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一、現代文閱讀
(一)現代文閱讀Ⅰ(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傳記發(fā)展到了現當代,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傳”“死者才入志”的傳統(tǒng),出現了很多為尚健在者立傳修譜的作品,包括自傳、自敘傳、自述等。各地在修方志、族譜時,也將健在的相關名人收錄其中。以往,立傳被認為是一樁莊嚴慎重的事,它與作史、樹碑(包括死后立墓志銘、紀念碑、塑像等)一樣神圣,是并非凡人均可“享受”的一種文化“待遇”。而到了今天,人們對于立傳作史已然沒有了那種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的心理,更多是抱著一種實用、入世、濟國齊家的心理。于是,姓氏家族修譜時開始為本家族的名人或有點影響和成就的人立傳。在出版方面,也出現了不少為企業(yè)或企業(yè)家立傳的作品。這固然有經濟利益驅動的因素,但也與人們看待傳記的眼光發(fā)生改變有關。
在這中間,作家傳記大量涌現甚至被不斷重寫,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譬如,關于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都有不止一部傳記,特別是路遙的傳記差不多已有10部。但凡獲得國家級文學獎項或有全國性聲譽的作家,往往都有傳記。這或許是因為作家的生平經歷及創(chuàng)作道路,對其他寫作者和文學愛好者具有啟示與感召意義,同時又具有文學史價值。
這些年出現了許多為一座城市立傳的作品。譬如何建明《我的天堂》,描寫蘇州改革開放歷史;曾平標描寫港珠澳大橋前世今生的《中國橋——港珠澳大橋圓夢之路》,是為一項具體工程立傳;徐劍的《大國重器》,則是為中國火箭軍作傳。這些新傳記,作傳對象幾乎都不是人物和生命體,而是工程、城市、部隊、江河湖海渠等“泛生命體”。在作家眼中,這些事物似乎都變成了有生命的物體和存在,他們通過細致深入地梳理具體事件事物的來龍去脈、發(fā)展歷程,力求進行詳盡準確的考據考證,以此還原歷史。這些作品往往具有鮮明的史志史傳、文獻和學術價值。
傳記文學在寫作手法上也在努力出新出奇。譬如在敘事人稱上,有的嘗試運用第二人稱,如蔣巍的《牛玉儒定律》,很好地拉近了讀者與主人公的距離,給人以親切如朋友促膝談心式的帶入感。王旭烽的《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啊》采用與亡靈對話的敘事方式,別出心裁。方敏的《熊貓史詩》將動物進行擬人化、人格化,新穎有趣。有些傳記作者更注重以親歷者和見證者身份來寫人物生平,真實可感。
傳記屬于歷史書寫,秉持史家春秋筆法,“不虛美、不隱惡”,追求全面真實是基本要求。但今天傳記的繁榮或某種程度上的泛濫,影響了寫作風氣,導致人們有意甚至刻意諱言傳主之“惡”,回避其不光彩的往事、不愿公開的隱私。尤其是在為生者立傳時,還會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這種價值取向就更為突出和普遍。今天我們讀到的生者傳記,幾乎很少寫到人物的缺點、不足、遺憾。有的傳記甚至為了拔高人物,還存在一些人為編造美化、“涂脂抹粉”的成分。傳記文學的這一發(fā)展趨向,尤其值得作家們引以為戒、高度警惕和自覺防范。
另一種趨向同樣值得警惕,那就是片面解讀或一味“曲解”歷史、“歪解”歷史,把那些歷史上早有定論的人物拿出來炒冷飯,打著“重寫歷史”的旗號為某些歷史人物翻案,有意回避或者淡化其在歷史上的負面形象。這種趨向,可能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也可能是嘩眾取寵故作驚人語。
(摘編自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傳記文學新發(fā)展》)
材料二:
傳記文學的藝術真實性要求傳記文學作家在遵循歷史事實的前提下,通過形象可感的細節(jié)、個性化的對話、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自然景物的描寫等來突出人物的性格,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對于傳記文學來說,它的真實與否以及真實“值”的程度如何,主要不是看它寫了什么樣的歷史而是怎么寫歷史,即作家是否根據自己對歷史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將其納入富有意味的審美機制中加以表現,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雙合金”。這也是作品的真實描寫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們有些傳記文學常常給人一種干癟、乏味之感,例如《李大釗傳》中許多篇幅是對李大釗的思想和著作進行抽象的論述,而沒有動人的情節(jié)。李大釗在上絞刑架前曾作了一次沉著平靜的演講,并且敵人將他吊上去三次,放下來三次,李大釗依然面不改色。按理這段文字可以寫得相當精彩,而作者卻收緊想象的翅膀,筆力不逮地寫成“發(fā)表了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說,并高呼口號……”。然而另一部寫革命烈士的《鄧中夏傳》,在寫鄧中夏如何從埋頭學習、追求真理到走出書齋投身革命的過程中,作者并沒有按照慣例寫些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氣壯山河的豪言,劍拔弩張的爭論,而是結合一些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刻畫來完成,既有文采又不失實,使人看后執(zhí)卷凝思,悠然神往。
(摘編自白志堅《論傳記文學的真實性》)
1. 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今天的人們打破傳統(tǒng),開始為健在的家族名人、企業(yè)或企業(yè)家作傳,表明人們對立傳作史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
B. “泛生命體”擁有珍貴的文獻和學術價值,它們被作家賦予了生命的活力,成了作家們書寫的熱門對象。
C. 現當代傳記的寫作手法靈活多變,在敘事方式、修辭等方面出新出奇,給讀者帶來了豐富的閱讀體驗。
D. 今天有的作家在作傳時會有意諱言傳主之“惡”,過度包裝,這違背了傳記文學追求真實全面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
2.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著名作家的傳記之所以會被不斷重寫,是因為他們的個人經歷對讀者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和啟示意義。
B. 材料一分析了現當代傳記文學的發(fā)展特點,指出值得人們引以為戒的問題,并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C. 怎么寫歷史比寫什么歷史更重要,它決定了傳記的真實程度,對作品的真實描寫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D. 材料二中作者將《李大釗傳》和《鄧中夏傳》進行比對,指出了前者的不足,對后者表達了贊許之情。
3. 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傳記作品中,最不能體現現當代傳記文學發(fā)展特點的一項是( )(3分)
A. 《天下第一渠》為一條人工河鄭國渠立傳,記述了鄭國渠兩千多年的風云歷史和興衰流轉。
B. 航宇寫作《路遙的時間》,以見證者的身份講述路遙在人世間最后二年的生存狀況和經歷。
C. 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史料翔實,文筆風趣,充分表現了傳主蘇東坡的個性、才華和魅力。
D. 《王蒙自述》中王蒙結合自己幾十年的傳奇經歷,總結了人生經驗與體悟,講述人生至理。
4. 傳記文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原因是什么?請結合材料一簡要分析。(4分)
5. 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傳記文學中“真”的理解。(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18分)
人生(節(jié)選)
路遙
劉巧珍刷牙了。這件事本來很平常,可一旦在她身上出現,立刻便在村里傳得風一股雨一股的。在村民們看來,刷牙是干部和讀書人的派勢,土包子老百姓誰還講究這?讀書人高加林刷牙,巧珍的妹妹巧玲刷牙,大家誰也不奇怪,唯獨不識字的女社員劉巧珍刷牙,大家感到又新奇又不習慣。
“哼,劉立本的二女子能翹得上天呀!好好個娃娃,怎突然學成了這個樣子?”
“一天門外也沒逛,斗大的字不識一升,倒學起文明來了!”
“衛(wèi)生衛(wèi)生,老母豬不講衛(wèi)生,一肚子下十幾個價胖豬娃哩!”
“哈呀,你們沒見,一早上圪蹴在老人與垃畔上,滿嘴血糊子直淌!看過洋不洋?”
……
村里少數思想古舊、不習慣現代文明的人,在山里,在路上,在家里,紛紛議論他們村新出現的這個“西洋景”。
劉巧珍根本不管這些議論,她非刷牙不可!因為這是親愛的加林哥要她這樣做的?。“V情的姑娘為了讓心愛的男人喜歡,任何勇氣都能鼓起來。她根本不管世人的譏笑;她為了加林的愛情什么都可忍受。
這天早晨,她端著牙缸,又蹲在他們家的垃畔上刷開了牙,沒刷幾下,生硬的牙刷很快就把牙床弄破了,情況正如村里人傳說的“滿嘴里冒著血糊子”。但她不管這些照樣使勁刷。巧玲告訴她,剛開始刷牙,把牙床刷破是正常的,刷幾次就好了。
這時候,碰巧幾個出山的女子路過她家門前,嬉皮笑臉地站下看她出“洋相”、另外一些村里的碎腦娃娃看見這幾個女子圍在這里,不知出了啥事,也跑過來湊熱鬧了;緊接著,幾個早起拾糞路過這里的老漢也過來看新奇。
這些人圍住這個刷牙的人,稀奇地議論著,聲音嗡嗡地響成一片。那幾個拾糞老頭竟然在她前面蹲下來,像觀察一頭生病的牛犢一樣,互相指著她的嘴巴各抒己見。后面來的一個老漢看見她滿嘴里冒著血沫子,還以為得了啥急癥,對其他老漢驚呼:“還不趕快請個醫(yī)生來?”逗得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了。
巧珍本來想和周圍的人辯解幾句,大大方方開個玩笑解脫自己,無奈嘴里說不成話。她也不管這些了,照樣不慌不忙刷她的牙。她本來想結束了,但又賭氣地想:我多刷一會讓他們看,叫他們看得習慣著!
她右手很不靈巧地拿牙刷在嘴里鼓弄了好一陣后,然后取出牙刷,喝了一口缸子里的清水,淋了漱口,把牙膏沫子吐在地上,又喝了一口水漱起來。周圍一圈人的眼光就從那牙缸子里看到她的嘴上,又從她的嘴上看到土地上。
這時候,巧珍她爸趕著兩頭牛正從河溝里上他家的址畔。這個莊稼人兼生意人前幾天又買了兩頭牛,還沒轉手賣出去,剛才吆著牲口到溝里飲水去。
立本五十來歲,臉白里透紅,皺紋很少,看起來還年輕。他穿一身干凈的藍咔嘰衣服,不過是莊稼人的式樣;頭上戴著白市布瓜殼帽。看起來不太像個農民,至少像是城里機關灶上的炊事員。劉立本吆牛上了垃畔,見一群人圍住巧珍看她刷牙,早已氣得鬼火冒心了!他發(fā)現巧珍這幾天衣服一天三換,頭梳個沒完沒了,竟然還能翹得刷起了牙。他前兩天早想發(fā)火了,但覺得女子大了,怕她吃消不了,硬忍著沒吭聲。
現在他看見巧珍在一群人面前丟人敗興,實在起火得不行了。他丟下兩頭牛不管,滿臉通紅,豁開人群,大聲喝寫道:“不要臉的東西,還不快滾回去!給老子跑到門外丟人來了!”
劉立本一聲喝寫,趕散了所有看熱鬧的人。娃娃女子們先跑了,幾個老漢慌忙提起拾糞筐,尷尬地出了他們本不該來的這個地方。
巧珍手里提著個刷牙缸子,眼里噙著兩顆淚珠說:“爸,你為哈罵人哩!我刷牙講衛(wèi)生,有什么不對?”
“狗屁衛(wèi)生!你個土包子老百姓,滿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話你這個敗家子!你羞先人哩!”
“不管怎樣,刷個牙算什么錯!”巧珍嘴硬地辯解說,“你看你的牙,五十來歲就掉了那么多,說不定就是因為沒……”
“放屁!牙好牙壞是天生的,和刷不刷有屁相干!你爺一輩子沒刷牙,活了八十歲還滿口齊牙,臨歿的前一年還咬得吃核桃哩!你趁早把你那些刷牙家具撇了!”
“那巧玲刷牙你為什么不管?”
“巧玲是巧玲,你是你!人家是學生,你是個老百姓!”
“老百姓就連衛(wèi)生也不能講了?”巧珍一下委屈得哭開了。她大聲和父親嚷著說:“你為什么不供我上學?你就知道個錢!你再知道個啥?你把我的一輩子都毀了,叫我成了個睜眼瞎子!今兒個我刷個牙,你還要這樣欺負我……”她一下背過身,雙手蒙住臉哭得更厲害了。
劉立本一下子慌了。他很快覺得他剛才太過分——他已經好多年不這樣對待孩子了,他趕忙過來乖哄她說:“爸爸不對,你別哭了,以后要刷,就在咱家灶火圪坳里刷,不要跑到垃畔上刷嘛!村里人笑話哩……”
“讓他們笑話!我什么也不怕!我就要到垃畔上刷!”巧珍狠狠地對父親說。
劉立本嘆了一口氣,回頭向院子后面看了看,立刻驚叫一聲,撒開腿就跑——他的那兩頭牛已快把他辛苦務養(yǎng)起來的幾畦包心菜啃光了!
巧珍擦去淚水,委屈地轉身回了家。她先洗了臉,然后對著鏡子認真地梳起了頭發(fā)。她把原來的兩根粗黑的短辮,改成像城里姑娘們正時興的那種發(fā)式:把頭發(fā)用花布手帕在腦后扎成蓬蓬松松的一團。穿什么衣服呢?她感到苦惱起來。
(有刪改)
6. 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洋不洋”“西洋景”“洋相”等詞,表明刷牙在當時的農村還是一件新奇事,表現出村里人對文明、先進生活的向往。
B. 巧珍之所以“不慌不忙刷她的牙”,還想“多刷一會兒讓他們看”,是因為她大方開朗、不拘小節(jié),沒看出村民的譏笑。
C. 劉立本“看起來不太像個農民,至少像是城里機關灶上的炊事員”,表明他與其他村民不同,暗示他最終會支持女兒刷牙。
D. 從“委屈得哭開了”到“雙手蒙住臉哭得更厲害了”,寫出巧珍因父親不供自己上學而成了“睜眼瞎子”的委屈與心酸。
7. 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本文注重從小事中感受大時代,刷牙看似是一件十分平常的小事,但人們異乎尋常的反應,卻讓尋常故事有了歷史感,凸顯出了時代特色。
B. 本文以刷牙為中心展開故事情節(jié),從描寫村民圍觀巧珍刷牙,到敘述父親與巧珍爭吵,“刷牙”貫穿全文,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使情節(jié)更集中緊湊。
C. “像觀察一頭生病的牛犢一樣”一句,以生病的牛犢來比喻滿嘴血糊子的巧珍,貼合觀察者拾糞老頭的身份,突出了他們對巧珍的嘲弄與鄙夷。
D. 本文用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特點,如劉立本與巧珍的對話,既表現出劉立本粗鄙、好面子的一面,也表現了他對女兒慈愛溫和的一面。
8. 請結合巧珍刷牙的經過,簡要分析小說所揭示的村民面對新奇事物的具體心態(tài)。(6分)
9. 小說以“劉巧珍刷牙了”開篇,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19分)
衛(wèi)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莊公弗禁石碏諫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猶未也,階之為禍。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昣①者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君人者將禍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弗聽。石碏子石厚與州吁游,石碏禁之,不可。衛(wèi)桓公立,石碏乃老。
四年春,衛(wèi)州吁弒桓公而立。
魯隱公問于眾仲曰:“衛(wèi)州吁其成乎?”對曰:“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②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夫州吁弒其君而虐用其民,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不免矣。”
州吁未能和其民。石厚問定君于石碏,石碏曰:“王覲為可?!痹唬骸昂我缘糜P?”曰:“陳桓公方有寵于王。陳、衛(wèi)方睦,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厚從州吁如陳。石碏使告于陳曰:“衛(wèi)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标惾藞?zhí)之而請蒞于衛(wèi)。九月,衛(wèi)人使右宰丑蒞殺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蒞殺石厚于陳。
(節(jié)選自《左傳》)
【注】①昣:鎮(zhèn)定自重的樣子。②棼:蚡亂
10.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衛(wèi)A公B子C州D吁E嬖F人G之H子I也J有K寵L而M好N兵O莊P公Q弗R禁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老,文中指“告老還鄉(xiāng)”。與《陳情表》中“凡在故老,猶蒙矜育”的“老”意思不同。
B. 濟,文中指“成功”。與《燭之武退秦師》中“朝濟而夕設版焉”的“濟”意思不同。
C. 從,文中指“跟從”。與《鴻門宴》中“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的“從”意思相同。
D. 耄,年齡八九十歲稱為耄。常和“耋”連用,耄耋泛指年紀大,高壽。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石碏認為不能讓孩子走邪路,驕傲、奢侈、淫蕩等的產生都是寵愛和賞賜太過的緣故。
B. 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公子州吁有交往,石碏禁止他們往來,卻未能如愿。
C. 州吁殺了國君,又暴虐地奴役百姓,不能使百姓調和,他向石碏請教能使君王安定的辦法。
D. 石厚和州吁到了陳國,石碏派人告訴陳國,這兩個人確實是弒君者,可趁機處置他們。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4分)
(2)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不免矣。(4分)
14. 眾仲認為州吁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具體表現在哪兩個方面?(2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9分)
與諸公送陳郎將①歸衡陽
李白
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②。
回飆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
氣清岳秀有如此,郎將一家拖金紫。
門前食客亂浮云,世人皆比孟嘗君。
江上送行無白璧③,臨歧惆悵若為分。
【注】①郎將:為武官名。②南極老人星:《史記·天官書》:“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極老人,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常以秋分時候之于南郊。”③白璧:《呂氏春秋》:郈成子為魯聘于晉。過衛(wèi),右宰谷臣止而觴之,酒酣而送之以璧。
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首聯描寫了衡山隨著天色漸暗更顯蒼翠,一個“下”字突顯了衡山之高峻。
B. “回飆”寫出風大而疾,疾風席卷了山上的積雪,積雪如飛花般飛落洞庭湖。
C. “拖金紫”顯示了陳郎將一家披金戴銀的富有豪奢,表現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D. 送別時無“白璧”相贈,表現了友人離別時作者無法挽留的遺憾和不舍之情。
16. 作者用多種手法表現了陳郎將多方面的特點,試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下一些有關“赤壁”的詩文追懷歷史英雄人物。比如,他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通過寫周瑜“_________”的裝束,表現其儒將風度;在《赤壁賦》中通過寫曹操面對大江斟酒,并且“_________”,表現其文武雙全的形象。
(2)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個問句,運用比喻手法,寫出阿房宮中“橋”和“復道”的宏偉壯觀。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借落葉和江水兩個意象抒發(fā)詩人人生遲暮的感傷,意境雄渾闊大。
三、語言文字運用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10分)
物象( ① ),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fā)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思,就帶上了詩人主觀的色彩。這時它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經過詩人審美經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趣味;另一方面,又通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 ② )。經過這兩方面加工的物象進入詩中就是意象。詩人的美學趣味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個意的內容。因此可以說,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
物象是意象的基礎,從物象到意象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 ③ )。例如,“梅”這個詞表示一種客觀的事物,它有形狀有顏色,具備某種象。當詩人將它寫入作品中時,它就成了詩歌中融入詩人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學理想的帶著傲雪凌霜意趣的意象。
18. 請在文中括號里補寫恰當的語句,使它與上下文語意連貫、內容貼切,整段文字結構完整、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19. 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3個較短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9分)
每到雨季,各種山鮮紛紛上市,云南人卻對野生菌 A ,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野生菌種類繁多,松茸、雞樅等為人熟知,但被稱為“高山牛肝菌之王”的網蓋牛肝菌卻 B ,因為它只在大山深處靜靜生長。
它之所以被稱為“高山牛肝菌之王”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它分布的區(qū)域海拔高,最高可達4300米以上。目前已知它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四川、西藏、湖北和臺灣等地的云杉和冷杉林中。其次,網蓋牛肝菌個體壯碩,菌蓋直徑可超過30厘米,且外形醒目,菌蓋表面呈網狀,形似龜背。不僅如此,若在顯微鏡下觀察,它的孢子也比同屬的其他物種更大。從形態(tài)上看,“大”已被網蓋牛肝菌表現得 C ,而這種“大”的特征,或許正是它適應高寒地區(qū)的完美表現。
研究發(fā)現該種分化時間較早,其演化可能同時受橫斷山脈的快速形成和第四紀冰期氣候波動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因此,網蓋牛肝菌是研究亞高山外生菌根真菌演化規(guī)律及中國大陸——臺灣物種間斷分布機理的理想材料。
20.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21.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
22. 中學生小王有兩個疑問分別在材料第二段和第三段中找到了答案,小王的疑問是什么?請以問句的形式簡要表述,每個問題不超過25個字。(3分)
四、寫作
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洼則盈?!弊匀恢?,地勢低洼,水則順勢積聚,形成水池,乃至深淵。洼地常常得到水的滋潤,不至于干枯而貧瘠、荒蕪。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年級上學期開學收心測試卷
語 文
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一、現代文閱讀
(一)現代文閱讀Ⅰ(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傳記發(fā)展到了現當代,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傳”“死者才入志”的傳統(tǒng),出現了很多為尚健在者立傳修譜的作品,包括自傳、自敘傳、自述等。各地在修方志、族譜時,也將健在的相關名人收錄其中。以往,立傳被認為是一樁莊嚴慎重的事,它與作史、樹碑(包括死后立墓志銘、紀念碑、塑像等)一樣神圣,是并非凡人均可“享受”的一種文化“待遇”。而到了今天,人們對于立傳作史已然沒有了那種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的心理,更多是抱著一種實用、入世、濟國齊家的心理。于是,姓氏家族修譜時開始為本家族的名人或有點影響和成就的人立傳。在出版方面,也出現了不少為企業(yè)或企業(yè)家立傳的作品。這固然有經濟利益驅動的因素,但也與人們看待傳記的眼光發(fā)生改變有關。
在這中間,作家傳記大量涌現甚至被不斷重寫,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譬如,關于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都有不止一部傳記,特別是路遙的傳記差不多已有10部。但凡獲得國家級文學獎項或有全國性聲譽的作家,往往都有傳記。這或許是因為作家的生平經歷及創(chuàng)作道路,對其他寫作者和文學愛好者具有啟示與感召意義,同時又具有文學史價值。
這些年出現了許多為一座城市立傳的作品。譬如何建明《我的天堂》,描寫蘇州改革開放歷史;曾平標描寫港珠澳大橋前世今生的《中國橋——港珠澳大橋圓夢之路》,是為一項具體工程立傳;徐劍的《大國重器》,則是為中國火箭軍作傳。這些新傳記,作傳對象幾乎都不是人物和生命體,而是工程、城市、部隊、江河湖海渠等“泛生命體”。在作家眼中,這些事物似乎都變成了有生命的物體和存在,他們通過細致深入地梳理具體事件事物的來龍去脈、發(fā)展歷程,力求進行詳盡準確的考據考證,以此還原歷史。這些作品往往具有鮮明的史志史傳、文獻和學術價值。
傳記文學在寫作手法上也在努力出新出奇。譬如在敘事人稱上,有的嘗試運用第二人稱,如蔣巍的《牛玉儒定律》,很好地拉近了讀者與主人公的距離,給人以親切如朋友促膝談心式的帶入感。王旭烽的《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啊》采用與亡靈對話的敘事方式,別出心裁。方敏的《熊貓史詩》將動物進行擬人化、人格化,新穎有趣。有些傳記作者更注重以親歷者和見證者身份來寫人物生平,真實可感。
傳記屬于歷史書寫,秉持史家春秋筆法,“不虛美、不隱惡”,追求全面真實是基本要求。但今天傳記的繁榮或某種程度上的泛濫,影響了寫作風氣,導致人們有意甚至刻意諱言傳主之“惡”,回避其不光彩的往事、不愿公開的隱私。尤其是在為生者立傳時,還會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這種價值取向就更為突出和普遍。今天我們讀到的生者傳記,幾乎很少寫到人物的缺點、不足、遺憾。有的傳記甚至為了拔高人物,還存在一些人為編造美化、“涂脂抹粉”的成分。傳記文學的這一發(fā)展趨向,尤其值得作家們引以為戒、高度警惕和自覺防范。
另一種趨向同樣值得警惕,那就是片面解讀或一味“曲解”歷史、“歪解”歷史,把那些歷史上早有定論的人物拿出來炒冷飯,打著“重寫歷史”的旗號為某些歷史人物翻案,有意回避或者淡化其在歷史上的負面形象。這種趨向,可能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也可能是嘩眾取寵故作驚人語。
(摘編自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傳記文學新發(fā)展》)
材料二:
傳記文學的藝術真實性要求傳記文學作家在遵循歷史事實的前提下,通過形象可感的細節(jié)、個性化的對話、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自然景物的描寫等來突出人物的性格,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對于傳記文學來說,它的真實與否以及真實“值”的程度如何,主要不是看它寫了什么樣的歷史而是怎么寫歷史,即作家是否根據自己對歷史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將其納入富有意味的審美機制中加以表現,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雙合金”。這也是作品的真實描寫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們有些傳記文學常常給人一種干癟、乏味之感,例如《李大釗傳》中許多篇幅是對李大釗的思想和著作進行抽象的論述,而沒有動人的情節(jié)。李大釗在上絞刑架前曾作了一次沉著平靜的演講,并且敵人將他吊上去三次,放下來三次,李大釗依然面不改色。按理這段文字可以寫得相當精彩,而作者卻收緊想象的翅膀,筆力不逮地寫成“發(fā)表了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說,并高呼口號……”。然而另一部寫革命烈士的《鄧中夏傳》,在寫鄧中夏如何從埋頭學習、追求真理到走出書齋投身革命的過程中,作者并沒有按照慣例寫些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氣壯山河的豪言,劍拔弩張的爭論,而是結合一些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刻畫來完成,既有文采又不失實,使人看后執(zhí)卷凝思,悠然神往。
(摘編自白志堅《論傳記文學的真實性》)
1. 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今天的人們打破傳統(tǒng),開始為健在的家族名人、企業(yè)或企業(yè)家作傳,表明人們對立傳作史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
B. “泛生命體”擁有珍貴的文獻和學術價值,它們被作家賦予了生命的活力,成了作家們書寫的熱門對象。
C. 現當代傳記的寫作手法靈活多變,在敘事方式、修辭等方面出新出奇,給讀者帶來了豐富的閱讀體驗。
D. 今天有的作家在作傳時會有意諱言傳主之“惡”,過度包裝,這違背了傳記文學追求真實全面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
2.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著名作家的傳記之所以會被不斷重寫,是因為他們的個人經歷對讀者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和啟示意義。
B. 材料一分析了現當代傳記文學的發(fā)展特點,指出值得人們引以為戒的問題,并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C. 怎么寫歷史比寫什么歷史更重要,它決定了傳記的真實程度,對作品的真實描寫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D. 材料二中作者將《李大釗傳》和《鄧中夏傳》進行比對,指出了前者的不足,對后者表達了贊許之情。
3. 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傳記作品中,最不能體現現當代傳記文學發(fā)展特點的一項是( )(3分)
A. 《天下第一渠》為一條人工河鄭國渠立傳,記述了鄭國渠兩千多年的風云歷史和興衰流轉。
B. 航宇寫作《路遙的時間》,以見證者的身份講述路遙在人世間最后二年的生存狀況和經歷。
C. 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史料翔實,文筆風趣,充分表現了傳主蘇東坡的個性、才華和魅力。
D. 《王蒙自述》中王蒙結合自己幾十年的傳奇經歷,總結了人生經驗與體悟,講述人生至理。
4. 傳記文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原因是什么?請結合材料一簡要分析。(4分)
5. 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傳記文學中“真”的理解。(6分)
【答案】1. B 2. D 3. C
4. ①受傳記繁榮、泛濫的影響,有意甚至刻意諱言傳主之“惡”。
②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故意拔高人物,人為編造美化。
③由于歷史虛無主義,或者為了嘩眾取寵,以“重寫歷史”為旗號,有意回避或者淡化其在歷史上的負面形象。
5. ①寫作傳記應秉持史家春秋筆法,追求全面真實是基本要求。
②不能因為某些因素影響,而諱言人惡,歪解曲解歷史。
③遵循歷史事實,也要通過細節(jié)、對話、環(huán)境渲染等塑造人物。
【解析】
【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比較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
B.“‘泛生命體’擁有珍貴的文獻和學術價值”錯誤,張冠李戴,由“而是工程、城市、部隊、江河湖海渠等‘泛生命體’。在作家眼中,這些事物似乎都變成了有生命的物體和存在,……這些作品往往具有鮮明的史志史傳、文獻和學術價值”可知,具有文獻和學術價值的是作家寫出的作品,而不是“工程、城市、部隊、江河湖海渠等‘泛生命體’”。故選B。
【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是因為他們的個人經歷對讀者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和啟示意義”錯誤,變或然為必然,且以偏概全,由“這或許是因為作家的生平經歷及創(chuàng)作道路,對其他寫作者和文學愛好者具有啟示與感召意義,同時又具有文學史價值”可知,原文說的是“或許是因為”,且還有“具有文學史價值”這點原因。
B.“并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錯誤,無中生有,材料一1-4段分析現當代傳記文學的發(fā)展特點,5、6段指出當下存在的問題,并未給出建議。
C.“它決定了傳記的真實程度”錯誤,以偏概全,由“主要不是看它寫了什么樣的歷史而是怎么寫歷史”可知,怎么寫歷史只是傳記真實與否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能就決定了傳記的真實程度。故選D。
【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能力。
A.體現了為“泛生命體”立傳的特點。
B.“以見證者的身份講述路遙在人世間最后二年的生存狀況和經歷”體現了“傳記文學在寫作手法上也在努力出新出奇”的特點。
C.不符合當代傳記的特點。
D.“王蒙結合自己幾十年的傳奇經歷”體現了“有些傳記作者更注重以親歷者和見證者身份來寫人物生平,真實可感”的特點。故選C。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題干限制了答題區(qū)間是材料一,題干問的是“傳記文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原因是什么”,結合5、6段分析即可。
由“但今天傳記的繁榮或某種程度上的泛濫,影響了寫作風氣,導致人們有意甚至刻意諱言傳主之‘惡’,回避其不光彩的往事、不愿公開的隱私”可知,受傳記繁榮、泛濫的影響,有意甚至刻意諱言傳主之“惡”。
由“尤其是在為生者立傳時,還會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這種價值取向就更為突出和普遍。今天我們讀到的生者傳記,幾乎很少寫到人物的缺點、不足、遺憾。有的傳記甚至為了拔高人物,還存在一些人為編造美化、‘涂脂抹粉’的成分”可知,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故意拔高人物,人為編造美化。
由“那就是片面解讀或一味‘曲解’歷史、‘歪解’歷史,把那些歷史上早有定論的人物拿出來炒冷飯,打著‘重寫歷史’的旗號為某些歷史人物翻案,有意回避或者淡化其在歷史上的負面形象。這種趨向,可能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也可能是嘩眾取寵故作驚人語”可知,由于歷史虛無主義,或者為了嘩眾取寵,以“重寫歷史”為旗號,有意回避或者淡化其在歷史上的負面形象。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和理解文本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由“傳記屬于歷史書寫,秉持史家春秋筆法,‘不虛美、不隱惡’,追求全面真實是基本要求”可知,傳記文學關鍵在于全面真實,不能避諱傳主之惡,也不能不過分地贊美傳主優(yōu)點。
由“但今天傳記的繁榮或某種程度上的泛濫,影響了寫作風氣,導致人們有意甚至刻意諱言傳主之‘惡’,回避其不光彩的往事、不愿公開的隱私。尤其是在為生者立傳時,還會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這種價值取向就更為突出和普遍”“那就是片面解讀或一味‘曲解’歷史、‘歪解’歷史,把那些歷史上早有定論的人物拿出來炒冷飯,打著‘重寫歷史’的旗號為某些歷史人物翻案,有意回避或者淡化其在歷史上的負面形象”可知,傳記之“真”要求傳記作家要全面正確解讀歷史,真實客觀記錄傳主歷史,不過度贊美,不隱瞞過失。
由“傳記文學的藝術真實性要求傳記文學作家在遵循歷史事實的前提下,通過形象可感的細節(jié)、個性化的對話、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自然景物的描寫等來突出人物的性格,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可知,“真”并非不能細致描寫,傳記需要在真實的基礎上,通過形象可感的細節(jié)、個性化的對話、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自然景物的描寫等來突出人物的性格。
(二)現代文閱讀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18分)
人生(節(jié)選)
路遙
劉巧珍刷牙了。這件事本來很平常,可一旦在她身上出現,立刻便在村里傳得風一股雨一股的。在村民們看來,刷牙是干部和讀書人的派勢,土包子老百姓誰還講究這?讀書人高加林刷牙,巧珍的妹妹巧玲刷牙,大家誰也不奇怪,唯獨不識字的女社員劉巧珍刷牙,大家感到又新奇又不習慣。
“哼,劉立本的二女子能翹得上天呀!好好個娃娃,怎突然學成了這個樣子?”
“一天門外也沒逛,斗大的字不識一升,倒學起文明來了!”
“衛(wèi)生衛(wèi)生,老母豬不講衛(wèi)生,一肚子下十幾個價胖豬娃哩!”
“哈呀,你們沒見,一早上圪蹴在老人與垃畔上,滿嘴血糊子直淌!看過洋不洋?”
……
村里少數思想古舊、不習慣現代文明的人,在山里,在路上,在家里,紛紛議論他們村新出現的這個“西洋景”。
劉巧珍根本不管這些議論,她非刷牙不可!因為這是親愛的加林哥要她這樣做的啊!癡情的姑娘為了讓心愛的男人喜歡,任何勇氣都能鼓起來。她根本不管世人的譏笑;她為了加林的愛情什么都可忍受。
這天早晨,她端著牙缸,又蹲在他們家的垃畔上刷開了牙,沒刷幾下,生硬的牙刷很快就把牙床弄破了,情況正如村里人傳說的“滿嘴里冒著血糊子”。但她不管這些照樣使勁刷。巧玲告訴她,剛開始刷牙,把牙床刷破是正常的,刷幾次就好了。
這時候,碰巧幾個出山的女子路過她家門前,嬉皮笑臉地站下看她出“洋相”、另外一些村里的碎腦娃娃看見這幾個女子圍在這里,不知出了啥事,也跑過來湊熱鬧了;緊接著,幾個早起拾糞路過這里的老漢也過來看新奇。
這些人圍住這個刷牙的人,稀奇地議論著,聲音嗡嗡地響成一片。那幾個拾糞老頭竟然在她前面蹲下來,像觀察一頭生病的牛犢一樣,互相指著她的嘴巴各抒己見。后面來的一個老漢看見她滿嘴里冒著血沫子,還以為得了啥急癥,對其他老漢驚呼:“還不趕快請個醫(yī)生來?”逗得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了。
巧珍本來想和周圍的人辯解幾句,大大方方開個玩笑解脫自己,無奈嘴里說不成話。她也不管這些了,照樣不慌不忙刷她的牙。她本來想結束了,但又賭氣地想:我多刷一會讓他們看,叫他們看得習慣著!
她右手很不靈巧地拿牙刷在嘴里鼓弄了好一陣后,然后取出牙刷,喝了一口缸子里的清水,淋了漱口,把牙膏沫子吐在地上,又喝了一口水漱起來。周圍一圈人的眼光就從那牙缸子里看到她的嘴上,又從她的嘴上看到土地上。
這時候,巧珍她爸趕著兩頭牛正從河溝里上他家的址畔。這個莊稼人兼生意人前幾天又買了兩頭牛,還沒轉手賣出去,剛才吆著牲口到溝里飲水去。
立本五十來歲,臉白里透紅,皺紋很少,看起來還年輕。他穿一身干凈的藍咔嘰衣服,不過是莊稼人的式樣;頭上戴著白市布瓜殼帽??雌饋聿惶駛€農民,至少像是城里機關灶上的炊事員。劉立本吆牛上了垃畔,見一群人圍住巧珍看她刷牙,早已氣得鬼火冒心了!他發(fā)現巧珍這幾天衣服一天三換,頭梳個沒完沒了,竟然還能翹得刷起了牙。他前兩天早想發(fā)火了,但覺得女子大了,怕她吃消不了,硬忍著沒吭聲。
現在他看見巧珍在一群人面前丟人敗興,實在起火得不行了。他丟下兩頭牛不管,滿臉通紅,豁開人群,大聲喝寫道:“不要臉的東西,還不快滾回去!給老子跑到門外丟人來了!”
劉立本一聲喝寫,趕散了所有看熱鬧的人。娃娃女子們先跑了,幾個老漢慌忙提起拾糞筐,尷尬地出了他們本不該來的這個地方。
巧珍手里提著個刷牙缸子,眼里噙著兩顆淚珠說:“爸,你為哈罵人哩!我刷牙講衛(wèi)生,有什么不對?”
“狗屁衛(wèi)生!你個土包子老百姓,滿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話你這個敗家子!你羞先人哩!”
“不管怎樣,刷個牙算什么錯!”巧珍嘴硬地辯解說,“你看你的牙,五十來歲就掉了那么多,說不定就是因為沒……”
“放屁!牙好牙壞是天生的,和刷不刷有屁相干!你爺一輩子沒刷牙,活了八十歲還滿口齊牙,臨歿的前一年還咬得吃核桃哩!你趁早把你那些刷牙家具撇了!”
“那巧玲刷牙你為什么不管?”
“巧玲是巧玲,你是你!人家是學生,你是個老百姓!”
“老百姓就連衛(wèi)生也不能講了?”巧珍一下委屈得哭開了。她大聲和父親嚷著說:“你為什么不供我上學?你就知道個錢!你再知道個啥?你把我的一輩子都毀了,叫我成了個睜眼瞎子!今兒個我刷個牙,你還要這樣欺負我……”她一下背過身,雙手蒙住臉哭得更厲害了。
劉立本一下子慌了。他很快覺得他剛才太過分——他已經好多年不這樣對待孩子了,他趕忙過來乖哄她說:“爸爸不對,你別哭了,以后要刷,就在咱家灶火圪坳里刷,不要跑到垃畔上刷嘛!村里人笑話哩……”
“讓他們笑話!我什么也不怕!我就要到垃畔上刷!”巧珍狠狠地對父親說。
劉立本嘆了一口氣,回頭向院子后面看了看,立刻驚叫一聲,撒開腿就跑——他的那兩頭牛已快把他辛苦務養(yǎng)起來的幾畦包心菜啃光了!
巧珍擦去淚水,委屈地轉身回了家。她先洗了臉,然后對著鏡子認真地梳起了頭發(fā)。她把原來的兩根粗黑的短辮,改成像城里姑娘們正時興的那種發(fā)式:把頭發(fā)用花布手帕在腦后扎成蓬蓬松松的一團。穿什么衣服呢?她感到苦惱起來。
(有刪改)
6. 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洋不洋”“西洋景”“洋相”等詞,表明刷牙在當時的農村還是一件新奇事,表現出村里人對文明、先進生活的向往。
B. 巧珍之所以“不慌不忙刷她的牙”,還想“多刷一會兒讓他們看”,是因為她大方開朗、不拘小節(jié),沒看出村民的譏笑。
C. 劉立本“看起來不太像個農民,至少像是城里機關灶上的炊事員”,表明他與其他村民不同,暗示他最終會支持女兒刷牙。
D. 從“委屈得哭開了”到“雙手蒙住臉哭得更厲害了”,寫出巧珍因父親不供自己上學而成了“睜眼瞎子”的委屈與心酸。
7. 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本文注重從小事中感受大時代,刷牙看似是一件十分平常的小事,但人們異乎尋常的反應,卻讓尋常故事有了歷史感,凸顯出了時代特色。
B. 本文以刷牙為中心展開故事情節(jié),從描寫村民圍觀巧珍刷牙,到敘述父親與巧珍爭吵,“刷牙”貫穿全文,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使情節(jié)更集中緊湊。
C. “像觀察一頭生病的牛犢一樣”一句,以生病的牛犢來比喻滿嘴血糊子的巧珍,貼合觀察者拾糞老頭的身份,突出了他們對巧珍的嘲弄與鄙夷。
D. 本文用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特點,如劉立本與巧珍的對話,既表現出劉立本粗鄙、好面子的一面,也表現了他對女兒慈愛溫和的一面。
8. 請結合巧珍刷牙的經過,簡要分析小說所揭示的村民面對新奇事物的具體心態(tài)。(6分)
9. 小說以“劉巧珍刷牙了”開篇,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答案】6. D 7. C
8. ①村民抱著“看熱鬧”的心態(tài),覺得巧珍是“出洋相”;②村民對新事物的好奇和不解,想要一探究竟;③劉立本覺得巧珍丟人現眼,認為老百姓不能跟學生比,思想保守,觀念落后。
9. ①從情節(jié)上看,“劉巧珍刷牙了”簡潔的交代了核心事件,使之成為了故事情節(jié)的線索,引發(fā)了后續(xù)一系列情節(jié),使文章情節(jié)集中緊湊。②從人物形象上看,塑造了巧珍敢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向世俗觀念挑戰(zhàn),向著新生活勇敢地邁出了一步的新形象;③從主題上看,一方面反映了村民當時農民思想的保守和落后,另一方也象征進步的潮流不可阻擋;④從效果上看,簡潔地交代特殊事件,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解析】
【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表現出村里人對文明、先進生活的向往”錯,這些詞語體現的是村民對“刷牙”的不解和新奇。
B.“沒看出村民的譏笑”錯,原文是“她本來想結束了,但又賭氣地想:我多刷一會讓他們看,叫他們看得習慣著!”,她不是沒有看出村民的譏笑,而是想要叫他們看習慣。
C.“表明他與其他村民不同,暗示他最終會支持女兒刷牙”錯,原文“不要臉的東西,還不快滾回去!給老子跑到門外丟人來了!”“狗屁衛(wèi)生!你個土包子老百姓,滿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話你這個敗家子!你羞先人哩!”,可見他認為女兒刷牙丟人,叫人看笑話,并不支持女兒刷牙,他與其他村民沒有不同。
故選D。
【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C.“嘲弄與鄙夷”錯,這個比喻表現的是村民對巧珍刷牙的不解,對新事物的好奇,并不是對巧珍的嘲弄與鄙夷。故選C。
【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人物心態(tài)的能力。
由“這時候,碰巧幾個出山的女子路過她家門前,嬉皮笑臉地站下看她出‘洋相’、另外一些村里的碎腦娃娃看見這幾個女子圍在這里,不知出了啥事,也跑過來湊熱鬧了;緊接著,幾個早起拾糞路過這里的老漢也過來看新奇”可知,巧珍刷牙引得人們圍觀,村民抱著“看熱鬧”的心態(tài),覺得巧珍是“出洋相”;
由“這些人圍住這個刷牙的人,稀奇地議論著,聲音嗡嗡地響成一片。那幾個拾糞老頭竟然在她前面蹲下來,像觀察一頭生病的牛犢一樣,互相指著她的嘴巴各抒己見。后面來的一個老漢看見她滿嘴里冒著血沫子,還以為得了啥急癥,對其他老漢驚呼:“還不趕快請個醫(yī)生來?”逗得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了”可知,人們議論紛紛,幾個拾糞的老頭還觀察巧珍的嘴巴,甚至看到她嘴巴冒著血沫子以為她得了絕癥,這都表現了村民對新事物的好奇和不解,想要一探究竟;
由“現在他看見巧珍在一群人面前丟人敗興,實在起火得不行了。他丟下兩頭牛不管,滿臉通紅,豁開人群,大聲喝寫道:‘不要臉的東西,還不快滾回去!給老子跑到門外丟人來了!’”“狗屁衛(wèi)生!你個土包子老百姓,滿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話你這個敗家子!你羞先人哩!”“巧玲是巧玲,你是你!人家是學生,你是個老百姓!”可知,巧珍父親劉立本覺得巧珍丟人現眼,認為老百姓不能跟學生比,思想保守,觀念落后。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
從情節(jié)上看,“劉巧珍刷牙了”簡潔的交代了核心事件,使之成為了故事情節(jié)的線索,引發(fā)了后續(xù)一系列情節(jié),如巧珍刷牙被圍觀“這時候,碰巧幾個出山的女子路過她家門前,嬉皮笑臉地站下看她出‘洋相’、另外一些村里的碎腦娃娃看見這幾個女子圍在這里,不知出了啥事,也跑過來湊熱鬧了;緊接著,幾個早起拾糞路過這里的老漢也過來看新奇”,父親責罵巧珍“不要臉的東西,還不快滾回去!給老子跑到門外丟人來了!”“狗屁衛(wèi)生!你個土包子老百姓,滿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話你這個敗家子!你羞先人哩!”“巧玲是巧玲,你是你!人家是學生,你是個老百姓!”,巧珍辯解“爸,你為哈罵人哩!我刷牙講衛(wèi)生,有什么不對?”“不管怎樣,刷個牙算什么錯!”巧珍嘴硬地辯解說,“你看你的牙,五十來歲就掉了那么多,說不定就是因為沒……”等,使文章情節(jié)集中緊湊。
從人物形象上看,“劉巧珍刷牙了”這是一個爆炸性事件,因為這里村民一輩子沒有刷過牙,正如劉立本所說“你爺一輩子沒刷牙,活了八十歲還滿口齊牙,臨歿的前一年還咬得吃核桃哩!”,因此對于這“新生事物”,他們好奇,不解,由此更能夠突出巧珍的與眾不同,盡管巧珍刷牙是出于對愛情的守護,“為了讓心愛的男人喜歡,任何勇氣都能鼓起來。她根本不管世人的譏笑;她為了加林的愛情什么都可忍受”,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巧珍并不像其他村民那樣保守、落后,她敢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向世俗觀念挑戰(zhàn),不認為她和妹妹身份不同就不能刷牙,向著新生活勇敢地邁出了一步。
從主題上看,巧珍的做法讓村民感覺新奇,不解,“哼,劉立本的二女子能翹得上天呀!好好個娃娃,怎突然學成了這個樣子?”“一天門外也沒逛,斗大的字不識一升,倒學起文明來了!”“衛(wèi)生衛(wèi)生,老母豬不講衛(wèi)生,一肚子下十幾個價胖豬娃哩!”“哈呀,你們沒見,一早上圪蹴在老人與垃畔上,滿嘴血糊子直淌!看過洋不洋?”恰恰反映出當時農民思想的保守和落后,而巧珍“刷牙了”,則象征進步的潮流不可阻擋。
最后從效果上看,“劉巧珍刷牙了”平地驚雷,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19分)
衛(wèi)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莊公弗禁石碏諫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猶未也,階之為禍。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昣①者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君人者將禍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弗聽。石碏子石厚與州吁游,石碏禁之,不可。衛(wèi)桓公立,石碏乃老。
四年春,衛(wèi)州吁弒桓公而立。
魯隱公問于眾仲曰:“衛(wèi)州吁其成乎?”對曰:“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②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夫州吁弒其君而虐用其民,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不免矣?!?br>州吁未能和其民。石厚問定君于石碏,石碏曰:“王覲為可?!痹唬骸昂我缘糜P?”曰:“陳桓公方有寵于王。陳、衛(wèi)方睦,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焙駨闹萦跞珀悺JF使告于陳曰:“衛(wèi)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标惾藞?zhí)之而請蒞于衛(wèi)。九月,衛(wèi)人使右宰丑蒞殺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蒞殺石厚于陳。
(節(jié)選自《左傳》)
【注】①昣:鎮(zhèn)定自重的樣子。②棼:蚡亂
10.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衛(wèi)A公B子C州D吁E嬖F人G之H子I也J有K寵L而M好N兵O莊P公Q弗R禁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老,文中指“告老還鄉(xiāng)”。與《陳情表》中“凡在故老,猶蒙矜育”的“老”意思不同。
B. 濟,文中指“成功”。與《燭之武退秦師》中“朝濟而夕設版焉”的“濟”意思不同。
C. 從,文中指“跟從”。與《鴻門宴》中“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的“從”意思相同。
D. 耄,年齡八九十歲稱為耄。常和“耋”連用,耄耋泛指年紀大,高壽。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石碏認為不能讓孩子走邪路,驕傲、奢侈、淫蕩等的產生都是寵愛和賞賜太過的緣故。
B. 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公子州吁有交往,石碏禁止他們往來,卻未能如愿。
C. 州吁殺了國君,又暴虐地奴役百姓,不能使百姓調和,他向石碏請教能使君王安定的辦法。
D. 石厚和州吁到了陳國,石碏派人告訴陳國,這兩個人確實是弒君者,可趁機處置他們。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
(2)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不免矣。
14. 眾仲認為州吁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具體表現在哪兩個方面?(2分)
【答案】10. EJO 11. C 12. C
13. (1)不做順應禮義的事去做違背禮的事,就會招致禍害。
(2)不致力于建立美德,反而想通過禍亂來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禍患了。
14. ①州吁依仗武力殘忍,眾叛親離,難以成功。
②州吁弒君暴民,不建立美德,卻希望通過禍亂來成功,就一定會有禍患。
【解析】
【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公子州吁,是莊公愛妾生的兒子,衛(wèi)莊公十分寵愛他,又喜歡軍事,但莊公不禁止。
“衛(wèi)公子州吁”與“嬖人之子也”形成判斷句,故其間應該斷開,選E;
“……也”判斷句標志,其后斷開,選J;
“有寵而好兵”的主語為“州吁”,“莊公弗禁”的主語為“莊公”,兩者主語不一樣,其間斷開,選O。故選EJO。
【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正確?!胺苍诠世?,猶蒙矜育”的“老”意為“年老”。句意:石碏就告老退休了/凡是年老而德高的舊臣,尚且還受到憐憫?zhàn)B育。
B.正確?!俺瘽υO版焉”的“濟”的意為“渡河”。句意:難以成功/可是,晉惠公早晨渡過河去,晚上就筑城來防備您。
C.錯誤?!暗┤諒陌儆囹T來見項王”的“從”意為“帶領、率領”?!皬摹币馑疾幌嗤>湟猓菏窀S州吁前往陳國/劉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騎著馬跟從他來見項羽。
D.正確。故選C。
【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他向石碏請教能使君王安定的辦法”錯誤。原文“石厚問定君于石碏”可知,是石厚向石碏問,而非州吁。故選C。
【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能力。
(1)“去”,不做;“逆”,禍亂;“所以”;因此、因而。
(2)“務”,致力于;“令德”美德;“亂”,禍亂;“免”,免于。
【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可知,州吁依仗武力殘忍,眾叛親離,難以成功。
由原文“夫州吁弒其君而虐用其民,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不免矣”可知,州吁弒君暴民,不建立美德,卻希望通過禍亂來成功,就一定會有禍患。
參考譯文:
公子州吁,是莊公愛妾生的兒子,衛(wèi)莊公十分寵愛他,又喜歡軍事,但莊公不禁止。石碏規(guī)勸莊公道:“我聽說一個人愛自己的兒子,一定要以正確的禮法來教導約束他,這樣才能使他不走上邪路。驕傲、奢侈、淫蕩、逸樂,就是走向邪路的開端。這四個方面的產生,都是寵愛和賞賜太過的緣故。如果要立州吁做太子,就應該定下來;要是還沒有,這樣就會引導他造成禍害。受寵愛而不驕傲,驕傲了而能受壓制,受了壓制而不怨恨,有怨恨而不為非作歹的人,是很少有的呀。再說卑賤的妨害高貴的,年少的欺負年長的,疏遠的離間親近的,新的挑撥舊的,地位低的壓著地位高的,淫亂的破壞有禮義的,這是人們常說的六種逆理的事。君主行事公正適宜,臣子服從命令,父親慈愛兒子,兒子孝順父親,哥哥愛護弟弟,弟弟敬重哥哥,這是人們常說的六種順禮的事。不做順應禮義的事去做違背禮的事,就會招致禍害。做君主的應盡力除掉禍害,現在卻反而招致禍害的到來,這恐怕是不可以的吧!”莊公不聽。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州吁交往,石碏禁止,但禁止不住。到衛(wèi)桓公當國君時,石碏就告老退休了。
魯隱公四年春,衛(wèi)國的州吁殺死了衛(wèi)桓公而自立為國君。
魯隱公向眾仲詢問說:“衛(wèi)國的州吁能成功嗎?”眾仲回答說:“我只聽說用德行安定百姓,沒有聽說用禍亂的。用禍亂,如同要理出亂絲的頭緒,反而弄得更加紛亂。州吁這個人,仗恃武力而安于殘忍。仗恃武力就沒有群眾,安于殘忍就沒有親附的人。大家背叛,親近離開,難以成功。軍事,就像火一樣,不去制止,將會焚燒自己。州吁殺了他的國君,又暴虐地使用百姓,不致力于建立美德,反而想通過禍亂來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禍患了?!?br>州吁沒有能夠團結他的人民,石厚向石碏請教穩(wěn)定君位的計策。石碏說:朝見東周天子就可穩(wěn)定君位。石厚又問:怎樣才得以朝見天子?回答說:陳國的桓公剛剛得到周天子的寵信。陳國、衛(wèi)國又剛剛親睦,如果拜見陳桓公而讓他去請求東周天子定可以得到朝見。石厚跟隨州吁前往陳國。石碏派人告訴陳國說:衛(wèi)國狹小,老夫老了沒有能做的事了。這兩個人,就是殺害我的君主的人,請就在你們的國土內想法除掉他們。陳國的大夫抓獲了州吁和石厚,而請衛(wèi)國自己來處置他們。(魯隱公四年) 九月衛(wèi)國的大夫派右宰丑在濮地殺了州吁。石碏派他的管家獳羊肩在陳地殺了石厚。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9分)
與諸公送陳郎將①歸衡陽
李白
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②。
回飆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
氣清岳秀有如此,郎將一家拖金紫。
門前食客亂浮云,世人皆比孟嘗君。
江上送行無白璧③,臨歧惆悵若為分。
【注】①郎將:為武官名。②南極老人星:《史記·天官書》:“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極老人,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常以秋分時候之于南郊?!雹郯阻担骸秴问洗呵铩罚亨C成子為魯聘于晉。過衛(wèi),右宰谷臣止而觴之,酒酣而送之以璧。
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首聯描寫了衡山隨著天色漸暗更顯蒼翠,一個“下”字突顯了衡山之高峻。
B. “回飆”寫出風大而疾,疾風席卷了山上的積雪,積雪如飛花般飛落洞庭湖。
C. “拖金紫”顯示了陳郎將一家披金戴銀的富有豪奢,表現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D. 送別時無“白璧”相贈,表現了友人離別時作者無法挽留的遺憾和不舍之情。
16. 作者用多種手法表現了陳郎將多方面的特點,試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案】15. C 16. ①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陳郎將”比作“老人星”,意喻陳郎將像老人星一樣,能夠安邦定國。
②“郎將一家拖金紫”贊揚陳郎將一家為國奉獻的高義。
③以孟嘗君作比,贊頌陳郎將的賢能。
【解析】
【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
C.“顯示了陳郎將一家披金戴銀的富有豪奢”錯誤?!巴辖鹱稀币馑际顷惱蓪⒁患叶寂湘z甲。故選C。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人物形象特點的能力。
“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意思是:衡山在夜色的天空下愈發(fā)蒼翠,從山上俯視著南方升起的老人星。結合注釋“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極老人,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可知,此處應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陳郎將”比作“老人星”,意喻陳郎將像老人星一樣,能夠安邦定國。
“氣清岳秀有如此,郎將一家拖金紫”意思是:在這樣的清爽氣氛下,山岳更顯得秀氣俊美,陳郎將一家都披上鎧甲?!袄蓪⒁患彝辖鹱稀备叨荣潛P陳郎將一家為國奉獻的高義。
“門前食客亂浮云,世人皆比孟嘗君”意思是:他門下的食客就像浮云那樣多,世上的人都把他比作昔時的孟嘗君。以孟嘗君作比,贊頌陳郎將的賢能。
(三)名篇名句默寫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下一些有關“赤壁”的詩文追懷歷史英雄人物。比如,他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通過寫周瑜“_________”的裝束,表現其儒將風度;在《赤壁賦》中通過寫曹操面對大江斟酒,并且“_________”,表現其文武雙全的形象。
(2)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個問句,運用比喻手法,寫出阿房宮中“橋”和“復道”的宏偉壯觀。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借落葉和江水兩個意象抒發(fā)詩人人生遲暮的感傷,意境雄渾闊大。
【答案】 ①. 羽扇綸巾 ②. 橫槊賦詩 ③. 未云何龍 ④. 不霽何虹 ⑤. 無邊落木蕭蕭下 ⑥. 不盡長江滾滾來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詞:羽扇、綸巾、槊、霽、虹、蕭、滾。
三、語言文字運用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10分)
物象( ① ),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fā)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思,就帶上了詩人主觀的色彩。這時它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經過詩人審美經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趣味;另一方面,又通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 ② )。經過這兩方面加工的物象進入詩中就是意象。詩人的美學趣味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個意的內容。因此可以說,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
物象是意象的基礎,從物象到意象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 ③ )。例如,“梅”這個詞表示一種客觀的事物,它有形狀有顏色,具備某種象。當詩人將它寫入作品中時,它就成了詩歌中融入詩人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學理想的帶著傲雪凌霜意趣的意象。
18. 請在文中括號里補寫恰當的語句,使它與上下文語意連貫、內容貼切,整段文字結構完整、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19. 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3個較短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答案】18. ①是客觀的 ②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 ③藝術的創(chuàng)造
19. 融入詩人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學理想,帶著傲雪凌霜的意趣,它就成了詩歌的意象。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①后句“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是說物象的客觀性,應填:是客觀的。
②語境在說物象如何帶上詩人主觀的色彩,“詩人的美學趣味和人格情趣”是總括句,前一方面說的是“符合詩人的美學趣味”,此處應說“詩人的人格情趣”,應填: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
③語境在說從物象到意象“不是機械的模仿”,“融入詩人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學理想”,是藝術創(chuàng)造,應填:藝術的創(chuàng)造。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變換句式的能力。
長句變短句,首先抽出句子的主干,單獨成句:它就成了詩歌的意象。
然后把意象的定語獨立出來,單獨成句:把“融入詩人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學理想的帶著傲雪凌霜意趣”化為兩句話“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學理想”“帶著傲雪凌霜的意趣”。
最后按照句子邏輯順序梳理即可。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9分)
每到雨季,各種山鮮紛紛上市,云南人卻對野生菌 A ,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野生菌種類繁多,松茸、雞樅等為人熟知,但被稱為“高山牛肝菌之王”的網蓋牛肝菌卻 B ,因為它只在大山深處靜靜生長。
它之所以被稱為“高山牛肝菌之王”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它分布的區(qū)域海拔高,最高可達4300米以上。目前已知它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四川、西藏、湖北和臺灣等地的云杉和冷杉林中。其次,網蓋牛肝菌個體壯碩,菌蓋直徑可超過30厘米,且外形醒目,菌蓋表面呈網狀,形似龜背。不僅如此,若在顯微鏡下觀察,它的孢子也比同屬的其他物種更大。從形態(tài)上看,“大”已被網蓋牛肝菌表現得 C ,而這種“大”的特征,或許正是它適應高寒地區(qū)的完美表現。
研究發(fā)現該種分化時間較早,其演化可能同時受橫斷山脈的快速形成和第四紀冰期氣候波動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因此,網蓋牛肝菌是研究亞高山外生菌根真菌演化規(guī)律及中國大陸——臺灣物種間斷分布機理的理想材料。
20.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21.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
22. 中學生小王有兩個疑問分別在材料第二段和第三段中找到了答案,小王的疑問是什么?請以問句的形式簡要表述,每個問題不超過25個字。(3分)
【答案】20. A情有獨鐘
B鮮為人知
C淋漓盡致
21. 它之所以被稱為“高山牛肝菌之王”,首先是因為它分布的區(qū)域海拔高,最高可達4300米。
22. (1)網蓋牛肝菌“高山牛肝菌之王”得名的原因是什么?(2)網蓋牛肝菌有哪些生物科學研究價值?
【解析】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A語境指相對“各種山鮮”,云南人更喜歡野生菌,可填“情有獨鐘”。情有獨鐘:因對某人或某事物特別喜愛而感情專注
B此處和“為人熟知”相反,可填“鮮為人知”。鮮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C語境指網蓋牛肝菌把“‘大’的特征”表現得很充分,可填“淋漓盡致”。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得非常充分、透徹。也可形容非常痛快。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畫線句子有兩處語病:
一是“之所以被稱為‘高山牛肝菌之王’的原因”句式雜糅,可去掉“的原因”;
二是“最高可達……以上”不合邏輯,可去掉“以上”。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壓縮語段的能力。
結合第二人段“它之所以被稱為‘高山牛肝菌之王’的原因”及后面內容可知,文段主要談“高山牛肝菌之王”名字的由來,故可問:網蓋牛肝菌“高山牛肝菌之王”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段,“網蓋牛肝菌是研究亞高山外生菌根真菌演化規(guī)律及中國大陸—臺灣物種間斷分布機理的理想材料”,主要說網蓋牛肝菌在科研上的意義。故可問:網蓋牛肝菌有哪些生物科學研究價值?
四、寫作
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洼則盈?!弊匀恢?,地勢低洼,水則順勢積聚,形成水池,乃至深淵。洼地常常得到水的滋潤,不至于干枯而貧瘠、荒蕪。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材料引用《道德經》中的話,說明事物正反變化所包含的辯證法思想,“洼”,低洼,低洼的地方總是會從高處引來四面八方來的水流來匯聚,因而可以盈滿,豐盈。社會人生也是如此,如果想要成就大業(yè),應當執(zhí)持謙退,那么能人志士會慕名而至,人才濟濟,終成大業(yè)。正如《詩經˙文王》所云:“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正是由于周文王禮賢下士,仁義素著,所以引得四方賢能之士前來輔弼,百業(yè)以興,天下歸心。做人也是如此,對于一個人來說,“洼”就是不自滿,保持低調謙遜。一個不自滿的人,能夠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就會不斷地進步;為人處事,要警惕驕傲自滿,要有適當的度,就能保持盈泰。同時讓自己的心靈處于“洼”的狀態(tài),把自己的心放空,才能讓心靈不斷地去充盈。
題目要求寫一篇文章表達對材料的看法,可以從為什么的角度思考“洼則盈”,進而引申到為人處世的分析?!巴荨笔窃蚝突A,“盈”是結果和目標,唯有放低姿態(tài),保持空杯心態(tài),才能讓有用的東西去充盈,留一點空白,才有未來,才有發(fā)展,才有生命力。也可以從怎么辦的角度思考,如何讓自己保持“洼”的狀態(tài),比如:做人不要太滿,永遠不要追求任何事物的十全十美,更不能太過,走極端,求極致。要適時清空一些多余的東西,要騰出更多的空間,讓有用的東西去充實。要保持謙虛低調的狀態(tài),因為“滿招損,謙得益”等。
行文構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觀點,如:處于“低洼”,才會有無窮的生命力。接下來從為什么的角度展開論述,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比藢陀^世界的認識永遠沒有終點。我們立身需要保持“低洼”狀態(tài),才能不斷進步。二、擁有大智慧、大能耐的人,往往虛懷若谷、永不自滿,保持“低洼”狀態(tài),也因此能收天下之心。三、“月盈則虧 水滿則溢 人滿則損”,高傲自滿不僅是不成熟的表現,也是不自信的標志。謙虛低調的背后往往是強大實力和自信底氣,這樣的人生更有生命力。
立意:
1.處于“不盈”的狀態(tài),才會有無窮的生命力。
2.水低為海,人低為王。

相關試卷

江蘇詩臺市2023_2024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開學檢測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江蘇詩臺市2023_2024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開學檢測試題含解析,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代文閱讀,經久不衰,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屆云南省宣威市三中高三上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4屆云南省宣威市三中高三上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含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開學收心考試試題(8月)(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開學收心考試試題(8月)(Word版附解析),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4宣威三中高二上學期開學收心考試語文試題(8月)含解析

2024宣威三中高二上學期開學收心考試語文試題(8月)含解析

2024宣威三中高三上學期開學收心考試語文試題(8月)含解析

2024宣威三中高三上學期開學收心考試語文試題(8月)含解析

2023孝感高二下學期收心(開學)考試語文圖片版含解析

2023孝感高二下學期收心(開學)考試語文圖片版含解析

2022濰坊四中高一上學期開學收心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2022濰坊四中高一上學期開學收心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開學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