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漢語里,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而靈活運用,甲類詞臨時具備了乙類詞的語法特點,并臨時做乙類詞用,這種語法現(xiàn)象就叫做文言的詞類活用。常見的類型有:
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名詞作狀語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動詞”是指有些名詞在句中臨時用作動詞,其意義往往既包含這個名詞的意義又新增與這個名詞有關的某種行為動作的含義。
例如:“陳勝王”中的“王” ,名詞為“大王”,這里是“稱大王”,為動詞。
又如:“則二鳥巢于其枝干之間”中的“巢”本為名詞“巢穴”的意思,這里為“做巢”,詞性為動詞。
1.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2.會賓客大宴3.恐前后受其敵4.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5.處處志之6.不蔓不枝7.策之不以其道8.腰白玉之環(huán)
9.名之者誰10.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11.置人所罾魚腹中12.尉果笞廣13.刑其長吏14.天下縞素15.簞食壺漿16.吾義固不殺人
取泉水、煮茶、端酒杯、穿艷裝。
名詞作狀語,就是指名詞放在動詞的前面,對這個動詞起著直接修飾或限制的作用?,F(xiàn)代漢語中,除時間名詞外,其他名詞一般是不能獨立作狀語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詞(包括普通名詞、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作狀語的現(xiàn)象卻是很普遍的。
1.表比喻。名詞狀語起比喻作用,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或狀態(tài)??勺g為“像……那樣”。
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3.其岸勢犬牙差互 4. 狐鳴呼曰5.斗折蛇行
像狗的牙齒(那樣)
像北斗星那樣,像蛇那樣。
2.表動作處所。這類名詞狀語由方位名詞充當,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 可譯為“在(從)……”。
例: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方位名詞“東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別修飾動詞“買”,作狀語,表示“買”這一動作行為的發(fā)生處所。
1.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2.才美不外見 3.皆若空游無所依 4.雜然而前陳者
3.表動作趨向。這類名詞狀語也由方位名詞充當,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勺g為“向(往)……”。
例如: ①日光下徹,影布石上。
②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4.表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據(jù)。這類名詞狀語的譯法,只要在名詞前加上介詞“用”或“按”等即可。
例如: ①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②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5.表動作行為的頻率。這類狀語也由表時間名詞充當。 譯義可在時間名詞加上一個“每”字即可。
例如 :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1.吾日三省吾身 2.日再食 3.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1.京中有善口技者2.互相軒邈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4.輕寡人與5.以光先帝遺德6.恢弘志士之氣
7.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8.有所廣益9.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堅硬的鎧甲、鋒利的武器。
1.溫故而知新 2.親舊知其如此3.義不殺少而殺眾4.才美不外見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之怎么樣”的意思,即此時謂語動詞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fā)出的,而是由賓語發(fā)出的。 譯為“使(讓、叫)……”
1.苦其心志2.勞其筋骨3.餓其體膚4.空乏其身
5.動心忍性6.凄神寒骨7.忿恚尉,令辱之8.無案牘之勞形9.聞寡人之耳者
使……驚動,使……堅韌
使……凄涼,使……寒冷
意動用法也是一種特殊的動賓關系,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或以為)賓語怎么樣”或者“把賓語當作什么”的意思。 意動用法有兩種: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
(一)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由形容詞活用而來的動詞,表示主觀上認為(覺得)賓語所表示的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tài)。例如:
以……為怪,對……感到奇怪
凡含有“是.非”“曲.直”“高.下”“貴.賤”“美丑”“奇.異”“大.小”“難.易”“苦.樂”“輕.重”“多.少”“緩.急”“先.后”之義的 形 容詞帶賓語,大多是意動用法。
(二)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以……為子;把……當作兒子
凡表示身份的名詞(賓、客、師、侶、友)帶賓語,一定是意動用法。
1.其家甚智其子 2.父異焉 3.稍稍賓客其父 4.父利其然也 5.邑人奇之 6.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7.天下苦秦久矣8.固以怪之矣9.吾妻之美我者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你選出下列各項中的加點字的用法和“斗折蛇行”一句中“斗”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ǎ卜郑? A.天下縞素 《唐雎不辱使命》 B.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C.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醉翁亭記》 D.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
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不能名其一處也 B.處處志之 C.夜篝火 D.斗折蛇行3.下列選項中屬于使動用法的一項是( ); 屬于意動用法的一項是( ) A.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 B.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隆中對》) C.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D.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解析】A B C 都是名詞用作動詞 D像名詞作狀語
【解析】A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使惱怒 D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對感到驚奇(以為奇)
4.與“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中“文”用法相同的是( )A、一食或盡粟一石 B、負勢競上,互相軒邈。C、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D、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例句和C項:名詞用作動詞
5.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〢.一鼓作氣 B.腰白玉之環(huán)C.一狼得骨止 D.任意東西
【解析】A“鼓”:名詞活用作動詞(名詞+名詞)。所以在這里,“鼓”,名詞活用作動詞,擊鼓。B“腰”:名詞活用作動詞,腰佩。C 結構完整,什么成分都不缺,那么“止”就作它本身 的意思,譯為“停止”,沒有詞類活用。D選項,這里的“東西”不是我們吃的“東西”,它本 身是個方位名詞,在這里充當謂語,譯為“向東流、向西流”。
6.下列句中加粗詞語意義和用法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〢.漁人甚異之 異:名詞活用作動詞,對…感到驚異。B.復前行 前: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C.處處志之 志:名詞,標記。
【解析】A“異”在這里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譯為“對...感到驚異”C名詞活用作動詞,做標記。故選:B.
這是一份25屆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技巧閱讀考點9—古今異義(課件),共2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詞義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轉移,感情色彩變化,詞義弱化,詞義強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5屆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技巧閱讀考點6—理解感悟(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答題思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5屆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技巧閱讀考點4—句子翻譯(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文言翻譯的基本原則,詞語的處理,句式的處理,方法技巧一留,方法技巧二刪,方法技巧三換,組詞法,字字落實留刪換,方法技巧六貫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