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16分。
1.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經(jīng)雙乳峰附近的M點和玉女峰附近的N點,如圖所示。已知該游客從M點漂流到N點的路程為5.4km,用時1?,M、N間的直線距離為1.8km,則從M點漂流到N點的過程中( )
A. 該游客的位移大小為5.4km
B. 該游客的平均速率為5.4m/s
C. 該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5m/s
D. 若以所乘竹筏為參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為0
2.關(guān)于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恒定B. 速度的變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與速度同向,物體可能做減速運動D. 加速度是描述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3.地鐵剎車后勻減速進站,曉燕同學(xué)利用照相機拍下了地鐵停下前最后2 s初和最后2 s末的照片,如圖所示。已知地鐵相鄰兩車門之間的距離為4.5 m,地鐵剎車前的速度為15 m/s,則地鐵剎車后行駛的路程為( )
A. 45 mB. 50 mC. 60 mD. 70 m
4.某興趣小組研究—遙控汽車的運動,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作出該車運動的位置—時間(x?t)圖像和速度—時間(v?t)圖像,如圖所示,其中x?t圖像中的t1時刻對應(yīng)拋物線的最高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5m/s2B. t0=3s時汽車回到出發(fā)點
C. t2=4s時汽車通過坐標原點D. 汽車出發(fā)點的坐標為x0=2m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4分。
5.下列有關(guān)物理問題的物理方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力學(xué)中為了研究方便,所有體積小的物體都可以看成質(zhì)點,質(zhì)點是理想化模型
B. 圖像法和公式法都可以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但是圖像法更直觀、形象
C. 根據(jù)平均加速度定義式a=△v△t可知,當(dāng)△t極短時,a就可以表示物體在該時刻的瞬時加速度是采用了極限法
D. 把運動過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得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這里采用了極限法
6.一小石子從靠近豎直墻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落下。途中經(jīng)過b、c、d三個點,而且通過ab段所用的時間為T??諝庾枇Σ挥?,則該小石子( )
A. 通過bc、cd段的時間均等于TB. 通過b點與d點的瞬時速度之比為1:2
C. 通過c點的速度等于通過bd段的平均速度D. 通過c點的速度大于通過bd段的平均速度
7.幾個水球可以擋住子彈?《國家地理頻道》實驗證實:四個水球就足夠!某次實驗中,子彈恰好能穿出第四個水球,實驗中將完全相同的水球緊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彈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視為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則( )
A. 子彈在每個水球中運動的平均速度相同
B. 子彈在每個水球中速度變化量相同
C. 子彈依次進入四個水球的初速度之比為2: 3: 2:1
D. 子彈穿過每個水球的時間之比(2? 3):( 3? 2):( 2?1):1
8.如圖所示四幅圖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甲中,物體在0~t0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大于v0t02
B. 圖乙中,物體的加速度為1m/s2
C. 圖丙中,陰影面積表示t1~t2時間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變化量
D. 圖丁中,t=3s時物體的速度為25m/s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2分。
9.“用傳感器測定瞬時速度”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擋光片寬度為5×10?3m,當(dāng)小車從高處加速滑下時,實驗中擋光片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0.02s,則小車上的擋光片開始擋光時的近似瞬時速度為 m/s(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這個計算出的瞬時速度值小于真實值,由此產(chǎn)生的誤差 (選填“能”或“不能”)通過增加實驗次數(shù)減小。
10.在一次軍事行動中,甲、乙、丙三支小隊在命令開始后,按要求同時到達了A地,行動過程指揮部大屏幕地圖上顯示的運動信息如圖所示,則在整個行動過程中,甲、乙、丙三者:
(1)平均速度大小關(guān)系v甲1 v乙1 v丙1(選填“>”“”“ <
11.2
? 1
28
12.(1)0.40
(2)
(3)0.80
(4)0.32
13.(1) 0.60 1.0
(2) ①
14.解:(1)汽車的初速度為
v0=72km/?=20m/s
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前2s內(nèi)行駛的距離是30m,有
s1=v0t1?12at12
解得加速度為
a=5m/s2
(2)汽車的剎車時間為
t0=v0a=4s
因t2=3st0,則汽車已停止,汽車行駛的距離為
l=v022a=40m
15.解:(1)質(zhì)點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a1=Δv1△t1=2?01?0m/s2=2m/s2
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a2=Δv2Δt2=|5?910?9|m/s2=4m/s2
(2)設(shè)經(jīng)過t速度最大,有
a1t=v8+a2(8?t)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t=7.5s
最大速度為
vmax=a1t=15m/s
(3)質(zhì)點勻減速運動的時間為
t′=vmaxa2=154s=3.75s
16.解:(1)t1=2s內(nèi),A、B車的位移分別為x1=vAt1,x2=12a1t12則有s12=x02+(x1?x2)2解得s1=5m
(2)結(jié)合上述可知s1=5m=L即在t1=2s時,兩車第一次剛好斷開連接,則有vB1=a1t1解得vB1=2m/s
(3)結(jié)合上述可知,兩車第一次保持連接的時間為t1=2s在t2=4s時,兩車位移之差Δx=vAt2?12a1t22=4m由于 x02+Δx2=5m=L表明t2=4s時刻兩車第二次開始連接,令再經(jīng)歷時間t4,兩車位移差再次達到△x=4m,則有Δx=12a1t22+a1t2t4?vA(t2+t4)解得t4=8s結(jié)合上述可知,整個運動過程中,兩車能夠保持連接的總時間Δt=t1+t4解得Δt=10s
(4)由于
t3=t2+t4=12s
結(jié)合上述可知,12s時開始斷開連接,B車在A車前方,B車開始減速,減速至0的時間
t0=a1t2a2=2s
令B車減速后再經(jīng)歷時間t5兩車剛好再次連接,結(jié)合上述可知,此時兩車位移差再次達到
△x=4m,則有
a1t2t5?12a2t52=vAt5
解得
t5=1s
此時,A車到起跑線的距離
xA=vA(t3+t5)=39m
令B車之后再經(jīng)歷時間t6兩車再次剛好斷開連接,此時A在前B在后,則有
vAt6?(a1t2t6?12a2t62)=2Δx
解得
t6=1+ 332s>t0=2s
即B車已經(jīng)停止運動,則有
vA(t5+Δt4)?(a1t2)22a2=2Δx
解得
Δt4=3s
速度
vB
vC
vD
vE
vF
數(shù)值(m/s)
--
0.479
0.560
0.640
0.721
時刻(s)
8
10
v(m/s)
13
5
這是一份福建省廈門市翔安第一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0月月考物理試卷,共4頁。
這是一份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0月適應(yīng)性訓(xùn)練物理試題(無答案),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雙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0月適應(yīng)性訓(xùn)練物理試題,共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