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O—16 Na—23 C—12 Cl—35.5 Au--197 Se-79
一、單選題(每小題3分,共42分)
1.化學與生活、材料、技術等密切相關,在我國古代典籍中也涉及到較多的化學知識。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溫泉水滑洗凝脂”,宜豐潭山天沐溫泉是中國珍貴的國寶級泉質(zhì),具有高含量的、對人體有益的偏硅酸和鍶元素。偏硅酸通常簡稱為硅酸,是一種可溶性的弱酸
B.萬載被譽為“花炮之鄉(xiāng)”,唐朝煉丹家清虛子撰寫了《太上圣祖金丹秘訣》,其中的“伏火礬法”是世界上關于火藥的最早文字記載。生產(chǎn)花炮所用的原料火藥中的KNO3在反應中起氧化劑的作用
C.奉新是明代著名科學家宋應星的故鄉(xiāng),其著的《天工開物》中記載“貴者垂衣裳,煌煌山龍,以治天下。賤者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體,以自別于禽獸。是故其質(zhì)則造物之所具也。屬草木者,為枲、麻、苘、葛?!逼渲袞牎⒙?、苘、葛的主要成分都屬于纖維素
D.高安被譽為“釉面磚王國”,高安在宋朝時期就開始了陶瓷生產(chǎn)。精美的陶瓷主要由無機非金屬材料制成
2.反應是我國科學家發(fā)明的低壓高效電催化還原CO2的新方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B.NaClO的電子式為
C.CO是非極性分子 D.CO2的結構式為
3.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霧霾時與大氣中的氨有關(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霧和霾的分散劑相同
B. 霧霾中含有硝酸銨和硫酸銨
C. NH3是形成無機顆粒物的催化劑
D. 霧霾的形成與過度施用氮肥有關
4.標準狀況下,34 g CO和CO2混合氣體的體積為22.4 L,關于該混合氣體有下列的說法:①混合氣體中兩種氣體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5∶3 ②混合氣體中兩種氣體的質(zhì)量比為35∶33 ③混合氣體中碳和氧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8∶11 ④混合氣體的密度約為1.52 g·L-1,其中正確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和④ D.①②③④都正確
5. 以“全氫電池”為電源直接電解氯化鈉溶液制備和HClO的裝置如圖所示(工作時,在雙極膜界面處被催化解離成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全氫電池”的總反應為非氧化還原反應
B. “全氫電池”的雙極膜中產(chǎn)生的向左移動
C. 陽極區(qū)發(fā)生的電報反應為
D. 理論上,雙極膜中2ml 解離時,電解池陽極區(qū)減少1ml陽離子(忽略HClO的電離)
6. 某有機物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有機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 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有兩種
C. 該有機物能使稀酸性溶液褪色
D. 該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與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最多消耗
7.有科學研究提出:鋰電池負極材料(Li)由于生成LiH而不利于電池容量的保持。一定溫度下,利用足量重水與含LiH的Li負極材料反應,通過測定可以獲知。
已知: △HW>Z
D.W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溶液和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溶液,都能溶解Y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
11.恒壓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發(fā)生如下反應:
主反應:
副反應:
在不同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兩種含碳產(chǎn)物的分布分數(shù)隨投料比x(物質(zhì)的量之比)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投料比x代表
B.曲線c代表乙酸的分布分數(shù)
C.,
D.L、M、N三點的平衡常數(shù):
12.廢舊鉛蓄電池的鉛膏中主要含有、、PbO和Pb,還有少量FeO、、等。為了保護環(huán)境、充分利用鉛資源,通過下圖流程實現(xiàn)鉛的回收。
已知:①濾液1的主要成分是;
②一定條件下,一些金屬氫氧化物沉淀時的pH如下表: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硫酸
B.“酸浸”時,參加兩個氧化還原反應
C.“濾渣”的主要成分是和
D.“濾液2”中的金屬陽離子為
13.可用作熒光粉的基質(zhì)、光導體材料。其晶胞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晶胞中的配位數(shù)為4
B.垂直于晶胞對角面(平面)的投影為
C.晶胞中甲的原子分數(shù)坐標為,則乙的原子分數(shù)坐標為
D.晶胞棱長為,則晶體的摩爾體積
14. 常溫下pH=3的NaHR溶液稀釋過程中、、與關系如圖所示。已知,的分布系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曲線代表 B.
C. a點溶液的pH=4.3 D. b點溶液中,
二、解答題(共58分)
15.(每空2分,共16分)
氯金酸晶體(HAuCl4?4H2O,Mr=412)用途廣泛,黃金深加工中氯金酸的制備往往為第一步反應。某化學實驗小組設計用雙氧水、氯化氫與金粉反應制備氯金酸,并探究其分解產(chǎn)物。
I.氯金酸晶體的制備
制備氯金酸的裝置如圖甲所示。檢查裝置氣密性,向三頸燒瓶中加入金粉,通過儀器b向三頸燒瓶中加入30%的雙氧水,保持反應裝置的溫度為40℃,再向三頸燒瓶中通入HCl,一段時間后得到金黃色氯金酸溶液,將反應液經(jīng)一系列操作可得橘黃色氯金酸晶體。
(1)儀器a的化學名稱為 ,其作用為 。
(2)實驗室利用圖乙裝置制備HCl氣體,在該制備方法中濃硫酸體現(xiàn)的性質(zhì)是 ;在恒壓滴液漏斗的下口連接有毛細玻璃管,這樣做的目的是 。
(3)寫出三頸燒瓶里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一系列操作”含有過濾操作,該操作所需要的硅酸鹽儀器有 。
Ⅱ.氯金酸晶體的熱分解
研究表明HAuCl4?4H2O(Mr=412)熱分解得到Au的過程可分為四步,某實驗小組取一定質(zhì)量的HAuCl4?4H2O樣品進行熱重分析,固體質(zhì)量損失率(×100%)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5)在130.7℃~142.6℃時,質(zhì)量損失率為8.86%,可能損失的物質(zhì)是 (填化學式)。
(6)寫出247.4℃~344.5℃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6.(每空2分,共14分)
硒和碲是重要的稀散元素,都可以作為半導體材料。一種從碲堿渣(碲和硒的含量較高,還含有少量Cu、Pb等元素)分離硒回收碲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①水浸液的主要成分為、及少量可溶性的銅、鉛化合物等。
②為兩性氧化物,微溶于水。
③亞硒酸為二元弱酸,
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Se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 。
(2)“除雜渣”的主要成分為 。
(3)“中和”時控制pH為4~5,生成沉淀,若硫酸過量,將導致Te的回收率下降的原因是 。
(4)“酸浸液”中硒主要以亞硒酸的形式存在。若控制“酸浸液”的pH為2,此時溶液中 。
(5)“沉硒”時生成了一種無污染的單質(zhì)氣體,寫出“沉硒”時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6)碘量法測定“粗硒”中硒的含量,過程如下:
取0.1000g粗硒,加入足量硫酸和硝酸,充分反應生成,再加熱至90℃使過量的硝酸揮發(fā);繼續(xù)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KI溶液,生成Se和;然后滴入2滴淀粉溶液,用0.4000ml/L溶液滴定()。重復上述操作2次,消耗的溶液的平均體積為12.50mL。①判斷滴定至終點的方法是 。
②該粗硒的純度為 。
17.(每空2分,共14分)
、常用于制造農(nóng)藥等,磷在氯氣中燃燒生成這兩種鹵化磷。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①
② ()
則 ___ ____。
(2)實驗測得的速率方程為(k為速率常數(shù),只與溫度、催化劑有關),速率常數(shù)k與活化能的經(jīng)驗關系式為(R、C為常數(shù),為活化能,T為熱力學溫度)。
①一定溫度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適量和,實驗測得在催化劑Cat1、Cat2作用下,與的關系如圖所示。催化效能較高的是___ ____(填“Cat1”或“Cat2”),判斷依據(jù)是___ ____。
②將和充入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發(fā)生上述反應,達到平衡時,為,如果此時移走和,在相同溫度下再達到平衡時的物質(zhì)的量為x,則x為___ ____(填標號)。
A. B. C. D.
(3)溫度為T時,向2.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ml,反應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下表:
①反應在前150s的平均反應速率___ 。
②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該2.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ml、0.40ml和0.40ml,反應達到平衡前_______(填“>”或“
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 化學試題,文件包含2027屆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docx、2027屆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答題卡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02NA, 鄰氯苯甲醛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8月月考化學試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N--14,8g時,溶液pH=13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