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 "1-3" \h \u \l "_Tc15444" PAGEREF _Tc15444 \h 2
\l "_Tc24066" 【課標要求】 PAGEREF _Tc24066 \h 2
\l "_Tc23362" 【主要題型】 PAGEREF _Tc23362 \h 2
\l "_Tc27095" 【命題趨勢】 PAGEREF _Tc27095 \h 2
\l "_Tc25485" PAGEREF _Tc25485 \h 2
\l "_Tc7352" 考點 文言文閱讀句子節(jié)奏劃分 PAGEREF _Tc7352 \h 3
\l "_Tc31293" PAGEREF _Tc31293 \h 3
\l "_Tc4816" 考法一 文言文閱讀句子節(jié)奏劃分選擇題 PAGEREF _Tc4816 \h 3
\l "_Tc4389" 考法二 文言文閱讀句子節(jié)奏劃分劃線題 PAGEREF _Tc4389 \h 9
\l "_Tc27559" PAGEREF _Tc27559 \h 14
\l "_Tc4751" 知識點一 劃分節(jié)奏的方法 PAGEREF _Tc4751 \h 14
\l "_Tc5568" 知識點二 節(jié)奏劃分注意事項 PAGEREF _Tc5568 \h 16
\l "_Tc4833" PAGEREF _Tc4833 \h 17
【課標要求】
2022版課標中對于文言文閱讀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背誦優(yōu)秀詩文。
閱讀表現(xiàn)人與自然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包括古詩文名篇,體會作者通過語言和形象構(gòu)建的藝術(shù)世界,借鑒其中的寫作手法,表達自己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閱讀古代詩文名篇,考查詞義理解、文言句子翻譯、文言斷句、文意理解、寫法探究等。
【主要題型】
全國各地中考文言文閱讀中句子節(jié)奏劃分主要有兩種題型,即:選擇題與劃線題。
斷句是文言文閱讀理解題中的一種??碱}型,一種是給幾句文言文,要求為其斷句,還有一種是劃分節(jié)奏,就是在一句之中斷開一兩處,便于閱讀停頓。不管是幾個句子中斷句(加標點),還是在句中斷句(劃分節(jié)奏),都是基于對內(nèi)容的理解。因此,解答此類題,必須對所給句子中的基本單位——詞,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都要有所理解,同時還要對文言句式有認知。
【命題趨勢】
文言文閱讀題的考查方式和考點是相對穩(wěn)定的。命題人通常會選擇淺易的敘事或史傳類文言文,一般不會選擇純粹論說類文本。盡管設(shè)題的方式不同,但試題一般都指向?qū)ξ谋纠斫饽芰Φ目疾椤?br>句子的節(jié)奏劃分多數(shù)地區(qū)經(jīng)??疾椤8鞯爻霈F(xiàn)了一些有新意的試題,形式靈活、內(nèi)容有趣、指向明確,令人耳目一新。考查根據(jù)上下文語境推知信息的能力,還考查了理解文意以及建構(gòu)語言的能力。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shè),任務(wù)驅(qū)動。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現(xiàn)實,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部分試題創(chuàng)設(shè)真實的情境,交給考生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wù),能讓答題過程成為饒有興味的學習探究過程。
考點 文言文閱讀句子節(jié)奏劃分
考法一 文言文閱讀句子節(jié)奏劃分選擇題
(2023·湖南岳陽)閱讀宋濂兩篇贈序的節(jié)選部分,完成下面小題。【文言文對比閱讀】
【甲】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xiāng)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xiāng)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xiāng)人者,豈知予者哉?
(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有刪改》)
【乙】天臺陳君庭學,能為詩,由中書左司掾?qū)覐拇髮⒈闭饔袆?,擢四川都指揮司照磨①,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揚子云、司馬相如、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戰(zhàn)攻駐守之跡,詩人文士游眺飲射、賦詠歌呼之所,庭學無不歷覽。既覽,必發(fā)為詩,以紀其景物、時世之變,于是其詩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歸②,會余于京師,其氣愈充,其語愈壯,其志意愈高,蓋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余甚自愧。方余少時,嘗有志于出游天下,顧以學未成而不暇。及年壯可出,而四方兵起,無所投足。逮今圣主興而宇內(nèi)定,極海之際合為一家,而余齒益加耄矣,欲如庭學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聞古之賢士,若顏回、原憲,皆坐守陋室蓬蒿沒③戶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無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學其試歸而求④焉。茍有所得,則以告余,余將不一愧而已也。
(節(jié)選自宋濂《送天臺陳庭學序》,有刪改)
【注釋】①照磨:掌管宗卷,錢榖的屬吏。②以例自免歸:依慣例自請免職。③沒(mò):高過。④試歸而求:試著歸家之后去尋找。
文中畫波浪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志意常充然
B.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志意常充然
C.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志/意常充然
D.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志/意常充然
(2023·湖南益陽)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疚难晕膶Ρ乳喿x】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而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節(jié)選自《愚公移山》)
【乙】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①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忽,輒以水沃面。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經(jīng)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朱熹《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注釋】①再適: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③充:這里是吃的意思。④昃(zè):太陽偏西。
對【乙】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
B.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
C.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
D.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
(2023·四川德陽)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小題【課外文言文閱讀】
康熙七年①六月十七日戌刻②,地大震。余適客稷下③,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
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后聞某處井傾仄,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shù)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
(蒲松齡《地震》)
注釋:①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②戌刻:晚七時至九時。③稷下:地名,現(xiàn)臨淄。
鏈接文本:
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嘗一龍機發(fā)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后數(shù)日驛至,果地震隴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后漢書·張衡傳》)
文中畫線句子,斷句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
B.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
C.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
D.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
(2023·山東青島)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小題【文言文對比閱讀】
【甲】
蔡義,河內(nèi)人也。以明經(jīng)①事大將軍幕府。家貧,常步行,資禮不逮②眾門下,好事者相合為義買犢車,令乘之,不用。
久之,上詔求能為《詩》者,征義待詔,久不得見。義上疏曰:“臣山東草野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眾,然而不棄人倫者,竊以聞道于先師,自托于經(jīng)術(shù)也。愿賜清閑之所,得盡精思于前?!鄙险僖娏x,令說《詩》。上甚說之,擢③為光祿大夫、給事中,進授昭帝。數(shù)歲,拜為少府,遷御史大夫,代楊敞為丞相,封陽平侯。
(取材于《漢書》)
【乙】
吳悌,字思誠,金溪人。嘉靖十一年進士。征授御史。嘗出京視兩淮鹽政,海溢,沒民舍,悌先賑之而后奏聞。按④河南,伊王典楧⑤驕橫,憚悌,遺書稱為友。悌報曰:“殿下,天子親藩,非悌所敢友。悌,天子憲臣,非殿下所得友?!币镣跤鷳勚?。
夏言⑥當國,與悌鄉(xiāng)里。悌嘗謁言,眾見言新服宮袍競前譽之悌卻立不進。言問其故,徐曰:“俟談畢,吾以政請?!毖詾橹娜?。
(取材于《明史》)
[注]①明經(jīng):通曉經(jīng)書的解說。②逮:及,達到。③擢:選拔,提拔。④按:巡行,巡視。⑤典楧:明朝第七代伊王。⑥夏言:明朝政治家。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眾見言新服/宮袍競前/譽之悌卻立不進
B.眾見言新服/宮袍競前譽之/悌卻立不進
C.眾見言新服宮袍/競前譽之/悌卻立不進
D.眾見言新服宮袍/競前譽之悌/卻立不進
考法二 文言文閱讀句子節(jié)奏劃分劃線題
(2023·江蘇鹽城)班級開展“走近詩人劉禹錫”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菊n外文言文閱讀】
[材料一:詩人傳記]
劉禹錫,字夢得。貞元九年擢①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入為監(jiān)察御史。工文章,善五言詩。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錫以名重一時,與之交,叔文每稱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議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錫及柳宗元與議禁中,所言必從。
叔文敗,坐貶連州刺史,未至,貶朗州司馬。地居西南夷,土風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禹錫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詠陶冶性情。元和十年,自武陵召還,宰相復欲置之郎署。而禹錫作《游玄都觀詠看花君子詩》,語涉譏刺,執(zhí)政不悅,被貶為播州刺史,后易連州。去京師又十余年,連次數(shù)郡,又徙夔州刺史。
禹錫晚年與少傅白居易友善,詩筆文章,時無在其右者。常唱和往來,夢得嘗為《西塞山懷古》等詩,江南文士稱為佳作,雖名位不達,公卿大僚多與之交,會昌二年七月卒,贈戶部尚書。
(選自《新唐書》《舊唐書》,有刪改)
[材料二:詩人作品]
◎貶謫期間
秋詞(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其二)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②人狂。
◎晚年生活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酬樂天詠老見示》)
[注釋]①擢(zhuó):提拔,選拔。②嗾(sǒu):使。
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土 風 僻 陋 舉 目 殊 俗 無 可 與 言 者
(2023·山東德州)完成下面小題?!疚难晕膶Ρ乳喿x】
材料一: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悲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材料二:
(董)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毖裕骸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睆膶W者云:“苦渴無日?!庇鲅裕骸爱斠浴唷??!被騿枴叭唷敝?。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br>(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王朗傳》注引《魏略》)
材料三:
《書》曰:“好問則裕。”《禮》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蓋須切磋相起明也。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坐,謬誤差失者多矣。江南有一權(quán)貴,讀誤本《蜀都賦》注,解“蹲鴟①,芋也”,乃為②“羊”字;人饋羊肉,答書云:“損惠③蹲鴟。”舉朝驚駭不解事義久后尋跡方知如此。
(節(jié)選自《顏氏家訓·勉學》)
【注】①蹲鴟:大芋頭,因其外形如鴟烏下蹲而得名。②為:同“偽”,虛假。③損惠:謝人饋禮物的敬辭。
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只畫三處)
舉 朝 驚 駭 不 解 事 義 久 后 尋 跡 方 知 如 此。
(2023·四川巴中)閱讀【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疚难晕膶Ρ乳喿x】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節(jié)選自《愚公移山》)
【乙】
蘇武者,故右將軍平陵侯蘇建子也。孝武皇帝時,以武為栘中監(jiān)①使匈奴,是時匈奴使者數(shù)降漢,故匈奴亦欲降武以取當②。單于使貴人故漢人衛(wèi)律說武,武不從,乃設(shè)以貴爵、重祿,終不聽。于是律絕不與飲食,武數(shù)日不降。又當盛暑,以旃③厚衣并束之日暴④,武心意愈堅,終不屈撓。稱曰:“臣事君,由⑤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守節(jié)不移,雖有斧錢湯鑊⑥之誅而不懼也,尊官顯位而不榮也?!毙倥嘤纱酥刂N淞羰鄽q竟不降下可謂守節(jié)臣矣。詩云:“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碧K武之謂也。
(節(jié)選自班固《漢書》,有刪改)
【注釋】①栘(yí)中監(jiān):漢初官名。②取當:取得相當?shù)难a償。③旃(zhān):同“氈”。④暴(pù):曬,后作“曝”。⑤由:同“猶”,像。⑥斧鉞(yuè)湯鑊(huò):指漢代兩種殘酷的刑罰。斧鉞,以大斧砍。湯鑊,把人放在沸水的鼎鑊中烹。
用“/”給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武 留 十 余 歲 竟 不 降 下 可 謂 守 節(jié) 臣 矣
(2023·遼寧阜新)閱讀下面甲、乙兩段選文,完成后面小題?!疚难晕膶Ρ乳喿x】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乙】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yè)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yè)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①王業(yè)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于西,又務(wù)②于東,兵法乘勞③,此進趨之時也。
(選自諸葛亮《后出師表》)
【注釋】:①顧:考慮,顧慮。②務(wù):致力。③乘勞:趁著疲勞。
用“/”為乙文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臣 受 命 之 日 寢 不 安 席 食 不 甘 味
知識點一 劃分節(jié)奏的方法
【考向分析】
斷句是文言文閱讀理解題中的一種??碱}型,一種是給幾句文言文,要求為其斷句,還有一種是劃分節(jié)奏,就是在一句之中斷開一兩處,便于閱讀停頓。不管是幾個句子中斷句(加標點),還是在句中斷句(劃分節(jié)奏),都是基于對內(nèi)容的理解。因此,解答此類題,必須對所給句子中的基本單位——詞,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都要有所理解,同時還要對文言句式有認知。
【方法提煉】
文言文劃分節(jié)奏的10種方法
一、主謂之間要停頓。
如:一狼/洞其中。
二、動詞與它所帶的賓語之間往往要停頓。
如:忘/路之遠近。
三、動詞與后面狀語(它的補語)間常常要停頓。
如:駢死/于槽櫪之間。
四、句中轉(zhuǎn)折連詞前一般要停頓。
如: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五、前置狀語和主語之間稍加停頓。
如:嘗/與人傭耕。
六、有些議論、推斷、反問、總結(jié)等語氣句子,若前面有“顧、夫、蓋、其、且、至若”等詞領(lǐng)起,在該詞后面應稍加停頓。
如:其/真無馬邪?
七、句子中間成分省略處要停頓。
如:問/(漁人)所從來。
八、并列承接詞組前后兩部分之間要停頓。
如:泉香/而酒洌。
九、駢句排比句的朗讀節(jié)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
如:七八個星/天外。兩三個雨/山前。
十、古詞句一般還按音節(jié)劃分朗讀節(jié)奏。五言詩句一般按“212”或“221”的音節(jié)劃分。七言詩句一般按“2221”或“2212”的音節(jié)劃分。
如: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沉舟/側(cè)畔/千帆/過,
知識點二 節(jié)奏劃分注意事項
【考向分析】
斷句,傳統(tǒng)稱之為“句讀”,斷句是文言文閱讀理解題中的一種常考題型,主要考查的是對文言句意停頓的判斷。斷句是正確理解和翻譯文言語句的基礎(chǔ)。
【方法提煉】
文言文閱讀句子奏劃分的九個注意事項
1. 按音節(jié)兼顧意義來劃分
例:故人具雞黍。
按"二一二"的節(jié)奏形式可以劃分為:故人╱具╱雞黍,也可按"二三"的節(jié)奏形式劃分為:故人╱具雞黍。
2. 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詞,朗讀時須讀斷
例: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于是"是兩個單音詞,不得連讀,這句話的節(jié)奏應該劃分為: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能誤讀為: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3. 句首語氣詞之后要停頓
例: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若夫"是句首語氣詞,朗讀時其后要停頓,這句話的朗讀節(jié)奏應劃分為: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4.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詞,朗讀時須讀斷
例: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虞山"是山名,朗讀時其后要停頓,"王毅"是姓名,"叔遠甫"是字,姓名和字之間朗讀時也要停頓,因此,這句話的朗讀節(jié)奏應劃分為: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識,就很難正確劃分這句話的節(jié)奏。
5. "也"用在句中作語氣詞,其后應停頓
例:余聞之也久。
這句話應這樣劃分節(jié)奏:"余聞之也╱久"。如果誤將"也"看作是謂語前面的副詞狀語,就容易誤讀為"余聞之╱也久"。
6. 根據(jù)語法結(jié)構(gòu)劃分節(jié)奏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先帝"是主語,"以"是謂語,"臣卑鄙"是賓語,"不"作"以"的狀語,故這句話的節(jié)奏可以這樣劃分:先帝╱不╱以╱臣卑鄙。如果不知道這句話的語法結(jié)構(gòu),很容易誤讀為:先帝╱不╱以臣╱卑鄙。
7. 讀駢句,節(jié)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這是四字駢句,應該兩句一頓,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 根據(jù)文意確定停頓
例: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不病",沒有生病的人。"以為功",即,以之為功,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根據(jù)文意,這句話的節(jié)奏可以劃分為: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而不能誤讀為: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9. 劃分句子朗讀停頓時,必須優(yōu)先照顧雙音節(jié)音步
主謂之間一般可以有停頓,可當主語是單音節(jié)時,這條規(guī)律就會努力去服從雙音節(jié)標準音步的要求。(之所以說“努力去服從”,是因為仍然有一些單音節(jié)主語后面沒有獨立的單音節(jié)可供組合,只得成為單音步。)
例: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第一》);我非/生而知之者。(《論語·述而第七》)
有時古人在單音節(jié)主語之后加上助詞,湊成雙音節(jié),也是為了照顧標準音步。
考察一下句中連詞“而”字的停頓情況,也可以反映雙音節(jié)標準音步的優(yōu)先權(quán)。一般情況下,停頓在“而”字之前。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第二》)
可當“而”字前面是單音節(jié)時,就該停頓在“而”字之后了。
學而/時習之。(《論語·學而第一》)
(2023·遼寧盤錦·模擬預測)閱讀選文,完成各題?!疚难晕膶Ρ乳喿x】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乙】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本薏唬骸斑h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辟\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公將鼓之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寧以吾身代友人命 皆以美于徐公
D.賊既至,謂巨伯曰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2)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遠 來 相 視 子 令 吾 去 敗 義 以 求 生
4.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列各題。
(1)選文甲中蘊含著一個人生準則,請你概括出來。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wù)勀銓@一準則的理解。
(2)荀巨伯可稱為甲文中的“賢者”,請從甲文中找出一整句原文,加以證明。
(2023·遼寧葫蘆島·一模)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疚难晕膶Ρ乳喿x】
【甲】
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孟子》)
【乙】
魯人燒積澤①。天北風火南倚恐燒國②。哀公懼,自將眾趣③救火。左右無人,盡逐獸而火不教,乃召問仲尼。仲尼曰:“夫逐獸者樂而無罰,救火者苦而無賞,此火之所以無教也。”哀公曰:“善?!敝倌嵩唬骸笆录辈患耙再p。救火者盡賞之,則國不足以賞于人。請徒行罰?!卑Ч唬骸吧??!庇谑侵倌崮讼铝钤唬骸安痪然鹫弑冉当雹苤?。”逐獸者比入禁⑤之罪?!绷钕挛幢槎鹨丫纫?。
(選自《韓非子》)
【注釋】①積澤:草木叢生的沼澤。②國:都城。③趣:同“促”,督促。④降北:投降敗北。⑤禁:禁區(qū)。
5.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B.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自將眾趣救火
C.盡逐獸而火不救 人不知而不慍
D.入則無法家拂士 逐獸者比入禁之罪
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救火者盡賞之,則國不足以賞于人。
7.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天 北 風 火 南 倚 恐 燒 國
8.閱讀語段,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乙】文的事件。
9.兩文同樣講到治國問題,【甲】文孟子主張治國要 ,【乙】文孔子建議當權(quán)者要 。
(2023·廣東茂名·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疚难晕膶Ρ乳喿x】
【甲】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0.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故不為茍得( ) (2)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
(3)蹴爾而與之( )
1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乙】
《春秋》之所治①,人與我也。所以治人與我者,仁與義也。以仁安人,以義正我。故仁之為言人也②,義之為言我也,言名以別矣③。仁之于人,義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眾人不察,乃反以仁自裕④,而以義設(shè)⑤人,詭其處而逆其理⑥,鮮不亂矣。是故人莫欲亂而大抵常亂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義之所在也。仁之法⑦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雖能正人,弗予為義;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
(摘編自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注釋:①治:研究。②該句大意:“仁”說的是如何對待他人。③該句大意:命名不同就是為了區(qū)別仁和義。④裕:這里是寬待的意思。⑤設(shè):這里指要求。⑥該句大意:混淆了二者的關(guān)系,違背了這一道理。⑦法:標準。
1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鮮不亂矣( ) (2)弗予為義( )
13.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是 故 人 莫 欲 亂 而 大 抵 常 亂 以 暗 于 人 我 之 分 而 不 省 仁 義 之 所 在 也。
14.古人在論證觀點時常從反面著筆,如《誡子書》中“非寧靜無以致遠”就從反面強調(diào)了靜的重要性?!炯住课暮汀疽摇课囊灿蓄愃频膶懛?,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簡要分析。

相關(guān)試卷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5 文學、名著常識(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5 文學、名著常識(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5文學名著常識原卷版docx、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5文學名著常識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4 句子排序與銜接(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4 句子排序與銜接(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4句子排序與銜接原卷版docx、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4句子排序與銜接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7頁, 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1 字音字形(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1 字音字形(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1字音字形原卷版docx、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與練專題01字音字形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73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2024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全國通用)專題11記敘文閱讀——小說(測試)(原卷版+解析)

2024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全國通用)專題11記敘文閱讀——小說(測試)(原卷版+解析)

2024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全國通用)專題05句子的連貫(測試)(原卷版+解析)

2024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全國通用)專題05句子的連貫(測試)(原卷版+解析)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全國通用)專題11記敘文閱讀——小說(測試)(原卷版+解析)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全國通用)專題11記敘文閱讀——小說(測試)(原卷版+解析)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全國通用)專題05句子的連貫(測試)(原卷版+解析)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講練測(全國通用)專題05句子的連貫(測試)(原卷版+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