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華夏造物歷史悠久,《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下列造物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建造木舟B.紡織衣布C.陶瓷燒制D.磨制石斧
2.2023年2月3日美國的某列車脫軌,引發(fā)有毒氣體氯乙烯、異丁烯等大規(guī)模泄漏。下列圖標可貼于運輸氯乙烯車輛的是( )
A.B.C.D.
3.空間站中使用的是“人造空氣”,“人造空氣”與我們身邊的空氣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氣”中氧氣含量約為( )
A.78%B.21%C.0.94%D.0.03%
4.通過實驗測定了空氣組成的科學家是( )
A.拉瓦錫B.達爾文C.門捷列夫D.牛頓
5.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A.往試管送入粉末B.液體的傾倒
C.點燃酒精燈D.讀取液體體積
6.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領域和對象。下列不屬于化學研究的領域的是( )
A.研制治療癌癥的新藥
B.研究地殼板塊結構及運動規(guī)律
C.研制新型航空航天材料
D.研究將廢舊塑料變成汽車燃料
7.下列變化過程中,不包含緩慢氧化的是( )
A.動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釀造D.食物的腐爛
8.一元硬幣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一些同學認為它是由鐵制成的。有的同學提出“我們可以拿磁鐵來吸一下”?!拔覀兛梢阅么盆F來吸一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作出假設B.設計實驗C.進行觀察D.得出結論
9.下列對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以及反應的基本類型判斷正確的是( )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B.石蠟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黃色火焰,有少量黑煙產(chǎn)生,發(fā)生了分解反應
C.木炭在空氣中充分燃燒,黑色固體逐漸減少,發(fā)生了分解反應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發(fā)生了化合反應
10.某興趣小組利用氧氣傳感器來檢測足量紅磷燃燒過程中氧氣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chǎn)點時容器內(nèi)氮氣體積分數(shù)為85%
B.紅磷的多少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C.氧氣有剩余,說明物質燃燒時氧氣必須達到一定濃度
D.此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shù)為18%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
11.世界環(huán)境日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huán)境問題的認識和態(tài)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huán)境的向往和追求。
(1)空氣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顆粒物外,還包括______(填序號);
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一氧化碳④二氧化氮⑤氧氣
(2)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下列行為不會增加空氣中的PM2.5的是______(填字母);
A.燃煤發(fā)電B.汽車尾氣排放C.太陽能發(fā)電D.地表揚塵
(3)改善空氣質量需要全民行動,作為中學生你能做的一件事是______。
12.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從空氣的成分中選擇適當?shù)臍怏w填空。
(1)可用于制硝酸和化肥的是________;
(2)脆的餅干遇到會變軟的是________;
(3)通電時能發(fā)出不同顏色光的物質是________;
(4)參與光合作用,促進溫室效應的物質是________。
13.以下是初中化學常用儀器,請按要求回答:
(1)熄滅酒精燈的方法是________;
(2)既可用作反應容器又可直接加熱是________(填序號);可用于收集和儲存少量氣體是________ (填序號);
(3)若用圖中的儀器完成“量取8mL水加熱至沸騰”,還需要補充是________(填儀器名稱);實驗后發(fā)現(xiàn)玻璃儀器破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選填序號)。
A.用焰心加熱B.量取時失誤,水太多
C.加熱前沒擦干外壁的水D.加熱時儀器與桌面呈傾斜狀態(tài)
三、簡答題(每空1分,共14分)
14.正確的操作能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請?zhí)顚懴铝杏嘘P實驗操作中的空格。
(1)在量取一定體積的蒸餾水時,先用傾倒法取用藥品,接近刻度線時,改用________滴加液體,量液時,量筒要放平,同時視線________;
(2)玻璃導管插入帶孔橡膠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轉動插入;
(3)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初中階段,我們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和藥品研究空氣的組成。紅磷寫出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燃著的紅磷熄滅后,當冷卻至室溫時,水能進入集氣瓶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6.補全蠟燭燃燒實驗的實驗報告。
17.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相關問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潛水員潛水時身上背的鋼瓶里裝的是什么氣體嗎?它既不是純氧,也不是普通的空氣,而是一種特殊的空氣——人造空氣。過去,潛水員潛入深海時攜帶的就是普通空氣,當潛水員浮出水面時許多人就無緣無故的死去,其原因是深海的壓力很大,吸入體內(nèi)的氮氣隨著壓力的增大,大量溶解在人體的血液中,而當潛水員由深海上浮,浮到水面時,壓力猛然下降,血液中的氮氣就紛紛從血管內(nèi)往外跑,從而導致血管堵塞、血流不暢而造成死亡。
怎樣才能防止這種“潛水病”呢?科學家想到了“氦”,因為氦極難溶解于水。于是人們把普通空氣中的氮氣除去后,把氧氣和氦氣按照1:4的體積比混合起來,就制成了“人造空氣”,潛水員呼吸這種“人造空氣”,即使?jié)摰剿乱话俣嗝?,也不會再患潛水病。這種“人造空氣”的密度只有普通空氣的1/3,因此呼吸起來比普通空氣輕松得多,可以減輕人呼吸的困難,因而現(xiàn)在這種“人造空氣”還被用來治療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1)①氮氣、②氦氣、③氧氣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
(2)之所以用氦氣代替氮氣制造人造空氣,主要是因為氦氣具有下列性質:
①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xiàn)有兩個鋼瓶,里面充入的分別是普通空氣和人造空氣,你如何用簡便的方法鑒別它們?__________。
四、實驗與探究題(每空1分,共14分)
18.【基礎實驗與跨學科實踐】
圖①圖②
(1)實驗室制取
①圖①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
②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時,應選圖①的發(fā)生裝置_________(填字母),化學反應表達式為_________。實驗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③用C裝置收集氧氣,依據(jù)氧氣的性質是_________;收集滿氧氣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自制氣體制取裝置
小明用塑料瓶自制了圖②的簡易供氧器,利用該裝置制取氧氣,應將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加入到_________(填字母)塑料瓶中。在另一塑料瓶中可裝入少量的水,以便于______________。
19.學習了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識后,某同學想:氧化銅(CuO)能否起到類似的催化作用呢?于是進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I.CuO不是催化劑,也不參與反應,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Ⅱ.CuO參與反應產(chǎn)生,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發(fā)生了改變;
Ⅲ.CuO是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________________;
【實驗】用天平稱量0.2g CuO,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
(1)填寫下表:
(2)步驟①與步驟③對比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⑥中得到的固體,重復實驗②③,操作的目的是驗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過氧化氫能被氧化銅催化分解放出氧氣的化學反應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及操作
現(xiàn)象
解釋或結論
將一小塊蠟燭放入水中
蠟燭漂浮在水面上
蠟燭難溶于水,密度比水②_______;
拿住火柴梗的一端,將其迅速平放入火焰中
火柴梗接觸火焰部分,兩端變黑,中間無明顯變化
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③_______;
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上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
①_________________;
蠟燭燃燒產(chǎn)物之一是水
在蠟燭火焰上方罩個內(nèi)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蠟燭燃燒產(chǎn)物之一是④_______;
步驟③現(xiàn)象
步驟⑥結果
步驟⑦現(xiàn)象
結論
______,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______g;
溶液中有氣泡放出,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猜想I、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第五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共2頁。
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題,共4頁。
這是一份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第二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化學試題(無答案),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