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單細胞生物依賴這個細胞就能完成所有的生命活動
B. 多細胞生物需要各種分化的細胞協(xié)調(diào)完成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
C. 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和細胞產(chǎn)物所構成
D. 各種生物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內(nèi)或細胞參與下完成的
2. 有關病毒起源,目前最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下列觀點支持“病毒起源晚于細胞產(chǎn)生”的是( )
A. 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離開細胞無法進行新陳代謝
B. 有些病毒的核酸與哺乳動物細胞DNA某些片段的堿基序列十分相似
C. 病毒的化學組成簡單,只有核酸和蛋白質(zhì)分子
D. 病毒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簡單的生物
3. 細胞學說的建立是多位科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下列有關細胞學說建立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羅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均使用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胞
B. 施旺在施萊登研究的基礎上揭示出動植物細胞的統(tǒng)一性
C. 魏爾肖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是對細胞學說的修正
D. 施萊登和施旺通過科學歸納利用完全歸納法提出細胞學說
4. 下圖表示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菌為單細胞生物,只屬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中的①
B. 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統(tǒng)是⑥
C. 綠色開花植物無結構層次③
D. 病毒屬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5. 光學顯微鏡常用來進行觀察實驗,圖一表示低倍鏡下的視野,圖二表示兩種物鏡及其與裝片的位置關系。若要在高倍鏡下觀察細胞a,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換用高倍物鏡后,視野變亮
B. 物鏡及其與裝片的位置關系由甲變?yōu)橐?br>C. 換用高倍鏡后,調(diào)節(jié)粗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D. 將裝片向右移動,在a移到視野中央后接著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換用高倍鏡
6. 與菠菜葉肉細胞相比,發(fā)菜在結構上最明顯的區(qū)別是( )
A. 沒有細胞膜B. 沒有細胞壁
C. 沒有核糖體D. 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7. 下列關于藍細菌與大腸桿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二者細胞中都沒有核糖體
B. 二者細胞中都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C. 藍細菌細胞中無葉綠體但是能進行光合作用,大腸桿菌則不能
D. 二者細胞中都含有多種細胞器
8. 基于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 酵母菌和細菌都是原核生物
B. 原核生物中既有自養(yǎng)生物,又有異養(yǎng)生物
C. 顫藍細菌和變形蟲具有相似的細胞膜、細胞質(zhì),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zhì)
D. 原核生物是單細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單細胞生物,也有多細胞生物
9. 玉米青棒階段皮薄、汁多、質(zhì)脆而甜,可直接生吃。下列關于玉米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新鮮玉米的活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 烘干后的玉米細胞中含量最多的4種元素依次是O、C、H、N
C 人體和玉米所含元素種類大致相同,但含量有差異
D. 新鮮玉米的細胞內(nèi)含量最多的有機物中可能含有微量元素S
10. 現(xiàn)只有斐林試劑甲液、乙液和蒸餾水等試劑,用于還原糖的檢測。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西瓜富含還原糖,是該實驗的理想材料
B 將斐林試劑甲液、乙液依次加入組織樣液
C. 65℃水浴加熱后溶液顏色由無色變?yōu)榇u紅色
D. 上述試劑也可用于雞蛋清稀釋液中蛋白質(zhì)的檢測
11. 水至善至柔,可剛可柔,可急可緩,孔子之教,無執(zhí)而治。下列關于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胞中的結合水主要與蛋白質(zhì)、脂肪等物質(zhì)結合,失去溶解性和流動性
B. 水可剛可柔,有時能夠自由流動,這與水分子之間氫鍵的不斷形成和斷裂有關
C. 水可以作良好的溶劑,因為小分子或離子都容易與水結合
D. 由于氫鍵的存在,所以水的溫度相對容易發(fā)生變化,具有較高的比熱容
12. 下列關于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缺鐵性貧血是因為體內(nèi)缺少鐵,血紅素不能合成
B. Mg2+是葉綠素的成分之一,缺少Mg2+影響光合作用
C. 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碳酸鈣構成骨骼、牙齒
D.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鹽中加碘
13. 研究發(fā)現(xiàn)用不含Ca2+和K+的生理鹽水灌注離體蛙心時,蛙心收縮不能維持;用含有少量Ca2+和K+的生理鹽水灌注離體蛙心時,心臟能持續(xù)跳動數(shù)小時。這說明Ca2+和K+( )
A. 為蛙心臟的持續(xù)跳動直接提供能量
B. 對維持蛙心形態(tài)有重要作用
C. 對維持生物體正常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D. 是構成細胞內(nèi)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14. 科學家在利用無土栽培法培養(yǎng)一些名貴花卉時,培養(yǎng)液中添加了多種植物必需的化學元素,其配方如下表所示,其中花卉根細胞吸收量最少的離子是( )
A. Ca2+B. SO42-C. H2PO4-D. Zn2+
15. 實驗測得小麥、大豆、花生干種子中三大類有機物含量如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小麥種子的研磨濾液中加入斐林試劑混合后即出現(xiàn)磚紅色
B. 選用花生檢驗細胞中有脂肪存在時需要使用顯微鏡
C. 檢驗大豆組織樣液中蛋白質(zhì)需同時加入雙縮脲試劑A和B
D. 檢驗脂肪存在時,需用95%的酒精洗去浮色
16. 某植物體內(nèi)結合水和自由水的相對質(zhì)量分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進入冬天,該植物體內(nèi)自由水的相對含量增加,結合水的相對含量減少
B. 結合水和自由水均是細胞結構的重要成分
C. 該植物9月份的細胞代謝程度比12月份的更旺盛
D. 結合水/自由水的值下降可防止植物細胞因結冰而損害自身
17. 糖類和脂質(zhì)是細胞中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糖原、淀粉、纖維素和脂肪均可作為細胞中的儲能物質(zhì)
B. 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動物的肝臟和肌肉中,血糖低時二者可分解產(chǎn)生葡萄糖補充血糖
C. 脂肪具有保護內(nèi)臟器官、緩沖和減壓的作用
D. 食草動物僅利用自身消化器官就可以將纖維素分解成葡萄糖來獲取能量
18. 膽固醇是合成固醇類激素和維生素D的底物,是人體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在人體中, 膽固醇可與載脂蛋白結合成低密度脂蛋白(LDL) 進入血液,然后被運送到全身各處細胞。研 究發(fā)現(xiàn),通過食物攝入的膳食纖維能阻礙十二指腸對膽固醇的吸收,因此對預防心血管疾病 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效果。下圖是膽固醇的結構簡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膽固醇在人體內(nèi)還參與血液中脂質(zhì)的運輸
B. 多食用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可以緩解高膽固醇血癥
C. 若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太低,可能使機體出現(xiàn)代謝紊亂和缺鈣的癥狀
D. 膽固醇與糖類、磷脂的組成元素相同
19. 當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鮮榨果汁因為“新鮮”得到了很多人青睞,其實當你喝下一杯3個蘋果榨成的蘋果汁后,就可能攝入了33g的果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長期大量飲用鮮榨果汁可能會導致人體肥胖
B. 果糖不能被水解,屬于單糖,可以被細胞直接吸收
C. 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脫水縮合而成
D. 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可以在人體消化分解成果糖
20. 維生素D3可從牛奶、魚肝油等食物中獲取,也可在陽光下由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zhuǎn)化而來,活化維生素D3可促進小腸和腎小管等部位對鈣的吸收。研究發(fā)現(xiàn),腎臟合成和釋放的羥化酶可以促進維生素D3的活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腎功能下降可導致機體出現(xiàn)骨質(zhì)疏松
B. 適度的戶外活動,有利于少年兒童的骨骼發(fā)育
C. 維生素D3可由7-脫氫膽固醇轉(zhuǎn)化,可能與他們同屬固醇類物質(zhì),都含C、H、O、P有關
D. 腎功能障礙時,補充維生素D3不能有效緩解血鈣濃度下降
21. 下列化合物中,屬于構成生物體蛋白質(zhì)氨基酸的是( )
A. ②④⑤⑥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⑥
22. 下列對蛋白質(zhì)的結構和功能敘述正確的是( )
A. 每個蛋白質(zhì)分子均含有21種氨基酸
B. 高溫會破壞蛋白質(zhì)的空間結構,使其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C. 蛋白質(zhì)具有催化、運輸、免疫等功能,這些蛋白質(zhì)稱為結構蛋白
D. 作為手術縫合線的膠原蛋白被分解成氨基酸才可以被人體吸收
23. “老子平生湯餅腸,客間湯餅亦何嘗。怪來今晚加餐飯,一味廬山筍蕨香?!敝忻枋隽嗽娙藢γ朗车南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湯”中含有的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
B. “餅”中的淀粉需經(jīng)消化道分解才能被吸收利用
C. “腸”中的蛋白質(zhì)種類繁多的原因之一是氨基酸互相結合的方式多種多樣
D. “筍”作為食物時,其細胞壁中的纖維素不能被人體利用
24. 下圖為人體中一個由α、β、γ三條多肽鏈形成的蛋白質(zhì)分子,共含271個氨基酸,圖中每條虛線表示由兩個巰基(—SH)脫氫形成的一個二硫鍵(—S—S—)。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蛋白質(zhì)含268個肽鍵,21種氨基酸
B. 該蛋白質(zhì)中最多含有3個游離的氨基和3個游離的羧基
C. 氨基酸形成圖中蛋白質(zhì)后,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原來減少了4832
D. 該蛋白質(zhì)水解時,水中的H只用于氨基的形成
25. 蛋白質(zhì)分子結構具有多樣性的原因不包括( )
A. 組成蛋白質(zhì)分子的氨基酸的種類不同,數(shù)目成百上千
B. 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的排列次序變化多端
C. 由氨基酸形成的肽鏈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D. 組成肽鏈的元素成百上千
26. 下圖是細胞內(nèi)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五肽,關于圖中標號表述正確的是( )
A. ①是羧基B. ②是肽鍵C. ③是氨基D. ④是R基
27. 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DNA和RNA中有3種相同的堿基
B. 構成葉肉細胞核酸的核苷酸有8種
C. 遺傳信息不能儲存在RNA分子中
D. 真核細胞的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zhì)中
28. 如圖為DNA和RNA化學組成的比較概念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 )
A. 脫氧核糖、鳥嘌呤、腺嘌呤、胞嘧啶
B. 胸腺嘧啶、腺嘌呤、磷酸、胞嘧啶
C. 核糖、脫氧核糖、磷酸、鳥嘌呤
D. 胞嘧啶、鳥嘌呤、腺嘌呤、磷酸
29.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小鼠的軟骨細胞中富含一種微型單鏈核糖核酸分子“miR140”。與正常小鼠比較,不含該分子的實驗小鼠軟骨更容易受損。下列關于該分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含有A、T、G、C四種堿基
B. 含有C、H、 O、N、P五種元素
C. 其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
D. 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有機物
30. 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小分子單體能構成許多不同的多聚體,模式圖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圖中多聚體為多糖,則構成它的單體一定是葡萄糖
B. 若圖中多聚體為DNA,則參與其構成的脫氧核糖有4種
C. 若圖中單體表示氨基酸,則形成長鏈時不是所有氨基和羧基都參與脫水縮合
D. 若圖中 S1、S2、S3、S4……是同一種單體,則該多聚體可以表示脂肪
二、簡答題(共40分)
31. 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罪魁禍首”。如圖是幽門螺桿菌結構模式圖。請回答:
(1)幽門螺桿菌與酵母菌比較,二者共有的結構是____(填序號);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幽門螺桿菌____。
(2)沃倫和馬歇爾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慢性胃炎活體標本時,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某種細菌,而且這種細菌總是出現(xiàn)在慢性胃炎標本中,而在正常的胃竇黏膜中則無這種細菌。他們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提出了關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設。該假設最可能是____。
(3)為了進一步探究影響幽門螺桿菌生長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培養(yǎng)該菌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在某種細菌(簡稱W菌)的周圍,幽門螺桿菌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他們把W菌接種在專門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除去W菌,在此培養(yǎng)基上再培養(yǎng)幽門螺桿菌,結果是幽門螺桿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長繁殖。
①據(jù)材料分析,研究小組的同學對“造成W菌周圍的幽門螺桿菌不能正常生長繁殖”的原因最可能的假設是____。
②試參照上述材料設計實驗驗證①中的假設。
A.方法步驟:
a.制備培養(yǎng)基:取兩個培養(yǎng)皿,按相同的營養(yǎng)成分配制成甲、乙兩個培養(yǎng)基。
b.設置對照:在甲培養(yǎng)基上接種W菌,乙培養(yǎng)基上不接種W菌,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對甲培養(yǎng)基進行的操作是除去W菌。
c.接種幽門螺桿菌:在甲、乙兩培養(yǎng)基上分別接種相同的幽門螺桿菌。
d.培養(yǎng)觀察: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甲、乙兩個培養(yǎng)基上的幽門螺桿菌。
B.實驗結果:____培養(yǎng)基上的幽門螺桿菌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繁殖,而____培養(yǎng)基上的幽門螺桿菌的生長繁殖不受抑制,正常繁殖。
32. 成都地區(qū)盛產(chǎn)冬寒菜,這種蔬菜以其清脆可口、營養(yǎng)豐富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冬寒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多種無機鹽,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在儲存冬寒菜種子前,農(nóng)民需要將剛收獲的種子曬干,以防止種子在儲存過程中發(fā)霉變質(zhì)。根據(jù)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冬寒菜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在冬寒菜種子萌發(fā)初期,結合水/自由水的值_____(填“上升”“不變”或“下降”)。
(2)農(nóng)民曬種時冬寒菜種子失去的主要是以_____的形式存在于細胞中的水。當把種子曬干后放在試管中點燃,直至燃成灰燼,此灰燼主要是_____。
(3)冬寒菜清脆可口,是由于含水量較高,維生素和無機鹽等多種物質(zhì)溶解于水中。水作為良好溶劑的原因是_____。
(4)在冬寒菜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如果鉀供應不足,可能會導致葉片邊緣變褐色,影響冬寒菜的正常生長,這說明無機鹽具有_____的功能。如果鎂供應不足,冬寒菜的光合作用會受影響,其原因是_____。
33. 北京烤鴨是北京傳統(tǒng)特色美食,所用的肉鴨在育肥期主要以玉米、谷類等為飼料。北京烤鴨通常的食用方法為:小麥粉制作的荷葉餅,抹上甜面醬,放上烤鴨片、蔥條、黃瓜條等,卷起食用?;卮鹣铝袉栴}:
(1)荷葉餅中所含淀粉的基本單位是_____。為了探究淀粉是否為還原糖,直接在淀粉溶液中加入斐林試劑,但沒有發(fā)生相應的顏色反應,_____(能/不能)說明淀粉為非還原糖,原因是_____。
(2)烤鴨片所含有的脂肪中主要為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肉鴨的脂肪含量高,在沒有食物的條件下,肉鴨的生存期限會比普通鴨長,說明脂肪的主要作用是_____。
(3)北京肉鴨食用玉米、谷類等飼料能迅速育肥的原因是_____。同等質(zhì)量的脂肪和糖類相比儲能更多,是因為脂肪中_____元素的含量更高。
34. 水母發(fā)光依靠GFP蛋白,藍光及紫外線等都能激發(fā)GFP蛋白發(fā)出綠色熒光。GFP蛋白能在厭氧細胞以外的任何細胞中發(fā)熒光,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活體報告蛋白。GFP蛋白由228個氨基酸組成,其中第65、66、67位分別為絲氨酸、酪氨酸、甘氨酸,其結構如圖所示,數(shù)字代表氨基酸位點?;卮鹣铝袉栴}:
(1)GFP蛋白的N-端和C-端分別是-NH2和_____,第65、66、67位三種氨基酸結構中的_____不同。高溫條件下,GFP蛋白被激發(fā)后不能發(fā)出綠色熒光,分析其原因是_____。
(2)科研團隊僅將第66位的酪氨酸轉(zhuǎn)換成組氨酸后,獲得的BFP蛋白能發(fā)藍色熒光。和GFP蛋白比,BFP蛋白發(fā)藍色熒光與其特定的氨基酸_____有關。
(3)在GFP蛋白第157位谷氨酰胺和158位賴氨酸之間插入短肽,GFP蛋白仍能發(fā)出綠色熒光。插入短肽之前需先斷裂兩種氨基酸之間的_____(填化學鍵),插入短肽的過程中發(fā)生了_____反應,此過程產(chǎn)生了_____分子水。
(4)蛋白質(zhì)除了構建細胞特定結構外,還有哪些功能?請列舉三個_____、_____、_____。
35. 大豆植株生長過程中形成根瘤容納根瘤菌,根瘤菌能固定大氣中的N2為大豆提供N元素,提高大豆產(chǎn)量。根瘤菌被噬菌體(一種病毒)侵染后數(shù)量減少,導致固氮作用減弱,大豆產(chǎn)量下降。
(1)噬菌體含有胸腺嘧啶不含尿嘧啶,說明噬菌體的遺傳信息儲存在_____分子中。與根瘤菌相比,噬菌體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qū)別是_____。
(2)下圖A為根瘤菌細胞某種核酸的基本單位,虛線方框表示腺嘌呤;圖B為根瘤菌細胞某種核酸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A所示物質(zhì)生物學名稱是_____,圖B中①代表_____。圖B代表的物質(zhì)雖然只有4種基本單位,但可以儲存大量遺傳信息,其原因是_____。
(3)大豆葉肉細胞中含有_____種核酸,由A、T、U3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共有_____種。
(4)核酸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_____中有重要作用。離子
K+
Mg2+
Ca2+
NO3-
H2PO4-
SO2-
Zn2+
培養(yǎng)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ml/L)
1
0.25
1
2
1
0.25
1
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考試生物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考試生物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題(Word版附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