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題人:肖萬斌審題人:沈丹鳳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為1~30題,共60分,第Ⅱ卷為31~32題,共40分。全卷共計100分??荚囉脮r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3.考試結(jié)束,監(jiān)考人員將答題卡(卷)收回。
第Ⅰ卷(選擇題 本卷共計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4年巴黎奧運會(7.26~8.11)女子網(wǎng)球單打決賽于當?shù)貢r間8月3日11:00舉行。中國選手鄭欽文2-0擊敗克羅地亞選手維基奇奪得冠軍。這也是中國球員首次奪得奧運會網(wǎng)球單打金牌。法國采用東1區(qū)的區(qū)時作為全國工作時間,讀“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巴黎奧運會期間,地球在公轉(zhuǎn)軌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圖中的( )
A.甲處B.乙處C.丙處D.丁處
2.女子網(wǎng)球單打決賽時,深圳居民正在( )
A.晨跑B.午休C.下午上班D.逛夜市
日晷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和晷面(帶刻度的表座)組成,下圖是北京紫禁城內(nèi)安放的日晷。該日晷晷盤兩面都有刻度,分為十二時辰。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同一天中安放在西安和北京的日晷影子最短出現(xiàn)的時間( )
A.西安早B.相同
C.西安晚D.西安比北京有時早、有時晚
4.關(guān)于日晷的用途合理的說法是( )
A.日晷能夠顯示每一天的時刻B.日晷晷針的影子可以粗略推斷日期
C.日晷在夜晚也能使用D.日晷晷針的影子不能推斷月份
5.圖示日晷晷盤南面晷針的影子在冬至日晴天時移動的方向應是( )
A.由西北逆時針轉(zhuǎn)向東北B.由西北順時針轉(zhuǎn)向東北
C.由西南逆時針轉(zhuǎn)向東南D.由西南順時針轉(zhuǎn)向東南
紫云格凸河最美的景觀莫過于絢麗的天地神光,吸引了大量的“追光者”。每年4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地神光出現(xiàn),9月中下旬至來年4月上旬天神光出現(xiàn)。下圖為追光者拍攝的格凸河天神光圖。完成下面小題。
6.北京時間2024年9月15日早上8:30至8:48,格凸河天神光已出現(xiàn)。當日,一名“追光者”來到了貴州紫云格凸河,拍攝天神光并進行網(wǎng)絡直播。遠在紐約(西五區(qū))的小明想要同步觀看天神光出現(xiàn)的全過程,他打開網(wǎng)絡直播的時間不能晚于當?shù)兀? )
A.9月14日8:30B.9月15日8:30C.9月14日19:30D.9月15日19:30
7.2024年9月15日,天神光消失時,與安順處于同一日期的范圍占全球范圍的比例( )
A.小于1/3B.約為1/2C.約為3/4D.大于4/5
8.每年格凸河地神光出現(xiàn)期間( )
A.地球公轉(zhuǎn)速度先快后慢B.安順日出方位由東北轉(zhuǎn)向東南
C.北京晝長逐漸變長D.上海正午太陽高度先變大后變小
下圖為山西南部部分地區(qū)地質(zhì)構(gòu)造及其發(fā)育的地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9.該圖所示的地質(zhì)構(gòu)造是( )
A.斷層B.背斜C.山嶺D.山谷
10.因兩側(cè)地層陷落,紫金山地區(qū)相對凸起導致圖示區(qū)域汾河改道,其流向( )
A.由向北流變成向東流B.由向東流變成向南流
C.由向西流變成向北流D.由向南流變成向西流
下圖為“推覆構(gòu)造示意圖”,這種構(gòu)造通常是斷裂之后的一側(cè)巖層自斷層面推移過來,上覆于斷裂后的另一側(cè)巖層之上而形成的一種地質(zhì)構(gòu)造。完成下面小題。
11.圖中巖層按照年齡由新到老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12.圖中所示斷層兩側(cè)巖層運動方向正確的是( )
A. B. C. D.
13.圖中“飛來峰”形成的地質(zhì)作用過程是( )
A.巖層斷裂—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外力侵蝕
B.水平擠壓—巖層斷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蝕
C.垂直上升—巖層斷裂—水平擠壓—推移上覆
D.巖層斷裂—水平擠壓—推移上覆—外力沉積
讀“地質(zhì)作用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4.圖示的地質(zhì)作用( )
A.風化作用B.風蝕作用C.風力堆積D.流水侵蝕
15.與圖示地質(zhì)作用相關(guān)最密切的自然因素是( )
A.光照B.氣溫C.植被D.地形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階梯狀分布于河流兩側(cè)的地形稱為河流階地。下圖示意我國華北地區(qū)桑干河流域某地層剖面,T1、T2、T3、T4為不同時期形成的河流階地,T1階地由粉砂和黏土組成,T2、T3階地由砂礫組成,T4階地上覆蓋黃土。桑干河南岸兩處T4階地海拔差異顯著。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6.階地高于洪水位以上,一般是因為( )
A.地殼上升,河水下蝕B.地殼下沉,河水下蝕
C.流量增大,沉積增強D.含沙量減小,侵蝕減弱
17.導致桑干河南岸兩處T4階地海拔不同的因素是( )
A.巖性組成B.沉積物覆蓋厚度C.形成年代D.構(gòu)造運動幅度
18.從階地組成物質(zhì)推斷,和T1相比,T2形成時河流( )
A.流量小B.含沙量高C.流速快D.汛期長
讀“地貌模式圖”,完成下面小題。
19.由圖可知( )
A.沉積物主要由風力作用形成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緣帶,沉積物顆粒逐漸變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條件良好,適合農(nóng)耕
D.扇緣帶地下水埋藏深
20.該地貌主要分布于( )
A.河流入??贐.山間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
霜凍線是指地表0℃溫度線,是區(qū)分是否出現(xiàn)霜凍天氣的重要標志線。下圖為某日20時亞洲局部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圖中霜凍線為預報的次日霜凍界線。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1.該日所處月份最可能是( )
A.2月B.7月C.10月D.12月
22.圖中所示鋒面的性質(zhì)及其移動方向為( )
A.冷鋒東移B.冷鋒西移C.暖鋒東移D.暖鋒西移
23.此時( )
A.甲地艷陽高照B.乙地吹偏北風C.丙地霜凍嚴重D.丁地風力較小
研究人員將1971~2020年間云貴高原地區(qū)持續(xù)7天以上的鋒線事件進行合成,并根據(jù)其移動特征劃分為三種鋒面類型。圖甲示意云貴高原持續(xù)7天以上鋒線事件的合成鋒線南端位置。圖乙示意甲、乙、丙三種鋒面長持續(xù)鋒線前7天與26°N相交的經(jīng)度的逐日演變。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圖甲圖乙
24.鋒線南部與北部移動距離差異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高低B.地形起伏C.距海遠近D.季風強弱
25.甲、乙、丙三種鋒面( )
A.移動方向不同B.性質(zhì)差異較大C.降水強度相當D.氣團勢力相當
26.云貴高原鋒線在“靜”背景下的移動往往會伴隨轉(zhuǎn)折性天氣甚至引發(fā)自然災害。揭示云貴高原鋒線的移動特征,可以( )
A.降低災害頻率B.減輕災害損失C.減少災害種類D.防止災害發(fā)生
西風分速是指各風向風速中西風的分量。右圖示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西風分速分布。完成下面小題。
27.下列緯度中,西風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的是( )
A.40°NB.50°SC.40°SD.60°N
28.冬季,北半球溫帶大陸東岸的西風較西岸( )
A.寒冷干燥B.溫暖干燥C.寒冷濕潤D.溫暖濕潤
在赤道附近地區(qū),同地面接觸的低空空氣,因溫度增高而強烈上升,氣壓下降,這里垂直上升的氣流顯著,風力微弱,所以叫赤道無風帶。結(jié)合南美洲東北部簡圖,完成下面小題。
29.關(guān)于赤道無風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位置相對固定B.南美洲分布最廣C.天氣狀況單一D.氣溫年較差大
30.此時,圖中K地盛行( )
A.東南風B.東北風C.西南風D.西北風
第Ⅱ卷(非選擇題 本卷共計40分)
二、非選擇題:(2道小題,共計40分)
31.讀“我國部分地區(qū)某時刻地面天氣形勢圖(如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8分)
(1)指出控制a處的氣壓系統(tǒng)及其周邊氣流的運動特點。(4分)
(2)圖中b地在未來幾天將有鋒面過境,推測該地即將出現(xiàn)的天氣變化。(6分)
(3)如果該天氣形勢出現(xiàn)在冬春季,指出受其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可能出現(xiàn)的災害性天氣,并列舉其帶來的危害。(8分)
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2分)
材料 沙洲又稱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積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態(tài)影響明顯。下圖甲為長江下游南京至鎮(zhèn)江段江心洲的分布,圖中A、B、C是科研人員為研究泥沙沉積狀況而鉆孔的采樣點。圖乙為A、B、C采樣點沉積物比例。
圖甲
圖乙
(1)分析圖示長江河段形成眾多江心洲的原因。(6分)
(2)闡釋河流中泥沙沉積物粒徑大小與流速的關(guān)系,并說明形成采樣點A、B、C三處沉積物顆粒差異的原因。(10分)
(3)長江下游許多沿江城市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江心洲,有人提出要大規(guī)模開發(fā),有人則反對。你是否贊成?請表明態(tài)度并闡明理由。(6分)
深圳市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測試
高二地理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A2.D
【解析】
第1題 巴黎奧運會(7.26~8.11)主要在6.22至9.23期間的前半程,所以地球接近甲處。故選A。
第2題 巴黎當?shù)貢r間8月3日11:00,北京時間為8月3日18:00,比賽持續(xù)3小時以上。故選D。
3.C4.B5.A
【解析】
第3題 同一天中日晷影子最短時間出現(xiàn)在正午,西安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同一天中,北京正午出現(xiàn)的時間早于西安。日晷影子最短出現(xiàn)的時間,西安出現(xiàn)的時間晚于北京。
第4題 日晷不但能顯示一天之內(nèi)的某些時刻,還能根據(jù)日晷晷針影子的長短推斷節(jié)氣和月份。當然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陽光的時候不能用,比方陰天和晚上。
第5題 冬至日太陽日出于東南方、正午在正南方、日落于西南方,影子與太陽方位相反,則影子由西北→晷針正下方→東北移動,故A項正確。
6.C7.B8.D
【解析】
第6題 根據(jù)北京時間2024年9月15日早上8:30至8:48,格凸河天神光已出現(xiàn),在紐約想要同步觀看天神光出現(xiàn)的全過程,應該在北京時間2024年9月15日早上8:30前打開直播,北京時間東八區(qū)與紐約(西五區(qū))時差為13小時,且西五區(qū)時刻要晚于北京時間,可知北京時間2024年9月15日早上8:30時,紐約為2024年9月14日19:30,C正確,ABD錯。故選C。
第7題 當天神光消失時,安順與北京處于同一日期,即大約北京時間9月15日8:48,此時0時區(qū)區(qū)時為15日0:48,因此與安順處于同一日期的范圍由0時區(qū)向東至東12區(qū),因此,與安順處于同一日期的時區(qū)為12.5個,大約為1/2,B正確,ACD錯。故選B。
第8題 由格凸河地神光出現(xiàn)在每年4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可知,在此期間,地球公轉(zhuǎn)經(jīng)過遠日點,速度先慢后快,A錯誤;在此期間,太陽直射點一直在北半球,晝大于夜,安順日出方位一直在東北方向,B錯誤;北京晝長在夏至日達到最長,晝先變長后邊短,C錯誤;上海正午太陽高度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因此,上海正午太陽高度先變大后變小,D正確,故選D。
9.A10.D
【解析】
第9題,圖示紫金山與兩側(cè)巖層間有斷裂面且相對兩側(cè)有巖層向上升形成斷塊山,是斷層構(gòu)造。
第10題,汾河原向南流,由于其南部紫金山隆起,古河道廢棄,汾河沿紫金山北側(cè)向西流。
11.C12.B13.B
【解析】
第11題,圖中巖層層理構(gòu)造明顯,是沉積巖,沉積巖沉積早,年齡老的在下,沉積晚,年齡新的在上,可知③巖層位于原地表最上部,形成最晚。④位于③下部,形成早于③。結(jié)合圖中巖層相對位置關(guān)系可知,①形成早于④。②位于①下部,形成早于①。所以按照年齡由新到老排列為③④①②,故選C。
第12題,對比斷層線左上方和右下方同一巖層的位置(如斜線陰影部分巖層)可知,斷層線左上方巖層向右上方推移,斷層線右下方巖層向左下方推移,故選B。
第13題,結(jié)合巖層的彎曲形狀可以推測,斷層兩側(cè)的巖層為水平的相對運動,巖層因水平擠壓發(fā)生斷裂,左側(cè)巖體向右推移上覆到原巖層的上面,形成推覆構(gòu)造,后經(jīng)外力侵蝕形成現(xiàn)在的地表景觀,過程為水平擠壓—巖層斷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蝕。故選B。
14.A15.B
【解析】
第14題 巖石是熱的不良導體,圖示地表巖石在長期的晝夜溫差變化的影響下,巖體表里受熱不均,脹縮交替,反復進行,致使巖石表里間產(chǎn)生裂隙甚至崩解成碎塊,是風化作用。故選A。
第15題 圖示晝夜溫差變化的影響是巖石表里間產(chǎn)生裂隙甚至崩解成碎塊主要原因,故選B。
16.A17.D18.C
【解析】
第16題 河漫灘是位于河床主槽一側(cè)或兩側(cè),在洪水時被淹沒,枯水中時出露的灘地。河流洪水期淹沒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橫向遷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積作用形成。平原地區(qū)的河漫灘比較發(fā)育。由于橫向環(huán)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寬,沖積物組成淺灘,淺灘加寬,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為雛形河漫灘,之后洪水攜帶的物質(zhì)不斷沉積,形成河漫灘。階地高于洪水位以上,一般是因為地殼上升,河水下蝕形成的,A正確。B錯誤。河流在低處沉積,不會在洪水位之上沉積,和含沙量減小沒關(guān)系。CD錯誤。故選A。
第17題,從圖示桑干河南岸地層特征可知,該處存在斷層,巖層的相對升降差異引起階地海拔不同,D正確。
第18題,與T1相比,T2階地由砂礫組成,組成物質(zhì)粒徑更大,由于河流搬運物質(zhì)粒徑的大小與流速呈正相關(guān),因此T2形成時河流流速更快,C正確;河流的流量和含沙量與沉積物的厚度呈正相關(guān),與組成物質(zhì)粒徑關(guān)系不大,A、B錯誤;汛期長短主要取決于河流的水源補給類型及其變化特征,與沉積物的粒徑關(guān)系不大,D錯誤。
19.C20.B
【解析】
第19題 圖中地貌為沖積扇,由流水堆積而成,A錯。沉積物顆粒由上部到扇緣帶逐漸變小,B錯。扇形地中下部沉積物顆粒小,土壤肥沃,適合農(nóng)耕,C正確。扇緣帶地下水埋藏淺,D錯。
第20題 沖積扇是河流在流出山口時形成的,故選B。
21.C22.A23.B
【解析】
第21題 霜凍線在大興安嶺-內(nèi)蒙古高原一帶,不是我國最炎熱和最寒冷的時期。故選C。
第22題 鋒面在霜凍線附近,西側(cè)等壓線更密集,是向東移動的冷鋒。故選A。
第23題 甲地氣溫低于0℃,受冷空氣控制,太陽高度小。A錯。乙地東側(cè)為低壓,受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吹西北風,B正確。丙地在霜凍線以東,氣溫高于0℃,C錯。丁地在海洋上,又靠近臺風,風力大,D錯。
24.B25.A26.B
【解析】
第24題,鋒線北部移動距離小,南部移動距離大,主要是北部位于橫斷山區(qū),地形阻擋鋒線移動;南部位于云貴高原,地勢相對平緩,阻擋作用較弱,B正確。
第25題,根據(jù)圖乙可知,甲逐漸向西移動,乙東西移動較小,丙逐漸向東移動,故甲、乙、丙三種鋒面移動方向不同,A正確。
第26題,揭示云貴高原鋒線的移動特征,可以預測因鋒線移動伴隨而來的轉(zhuǎn)折性天氣,以及引發(fā)的自然災害,提前做好預防,以減輕災害損失,B正確。
27.B28.A
【解析】
第27題 從圖中西風分速分布可以找出50°S西風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選B。
第28題 冬季,北半球溫帶大陸東岸的西風來自陸地寒冷干燥,故選A
29.B30.A
【解析】
第29題 赤道無風帶即赤道低壓帶,受太陽直射點移動的影響有南北移動,A錯。南美洲熱帶平原最廣,赤道無風帶最寬,B正確。赤道無風帶多雨,天氣多變,C錯。緯度低,氣溫年較差小。D錯。
第30題 K地受東南信風控制,盛行東南風。故選A。
二、非選擇題:(2道小題,共計40分)
31.(18分)
(1)氣壓系統(tǒng):高壓。(2分)特點:順時針輻散(順時針向四周)。(2分)
(2)將出現(xiàn)大風、降溫、陰雨或雨雪天氣,(3分)之后氣壓升高,氣溫降低,天氣轉(zhuǎn)晴。(3分)
(3)災害性天氣:寒潮。(2分)
危害:劇烈降溫使農(nóng)作物遭受凍害;伴隨的大風、大雪、凍雨會造成畜牧業(yè)損失;破壞通信和輸電線路;阻斷交通等。(答對3點得6分)
32.(22分)
(1)長江流域廣,流量大,輸沙能力強(輸送泥沙多或含沙量較大);該河段流經(jīng)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河水流速緩慢,大量的泥沙沉積;該河段接近長江入??冢K捻斖凶饔眉訌娏四嗌车某练e,從而形成了眾多江心洲。(答對3點得6分)
(2)河流流速與所攜帶泥沙顆粒大小呈正相關(guān)(2分);流速快的河段,河中沉積物的顆粒大,流速慢的河段,河中沉積物的顆粒?。?分)。
A點河道寬,流速緩,受下游八卦洲阻擋流速更慢,因此沉積物顆粒?。?分);B點位于龍門口附近,受兩股匯入水流的影響,流速快,沉積泥沙顆粒大(2分);C點受河道變寬和分流渠的影響流速緩慢,沉積物顆 粒小。
(3)贊成。開發(fā)成旅游區(qū),可為城市居民休閑娛樂提供好的去處;開發(fā)成新城,可減輕市區(qū)用地壓力;開發(fā)可改善洲上居民的生活條件,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答對3點得6分)
或不贊成。開發(fā)會影響河流自然形態(tài),導致河流水文狀況的改變;江心洲是天然的野生動物棲息地,開發(fā)后會影響其生存環(huán)境;開發(fā)可能會加劇對長江的污染。(答對3點得6分)
這是一份廣東省深圳市鹽田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地理試題,文件包含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鹽田高級中學高二地理試卷pdf、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鹽田高級中學高二地理答案pdf、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鹽田高級中學高二地理答題卷pdf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東省深圳市龍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地理試題,文件包含第一次月考docx、地理第一次月考答案docx、龍華中學高二地理答題卷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廣東實驗中學深圳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和平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