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卷共8頁,20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4.考試結(jié)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O-16 Na-23 S-32 Cu-64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小題,每小題2分;第11~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人在千年前就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樂器。下列樂器的主要成分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是
A. AB. BC. CD. D
2. 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中國企業(yè)生產(chǎn)的體育器材出現(xiàn)在多個項目的賽場上。它們憑借過硬的質(zhì)量、創(chuàng)新的產(chǎn)品形態(tài),展現(xiàn)了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的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乒乓球使用的材料ABS塑料屬于純凈物
B. 杠鈴采用的彈簧鋼材料60Si2Mn屬于合金
C. 水翼帆板采用的碳纖維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D. 智能柔道墊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為
3. 廣東文化匯聚了中原文化的精髓與海洋文明的活力,成為了中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歷史文化”:古時海上絲綢之路上運輸?shù)慕z綢的主要成分中只存在離子鍵
B. “飲食文化”:煲廣式靚湯過程中利用了萃取原理
C. “民俗文化”:珠海菉猗堂的蠔殼墻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蠔殼的主要成分是CaCO3
D. “城市文化”:在廣州塔上演的“燈光秀”利用了丁達爾效應
4.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食鹽可作調(diào)味劑,也可作食品防腐劑
B. 潔廁靈主要成分是鹽酸,不能與84消毒液混用
C. 明礬溶于水可形成膠體,有吸附作用,可用于凈水
D. 利用焰色試驗可檢驗生活中所有常見的金屬元素
5. 下列關于以甲烷和氧氣為原料的新型燃料電池(電解質(zhì)為硫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該裝置氧氣端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B. 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是
C. 溶液中氫離子向氧氣端定向移動
D. 每消耗1ml甲烷,理論上該電池最多消耗氧氣22.4L(標準狀況)
6.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A. 弱酸轉(zhuǎn)化強酸:
B. 氧化物轉(zhuǎn)化為酸:
C. 鹽轉(zhuǎn)化單質(zhì)和氧化物:
D. 單質(zhì)轉(zhuǎn)化為多種鹽:
7. 勞動開創(chuàng)未來,成就夢想。下列勞動項目和涉及的化學知識均正確且相互對應的是
A. AB. BC. CD. D
8. 興趣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進行制取并探究其性質(zhì)實驗(部分夾持裝置略),其中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9. 苯佐卡因(對氨基苯甲酸乙酯)常常用于創(chuàng)傷面和痔瘡的治療,其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1 ml該分子能與4 m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
B. 該分子中C原子有sp、sp2、sp3雜化
C. 該分子同時具有堿性和酸性
D. 實驗室用對氨基苯甲酸與乙醇反應制備該分子,該制備反應屬于可逆反應
10. 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對于工業(yè)合成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24L中含有鍵的數(shù)目為
B. 在1ml完全溶于1L水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數(shù)目為
C. 1ml合成氨反應的混合氣體中含有N原子的數(shù)目為
D. 標準狀況下,11.2L參與反應轉(zhuǎn)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
11. 某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備氯氣并探究其性質(zhì),帶孔的黑匣子是制備氯氣的裝置。下列不同反應階段的預測現(xiàn)象及其相應推斷正確的是
A. 干花褪色,說明具有漂白性
B. 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只變紅,說明氯氣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酸性
C. 淀粉溶液變藍,說明氯氣具有氧化性
D. Fe粉燃燒放出棕紅或棕黃色煙,說明氯氣能與鐵粉反應生成氯化亞鐵
12. X、Y、Z、W、R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由這五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A可用于醫(yī)藥、化妝品、食品等,其中X與另外四種元素都不在同一個周期,W與R同族,且基態(tài)W原子核外成對電子數(shù)是未成對電子數(shù)的3倍,Y有三個能級,且各能級電子數(shù)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Y、Z、W最簡單氫化物的鍵角依次減小
B. 原子半徑:
C. 在中,提供孤電子對的為Z
D. 第一電離能:
13. 下列陳述Ⅰ與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A. AB. BC. CD. D
14. 部分含Mg或Cu或Fe物質(zhì)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A. 若a可與稀硫酸反應生成c,則直接加熱蒸干c溶液一定能得到溶質(zhì)c
B. 在a→c→f→e轉(zhuǎn)化過程中,一定出現(xiàn)置換反應
C. 在制備d的過程中,一定能看到白色沉淀
D. 若d能溶解于氨水中,則組成該堿的金屬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區(qū)
15. 氨氧化法制硝酸中發(fā)生主反應 和副反應 兩個競爭反應(忽略其他副反應),反應每生成的相對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推測反應
B. 加入催化劑Ⅰ更有利于的生成
C. 其他條件相同時,升高溫度,平衡時體系內(nèi)的濃度降低
D. 平衡后增大壓強,物質(zhì)的濃度不變
16. 微酸性次氯酸水廣泛應用于果蔬、醫(yī)療器械等的消毒,具有安全環(huán)保的特點。市面上出現(xiàn)一種家用電解裝置制備微酸性次氯酸水的電解設備(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電解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電極b的電極反應:
B. A、B離子交換膜分別是陰、陽離子交換膜
C. 理論上每轉(zhuǎn)移2 ml e-,陰極室增重46 g
D. 制備微酸性次氯酸水的離子方程式為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6分。
17. 某實驗小組在實驗室探究用電化學分析法測定的值。
回答下列問題:
Ⅰ.電解液的配制。
(1)用配制450mL溶液。
①配制該溶液需要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 (填選項字母)。
A. B. C. D.
②需要用托盤天平稱量的質(zhì)量為_______g。
Ⅱ.值的測定:通過測定陽極銅片質(zhì)量的變化量和通過電路的電量Q,結(jié)合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計算(已知:一個電子的電量為,1ml電子的電量為)。
(2)在25℃、101kPa下,電流為0.1A,以精銅片為電極電解溶液,15min后關閉直流電源,陽極銅片的質(zhì)量減少,同時觀察到有少量氣泡產(chǎn)生,經(jīng)檢驗該氣體為,生成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已知粗糙表面會改變金屬的動力學性質(zhì),利于氧氣的析出,故實驗開始前可對精銅片進行的操作為_______。
(3)某同學提出陽極副反應較為明顯,同時電解廢液含有的硫酸銅對環(huán)境污染大,為了避免這些不利條件,實驗小組繼續(xù)探究電解方式。
查閱資料:
a.EDTA(乙二胺四乙酸)為四元有機酸,其酸根()能絡合,形成絡合物,酸性較強時,會生成EDTA,使其配位能力下降。
b.電解過程中電壓高時易引發(fā)電極副反應,電流強度相同時,電壓與電解質(zhì)溶液濃度成反比。
提出假設:用溶液替換硫酸銅溶液進行電解可以消除銅離子污染。
進行實驗:其他條件相同時,以精銅片為電極,用溶液替換硫酸銅溶液,電解10min。
實驗結(jié)果:在陽極銅片上積累了灰藍色的固體物質(zhì),測得的實驗值誤差較大。
①灰藍色物質(zhì)積累使測得的實驗值比理論值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
實驗小結(jié):該方案只能解決銅離子污染問題,不能減少副反應。
優(yōu)化方案:其他條件相同時,配制等濃度EDTA和的混合溶液作電解液,以精銅片為陽極、鉑為陰極進行實驗,利用電流傳感器測定通過電路的電量,并測算在一定電解時間內(nèi)陽極銅片質(zhì)量的減少量,進而計算出實驗值。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②陽極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
③根據(jù)實驗1~3的相關數(shù)據(jù),為減少副反應,應選擇最佳EDTA的濃度為_______。
④EDTA的回收:向電解廢液中加入_______(填試劑名稱)調(diào)節(jié)溶液,析出EDTA固體,過濾后向濾液中加固體調(diào)節(jié)溶液pH至7~8,再加入足量固體生成_______(填化學式),使金屬離子濃度大大降低。
18. 從廢催化劑中回收金屬可實現(xiàn)金屬的循環(huán)利用,某廢催化劑的主要成分為含有鎳、鋁、鐵等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種該廢催化劑回收利用工藝的部分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該廢催化劑中鋁元素以的形式存在;“焙燒”后鎳、鐵變成相應的氧化物;加入鹽酸調(diào)“”可獲得完整晶型的勃姆石()。
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Ni原子價層電子的軌道表示式為_______。
(2)寫出“調(diào)”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
(3)“浸出”時所加“試劑”為_______,“氧化”的目的為_______。
(4)若常溫下“濾液Ⅱ”中的濃度約為,當“”時,剛好會有析出,因此“”至少應大于_____,才能使溶液中沉淀完全(當離子濃度時認為該離子已完全沉淀)。
(5)勃姆石焙燒得到的將用于制備催化劑,已知在以下4種不同焙燒溫度下所得的比表面積大小如圖所示,則最佳的焙燒溫度為_______(填圖中數(shù)據(jù))。
(6)超細氧化鎳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功能材料,其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
①晶胞中原子A坐標參數(shù)為(0,0,0),B為,則原子C的坐標參數(shù)為_______。
②人工制備的晶體常存在缺陷,個別會被代替,但晶體依舊呈電中性,某氧化鎳組成為,則該晶體中與的離子個數(shù)之比為_______。
19. 聯(lián)氨()又稱肼,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
回答下列問題:
(1)的電子式為_______,分子中氮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是_______。
(2)、常用作火箭發(fā)射推進劑中的反應物質(zhì)。
已知:① ;
② ;
③ ;
④ 。
上述反應熱效應之間的關系式為_______(用含、、的代數(shù)式表示)。
(3)已知聯(lián)氨為二元弱堿,常溫下聯(lián)氨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 。常溫下將鹽酸滴加到聯(lián)氨()的水溶液中,混合溶液中微粒的分布分數(shù)隨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X的分布分數(shù),X表示或或]:
①_______。
②a點溶液的_______。
③在溶液中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
(4)和氧氣反應的產(chǎn)物隨溫度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在相同時間內(nèi)測得和氧氣反應產(chǎn)物的產(chǎn)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選項字母)。
A.溫度低于400℃時,肼和氧氣發(fā)生的主要反應中反應物反應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B.T℃下,若只發(fā)生反應,反應達到平衡時,增大容器體積,變大
C.溫度高于900℃時,與的產(chǎn)率降低,但是反應速率加快了
D.溫度高于900℃時,和的產(chǎn)率降低的原因一定是平衡逆向移動
②1200℃時,向某1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10ml肼和2.50ml氧氣,發(fā)生反應和,平衡時若生成0.40ml,0.10ml,則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_______。
20. 一種抗高血壓藥替米沙坦中間產(chǎn)物ⅵ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加料順序、反應條件略):
回答下列問題:
(1)化合物ⅱ的分子式為_______,其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
(2)反應①是化合物ⅰ與_______(填物質(zhì)名稱)反應生成化合物ⅱ;化合物ⅲ的某同分異構(gòu)體能與飽和。溶液反應且其核磁共振氫譜上只有4組峰,則其結(jié)構(gòu)簡式為_______(任寫一種)。
(3)關于上述示意圖中的相關物質(zhì)及轉(zhuǎn)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選項字母)。
A. 若通過電解反應進行反應②,則可在陰極得到化合物ⅲ
B. 化合物ⅲ到ⅳ的轉(zhuǎn)化中,有鍵的斷裂
C. 化合物ⅴ和ⅵ中均含有1個手性碳
D. 化合物ⅴ中,所有C、N原子均可做配位原子
(4)根據(jù)化合物ⅲ的結(jié)構(gòu)特征,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zhì),完成下表。
(5)以苯和乙炔為有機原料,合成化合物ⅶ(),基于你設計的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從苯出發(fā),第一步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注明反應條件)。
②路線中涉及原子利用率100%的反應,其中兩種直線形分子反應得到的產(chǎn)物為_______。
A.石磬
B.竹笛
C.二胡
D.鐵琴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
A
幫廚活動:廚房油污用純堿溶液洗滌
碳酸鈉水解產(chǎn)生氣泡
B
學農(nóng)活動:塑料大棚下種植蔬菜
塑料材質(zhì)不透水不透氣,不易燃燒
C
自主探究:用梅子汁釀酒時加入適量
可抗氧化并殺菌
D
社區(qū)服務:用石灰漿刷墻翻新
氫氧化鈣溶解度小,易析出固體
A.制備
B.凈化、干燥
C.收集
D.驗證的還原性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
A
氫化鈉()可在野外用作生氫劑
氫元素化合價為價
B
鍵能:
鍵長:
C
丙烯腈、1,3-丁二烯和苯乙烯合成ABS樹脂
合成ABS樹脂的反應是縮聚反應
D
蔗糖難溶于四氯化碳
蔗糖是極性分子
實驗序號
理論電流I/A
實測電量Q/C
EDTA的濃度
陽極銅片減少的質(zhì)量/g
實驗值
1
0.1
4.88
0.10
0.0016
2
0.2
11.46
0.10
0.0035
3
0.1
5.66
0.25
0.0019
序號
反應試劑、條件
反應形成的新結(jié)構(gòu)
反應類型
①
_______
_______
②
_______
_______
加成反應
這是一份廣東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9月聯(lián)考化學試題(解析版),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的作答,非選擇題的作答,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勞動開創(chuàng)未來,成就夢想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東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9月聯(lián)考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廣東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9月聯(lián)考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廣東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9月聯(lián)考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西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9月聯(lián)考考化學試題,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