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節(jié)選自魏學洢《核舟記》)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如有所語 語:告訴
B.佛印絕類彌勒 類:像
C.念無與為樂者 念:想到
D.懷民亦未寢 寢:睡覺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足膚皸裂而不知
B.左臂掛念珠倚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相與步于中庭 行者休于樹
D.何處無竹柏 水何澹澹
3.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A.他們兩膝緊靠之處,各自隱藏在翻卷起來的衣褶里。
B.那些兩膝緊靠之處,各自隱藏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
C.那些緊靠著的兩膝,各自隱藏在翻卷起來的衣褶里。
D.他們緊靠著的兩膝,各自隱藏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
4.下列內(nèi)容屬于兩文都寫到的一項是( )
A.景色之美B.朋友之樂C.賞水之趣D.貶謫之苦
(2023·湖南永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③夷④雜糅,屠沽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⑥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⑦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蘇軾《書上元夜游》)
【注釋】①上元:農(nóng)歷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現(xiàn)在屬于海南。③民:指漢族人。④夷:指當?shù)厣贁?shù)民族。⑤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⑥過:蘇軾的小兒子。⑦韓退之:唐朝文學家韓愈。
5.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庭下如/積水空明B.蓋竹柏/影也
C.舍中/掩關熟睡D.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尋向所志B.予欣然從之/天子之怒,伏尸百萬
C.歸舍已三鼓矣/男有分,女有歸D.放杖而笑/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7.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與分析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甲】文運用夸張的修辭,描繪了月光澄澈、竹影斑駁、幽靜迷人的月夜美景。
B.【乙】文寥寥數(shù)語就將人們帶回了千年前海南島的那個上元節(jié)之夜,韻味無窮。
C.【甲】【乙】兩文都是蘇軾被貶期間所作,都寫了蘇軾主動邀請友人月夜閑游之事。
D.【甲】文中“閑”字既有賞月的欣喜,也有自我排遣的達觀和些許自嘲;【乙】文中“笑”字暗含嘲笑韓愈境遇不好,不得志之意。
8.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2023·遼寧撫順·統(tǒng)考三模)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彬?qū)使復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①,吾儕②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鐳③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然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④。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⑤以守,卒全其城。
(選自《宋史 蘇軾傳》,有刪改)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吾儕:我們這類人。③畚鐳:泛指挖運泥土的用具。④版:古城墻之夾板,中填土石,夯實,壘而成墻。⑤堵:古墻體單位,長與高各一丈為一堵。
9.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
A.遂至承天寺/遂迷,不復得路B.率其徒/率妻子邑人
C.軾廬于其上/南陽諸葛廬D.過家不入/人恒過
10.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
11.請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事 急 矣 雖 禁 軍 且 為 我 盡 力
12.甲文中蘇軾自嘲為“閑人”,乙文中蘇軾“很忙”,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說說一閑一忙中,你讀出怎樣的蘇軾?
(2023·安徽池州·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記承天寺夜游》)
【乙】
康熙時,織造隋公當山之北巔構(gòu)堂皇①,都人游者,翁然②盛一時,號曰隋園,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寧,園傾且頹弛③,禽鳥厭之,百卉蕪謝。余購以月俸,茨墻剪闔④,易檐改途⑤。皆隨其豐殺繁瘠,就勢取景,而莫之夭閼⑥者。故仍名曰隨園,同其音,易其義。
落成嘆曰:“使吾官于此,則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則日日至焉?!彼炱虿?,率弟香亭、甥湄君移書史居隨園。聞之蘇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則余之仕與不仕,與居茲園之久與不久,亦隨之而已。夫兩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勝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園,園之奇,可以見矣。
(選自袁枚《隨園記》,有刪改)
【注釋】①堂皇:廣大的堂廈。②翕然:忽然,突然。③頹弛:這里指荒蕪。④茨墻剪闔:修補圍墻,修剪花草。⑤易檐改途:更換房檐,改變用途。⑥夭閼:堵塞。
1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念無與為樂者: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積水空明:_____________
(3)易其義:_____________
(4)君子不必仕:___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夫兩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勝之也。
15.【甲】文作者賞月后抒發(fā)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作者從自己買院、修園及辭官等經(jīng)歷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兩文都體現(xiàn)出作者怎樣的人生志趣?
(2023·江蘇揚州·統(tǒng)考三模)小陸想要了解黃州生活對蘇軾的影響搜集了一些材料,請你參與探究。
元豐二年。蘇軾因?qū)懺姭@罪入獄,幸免一死。十二月,被貶黃州,擔任閑職。
元豐三年。二月,抵達黃州,寓居定慧院。
【甲】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乙】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①善醫(y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shù)字,輒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②洗筆泉水極甘正臨蘭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③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④。”
是日劇飲⑤而歸。
(《游沙湖》)
元豐四年。居臨皋亭,生活困窘,在東坡開荒十畝。
元豐五年。在東坡修五間草堂,自題“雪堂”。常與客飲酒,出行。
【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⑥。夜闌風靜縠紋⑦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注釋】①龐安常:名安時,字安常,宋代蘄水人,世代從醫(yī),頗有名氣。②王逸少: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字逸少。③歌:這里指詞,此詞詞牌為《浣溪沙》。④休將白發(fā)唱黃雞:不要因為年老就唱起“黃雞催曉”朱顏已逝那種消極悲觀的歌曲。⑤劇飲:痛飲。⑥營營:指追求名利。⑦縠(hú)紋:形容水波細紋。
元豐六年。十二月。
【丁】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節(jié)選自《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七年。四月,離開黃州,赴汝州。
17.閱讀語段(乙),請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
(1)因往相田
(2)而穎悟絕人
(3)余戲之曰
(4)是日劇飲而歸
18.請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劃分停頓,限三處。
有 王 逸 少 洗 筆 泉 水 極 甘 下 臨 蘭 溪 溪 水 西 流
19.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yī)而聾,遂往求療。
20.小陸發(fā)現(xiàn)蘇軾在黃州期間心境發(fā)生了變化,請舉例分析。
21.請你結(jié)合蘇軾在黃州的經(jīng)歷及其詩文,推斷蘇軾曠達胸懷形成的原因。
(2023·云南·一模)閱讀下面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么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②,退則死法③,當恁么④時也不妨熟歇。
(選自《東坡志林記游松風亭》)
【注】①木末:樹梢。②死敵:死于敵手。③死法:死于軍法。④恁么:如此,這樣。
2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①懷民亦未寢_____________ ②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_____________
③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_____________ ④思欲就亭止息_____________
23.翻譯下面句子。
①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
24.【甲】文中“月色入戶”運用了擬人手法,很有人情味。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5.【甲】【乙】兩文分別為蘇軾被貶黃州、惠州期間所作,雖然時間、地點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懷卻有共同之處,請寫出來。
(2023·河南許昌·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各小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蓋余以八月之望過洞庭①,天無纖云,月白如晝。沙②當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環(huán)之水,近者猶數(shù)百里。余系船其下,盡卻童隸而登焉。沙之色正黃,與月相奪③;水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閬風④、瑤臺、廣寒之宮,雖未嘗身至其地,當亦如是而止耳。
(節(jié)選自張孝祥《觀月記》)
【注釋】①過洞庭:這篇文章是作者罷官北歸,途經(jīng)洞庭湖時所寫。②沙:指金沙堆。③相奪:相映爭輝。④閬(làng)風、瑤臺、廣寒之官:均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6.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念無與為樂者”中的“念”是“考慮,想到”的意思,點明了作者起行的緣由。
B.“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中的“遂”是“于是,就”的意思,直言二人趣味相投。
C.“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中的“但”是“只是”的意思,增添了“閑人”的意蘊。
D.“當亦如是而止耳”中的“耳”是“罷了”的意思,表現(xiàn)出作者的失望悲觀之情。
27.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28.甲文段中作者表達的情感微妙而復雜,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作者的情感變化。
29.甲乙兩文寫月光時運用了哪些相同的手法?請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
(2023·廣東惠州·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欣然起行( )
(2)念無與為樂者( )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31.翻譯句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黃州寒食帖
蘇軾
①一曰:“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脂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br>②二曰:“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32.解釋下列帶點句
(1)年年欲惜春 ( )
(2)雨勢來不已( )
33.請用“/”給【乙】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小 屋 如 漁 舟 濛 濛 水 云 里 空 庖 煮 寒 菜 破 灶 燒 濕 葦。
34.《黃州寒食詩帖》(下圖為部分內(nèi)容)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對它的書法判斷和書法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小篆,字形特點是:勻圓齊整、粗細一致、平衡對稱。
B.這是楷體,字形特點是:字體方正,規(guī)整平直,結(jié)構(gòu)整齊。
C.這是行書,字形特點是:大小兼收,收放結(jié)合,疏密得體。
D.這是隸書,字形特點是:略微寬扁、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35.你們小組在做“蘇軾的為官之路”的專題研究時,了解到《黃州寒食帖》寫于公元1082年,《記承天寺夜游》寫于公元1083年,根據(jù)原文你會發(fā)現(xiàn)蘇軾寫這兩篇文章時的心境有什么異同?
(2023·湖南永州·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東坡先生與黃門公①南遷②,相遇于梧、藤③間。道旁有鬻④湯餅者,共買食之。觕⑤惡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聞之,曰:“此先生‘飲酒但飲濕⑥’而已?!?br>(選自陸游《老學庵筆記·東坡食湯餅》)
【注釋】①黃門公:指蘇轍,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對蘇轍的稱謂。②南遷:貶謫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賣。⑤觕(cū):同“粗”。⑥飲濕:指潤濕嘴巴。
36.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黃門置/箸而嘆B.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C.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D.念/尤與為樂者
3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無與為樂者/道旁有鬻湯餅者
B.大笑而起/黃門置箸而嘆
C.相與步于中庭/相遇于梧、藤間
D.共買食之/東坡已盡之矣
38.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甲】文中作者自比“閑人”,透露出雖感慨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達出樂觀曠達的胸懷。
B.【乙】文寫蘇家父子二人道旁吃湯餅的事情,蘇軾的言行表現(xiàn)出他雖遭貶但是豁達、樂觀、灑脫的性格特點。
C.【甲】【乙】兩文都是寫蘇軾被貶謫后的生活,都用到了記敘和描寫的表達方式,兩文在最后都以議論作結(jié)。
D.【甲】文以第一人稱寫作者尋友賞月的悠閑,【乙】文以對比的手法刻畫了人物,“大笑”寫出了人物風采。
39.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
(2023·江蘇淮安·統(tǒng)考一模)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灌水①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或曰:“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被蛟唬骸翱梢匀疽玻云淠?,故謂之染溪。”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②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猶龂龂③,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柳宗元《愚溪詩序》)
【注釋】①灌水:水名;后文“瀟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爭辯。
【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40.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標一處)
故 更 之 為 愚 溪
4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①名之以其能____________
②今予家是溪____________
③念無與為樂者____________
④蓋竹柏影也____________
42.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
②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43.蘇軾稱自己和友人是“閑人”,而柳宗元說自己以“愚”觸罪,請結(jié)合文本,分別探究“閑”“愚”這兩字背后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
44.如果你是導游,需要向來這里游玩的游客介紹愚溪,請根據(jù)【甲】文內(nèi)容撰寫一段導游詞,不超過60字。
(2023·上海嘉定·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文,完成各題
【甲】
游山西村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乙】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丙】
晚游六橋①待月記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②。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③,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石簣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④,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⑤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節(jié)選自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釋】①六橋:在西湖蘇堤上,②嵐:山中霧氣。③勒:制,這里是推遲花期的意思。④午、未、申三時:約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⑤夕舂(chōng):指落日。
45.【甲】、【乙】兩部作品的作者依次分別為______、______。
4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月色入戶( ) (2)欣然起行( )
47.對【丙】文畫橫線句意思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我當時對桃花感到好奇,竟然舍不得去了。
B.我當時對桃花感到好奇,竟然舍不得離開。
C.我當時被桃花迷戀住了,竟然舍不得去了。
D.我當時被桃花迷戀住了,竟然舍不得離開。
48.【乙】文作者抓住月光______的特點進行描寫;【丙】文作者則從花、柳、______和______等角度來寫“月景尤不可言”。
49.【甲】詩作者的游歷過程,是從一派_________的景象開啟的;聯(lián)系選文標題和內(nèi)容,【丙】文作者描寫的是_________。
50.【甲】詩作者在尾聯(lián)中表達的愿望是______;【乙】文作者將自己內(nèi)心復雜的情感寄予在文“______”一詞中;【丙】文結(jié)尾畫波浪線句表達了作者______的審美情趣。
(2023·遼寧沈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
記雪月之觀(節(jié)選)
沈周
是夜月出,月與雪爭爛,坐紙窗下,覺明徹異嘗。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樓。樓臨水,下皆虛澄,又四囿①于雪,若涂銀,若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月映清波間,樹影滉②弄,又若鏡中見疏發(fā),離離③然可愛。寒浹④肌膚,清人肺腑。
因憑欄楯⑤上。仰而茫然⑥,俯而恍然⑦;呀⑧而莫禁,眄⑨而莫收;神與物融,人觀兩奇,蓋天將致我于太素⑩之鄉(xiāng),殆不可以筆畫追狀,文字敷?說,以傳信于不能從者。顧所得不亦多矣!
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與月當有神矣。我思挾?之以飛遨八表?,而返其懷。汗漫?雖未易平,然老氣衰颯?,有不勝其冷者。乃浩歌下樓,夜已過二鼓?矣。仍歸窗間,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屢遇,而健忘日,尋改?數(shù)日則又荒荒?不知其所云因筆之。
【注釋】①囿:局限。②滉:波動。③離離然:歷歷分明的樣子。④浹(ji?。和浮跇J(shūn):欄桿扶手。⑥茫然:迷蒙不明。⑦恍然:模糊不清。⑧呀(xi?。簭埓罅丝?。⑨眄:看,望。⑩太素:相當于現(xiàn)在的“宇宙”。?敷:鋪陳。?挾:依仗。?八表:指極遠的地方。?汗漫:沒有邊際的。?衰颯:衰落。?二鼓:二更天。?兀坐:獨自端坐。?改:更。?荒荒:暗淡不明的樣子。
5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樓。
(2)汗漫雖未易平,然老氣衰颯,有不勝其冷者。
5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夜已過二鼓矣 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
B.而返其懷 則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
C.念平生此景亦不屢遇 念無與為樂者(《記承天寺夜游》)
D.顧所得不亦多矣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5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尋改數(shù)日則又荒荒不知其所云因筆之
54.兩篇文章都是寫景散文,在景物描寫中都運用了A______的修辭方法,兩文都寫到了月,寫出月具有的共同特點是B_____(請用自己話概括);作者寫景是為了抒情,兩文抒發(fā)的共同情感是C______和D______。

相關試卷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5 狼(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5 狼(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5狼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5狼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5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3 陳太丘與友期行(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3 陳太丘與友期行(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3陳太丘與友期行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3陳太丘與友期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0頁, 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 文言文對比閱讀 專題14 記承天寺夜游(含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二輪復習 文言文對比閱讀 專題14 記承天寺夜游(含解析),共3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下列內(nèi)容屬于兩文都寫到的一項是,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專題14 記承天寺夜游-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之文言文對比閱讀(全國通用)

專題14 記承天寺夜游-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之文言文對比閱讀(全國通用)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 文言文對比閱讀06  記承天寺夜游(含解析)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 文言文對比閱讀06 記承天寺夜游(含解析)

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對比閱讀(通用版)06  記承天寺夜游(原卷版)

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對比閱讀(通用版)06 記承天寺夜游(原卷版)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必考篇目對比閱讀06  記承天寺夜游(教師版)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必考篇目對比閱讀06 記承天寺夜游(教師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