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 學號 姓名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1.下列各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加速度、速度的變化B.速率、加速度
C.路程、平均速度D.位移、速率
【答案】A
【詳解】A.加速度、速度的變化均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均為矢量,故A正確;
B.速率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屬于標量,故B錯誤;
C.路程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屬于標量,平均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為矢量,故C錯誤;
D.位移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為矢量,速率是標量,故D錯誤。
故選A。
2.興泉鐵路將于2023年1月全線開通,全長464.16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全程3小時30分鐘左右。由江西省興國站進入福建省境內(nèi),終至泉州站。已知興國站到泉州站的直線距離約為302公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3小時30分鐘表示時刻
B.302公里表示興國站到泉州站的路程
C.464.16公里表示興國站到泉州站的位移大小
D.研究列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率時可將列車視為質(zhì)點
【答案】D
【詳解】A.3小時30分鐘表示時間間隔,A錯誤;
B.302公里表示興國站到泉州站的位移大小,B錯誤;
C.464.16公里表示興國站到泉州站的路程大小,C錯誤;
D.研究全程的平均速率時列車的形狀和大小的影響可以忽略,所以可將列車視為質(zhì)點,D正確。
故選D。
3.圖中的A、B、C和D球均為光滑球,E球是一足球,一學生將足球踢向斜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球和斜面之間可能有彈力作用
B.B球和與C球間一定有彈力作用
C.傾斜的細繩對D球可能有拉力作用
D.E球(足球)與斜臺作用時斜臺給足球的彈方向先沿的方向后沿的方向
【答案】B
【詳解】A.假設A與斜面有彈力,則水平方向合力不為0,則小球不平衡,假設錯誤,因此A球和斜面之間沒有彈力作用,A錯誤;
B.由平衡條件可知,B球和與C球間有彈力作用,B正確;
C.假設傾斜的細繩有拉力,則水平方向合力不為0,不平衡,因此假設錯誤,故傾斜細繩對D球沒有拉力作用,C錯誤;
D.E球(足球)與斜臺作用時斜臺給足球的彈力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故E球(足球)與斜臺作用時斜臺給足球的彈力方向垂直斜臺向左上方方向,D錯誤。
故選B。
4.如圖(a)所示的醫(yī)用智能機器人在巡視中沿醫(yī)院走廊做直線運動,圖(b)是該機器人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x-t圖像(20-30s內(nèi)圖線為曲線,其余為直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機器人在0-30s內(nèi)的位移為0
B.0-10s內(nèi),機器人做加速直線運動
C.10-30s內(nèi),機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約為0.23m/s
D.機器人在5s末的速度與15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D
【詳解】A.機器人在0-30s內(nèi)沒有回到出發(fā)點,所以機器人的位移不為0,位移為
故A錯誤;
B.0-10s內(nèi)圖像為傾斜直線,機器人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
C.10-30s內(nèi),機器人的位移為
所以機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約為
故C錯誤;
D.機器人在0-10s和10-20s內(nèi)做勻速直線,速度為圖像的斜率,則
所以機器人在5s末的速度與15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確。
故選D。
二、雙項選擇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兩個選項是正確的,漏選得3分,多選錯選不得分)
5. 在物理學發(fā)展進程中,物理學家總結出了許多科學研究方法,如等效法、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維法、類比法、科學假說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關于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zhì)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B. 將物體各部分受到的重力視為集中作用在重心,這方法是等效法
C. 如圖a所示,伽利略探究物體下落規(guī)律的過程使用的科學方法是:問題→猜想→數(shù)學推理→實驗驗證→合理外推→得出結論
D. 如圖b所示,研究彈力時,書本放在桌面上對桌面有壓力,這種形變非常微小,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反射的激光的變化來判斷,這種方法被稱之為微元法
【答案】BC
【解析】
【詳解】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zhì)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故A錯誤;
B.將物體各部分受到的重力視為集中作用在重心,這方法是等效法,故B正確;
C.如圖a所示,伽利略探究物體下落規(guī)律過程使用的科學方法是:問題→猜想→數(shù)學推理→實驗驗證→合理外推→得出結論,故C正確;
D.研究彈力時,由于書本壓桌面的這種形變非常微小,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反射的激光的變化來判斷,這種方法被稱之為微小量放大法,故D錯誤;
故選BC。
6. 如圖所示,一只貓在桌邊猛地將桌布從魚缸下拉出,魚缸最終沒有滑出桌面。則上述過程中( )
A. 貓越用力拉,桌布對魚缸的摩擦力越大
B. 桌布對魚缸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 桌布對桌子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D. 魚缸從開始運動到最終靜止過程中所受摩擦力方向一直未變
【答案】BC
【解析】
【詳解】A.依題意,桌布對魚缸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所以貓用力大小,不會影響該摩擦力的大小。故A錯誤;
B.依題意,魚缸相對桌布水平向左運動,所以桌布對魚缸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B正確;
C.同理,桌子相對桌布向左運動,所以桌布對桌子摩擦力水平向右。故C正確;
D.依題意,魚缸在桌布上運動時,所受摩擦力水平向右,在桌面上運動時摩擦力充當阻力,方向水平向左。所以魚缸從開始運動到最終靜止過程中所受摩擦力方向發(fā)生了改變。故D錯誤。
故選BC。
7. 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同地出發(fā),沿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兩車速度的平方v2隨x的變化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車的初速度大小為6m/sB. 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C. 兩車x=9m處相遇D. 甲車在4s內(nèi)前進了8m
【答案】AC
【解析】
【詳解】AB.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結合圖線可得
,,
即甲車的初速度大小為6m/s,甲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m/s2,故A正確,B錯誤;
CD.甲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停止運動的時間為
在4s內(nèi)前進的位移為
乙車
得
則甲車先停,之后乙車再到達9m 處,故C正確,D錯誤。
故選AC。
8. 如圖所示,一彈射游戲裝置由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彈射器和5個門組成,兩相鄰門間的距離均為1m?,F(xiàn)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從O點彈出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全程不與門相碰且恰好停在門5的正下方。已知滑塊在門4和5之間滑行的時間為1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滑塊由門1滑至門5所用的時間為4s
B. 滑塊經(jīng)過門1時的速度大小為4m/s
C. 滑塊的加速度大小為
D. 滑塊在門1和門5之間滑行的平均速度與經(jīng)過門4的速度相等
【答案】BD
【解析】
【詳解】A.滑塊做末速度為零勻減速運動,設滑塊依次滑過兩相鄰門的時間間隔分別為、、和,由逆向思維知
而
故滑塊由門1滑至門5所用的時間
故A錯誤;
C.滑塊由門5到門4,由
得
故C錯誤;
B.滑塊經(jīng)過門1的速度
故B正確;
D.滑塊在門1和門5之間滑行的平均速度
滑塊經(jīng)過門4的速度
滑塊在門1和門5之間滑行的平均速度與經(jīng)過門4的速度相等,故D正確。
故選BD。
三、填空題(共3小題,共9分)
9. 在一次蹦床比賽中,運動員從高處自由落下,沿著豎直方向以大小為8.0m/s的速度著網(wǎng),與網(wǎng)作用后,沿著豎直方向以大小為10.0m/s的速度彈回,已知運動員與網(wǎng)接觸的時間?t = 1.0s,則運動員在與網(wǎng)接觸的這段時間內(nèi)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為________m/s2,方向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18 ②. 豎直向上
【解析】
【詳解】[1][2]規(guī)定豎直向下為正方向,v1方向與正方向相同,v2方向與正方向相反,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式得
負號表示與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大小為18m/s2,方向豎直向上。
10. 高空拋物是一件不文明、不道德、極其危險的行為。據(jù)報道:實驗中一枚50g的生雞蛋從10m高處自由下落,落地時對地面的撞擊力為147.4N。若當?shù)刂亓铀俣戎禐?,雞蛋下落過程忽略空氣阻力,則雞蛋落地時速度為______m/s,雞蛋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時間為______s。
【答案】 ①. 14 ②. 1.43
【解析】
詳解】[1]根據(jù)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
[2]雞蛋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時間
11.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的木塊在質(zhì)量為的長木板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則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為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
【答案】,水平向左
【詳解】m所受M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方向水平向左,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得知:木板受到m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M處于靜止狀態(tài),水平方向受到m的滑動摩擦力和地面的靜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方向水平向左。
四、實驗題(共2小題,共12分)
12. 某同學在做“探索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所用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所用的鉤碼每只質(zhì)量都是。他先測出不掛鉤碼時彈簧的自然長度,再將5個鉤碼逐個掛在彈簧的下端,每次都測出相應的彈簧總長度,并將數(shù)據(jù)填在下表中、實驗中彈簧始終未超過彈性限度,取。
(1)圖2為某次掛2個鉤碼時測量彈簧長度的指針所對應刻度的放大圖,彈簧的長度為______;
(2)根據(jù)表格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3上作出彈簧所受彈力大小跟彈簧長度之間的關系圖線;( )
(3)圖線跟橫軸交點坐標的物理意義是______;
(4)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______。
【答案】 ①. 8.00; ②. 見解析; ③. 彈簧的原長; ④. 50
【解析】
【分析】
【詳解】(1)[1]刻度尺讀數(shù),需要估讀到下一位,所以讀數(shù)為8.00cm。
(2)[2]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描點畫線,如圖
(3)[3]圖線跟橫坐標交點表示彈簧所受彈力大小為零,此時彈簧的長度,所以其物理意義為:彈簧的原長。
(4)[4]設彈簧原長為L0,彈簧實際長度為L,所以彈簧的彈力
當彈簧實際長度為8.00cm時,彈力大小為1N,可解
13. 某同學在“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中利用如甲圖所示裝置打出的紙帶如乙圖所示,在紙帶上確定出A、B、C、D、E、F、G共7個計數(shù)點,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
(1)打點計時器使用___________電源(填“交流”或“直流”),電源的頻率是50,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有四個點未畫出,則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___秒;
(2)計算出打下C點時小車瞬時速度___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計算加速度___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4)打點計時器原來使用的電源的頻率是50,若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交流電的頻率為55,而未被發(fā)覺,這樣計算出的瞬時速度值與真實值相比是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答案】 ①. 交流 ②. 0.1 ③. 0.48 ④. 0.80 ⑤. 偏小
【解析】
【詳解】(1)[1][2]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電源的頻率為50Hz,打點時間間隔為
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有四個點未畫出,則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2)[3]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速度等于這一過程的平均速度,可得
(3)[4]根據(jù)逐差法可得,加速度
(4)[5]當電源頻率為55大于50Hz時,實際打點周期將變小,而進行計算時,仍然用0.02s,因此測出的速度數(shù)值將比物體的真實數(shù)值偏小。
五、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9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最后答案的不給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的單位)
14.如圖甲所示,先豎直放置輕質(zhì)彈簧,在其上方放置一個質(zhì)量為的重物,待系統(tǒng)靜止時測得彈簧壓縮量為.再用輕質(zhì)彈簧水平放置向左輕輕地推這個重物,當重物和輕質(zhì)彈簧恰好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勻速運動,測得該輕質(zhì)彈簧的壓縮量為,如圖乙所示,(輕質(zhì)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求:
(1)輕質(zh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
(2)重物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答案】(1)1000N/m;(2)0.75
【詳解】(1)輕質(zhì)彈簧上放的重物時,根據(jù)受力平衡可知,彈簧的彈力大小為
由胡克定律
解得
(2)當重物勻速運動時,有
而彈力
即得重物與水平面間的摩擦力
由
解得
15. 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從高空某處離開飛機開始下落,開始未打開降落傘,做自由落體運動下落6s打開降落傘,加速度為g=10m/s2,打開降落傘后運動員以14.5m/s2的加速度勻減速下降,運動員落地的速度為2m/s,求:
(1)運動員下落過程中的最大速度;
(2)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離地面的高度;
(3)運動員整個下落過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1)60m/s;(2)304m;(3)30.4m/s
【解析】
【詳解】(1)由題意分析可知剛打開降落傘時速度最大,設打開降落傘時速度為v1,由自由落體可知
(2)前6s運動員下降的高度為
打開傘后,運動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開傘后到落地過程中下降的高度為
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離地面的高度為
(3)開傘后到落地過程中下降的時間為
則空中運動的總時間為
運動員整個下落過程的平均速度為
【點睛】畫出運動情境圖進行輔助分析,注意運動員在空中分為幾個運動階段,根據(jù)每個運動階段的運動情況進行解答。
16.強行超車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極大隱患之一。圖為車輛行駛過程中在平直道路上變道超車的情景。甲車長度,以的速度向右行駛,貨車車長,以的速度在甲車前方同向行駛,當兩車相距時,甲車司機準備借對向車道超越貨車,但甲車司機發(fā)現(xiàn)對向車道與甲車相距處有另一汽車乙正以迎面駛來。已知甲車加速時加速度大小,甲車剎車的加速度大小。(不考慮超車變道的時間)
(1)求甲車超越貨車至少需要多長時間;
(2)若甲車司機選擇超越貨車,為避免與乙車相撞,求乙車司機至少以多大加速度剎車才能讓甲車司機超車成功;
(3)若甲車司機放棄超車,為避免與貨車相撞,立即剎車,同時鳴笛發(fā)出信號提示,貨車司機加速,貨車司機反應時間,之后立即以的加速度加速。若兩車能相撞,求甲車剎車后經(jīng)多長時間與貨車相撞;若不能相撞,求兩車最近距離。
【答案】(1)2s;(2);(3)兩車不相撞,3.5m
【詳解】(1)設經(jīng)過時間甲車恰好超越貨車,甲車位移,貨車位移,則有
位移關系
解得
(2)若甲車恰好超越貨車時,乙車此過程前進位移為,設乙車加速度大小為a,則有
解得
(3)設甲車剎車經(jīng)時間與貨車速度相等,甲車位移,貨車位移,則
解得
則
因為
所以兩車不相撞,且最近距離為
鉤碼質(zhì)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彈簧總長()
6.00
7.00
x
9.00
10.00
11.00
這是一份福建省廈門市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無答案),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雙項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適應性訓練物理試題(無答案),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雙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適應性訓練物理試題,共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