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wù)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nèi)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必修一前三章。
一、單選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北京時間2024年7月31日,巴黎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跳臺決賽,中國選手全紅嬋/陳芋汐以總分359.10分的絕對優(yōu)勢獲得金牌。在比賽過程中,全紅嬋和陳芋汐是絕對同步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下落過程中全紅嬋感覺水面是靜止的
B. 起跳瞬間全紅嬋和陳芋汐的加速度相等
C. 全紅嬋的速率越大,其慣性越大
D. 下落和入水過程中全紅嬋可以看成質(zhì)點
【答案】B
【解析】A.在全紅嬋跳水下落過程中,全紅嬋感覺水面是向上運動的,故A錯誤;
B.全紅嬋和陳芋汐是絕對同步的,故起跳瞬間加速度相同,故B正確;
C.全紅嬋的速率越大,由于質(zhì)量不變,所以慣性不變,故C錯誤;
D.入水過程中,全紅嬋形狀大小不能忽略不計,不可以將全紅嬋看成質(zhì)點,故D錯誤。
故選B。
2. 如圖所示,一艦載機在航母甲板上直線彈射起飛過程中,在1s內(nèi)速度大小從零變?yōu)?0m/s;一足球在草地上做直線運動過程中,在8s內(nèi)速度大小從20m/s減為零。對于上述兩個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艦載機的速度變化量比足球的速度變化量大
B. 艦載機的平均加速度比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
C. 題述中的“10m/s”“20m/s”均指的是瞬時速率
D. 足球運動過程中的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A
【解析】A.題述過程中,艦載機速度的變化量為10m/s,足球的速度變化量為-20m/s,艦載機的速度變化量比足球的速度變化量小,故A錯誤;
B.艦載機的平均加速度
足球的平均加速度
(“-”代表方向)
艦載機的平均加速度比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故B正確;
C.題述中的“10m/s”“20m/s”均是速度大小,指的是瞬時速率,故C正確;
D.足球的加速度是負值,做減速運動,因此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正確。
本題選擇錯誤選項,故選A
3. 靠墻靜蹲是一種流行的健身運動,動作要點是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放于大腿上,背部緊貼墻面緩慢下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然后保持住處于靜蹲狀態(tài),除了靠墻的靜蹲,背靠瑞士球的靜蹲也是經(jīng)??吹降模鐖D所示為一女士借助瑞士球做靠墻靜蹲運動,女士后背部保持挺直且倚靠在瑞士球上,瑞士球則倚靠在豎直墻面上,此時女士和瑞士球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瑞士球總共受到3個力作用
B. 女士的腳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C. 女士對瑞士球的彈力是由女士的形變產(chǎn)生的
D. 女士對瑞士球的彈力與墻壁對瑞士球的彈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解析】A.瑞士球受重力、墻壁對其的彈力和摩擦力、女士對其的彈力和摩擦力,共5個力作用,故A錯誤;
B.女士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由于瑞士球?qū)ε坑兴较蜃蟮膹椓?,所以地面對女士一定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故B錯誤;
C.女士對瑞士球的彈力是由女士的形變產(chǎn)生的,故C正確;
D.女士對瑞士球的彈力與墻壁對瑞士球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故選C。
4. “楓葉落秋風(fēng),片片楓葉轉(zhuǎn)”,離地高處的楓樹樹梢上一片楓葉在蕭瑟的秋風(fēng)中飄落到地面,完成了它最后葉落歸根的使命。則它落到地面的時間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如果離地高處自由下落,則由,可得落到地面的時間
樹葉在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作用,使得下落的時間增大,大于1s。
故選D。
5. 汽車勻加速經(jīng)過筆直的公路邊的等間距的樹木。設(shè)經(jīng)過第1棵樹時的速度為,經(jīng)過第4棵樹時的速度為,則它經(jīng)過第2棵樹時的速度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設(shè)兩棵樹之間的距離為x,則依題意有
設(shè)經(jīng)過第2棵樹時的速度為v2,則有
聯(lián)立可得
故選C。
6. 如圖所示,光滑豎直墻壁上有一顆釘子,分兩次用長短不同的輕繩將同一個足球掛在該釘子上,足球分別靜止在A、B兩點;繩子拉力分別為TA和TB,墻對足球的支持力分別為FNA和FNB,則( )
A. TAFNB
【答案】D
【解析】設(shè)輕繩與墻壁間的夾角為,由平衡條件可得
解得
由圖可知
故
故選D。
7. 如圖所示是某質(zhì)點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 )
A. 在t=2s時,該質(zhì)點的速度方向發(fā)生了改變
B. 在2~4s內(nèi)該質(zhì)點的位移是24m
C. 在0~2s內(nèi)該質(zhì)點的位移是6m
D. 在4~6s內(nèi)該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是3m/s2
【答案】D
【解析】A.由圖可知,第2s末前后速度都取負值,所以在t=2s時,該質(zhì)點的速度方向沒有改變,故A錯誤;
B.在速度圖像中,面積表示位移,在2~4s內(nèi)該質(zhì)點的位移大小是
故B錯誤;
C.在速度圖像中,面積表示位移,在0~2s內(nèi)橫軸上方三角形面積與橫軸下方三角形面積相等,所以在0~2s內(nèi)該質(zhì)點的位移是0,故C錯誤;
D.在速度圖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在4~6s內(nèi)該質(zhì)點運動的加速度是
故D正確。
故選D。
二、多選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部分3分,共18分。
8. 關(guān)于物體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B. 重力就是地球?qū)ξ矬w的吸引力
C. 物體的形狀改變時,它的重心位置可能隨之改變D. 重心就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
【答案】AC
【解析】A.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故A正確;
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提供隨地球自轉(zhuǎn)所需的向心力,另一個分力是重力,所以重力并不能說就是地球的吸引力,故B錯誤;
C.重心位置取決于物體形狀和質(zhì)量分布情況,所以當物體形狀的變化時,重心位置也可能發(fā)生變化,故C正確;
D.重心并非實際存在的點,也不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故D錯誤;
故選AC。
9. 用三根細線a、b、c將重力均為G的兩個小球1和2連接,并懸掛如圖所示。兩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細線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細線c水平則( )
A. 細線a對小球1的拉力大小
B. 細線c對小球2的拉力大小
C. 細線b對小球2的拉力大小
D. 細線b對小球1的拉力大小為G
【答案】ABC
【解析】AB.將兩小球看作一個整體,對整體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
聯(lián)立得
,
故AB正確;
CD.對2小球隔離分析,利用平衡條件可得
則細線b對小球2和小球1的拉力都為,故C正確,D錯誤;
故選ABC。
10. 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不同車道上行駛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所示。已知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圖線與軸相切于6s處,則0~6s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B. 甲車的位移大小為120m
C. 乙車的初速度大小為40m/sD. 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
【答案】BD
【解析】AB.由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
甲車位移大小為
故A錯誤、B正確;
CD.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圖線與軸相切于6s處,可知在時速度為零,可將其運動的逆過程看成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有
由圖像可得
解得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則乙車的初速度大小為
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
11. 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某同學(xué)得到一條紙帶如圖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 C、D、 E、F、G等7個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
(1)設(shè)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打F點時速度為vF,則計算vF的公式為vF=______(用T和圖中已知物理量表示)
(2)圖中d1=2.00cm、d2=4.50cm、d3=7.60cm、d4=11.30cm、d5=15.50cm、d6=20.20cm,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0.02s,則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______m/s2.(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如果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f=52Hz,而做實驗的同學(xué)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______(選填“系統(tǒng)”或“偶然”)誤差將使加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______(選填“大”或“小”)
【答案】(1) (2)0.55 (3)系統(tǒng) 小
【解析】(1)由于設(shè)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那么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間隔為,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大小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打點時速度為:
(2)根據(jù),依據(jù)逐差法有:
(3)如果在某次實驗中,交流電的頻率為52Hz,那么實際周期小于0.02s,屬于系統(tǒng)誤差,根據(jù)運動學(xué)公式得真實的加速度值就會偏大,所以測量的加速度值與真實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的.
12. 如圖所示是小華物理學(xué)習(xí)小組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
(1)觀察圖甲、乙,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由此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________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在實驗后交流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有同學(xué)設(shè)計的實驗裝置如圖丁所示,實驗時,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的砝碼,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滑輪的摩擦不計)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為了測木塊滑動摩擦力,需要測量物理量是________(填編號)。
A.木板的質(zhì)量 B.木塊的質(zhì)量 C.砝碼的質(zhì)量 D.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
②小華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觸面的面積有關(guān)。于是,他在上述實驗的基礎(chǔ)上,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繼續(xù)進行實驗,測得的滑動摩擦力變小。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她的探究過程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正確的做法是:小華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只要將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進行實驗并得出正確結(jié)論。
【答案】(1) 壓力 (2)①. D ②. 未控制壓力一定 將截去部分疊在剩余部分上面
【解析】(1)甲乙兩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由此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在圖丁的實驗設(shè)計中,對木塊的拉力來自托盤和砝碼的總重力,所以為了測量木塊的滑動摩擦力,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
故選D。
小華在探究過程中沒有控制壓力大小一定,不符合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因此結(jié)論不可靠。正確的做法是: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將截去部分疊在剩余部分上面進行實驗,這樣即保證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也保證了壓力不變,符合控制變量法的要求。
13. 如圖所示,某質(zhì)點沿邊長AB=3m,BC=4m的矩形從A點沿逆時針方向勻速率運動,在5s內(nèi)運動了矩形周長的一半到達C點。求:
(1)質(zhì)點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
(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答案】(1)5m;7m;(2)1m/s;1.4m/s
【解析】 (1)位移是初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所以質(zhì)點位移的大小
路程為
(2)平均速度為
平均速率為
14. 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nèi)有半徑為R的光滑半圓弧形輕桿,圓心為O,其直徑AB位于水平桌面上,原長為R的輕彈簧一端固定在A點,另一端連接著質(zhì)量為m的小球,小球套在弧形桿上的C點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OC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θ=60°,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畫出小球受力示意圖(圖畫在答題卡);
(2)弧形桿對小球的彈力大小;
(3)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
【答案】(1)見解析;(2) ;(3)
【解析】(1)根據(jù)題意小球受重力mg、弧形桿對小球的彈力FN和彈簧彈力F彈三個力作用,受力分析如圖
(2) θ=60°,OA=OC,所以
對小球受力正交分解,由平衡條件可得,水平方向有
豎直方向有
聯(lián)立解得
,
(3)由幾何關(guān)系得AC長為
由胡克定律得
聯(lián)立解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15. 如圖所示,在離地面高處以的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地面上有一長的小車,其前端距離拋出點的正下方,小球拋出的同時,小車由靜止開始向右做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小球在空中運動的總時間為t=4s,g取10 m/s2,忽略空氣阻力及小車的高度,求:
(1)小球拋出點離地面的高度;
(2)小球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大小x;
(3)當小車末端到達拋出點正下方時,便立即做加速度大小恒為,方向與此時速度方向相反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為了讓小車接住小球,試確定加速度大小的范圍。
【答案】(1);(2)25m;(3)
【解析】(1)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初速度,加速度,由豎直上拋規(guī)律得
解得
H=-40m
則小球拋出點離地面的高度為。
(2)小球做上拋運動所用時間為
因此下落總時間為3s,小球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大小
(3)小車車尾到達拋出點正下方時間為,由
解得
速度為
當小車車尾剛好接住小球,則
解得
當小車車頭剛好接住小球,則
解得
故為了讓小車接住小球,加速度大小的范圍為
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聯(lián)盟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1月期中聯(lián)考物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本卷命題范圍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六校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1月期中考試物理試題(02),文件包含高一物理pdf、物理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六校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1月期中考試物理試題(01),文件包含六校聯(lián)盟2024年11月期中聯(lián)考物理pdf、物理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