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理科綜合共200分,包括物理90分、化學70分、生物學40分。考試時間共15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姓名和準考證號用0.5毫米的黑色墨跡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對應位置上,并檢查條形碼粘貼是否正確。
3.選擇題使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對應位置上,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墨跡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對應位置上,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答題卡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化學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O-16 Ca-4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7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遂寧射洪市享有“子昂故里、詩酒之鄉(xiāng)”的美譽,當?shù)氐恼麴s酒傳統(tǒng)釀造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對于研究我國傳統(tǒng)生物發(fā)酵工業(yè)具有極高的價值。下列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 研磨B. 發(fā)酵C. 蒸餾D. 灌裝
【答案】B
【解析】
【詳解】A、研磨只是物質(zhì)的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B、發(fā)酵過程中生成酒精,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C、蒸餾主要是利用物質(zhì)沸點不同進行分離,此過程中只是物質(zhì)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灌裝只是物質(zhì)的轉(zhuǎn)移和存放,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 規(guī)范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以下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A. 稀釋濃硫酸B. 測定溶液的pH
C. 滴加液體D.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答案】D
【解析】
【詳解】A、稀釋濃硫酸,需要將濃硫酸沿燒杯壁緩緩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散熱,不能將水倒入濃硫酸中不符合題意;
B、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把pH試紙直接伸入待測溶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不符合題意;
C、使用膠頭滴管滴液時,滴管豎直放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得伸入容器內(nèi),更不能接觸容器內(nèi)壁。不符合題意;
D、檢查裝置氣密性,先將導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捂住試管,如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裝置氣密性良好。符合題意;
故選D。
3. 歸納總結(jié)是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識點歸納有錯誤的一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①熟石灰氫氧化鈣為堿性,能和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物質(zhì)反應,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②化肥中含有植物生長需求較多的氮磷鉀等元素,合理使用化肥提高糧食產(chǎn)量且可以避免因為過量使用引起的土壤和水污染。歸納正確;
B、①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儲量有限。且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大量污染氣體和二氧化碳,導致空氣污染和溫室效應加劇,我們應開發(fā)新能源。②煤、石油和天然氣短時間內(nèi)無法得到補充,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歸納錯誤;
C、①垃圾分類回收,實現(xiàn)資源(如塑料、金屬等)再利用,節(jié)約資源和能源,同時可以減少環(huán)境污染。②“白色污染”是由于塑料等不易降解產(chǎn)生的污染,推行使用可降解塑料,可減少“白色污染”。歸納正確;
D、①洗滌劑對油污有乳化作用,可將油污分散為小液滴,形成乳濁液除去。洗滌劑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滌劑的乳化作用。②炒菜時油鍋不慎著火,立即蓋上鍋蓋滅火,利用隔絕空氣的原理滅火。歸納正確;
故選B。
4. 2024年以“創(chuàng)新預見6G未來”為主題的全球6G技術(shù)大會在南京召開。氮化鎵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鎵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及鎵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鎵元素為非金屬元素B. 鎵原子的中子數(shù)是31
C. 圖中X的數(shù)值是8D. 鎵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69.72g
【答案】C
【解析】
【詳解】A、鎵是“钅”字旁,所以鎵元素為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
B、元素周期表一格左上角數(shù)字為原子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最下方數(shù)字為相對原子質(zhì)量。相對原子質(zhì)量≈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所以鎵原子的中子數(shù)是70-31=39。不符合題意;
C、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所以31=2+X+18+3,X=8。符合題意;
D、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單位是“1”不是“g”,鎵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69.72。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 邏輯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 在室溫下,堿溶液的pH>7,但pH>7的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
B. 離子是帶電荷的微粒,所以帶電荷的微粒一定是離子
C. 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因此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D 硝酸銨與熟石灰混合研磨會產(chǎn)生氨氣,所以用硝酸鈉替換硝酸銨也會產(chǎn)生氨氣
【答案】A
【解析】
【詳解】A、在室溫下,堿溶液的pH>7,但pH>7的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如室溫下,碳酸鈉溶液的pH>7,但碳酸鈉溶液是鹽溶液。符合題意;
B、離子是帶電荷的微粒,但帶電荷的微粒不一定是離子,如電子帶負電荷,但不是離子。不符合題意;
C、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是純凈物,不是溶液。不符合題意;
D、硝酸銨與熟石灰混合研磨會產(chǎn)生氨氣,是因為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jié)合成氨氣分子和水分子。用硝酸鈉替換硝酸銨,硝酸鈉中沒有銨根離子,不會與熟石灰混合研磨產(chǎn)生氨氣。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 下圖是KNO3和NaCl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不考慮水分的蒸發(fā),析出的晶體中不含結(jié)晶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50℃時,將185.5g的KNO3飽和溶液降溫到20℃,析出晶體的質(zhì)量為53.9g
B. Na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
C. 20℃時,NaCl飽和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36.0%
D. 若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用蒸發(fā)結(jié)晶的方法提純KNO3
【答案】A
【解析】
【詳解】A、50℃時,KNO3的溶解度為85.5g,20℃時,KNO3的溶解度為31.6g,50℃時,將185.5g的KNO3飽和溶液降溫到20℃,析出晶體的質(zhì)量,85.5g-31.6g,=53.9g,故選項說法正確;
B、沒有指明溶液的溫度,無法比較NaCl和KNO3的溶解度大小,故選項說法錯誤;
C、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6.0g,則20℃時,NaCl飽和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故選項說法錯誤;
D、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若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溫結(jié)晶的方法提純KNO3,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7. 下列4個坐標圖分別表示實驗過程中某些量的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氫氧化鈉溶液為堿性,pH>7,加水稀釋,溶液堿性減弱,pH降低,但溶液始終是氫氧化鈉溶液,始終為堿性,pH只會無限接近7,但不會小于7或等于7。不符合題意;
B、紅磷燃燒放熱,裝置內(nèi)氣體受熱膨脹,氣壓變大。紅磷燃燒消耗氧氣,氣體減少,氣壓降低。所以裝置內(nèi)氣壓開始增大,后隨著氣體減少、反應結(jié)束溫度下降逐漸下降,且最終比初始氣壓低。符合題意;
C、電解水試驗正極產(chǎn)生的是氧氣,負極產(chǎn)生的是氫氣,產(chǎn)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產(chǎn)生的氫氣體積較大。不符合題意;
D、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消耗溶劑,則飽和氫氧化鈣中有氫氧化鈣析出,溶質(zhì)質(zhì)量減少。反應放出熱量,溫度升高,氫氧化鈣溶解度降低,飽和氫氧化鈣中會析出氫氧化鈣,但隨著反應結(jié)束溫度恢復到室溫,氫氧化鈣溶解度又升高,這部分析出的氫氧化鈣又溶解,溶質(zhì)質(zhì)量增加。所以過程中溶質(zhì)質(zhì)量先減小后增大,但最終溶質(zhì)質(zhì)量比開始時小。不符合題意;
故選B。
二、填空題(本題共3個小題,每空2分,共28分)
8. 能源、環(huán)境、材料、健康已成為人類日益關(guān)注的問題,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水是生態(tài)之基、生產(chǎn)之要、生命之源。
①水是一種常用的溶劑,生理鹽水(0.9%的氯化鈉溶液)可用于醫(yī)療注射。生理鹽水中主要含有的陰離子是______(用化學用語表示);
②目前很多場所選擇使用直飲水,某品牌直飲機工作流程如圖所示:
利用炭罐中活性炭顆粒的______性除去自來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等;直飲機使用方便,只要將其與自來水管對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質(zhì)(如細菌,微生物等)便能得到直飲水,直飲水屬于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2023年5月28日,我國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成功完成首次商業(yè)載客飛行。
①“C919”機身采用了第三代鋁鋰合金,鋁鋰合金屬于______(填“金屬材料”或“合成材料”)。
②為了身體健康,我們必須均衡膳食。本次航班為旅客提供了一款名為“五福臨門”的餐食,其中有臘味煲仔飯、三色水果拼盤、牛奶,在上述列舉的餐食中,旅客可從______中攝入更多蛋白質(zhì)。
(3)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亞運會開幕式隆重舉行?!熬G色、智能、節(jié)儉、文明”是杭州亞運會的辦會理念。
①點火儀式詮釋了“綠色亞運”理念,主火炬塔首次使用了廢碳再生的綠色燃料——甲醇(CH3OH)。甲醇是利用工業(yè)尾氣中排放的廢棄二氧化碳以及焦爐氣中的氫氣合成。合成甲醇的化學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甲醇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0%
B.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C.該反應實現(xiàn)了二氧化碳的再生利用
D.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復分解反應
②在生活中,我們也應秉持杭州亞運會的辦會理念。請你寫出一個在生活中貫徹“低碳生活”理念的具體做法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4)2024年5月1日8時許,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從上海江南造船廠碼頭解纜起航,赴相關(guān)海域開展首次航行試驗。建造航母需大量鋼材,在工業(yè)上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來煉鐵,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航母外殼用涂料覆蓋可有效防止鋼鐵銹蝕,其原理是______。
【答案】(1) ①. Cl- ②. 吸附 ③. 混合物
(2) ①. 金屬材料 ②. 牛奶
(3) ①. C ②. 綠色出行
(4) ①. ②. 使鐵與氧氣和水隔絕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gòu)成,所以生理鹽水中主要含有的陰離子是氯離子,其離子符號為Cl-;
②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jié)構(gòu),具有吸附性,利用炭罐中活性炭顆粒的吸附性除去自來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等;直飲水中含有水和一些礦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
【小問2詳解】
①鋁鋰合金為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②臘味煲仔飯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三色水果拼盤中富含維生素,牛奶中富含蛋白質(zhì),所以旅客可從牛奶中攝入更多蛋白質(zhì);
【小問3詳解】
①由微觀示意圖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甲醇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3:1,故選項說法錯誤;
C、該反應實現(xiàn)了二氧化碳的再生利用,故選項說法正確;
D、該反應不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了另外兩種化合物,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
②在生活中,綠色出行可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小問4詳解】
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航母外殼用涂料覆蓋可有效防止鋼鐵銹蝕,其原理是使鐵與氧氣和水隔絕。
9. 構(gòu)建元素化合價和物質(zhì)類別的“價類二維圖”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如圖是碳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寫出圖中物質(zhì)X化學式______。
(2)將物質(zhì)Y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yōu)榧t色。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溶液變紅的原因______。
【答案】(1)CO (2)
【解析】
【小問1詳解】
物質(zhì)X是氧化物,則該物質(zhì)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其中碳元素為+2價,氧元素為-2價,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所以物質(zhì)X的化學式為CO。
【小問2詳解】
物質(zhì)Y是氧化物,則該物質(zhì)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其中碳元素為+4價,氧元素為-2價,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所以物質(zhì)X的化學式為CO2。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瘜W方程式為。
10. 回收利用廢舊金屬既可以保護環(huán)境,又能節(jié)約資源?,F(xiàn)有一份廢銅料(含有金屬銅及少量鐵和銀),化學興趣小組欲回收其中的銅,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已知:;
完成下列各題:
(1)步驟2中涉及的操作名稱是______。
(2)溶液A中的溶質(zhì)是______。
(3)步驟4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1)過濾 (2)硫酸、硫酸亞鐵
(3)
【解析】
【分析】廢銅料中有銅、鐵、銀,稀硫酸可以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和銅、銀不反應。則溶液A中溶質(zhì)是過量的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亞鐵。濾渣A中有銀和銅。加入氯化鐵,氯化鐵和銅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氯化亞鐵,和銀反應生成氯化銀(不溶于水)和氯化亞鐵,所以濾渣B為氯化銀,溶液B中有氯化銅、氯化亞鐵,加入試劑X得到氯化亞鐵和銅,則試劑X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則試劑X是鐵。
【小問1詳解】
步驟2將固體和液體分離,是過濾操作。
【小問2詳解】
根據(jù)分析,溶液A中的溶質(zhì)是過量的硫酸和生成的硫酸亞鐵。
【小問3詳解】
根據(jù)分析,步驟4是鐵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2個小題,每空2分,共14分)
11. 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裝置B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并收集40mL干燥的氧氣,應選擇的裝置是______(填裝置的字母序號);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甲烷氣體,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填裝置的字母序號)。
【答案】(1)酒精燈 (2) ①. AFG ②.
(3)B
【解析】
【小問1詳解】
儀器a的名稱是酒精燈。
【小問2詳解】
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不需要加熱,是固液不加熱型反應,發(fā)生裝置選擇A。排水法收集的氧氣不干燥,則不能使用E排水法收集。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可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雖然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干燥,但并不能收集一定量的氧氣,所以不選擇裝置C、D收集。G裝置中,氧氣從短管通入,將植物油排入量筒,可收集干燥的氧氣,同時排出的植物油的體積與收集的氧氣的體積相同,則量筒中有40mL植物油時說明收集了40mL氧氣,此時停止收集即可。因為制取的氧氣中帶有水蒸氣,需要使用F濃硫酸干燥,除去水蒸氣。所以應選擇的裝置是AFG。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3詳解】
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甲烷氣體,是固體加熱型反應,發(fā)生裝置選擇B。
12. 同學們學習了鹽的相關(guān)知識后,知道BaCO3為白色固體,難溶于水;BaSO4為白色固體,難溶于水和鹽酸。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分組設計并完成了“檢驗碳酸鈉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鈉”的實驗,請你幫助他們完成以下實驗報告單并進行交流評價(溫馨提示:本題中番號①~③為答題卡上的序號)。
化學實驗報告單
姓名:明明 合作者:芳芳
班級:九年級一班 日期:2024.3。25
【實驗名稱】檢驗碳酸鈉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鈉
【實驗目的】Na2CO3與Na2SO4的區(qū)別
【實驗儀器】試管2支、試管架、試管刷、膠頭滴管、抹布、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等
【實驗藥品】待測溶液、氯化鋇溶液、稀鹽酸
【實驗過程】
(1)
【交流評價】
(2)其他組同學認為實驗步驟2不夠嚴謹,不能證明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鈉,其理由是______;則步驟1中一定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反思拓展】
進行物質(zhì)的檢驗時,除了根據(jù)物質(zhì)的不同性質(zhì)選擇恰當?shù)脑噭┖头椒ǎ€應充分考慮加入試劑的用量。
【答案】(1)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2) ①. 滴加少量稀鹽酸,生成碳酸鋇可能沒有反應完全 ②.
【解析】
【小問1詳解】
1、實驗步驟:取待測溶液1-2mL于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振蕩,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白色沉淀;
2、實驗步驟:向步驟1的試管中滴加少量的稀鹽酸,實驗結(jié)論:Na2CO3溶液中混有Na2SO4,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硫酸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鋇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實驗現(xiàn)象: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小問2詳解】
其他組同學認為實驗步驟2不夠嚴謹,不能證明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鈉,其理由是滴加少量稀鹽酸,生成碳酸鋇可能沒有反應完全,假設碳酸鈉溶液中沒有混有硫酸鈉,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碳酸鋇與少量稀鹽酸反應,碳酸鋇有剩余,此時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鈉、不一定含有硫酸鈉,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該反應化學方程式:。
六、計算題(本題共1個小題,共7分)
13. 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實現(xiàn)二氧化碳的相對“零排放”。使用氫能源汽車可以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氫化鈣(CaH2)是一種重要的制氫劑,氫化鈣可與物質(zhì)M反應生成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請完成下列各題:
(1)CaH2中鈣元素和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化為最簡整數(shù)比)。
(2)M的化學式為______。
(3)若制取8kg氫氣,計算理論上需要CaH2的質(zhì)量(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20:1
(2)H2O (3)解:設需要CaH2的質(zhì)量為x
答:理論上需要CaH2的質(zhì)量是84kg。
【解析】
【小問1詳解】
CaH2中鈣元素和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40:(1×2)=20:1;
【小問2詳解】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反應前有1Ca、2H,反應后有1Ca、6H、2O,則2M中有4H、2O,M為H2O。
【小問3詳解】
詳見答案。A.化學與農(nóng)業(yè)
B.化學與能源
①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合理使用化肥提高糧食產(chǎn)量
①化石燃料使用便捷,我們無需開發(fā)新能源
②煤、石油和天然氣都屬于可再生能源
C.化學與環(huán)境
D.化學與生活
①垃圾分類回收,實現(xiàn)資源再利用
②推行使用可降解塑料,可減少“白色污染”
①洗滌劑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滌劑的乳化作用
②炒菜時油鍋不慎著火,立即蓋上鍋蓋滅火
A
B
C
D
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水
在密閉裝置內(nèi)點燃紅磷
電解水
向一定量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鈣,再恢復至原溫度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1、取待測溶液1-2mL于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振蕩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混有Na2SO4
2、向步驟1的試管中滴加少量的稀鹽酸
______
這是一份[化學]四川省遂寧市2021年中考真題化學試題試卷(原題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學四川省遂寧市2021年中考真題真題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化學四川省遂寧市2021年中考真題真題化學試題原題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遂寧市中考化學真題(含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四川省遂寧市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docx、2024年四川省遂寧市中考化學真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真題—四川省遂寧市化學試題(解析版),共1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