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4頁??荚嚱Y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
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認識錯誤的是
①可以測定某一反應的瞬時速率
②只能用單位時間內物質的量濃度變化值表示
③任何化學反應都可以通過反應現象判斷化學反應的快慢
④溶液中發(fā)生的反應,速率的快慢主要由溫度、濃度決定
A. 只有①B. 只有①②C. 只有③④D. 均錯誤
2. 反應3Fe(s)+4H2O(g) Fe3O4(s)+4H2(g)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條件的改變能使反應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加鐵的量 ②將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半 ③保持體積不變,充入N2使體系壓強增大 ④保持體積不變,充入水蒸氣使體系壓強增大
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3. 催化劑Ⅰ和Ⅱ均能催化反應。反應歷程(下圖)中,M為中間產物。其它條件相同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使用Ⅰ和Ⅱ,反應歷程都分4步進行B. 反應達平衡時,升高溫度,R的濃度增大
C. 使用Ⅱ時,反應體系更快達到平衡D. 使用Ⅰ時,反應過程中M所能達到的最高濃度更大
4. 在某恒壓密閉容器中充入1mlCO和2mlH2,發(fā)生反應:CO(g)+2H2(g)CH3OH(g),下列說法中能夠判斷該反應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
A. 單位時間內生成1mlCH3OH的同時消耗2mlH2
B. 容器中CO與H2的體積之比恒定不變
C. 容器中CO與CH3OH物質的量之比為1:1
D. 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
5. 研究發(fā)現,液態(tài)苯是優(yōu)質儲氫材料:C6H6(l)+3H2(g) C6H12(l)。一定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液態(tài)苯(足量)和適量氫氣,經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c(H2)=2 ml·L-1。保持溫度不變,將體積壓縮至原來的一半,達到新平衡時c(H2)為
A. 1 ml·L-1B. 2 ml·L-1C. 3 ml·L-1D. 4 ml·L-1
6. 對于氣相反應,用某組分(B)的平衡壓強p(B)代替物質的量濃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數(記作Kp)。已知反應CH4(g)+2H2O(g)CO2(g)+4H2(g),在t℃時的平衡常數Kp=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Kp=
B. 升高溫度,若Kp增大,則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C. 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增大壓強,平衡向左移動,Kp不變
D. t℃時,反應CH4(g)+H2O(g)CO2(g)+2H2(g)的平衡常數Kp=a
7. 已知2NO+2H2=2H2O+N2的速率方程為v正=k正cα(NO)cβ(H2),在800℃下測定了不同初始濃度及正反應速率的關系,數據如表,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α、β的值分別為2、2B. 若v逆=k逆c2(H2O)c(N2),則Kc=
C. 降低溫度,k正可能增大D. 表中的x為4
8. 反應在某溫度下達到平衡,下列各種情況不會使平衡發(fā)生移動的是
A. 溫度、容積不變時,通入氣體B. 移走一部分固體
C. 容器體積不變,充入氣體D. 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氮氣
9. 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事實是
A. 紅棕色的NO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
B. 氫氣、碘蒸氣、碘化氫氣體組成的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變深
C. 黃綠色的氯水光照后顏色變淺
D. 向含有[Fe(SCN)]2+的紅色溶液中加鐵粉,振蕩,溶液紅色變淺或褪去
10. 下列對化學反應的預測正確的是
A. AB. BC. CD. D
11. 有關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若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下列對圖像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 圖Ⅰ研究的是t0時升高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B. 圖Ⅱ研究的是t0時增大壓強(縮小體積)或使用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C. 圖Ⅲ研究是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乙的溫度較高
D. 圖Ⅲ研究的是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乙使用了催化劑
12. 在相同條件下研究催化劑Ⅰ、Ⅱ對反應的影響,各物質濃度c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的部分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對于不能自發(fā)發(fā)生的反應,可尋找高效催化劑使其發(fā)生
B. 與催化劑Ⅰ相比,Ⅱ使反應活化能更低
C. a曲線表示使用催化劑Ⅰ時X的濃度隨t的變化
D. 使用催化劑時,能提高產物的產率
13. 氨對發(fā)展農業(yè)有著重要意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氨的生產流程示意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原料氣須經過凈化處理,以防止催化劑中毒和安全事故發(fā)生
B. 合成氨一般選擇400~500℃進行,主要是讓鐵觸媒的活性最大,平衡轉化率高
C. 熱交換的目的是預熱原料氣,同時對合成的氨氣進行降溫利于液化分離
D. 新型錳系催化劑將合成氨的溫度、壓強分別降到了350℃、1MPa,顯著降低合成氨的能耗
14. 和,和分別為兩個恒容容器中平衡體系和的反應轉化率及反應物的平衡濃度,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均增加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均減小,、均增大
B. 、均增大,、均減小
C. 減小、增大,、均增大
D. 減小、增大,增大、減小
15. 在容積為2L的剛性密閉容器中加入1mlCO2和3mlH2,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對反應的影響如圖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反應在T1時的平衡常數比在T2時的小
B. 處于A點的反應體系從T1變到T2,達到平衡時減小
C. T2時,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甲醇的反應速率v(CH3OH)=ml·L-1·min-1
D. T1時,若反應達到平衡后CO2的轉化率為x,則容器內的壓強與起始壓強之比為(2-x)∶2
第Ⅱ卷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16. 對于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甲:A(g)+B(g)?C(g);ΔH
這是一份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化學試題 (解析版),文件包含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附答案),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8 g苯所含碳碳雙鍵數目為0,1ml CH4與0,45kJ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