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議用時: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2022年4月7日(農(nóng)歷三月初七),天氣晴朗,家住青島的小明提前查詢當日潮汐曲線(下圖)并參加了趕?;顒印?jù)此完成1-2小題。
1.小明參加趕?;顒拥臅r間段可能是( )
A.0:00~2:00 B.4:00~6:00
C.10:00~12:00 D.17:00~19:00
2.小明參加趕?;顒拥漠斕欤? )
A.日、地、月處在同一直線上
B.海面潮汐漲落幅度較大
C.夜晚可見月亮亮面朝向東方
D.上半夜可以觀察到月亮
【答案】1.C 2.D
【解析】第1題,閱讀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趕海必須要在大潮退下之后,貝殼等會隨著潮退裸露在沙灘上,最適合趕海,最好是在白天,圖中顯示0:00~2:00和4:00~6:00,潮汐高度逐漸增加,危險系數(shù)增加,不適合,故A、B兩項錯誤;10:00~12:00時間段內,大潮正處于最后的退潮時間段,最適合趕海,故C項正確;17:00~19:00,潮高逐漸升至最高,然后再下落,處于最危險時間段,故D項錯誤。
第2題,閱讀圖文材料可知,時間為4月7日(農(nóng)歷三月初七),而日、地、月要在同一直線上,時間一般為初一或者十五;一般在農(nóng)歷每月初一、十五以后兩三天內,各要發(fā)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時潮水漲得最高,落得最低,漲幅也最大;農(nóng)歷初七為上弦月時間,月亮出現(xiàn)在上半夜,位于西邊天空,月面朝西。
位于浙江省溫嶺市樂清灣北端江廈港的潮汐發(fā)電站是我國第一座雙向潮汐發(fā)電站,漲潮落潮都能發(fā)電。某學校地理社團前去研學之后畫出了該發(fā)電站的平面圖和水庫水位變化圖。據(jù)此完成3-4小題。
3.關于四個時段水閘開關的原因,判斷正確的是( )
A.①時段關閘增加水庫流出水量 B.②時段開閘減緩海水流入水庫
C.③時段關閘減少水庫流出水量 D.④時段開閘加快海水流入水庫
4.人類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海上沖浪②候潮進港③潮汐發(fā)電④灘涂養(yǎng)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3.C 4.D
【解析】第3題,①時段為漲潮,應打開水閘增加水庫進水量;②時段為落潮,應關閉水閘,防止水庫海水外泄,增加水庫蓄水量;③④時段水庫水位高,外側海水水位低,應關閉水閘,減少水庫流出水量。
第4題,潮汐現(xiàn)象指海水在天體引潮力作用下所產(chǎn)生的周期性運動,所產(chǎn)生的能量巨大,人類積極利用潮汐的方式有候潮進港、潮汐發(fā)電、灘涂養(yǎng)殖,而海上沖浪是利用波浪(海浪)的力量。
隨著黃海漁業(yè)重心從“獵捕型”向“農(nóng)牧型”轉變,長山群島海域在海面可見一片養(yǎng)殖“牧場”。該海域海底為海槽狀大陸架,冬、夏季海水垂直運動狀況差異顯著,這為底播養(yǎng)殖深海優(yōu)質冷水海鮮提供了獨特條件。底播養(yǎng)殖需經(jīng)過“幼苗投放——3~5年自然生長——按一定規(guī)格人工采捕”的過程。下圖示意長山群島海域位置及北黃海表層海流分布。據(jù)此完成5-7小題。
5.圖示區(qū)域中,長山群島海域形成“牧場”的有利水體條件不包括( )
A.高溫高鹽的暖流 B.低溫低鹽的沿岸流
C.富營養(yǎng)化的海水 D.低鹽高營養(yǎng)的徑流
6.在長山群島海域底播養(yǎng)殖能出產(chǎn)優(yōu)質冷水海鮮的主要原因是( )
①表層海水餌料豐富 ②海域邊緣缺少競爭
③底層海水低溫高鹽 ④自然養(yǎng)殖周期較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與冬季相比,該海域夏季海水垂直運動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太陽輻射量增加,表層海水鹽度增大 B.附近沿岸流改向,底層海水密度增大
C.入海徑流量增加,表層海水鹽度減小 D.上升補償流加強,底層海水密度減小
【答案】5.C 6.D 7.C
【解析】第5題,圖示區(qū)域位于北方遼東半島近海,有低溫、低鹽、富有營養(yǎng)的沿岸流流經(jīng),在長山群島海域附近與高溫、高鹽的暖流形成冷暖對沖,寒暖流交匯,營養(yǎng)物質較多,使得當?shù)睾S虻母∮紊锖驮孱愄貏e豐富,形成海洋“牧場”的餌料(食物)條件,A、B、D三項描述正確;但海水富營養(yǎng)化,說明海水受污染嚴重,不利于牧場形成,C項符合題意。
第6題,“底播養(yǎng)殖”強調的是海域底層,不是海洋表層和海域邊緣,①②錯誤,③正確;“幼苗投放——3~5年自然生長——按一定規(guī)格人工采捕”說明自然養(yǎng)殖周期較長,④正確。
第7題,該區(qū)域以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降水豐富,黃海北部沿岸入海徑流量增大,降低表層海水鹽度,A項錯誤,C項正確;夏季表層海水溫度較高,底層較低,且表層海水鹽度低、密度低,底層海水鹽度高、密度高,這是較穩(wěn)定的垂直分布結構,使上下層海水難以發(fā)生垂直混合,B、D兩項錯誤。
黑海與馬爾馬拉海之間通過狹窄的水道不斷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其媒介是海洋水體的交換。同時,該區(qū)域暖水性食肉魚類每年會定期在黑海和馬爾馬拉海之間季節(jié)性洄游。讀該區(qū)域位置示意圖,完成8-9小題。
8.關于黑海和馬爾馬拉海水體交換及其影響因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表層海水由馬爾馬拉海進入黑海,盛行風
B.表層海水由黑海進入馬爾馬拉海,密度
C.底層海水由黑海進入馬爾馬拉海,密度
D.底層海水由馬爾馬拉海進入黑海,盛行風
9.暖水性食肉魚類由馬爾馬拉海洄游到黑海的季節(jié)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8.B 9.B
【解析】第8題,據(jù)圖分析,黑海周邊多條河流注入大量淡水,鹽度比馬爾馬拉海低,故兩海域之間存在密度流,表層海水由黑海注入馬爾馬拉海,底層海水由馬爾馬拉海進入黑海,故選B項。
第9題,黑海夏季水溫高,匯入黑海的河流流量大,營養(yǎng)物質多,利于魚類生長,故選B項。
海水的水齡是指海水在一處停滯的時間,與海域水體的流動性密切相關,深層海水的水齡一般大于表層。巴斯海峽海水流動季節(jié)變化明顯,且海峽東南部(圖中方框范圍)海水水齡較大。下圖是巴斯海峽洋流季節(jié)分布圖。據(jù)此完成10-12小題。
10.影響甲、乙洋流流向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溫度 B.鹽度 C.密度 D.風向
11.當巴斯海峽出現(xiàn)甲洋流時,最有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2.東澳大利亞暖流未能減小方框中的海水水齡的主要原因是( )
A.勢力較小 B.島嶼阻擋 C.西風較弱 D.距離較遠
【答案】10.D 11.A 12.B
【解析】第10題,據(jù)材料“巴斯海峽海水流動受風力影響,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根據(jù)甲洋流自東向西流,判斷此時盛行風向為東南風,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夏季澳大利亞大陸上形成低壓,D項正確。
第11題,澳大利亞的夏季,由于陸地升溫快,空氣輻合上升,以上升氣流為主,在陸地近地面形成低壓中心,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甲洋流為向岸流,是在南半球的夏季出現(xiàn)的,最可能出現(xiàn)在1月。
第12題,東澳大利亞暖流進入西風帶后,順著強勁的西風漂流東流,且受島嶼阻擋,無法進入巴斯海峽對其東南部水體進行更新,不能減小方框中的海水水齡,B項正確、C項錯誤;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勢力較強,且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勢力強弱不是影響其是否能夠影響圖示小方框海水水齡的主要因素,A項錯誤;東澳大利亞暖流距離該海域較近,D項錯誤。
鮐魚屬于大洋暖水性中上層魚類,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溫帶和亞熱帶大陸架及其鄰近海域,捕撈適宜水溫在8~24 ℃,以11~16 ℃時漁獲量最高。圍網(wǎng)漁場(使用圍網(wǎng)作業(yè)的漁場)漁汛主要出現(xiàn)在10月至次年3月。下圖示意2016~2017年阿拉伯海鮐魚漁場重心月變化。據(jù)此完成13-15小題。
13.圍網(wǎng)漁場漁汛時,漁場重心主要的移動方向為( )
A.向東北方向 B.向西南方向 C.向東南方向D.向西北方向
14.形成6~7月阿拉伯海鮐魚漁場重心狀況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海水溫度 B.臺風個數(shù)C.海水鹽度D.洋流速度
15.推測阿拉伯海鮐魚漁獲量最大的季節(jié)以及該季節(jié)北印度洋海區(qū)洋流的流向分別是( )
A.夏季,逆時針 B.夏季,順時針 C.冬季,順時針D.冬季,逆時針
【答案】13.B 14.A 15.D
【解析】第13題,根據(jù)材料,圍網(wǎng)漁場漁汛出現(xiàn)在10月至次年3月,根據(jù)圖示10~12月的位置,再比較1~3月的位置,可知漁場重心于11月達到最北方,后逐步向西南方向移動。
第14題,由圖可知,6~7月阿拉伯海無鮐魚漁場重心。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該海域位于北半球,6~7月為北半球夏季,太陽輻射強,該海域水溫過高,影響了鮐魚的生存。阿拉伯海海域相對狹窄,不夠開闊,形成的臺風較少。阿拉伯海附近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沿岸河流匯入少,海水鹽度與其他月份相差不大,不會導致6~7月阿拉伯海無鮐魚漁場重心。6~7月受西南季風影響,海面風浪大,洋流速度快,可使冷海水上泛帶來營養(yǎng)物質,使餌料豐富,魚類資源豐富,易形成漁場。
第15題,據(jù)圖分析可知,冬季阿拉伯海鮐魚漁場重心跨經(jīng)緯度大,反映出該海域鮐魚大量集聚,形成多個漁場重心,且冬季溫度適宜,餌料充足,使得該季節(jié)的漁獲量最大。根據(jù)所學知識,冬季北印度洋海區(qū)盛行東北季風,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懷特基急流是出現(xiàn)在赤道印度洋表面的東向急流,僅在部分季節(jié)出現(xiàn)。厄爾尼諾能改變懷特基急流的強度,進而影響東印度洋表層海水鹽度。在厄爾尼諾期間,索馬里附近降水增加,水溫上升,氣壓下降。下圖示意不同季節(jié)赤道附近印度洋表層環(huán)流,據(jù)此完成下面16-17小題。
16.懷特基急流主要出現(xiàn)的季節(jié)可能是( )
①春季(4—5月)②夏季(6—8月)③秋季(10—11月)④冬季(12—2月)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7.在厄爾尼諾期間,懷特基急流( )
A.增強,導致東印度洋鹽度上升B.增強,導致東印度洋鹽度下降
C.減弱,導致東印度洋鹽度上升D.減弱,導致東印度洋鹽度下降
【答案】16.C 17.D
【解析】第16題,據(jù)所學知識,圖乙時,索馬里洋流由南向北流動,此時阿拉伯海出現(xiàn)的季風洋流形成順時針流動的環(huán)流,可判斷圖乙為夏季,圖丁中,索馬里洋由北向南流動,和季風洋流形成逆時針環(huán)流,應為為冬季的季風環(huán)流。觀察圖示可知,圖中懷特基急流主要出現(xiàn)在甲和丙,乙丁中不存在懷特基急流,則可知其不出現(xiàn)在冬夏季節(jié),故赤道印度洋表層海流的典型特征是在季風轉換期春季和秋季(4--5月和10--11月)存在較強的海表面東向急流。綜上可知②④錯誤、①③正確,C正確,ABD錯誤。故選C。
第17題,由材料可知,在厄爾尼諾期間,索馬里附近降水增加,水溫上升,氣壓下降,印度洋局部范圍內氣壓差減小,驅動赤道附近洋流自西向東運動的動力減小,會使懷特基急流減弱,AB錯誤;懷特基急流位于赤道附近,為暖流,其減弱會導致向東印度洋輸送的高溫、高鹽的海水(海水溫度越高,蒸發(fā)越旺盛,未蒸發(fā)海水中含鹽量越高,海水鹽度越高)減少,導致東印度洋鹽度下降,C錯誤,D正確。故選D。
臺灣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西南部海域表層海流由平行岸線的順岸分量(單位:cm/s)和垂直岸線的離岸分量共同構成。下圖示意臺灣海峽西南部表層海流某斷面順岸分量(正值表示向北,負值表示向南)和離岸分量(正值表示向東,負值表示向西)的時空變化。據(jù)此完成下面18-19小題。
18.夏季,該斷面表層海水的流向為( )
A.東北B.東南C.西北D.西南
19.該斷面表層海水流速夏季大于冬季,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
①東北風主導天數(shù)多②西南風主導天數(shù)多③風向與洋流流向一致④風力明顯強于冬季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18.A 19.D
【解析】第18題,由材料可知,順岸分量(正值表示向北,負值表示向南)和離岸分量(正值表示向東,負值表示向西),讀圖可知,夏季,順岸分量為正值,故向北,離岸分量也為正值,故向東,故該斷面表層海水的流向為東北,A正確,BCD錯。故選A。
第19題,由上題已知,夏季該斷面表層海水的流向為東北,故該斷面表層海水流速夏季大于冬季,東北風主導天數(shù)多,①正確,②錯誤;風向與洋流流向一致不是主要原因,③錯誤;臺灣緯度低,受冬季風影響小,故夏季風力勢力強于冬季,使得流速加快,④正確。①④正,故選D。
博斯普魯斯海峽(圖)是溝通黑海和馬爾馬拉海的一條狹窄水道。海峽內存在流向相反的表層洋流和底層洋流。與一般的大洋表層洋流相比,該表層洋流流速較快。研究發(fā)現(xiàn),黑海多年水量維持穩(wěn)定,表層海水鹽度僅為12%~22%,而200米以下海水鹽度約為35%,與正常海水鹽度相近。完成下面20-21小題。
20.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表層洋流( )
A.由黑海流向馬爾馬拉海,流量大于底層洋流
B.由黑海流向馬爾馬拉海、流量小于底層洋流
C.由馬爾馬拉海流向黑海,流量大于底層洋流
D.由馬爾馬拉海流向黑海,流量小于底層洋流
21.博斯普魯斯海峽表層洋流流速快的原因有( )
①海峽狹窄、形成狹管效應 ②海峽順直、對洋流阻滯作用小
③黑海和馬爾馬拉海之間的水位差異大 ④受盛行西風影響、加快流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20.A 21.B
【解析】第20題,黑海表層鹽度低,水位高,表層海水經(jīng)博斯普魯斯海峽流向馬爾馬拉海,底層海水由馬爾馬拉海流向黑海,形成典型的密度流;黑海水量的收入=降水量+徑流匯入量十經(jīng)海峽底層流入的洋流;黑海水量的支出=蒸發(fā)量十經(jīng)海峽表層流出的洋流;黑海多年水量穩(wěn)定,說明其水量的收入和支出相等。黑海表層鹽度低,說明其降水量十徑流匯入量>蒸發(fā)量,故經(jīng)海峽底層流入的洋流量
這是一份第17講 構造地貌的形成(專項訓練)-【聚焦一輪】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全程跟蹤講與練(解析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18講 河流地貌(專項訓練)-【聚焦一輪】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全程跟蹤講與練(解析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19講 植被與土壤(專項訓練)-【聚焦一輪】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全程跟蹤講與練(解析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