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馨提示:本卷共兩大題,滿分40分?;瘜W與物理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天宮課堂”真奇妙,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水油分離實驗 B.無線電波通訊 C.太空拋物實驗 D.宇航員的呼吸
2.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fā)光,可制成霓虹燈
B.空氣中含有氧氣,氧氣的質量分數約為21%
C.空氣中氮氣化學性質較活潑,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護氣
D.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有害氣體主要包括、CO、、等
3.以下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但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硫+氧氣二氧化硫 B.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C.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D.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4.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聞試劑氣味 B.加熱液體
C.檢查裝置氣密性 D滴加液體
5.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共存物、澄清石灰水 B.二氧化碳、液氧
C.礦泉水、高錳酸鉀 D.凈化后的空氣、五氧化二磷
6.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體
B.石蠟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7.鋰是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料。鋰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認識正確的是( )
A.鋰原子的質子數是2 B.圖中帶負電的微觀粒子是電子
C.鋰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 D.由圖可知,鋰原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
8.某同學在黑板上組合表示物質粒子的示意圖,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9.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10.氮化鎵具有高光電轉換效率和優(yōu)異的電子輸運性能,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如圖依次是氮和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 )
A.氮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B.鎵原子的中子數一定是31
C.鎵原子結構示意圖中的x等于3 D.兩種原子化學性質相似
11.實驗室用一定質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時,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
A. B.
C. D.
12.圖甲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圖乙是用該裝置測得實驗過程中集氣瓶內氣壓與時間的關系圖(該裝置氣密性良好,是集氣瓶內初始氣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c點時反應剛好停止
②紅磷點燃后要迅速放入瓶中
③開始時集氣瓶中氣壓瞬間變大是氧氣被迅速消耗造成的
④b、c、d點集氣瓶中所含物質種類相同
⑤d點時集氣瓶冷卻到初始溫度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28分。)
13.(7分)學習小組用下列實驗探究分子的性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透明筆管和筆帽進行圖1微型實驗,觀察到酚酞變紅,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
(2)如圖2所示,將一塊糖放入水中,糖溶解后,乙中液面低于甲中液面。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液面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3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微觀示意圖。在A、B和C中,能通過比較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從圖中可見,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與________有關。
(4)在宏觀、微觀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如圖是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微觀反應示意圖。
①過氧化氫分解成氧氣和水,保持過氧化氫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填具體的粒子名稱,下同)。
②這個過程中不變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14.(8分)利用下圖儀器進行實驗,請回答問題。
(1)請寫出儀器⑦的名稱:________。
(2)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該實驗中不需要選擇的儀器有________(填甲圖中序號)。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該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某同學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做鐵絲燃燒實驗,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
A.鐵絲太粗 B.集氣瓶底部忘了留少量水
C.集氣瓶中氧氣的濃度太低 D.點燃系在鐵絲上的火柴后,太早伸入集氣瓶中
(4)若用乙裝置收集甲烷(密度比空氣小),氣體應從導管________(填“a”或“b”)端進入。
(5)某些空氣凈化劑含超氧化鉀固體,其凈化原理為:。該方法一般不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點即可)。
15.(6分)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如圖是以空氣等為原料合成尿素的流程(部分產物略去)。請分析流程并按要求回答相關問題:(提示:——氫氣 ——氨氣)
(1)X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Y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檢驗Y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離空氣常用方法有以下兩種:
I、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液態(tài)空氣氣化時首先分離出氮氣,并得到________色的液態(tài)氧氣、則沸點:氮氣________氧氣(選填“>”、“=”、“<”),此過程發(fā)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Ⅱ、用分子篩分離。分子篩是一種內部分布有均勻微小孔徑的固體,通過特制的分子篩把空氣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與其它分子分離,則分子大?。旱獨鈅_______氧氣(選填“>”、“=”、“<”)。
(3)反應②是氨氣與Y在低溫加壓條件下生成尿素的同時還生成水,寫出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7分)為比較相同濃度的氯化鐵()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對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
(1)請寫出實驗室中制取氧氣反應的文家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關于催化劑的敘述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催化劑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
B.催化劑本身的質量和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改變
C.不使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熱過氧化氫溶液不會放出氧氣
D.使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可以增加過氧化氫溶液分解放出氧氣的質量
【定性研究】
(3)如圖甲,可通過觀察________來粗略比較兩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研究】
(4)如圖乙,實驗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拓展延伸】
同學們查閱資料后得知,氧化銅對過氧化氫分解也有影響。因此設計實驗繼續(xù)探究。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了兩次實驗,在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氧化銅和二氧化錳,分別將注射器內盛有的3mL5%的雙氧水注入試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氣,收集到氧氣的體積和時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
(5)開始實驗時注入雙氧水的方法是________。
A.快速推注射器活塞 B.緩慢推注射器活塞
實驗中造成U形管內紅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對第(6)(7)小題獎勵3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40分。
(6)根據相同時間收集氧氣的體積不同,可比較兩種催化劑的催化效果,通過圖象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比氧化銅好,還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由氧化銅催化的反應,時間段反應速率逐漸變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時間段反應速率又逐漸變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選擇題1.D 2.A 3.D 4.A 5.A 6.D 7.B 8.D 9.A 10.C 11.C 12.B
二、非選擇題
13.(1)分子在不斷運動
(2)分子間有間隔,糖溶解后,分子進入水分子間的間隔,導致總體積減小,液面下降
(3)ABC;分子種類
(4)①過氧化氫分子 ②氫原子和氧原子;氧氣分子和水分子
14.(1)水槽;正;③④⑤⑥; (2)
(3)ACD (4)b (5)反應條件難以控制(或氣體不純等合理答案)
15.(1)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變渾濁,則為二氧化碳
(2)<;物理;>
(3)
16.(1) (2)A
(3)產生氣泡的快慢
(4)控制滴加過氧化氫溶液的速度(或測量生成氧氣的體積等合理答案)
(5)B;反應放熱,使瓶內氣壓增大
(6)在相同條件下,氧化銅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隨時間變化比二氧化錳復雜
(7)開始時反應放熱,使反應速率加快;隨著反應進行,過氧化氫濃度降低,反應速率變慢事實
解釋
A
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
溫度升高,分子變大
B
濕衣服晾干
分子不斷運動
C
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
分子構成不同
D
水蒸氣液化為水,所占體積減小
分子間間隔變小
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qū)六安皋城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文件包含皋城初三階段性目標檢測二化學試卷pdf、皋城月考化學參考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qū)六安皋城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月考化學試題,共4頁。
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qū)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化學試題,文件包含第1課時初步認識比熱容pptx、加熱水和煤油mp4、比較水沙石的比熱容mp4、比較金屬的比熱熔冰mp4、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對比mp4、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對比swf等6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