B.
C. D.
讀洋流分布模式圖,完成下列各題。
12. 圖中洋流④的主要推動力是( )
A. 東北信風B. 東南信風C. 西北風D. 西南風
13. 關于四個洋流對陸地環(huán)境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①洋流影響下,沿岸熱帶沙漠氣候所跨經(jīng)度范圍廣
B. 在②洋流影響下,大陸沿岸地區(qū)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C. 受③洋流影響,大陸東部降水增加
D. 洋流④有利于北海漁場的形成
14. 下圖中,A是綠色植物,據(jù)此回答下題。
圖示內容體現(xiàn)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 )
A. 調節(jié)功能B. 平衡功能C. 整體功能D. 生產功能
15. 自然地理環(huán)境要素通過水循環(huán)、生物循環(huán)和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一個相互制約和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關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敘述正確的是( )
A. 生產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能力
B. 生產功能指綠色植物生產量
C. 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性質保持固定不變
D. 平衡功能是靜態(tài)平衡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5分)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16. 地質構造規(guī)律有很強的實踐性,在找水、找油、找礦和建筑、工程選址等方面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讀某地地層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D四處,屬于背斜______,屬于向斜的是______。
(2)此時,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
(3)在A、B、C、D四處,尋找油氣資源應在______處,尋找地下水應在______處。
(4)在A、B、C、D四處,如果要修建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應選擇在_______處,原因是_______。
17.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甲、乙兩圖中,表示北半球的是________。
(2)在甲圖中,表示晨線的是________,在乙圖中,表示昏線的是________,在丙圖中,弧線NMS表示________(晨線或昏線)。
(3)總結甲、乙、丙三圖中的晨昏線特點:平分________(緯線),晨昏線可能與________重合(如丙圖),也可能與________相切(如甲、乙圖)。
18. 下圖是“某海區(qū)海水表層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圖中縱橫直線表示經(jīng)緯線,曲線表示海水等溫線(單位:℃),箭頭表示洋流流向。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圖中洋流的性質是暖流還是寒流?__________
(2)圖中相鄰兩條緯線的度數(shù)間隔為5°,中間一條緯線的度數(shù)為20°。判斷A點的緯度位置為__________。
(3)假設該圖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區(qū),說出這支世界著名洋流的名稱;簡述它對周圍地理環(huán)境及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__________。
19.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新華社西昌2011年7月12日電:7月11日23時41分,我國在西昌(102°E,28°N)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一號02星”送入太空。“天鏈一號02星”是我國第二顆地球同步軌道數(shù)據(jù)中繼衛(wèi)星,它將與2008年發(fā)射的“天鏈一號01星”組網(wǎng)運行,為我國神舟飛船以及未來空間實驗室、空間站建設提供數(shù)據(jù)中繼和測控服務,并將應用于我國于下半年實施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
材料二 衛(wèi)星發(fā)射當日某時刻的太陽光照圖。
(1)在材料二圖中畫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材料二圖中的晨昏線。
(3)當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一號02星”衛(wèi)星送入預定軌道時,西昌的地方時是多少?
(4)將材料二圖中的A、B、C、D四點的線速度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出來。2024年蘭州市一中高二級第一學期期中學業(yè)質量檢測卷(2)
地理
時長:75分鐘 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45分)
1. 根據(jù)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規(guī)律判斷,下圖中M地的氣候成因及特征是
A. 全年受西風帶控制,溫和多雨
B. 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炎熱干燥
C. 全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炎熱干燥
D. 夏季受西風帶的影響,高溫多雨
【答案】B
【解析】
【分析】該題考查地中海氣候的分布規(guī)律及特征。
【詳解】讀圖,M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所以是地中海氣候,而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高影響,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影響,溫和多雨。所以B對。
下圖是“地球上某風帶位置示意圖”,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2. 圖中風帶為( )
A. 北半球信風帶B. 南半球信風帶
C. 北半球西風帶D. 南半球西風帶
3. 圖中30°附近氣壓帶對氣候的影響是( )
A. 炎熱干燥B. 高溫多雨
C. 寒冷干燥D. 溫和濕潤
【答案】2. C 3. A
【解析】
【分析】考查氣壓帶、風帶的分布位置及影響。
【2題詳解】
讀圖,圖中盛行風向為西南風,根據(jù)緯度,圖中風帶為北半球中緯度西風帶,C對。北半球、南半球信風帶位于低緯度范圍內,A錯。根據(jù)緯度,赤道在圖示區(qū)南邊,該地在北半球,D錯。故選C。
【3題詳解】
根據(jù)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可知,圖中30°附近氣壓帶是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對氣候的影響是,炎熱干燥,A對。B、C、D錯。故選A。
【點睛】熟記氣壓帶、風帶的緯度分布規(guī)律及特征,根據(jù)圖中緯度判斷南北半球。注意同樣的風帶,在不同半球風向的差異。如北半球的西風帶盛行的是西南風,南半球的西風帶吹的是西北風。其它風帶也是風向有差異。
下圖示意某地地質剖面,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4. 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依次是
A. 向斜、背斜、斷層B. 斷層、向斜、背斜
C. 背斜、向斜、斷層D. 背斜、斷層、向斜
5. 該處地質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是
A. 地殼下降—沉積—褶皺—斷裂—巖漿侵入
B. 沉積—地殼下降—褶皺—巖漿侵入—斷裂
C. 地殼下降—褶皺—沉積—斷裂—巖漿侵入
D 沉積—地殼下降—巖漿侵入—斷裂—褶皺
6. 丁處山嶺的形成原因是
A. 沿背斜頂部裂隙侵蝕而成
B. 因向斜槽部堅實抗侵蝕而成
C. 因背斜頂部堅實抗侵蝕而成
D. 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蝕而成
【答案】4. C 5. A 6. B
【解析】
【4題詳解】
讀圖,根據(jù)巖層的形態(tài),甲處巖層向上拱起,是背斜構造。乙處巖層向下凹,是向斜構造。丙處巖層有明顯錯動和位移,是斷層構造。三處的地質構造依次是背斜、向斜、斷層,C正確,ABD錯誤。故選C。
【5題詳解】
沉積巖層形成,只能先在低洼處沉積,所以先是地殼下降,然后才有沉積作用,形成沉積巖層,BD錯誤;沉積巖層受水平擠壓,形成褶皺構造。斷層兩側巖層形態(tài)相似,位置有明顯錯動,說明斷層形成晚。圖中侵入巖沒有錯動和位移,說明是在斷層之后形成,A正確,C錯誤。故選A。
【6題詳解】
讀圖,丁處山嶺向斜構造,AC錯誤;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堅實,抗侵蝕而成,B正確;圖中向斜槽部無裂隙,D錯誤。故選B。
【點睛】地質構造是指在地球的內、外應力作用下,巖層或巖體發(fā)生變形或位移而遺留下來的形態(tài)。在層狀巖石分布地區(qū)最為顯著。在巖漿巖、變質巖地區(qū)也有存在。具體表現(xiàn)為巖石的褶皺、斷裂、劈理以及其他面狀、線狀構造。
7. 下列關于下圖中巖層結構形成過程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 沉積→斷裂→褶皺→侵蝕→下沉→沉積
B. 沉積→褶皺→斷裂→侵蝕→下沉→沉積
C. 沉積→侵蝕→褶皺→下沉→斷裂
D. 斷裂→褶皺→上升→侵蝕→沉積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結合圖示分析,該區(qū)域先形成沉積巖層,后期經(jīng)褶皺后斷裂;然后在褶皺面上侵蝕之前先地殼抬升,受到侵蝕作用,然后地殼下沉又接受新的沉積作用,故選B。
下圖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8. 中低緯海區(qū)的洋流
A. 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B. 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C. 大洋西岸有暖流分布
D. 大陸東岸有寒流分布
9. 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圖(箭頭表示海水流動方向)來解釋A處漁場的成因,正確的是
A. B. C. D.
【答案】8. C 9. B
【解析】
【8題詳解】
結合世界洋流分布規(guī)律,中低緯海區(qū)的洋流,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大洋西岸有暖流分布、大洋東岸也即大陸西岸有寒流分布,據(jù)此分析選C。
【9題詳解】
讀圖,根據(jù)洋流分布規(guī)律和圖中的洋流名稱,A處為秘魯寒流,屬于上升補償流,且屬于南半球中低緯海區(qū)的逆時針洋流系統(tǒng)。沿岸地區(qū)受秘魯寒流影響,底層冷海水上泛,餌料多,形成大漁場。據(jù)此結合圖示選項選B。
【點睛】世界洋流分布規(guī)律:①中低緯海區(qū),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反氣旋型大洋環(huán)流,北半球順時針流動,南半球相反.②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域,形成逆時針方向流動的大洋環(huán)流.③南極大陸外圍,在南緯40°~60°附近海域終年受西風影響,形成橫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風漂流,其性質為寒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夏順冬逆”的季風洋流。
10. 下圖為世界某大洋環(huán)流局部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洋流為沿岸增溫增濕
B. 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漁場分布
C. ③洋流為西風漂流,性質屬于寒流
D. 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緯海區(qū)的大洋環(huán)流
【答案】B
【解析】
【詳解】讀圖可知,該大洋環(huán)流呈逆時針,為北半球中高緯度洋流圈或者是南半球中低緯度洋流圈。再結合盛行風可知,該大洋環(huán)流為南半球中低緯度洋流圈,D錯。故①為西風漂流,是寒流,為沿岸降溫減濕,A錯。②為寒流、上升補償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漁場分布,B對。③為南赤道暖流,C錯。故選B。
11. 下列四幅洋流模式圖,能反映北太平洋中高緯洋流分布狀況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詳解】考查世界表層洋流分布規(guī)律。
北半球以副極地為中心的中高緯度海區(qū),形成逆時針大洋環(huán)流,所以以上四幅洋流模式圖,結合北太平洋中高緯海陸分布輪廓,能反映北太平洋中高緯洋流分布狀況的是A,故選A。
讀洋流分布模式圖,完成下列各題。
12. 圖中洋流④的主要推動力是( )
A. 東北信風B. 東南信風C. 西北風D. 西南風
13. 關于四個洋流對陸地環(huán)境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①洋流影響下,沿岸熱帶沙漠氣候所跨經(jīng)度范圍廣
B. 在②洋流影響下,大陸沿岸地區(qū)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C. 受③洋流影響,大陸東部降水增加
D. 洋流④有利于北海漁場的形成
【答案】12. C 13. C
【解析】
【12題詳解】
根據(jù)洋流的流向為逆時針,且位于中低緯度地區(qū),說明該地位于南半球;洋流④為西風漂流,該洋流的主要推動力是盛行西風,風向為西北風,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3題詳解】
①洋流為寒流,降溫減濕,受其影響沿岸熱帶沙漠氣候所跨緯度范圍較大,故A項錯誤;②洋流為暖流,增溫增濕,受其影響大陸沿岸地區(qū)形成熱帶雨林氣候,故B項錯誤;③洋流為暖流,增溫增濕,大陸東部降水增加,故C項正確;北海漁場位于北半球,洋流④位于南半球,故D項錯誤。故選C。
【點睛】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有:(1)洋流影響沿岸的氣候。寒流有降溫減濕作用,寒流流經(jīng)地區(qū)加劇干旱。熱帶大陸的西部多形成熱帶沙漠氣候,與洋流的影響有關。暖流有升溫增濕作用,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跟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密切相關。(2)洋流影響海洋生物分布。暖流和寒流交匯處形成比較大的漁場,例如北海漁場、北海道漁場和紐芬蘭漁場的形成。上升寒流處也可能形成比較大的漁場,例如秘魯漁場的形成。(3)洋流影響航海。順流節(jié)省時間和燃料,逆流延長航海時間。(4)洋流影響海洋污染。洋流可以減輕局部海域污染,同時會擴大污染范圍。
14. 下圖中,A是綠色植物,據(jù)此回答下題。
圖示內容體現(xiàn)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 )
A. 調節(jié)功能B. 平衡功能C. 整體功能D. 生產功能
【答案】D
【解析】
【詳解】圖中反映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氧氣,體現(xiàn)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生產功能。故D正確。
15. 自然地理環(huán)境要素通過水循環(huán)、生物循環(huán)和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一個相互制約和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關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敘述正確的是( )
A. 生產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能力
B. 生產功能是指綠色植物生產量
C. 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性質保持固定不變
D. 平衡功能是靜態(tài)平衡
【答案】A
【解析】
【詳解】生產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能力,這主要依賴于光合作用;生產功能是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功能,而非單個地理要素的功能?,A正確,B錯誤。 ?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各要素通過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穩(wěn)定,這種功能有助于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和穩(wěn)定?,平衡功能是動態(tài)平衡,CD錯誤。故選A。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5分)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16 地質構造規(guī)律有很強的實踐性,在找水、找油、找礦和建筑、工程選址等方面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讀某地地層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D四處,屬于背斜______,屬于向斜的是______。
(2)此時,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
(3)在A、B、C、D四處,尋找油氣資源應在______處,尋找地下水應在______處。
(4)在A、B、C、D四處,如果要修建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應選擇在_______處,原因是_______。
【答案】(1)D C
(2)谷地 背斜頂部因受張力,巖層易被破壞,侵蝕成谷地
(3)D C
(4)D D處是背斜,天然拱形,安全穩(wěn)定;不易儲水(排水性好)
【解析】
【分析】本題難度適中,屬于知識性試題,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研究地質構造的地理意義.。
【詳解】(1)背斜巖層向上彎曲,對應的是D;向斜巖層向下彎曲,對應的是C;AB處巖層出現(xiàn)錯位為斷層。
(2)此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頂部因受張力作用,裂隙比較發(fā)育,容易遭受侵蝕而成為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擠壓,巖層變得緊實,不易遭受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3)石油、天然氣多儲存于背斜構造中,對應的是D;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較易找到地下水,對應的是C。
(4)隧道的建設應盡量避開斷層,在背斜處修建隧道,對應的是D;背斜適合修地下隧道,一是考慮防水,背斜巖層向上拱起,地下水向兩側流,隧道內不會有積水;二是考慮建筑安全,拱型構造相對來講受力較強,不易出現(xiàn)塌方事故。
17.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甲、乙兩圖中,表示北半球的是________。
(2)在甲圖中,表示晨線的是________,在乙圖中,表示昏線的是________,在丙圖中,弧線NMS表示________(晨線或昏線)。
(3)總結甲、乙、丙三圖中的晨昏線特點:平分________(緯線),晨昏線可能與________重合(如丙圖),也可能與________相切(如甲、乙圖)。
【答案】(1)甲 (2) ①. 弧BC ②. 弧ED ③. 昏線
(3) ①. 赤道 ②. 經(jīng)線 ③. 緯線
【解析】
【分析】本題以太陽光照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晨昏線、晨昏線特點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綜合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點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科綜合素養(yǎng)能力。
【小問1詳解】
甲乙都是俯視圖,在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在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在甲、乙兩圖中,甲圖自轉方向是逆時針方向,表示北半球的是甲。
【小問2詳解】
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夜進入晝的分界線是晨線,由晝進入夜的分界線是昏線。在甲圖中,逆時針轉動,弧BC是由夜進入晝的分界線,弧AB是由晝進入夜的分界線,所以弧BC是晨線。同理,在乙圖中,表示昏線的是ED。在丙圖中,弧線NMS表示昏線。
【小問3詳解】
在赤道上,永遠是晝夜等分,所以甲、乙、丙三圖中的晨昏線特點是平分赤道;丙圖中晨昏線可能與經(jīng)線重合。也可能與緯線相切,如甲、乙圖所示。
18. 下圖是“某海區(qū)海水表層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圖中縱橫直線表示經(jīng)緯線,曲線表示海水等溫線(單位:℃),箭頭表示洋流流向。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圖中洋流的性質是暖流還是寒流?__________
(2)圖中相鄰兩條緯線的度數(shù)間隔為5°,中間一條緯線的度數(shù)為20°。判斷A點的緯度位置為__________。
(3)假設該圖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區(qū),說出這支世界著名洋流的名稱;簡述它對周圍地理環(huán)境及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__________。
【答案】(1)寒流 (2)南緯25°(或25°S)
(3)秘魯寒流;降溫減濕,對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huán)境的形成起了一定影響;上升流把海底營養(yǎng)鹽類帶到上層,形成著名的秘魯漁場;海輪向北航行的速度比向南航行要快得多;加快污染的凈化速度,但也使污染范圍擴大。
【解析】
【分析】本題以“某海區(qū)海水表層等溫線分布示意圖”為背景材料,涉及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及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等知識點,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相關地理知識的能力。
【小問1詳解】
據(jù)寒暖流的定義進行判斷。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洋流是從水溫低的海區(qū)流向水溫高的海區(qū),所以應為寒流。
【小問2詳解】
據(jù)等溫線數(shù)值的遞變規(guī)律可以判斷北部水溫高則緯度低,南部水溫低則緯度高,所以可以判出斷A點的緯度位置為25°S。
【小問3詳解】
據(jù)上題的判斷為南半球海域的寒流,如果為太平洋某海區(qū),則應為秘魯寒流。寒流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的作用,促使沿岸荒漠景觀的形成,對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huán)境的形成起了一定影響;同時秘魯寒流屬于上升補償流,冷海水上泛會把底層的營養(yǎng)鹽類上泛至表層,給浮游生物提供大量餌料,而浮游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所以該洋流經(jīng)過海域漁業(yè)資源豐富;順洋流航行可加快速度,節(jié)約燃料,海輪向北航行的速度比向南航行要快得多;洋流使得海洋污染物隨之擴散,加快凈化速度(稀釋污染),但也擴大了污染范圍。
19.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新華社西昌2011年7月12日電:7月11日23時41分,我國在西昌(102°E,28°N)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一號02星”送入太空?!疤戽溡惶?2星”是我國第二顆地球同步軌道數(shù)據(jù)中繼衛(wèi)星,它將與2008年發(fā)射的“天鏈一號01星”組網(wǎng)運行,為我國神舟飛船以及未來空間實驗室、空間站建設提供數(shù)據(jù)中繼和測控服務,并將應用于我國于下半年實施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
材料二 衛(wèi)星發(fā)射當日某時刻的太陽光照圖。
(1)在材料二圖中畫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材料二圖中的晨昏線。
(3)當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一號02星”衛(wèi)星送入預定軌道時,西昌的地方時是多少?
(4)將材料二圖中的A、B、C、D四點的線速度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出來。
【答案】(1)按逆時針方向運動
(2)弧AC為昏線,弧BC為晨線 (3)22時29分
(4)A=B>D>C
【解析】
【分析】該題以太陽光照圖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自轉特征、晨昏線的判讀等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具備較強邏輯推理能力,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正確的邏輯關系,表達出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與結果,蘊含綜合思維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應為逆時針方向;在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應為順時針方向。7月11日衛(wèi)星發(fā)射,北極圈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所以該圖為北極點俯視圖,為逆時針自轉。
【小問2詳解】
晝夜半球的分界線叫晨昏線,晨昏線與太陽光線垂直,左側為夜半球,右側為晝半球,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弧BC由黑夜進入白天,為晨線,弧AC由白天進入黑夜,為昏線。
【小問3詳解】
西昌所在經(jīng)線為102°E,北京時間為東八區(qū)區(qū)時(120°E地方時),兩地相差18°經(jīng)度,時間相差1小時12分鐘,根據(jù)東加西減的原則可知,當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鏈一號02星”衛(wèi)星送入預定軌道時,北京時間為7月11日23時41分,西昌的地方時是7月11日22時29分。
【小問4詳解】
地球自轉線速度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A,B,C,D四點緯度從低到高依次為A、B處在同一緯度,小于D緯度,小于C緯度,因此材料二圖中的A,B,C,D四點的線速度由大到小的順序依次是A=B>D>C。
這是一份2025回族自治區(qū)銀川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5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含解析,文件包含2024高二期中地理終稿doc、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地理參考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