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迅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制造汽車輪胎的順丁橡膠,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汽車安全氣囊中有疊氮化鈉(NaN3),其中氮元素為-3價
C. 給磷酸鐵鋰電池充電時,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
D. 車窗使用鋼化玻璃,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答案】C
【解析】A.順丁橡膠為人工合成,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錯誤;
B.汽車安全氣囊中的疊氮化鈉,化學式為NaN3,其中氮元素為-價,B錯誤;
C.給電池充電時,需接通電源。此時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C正確;
D.鋼化玻璃成分為硅酸鹽,不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D錯誤;
故選C。
2. “民以食為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料酒中含有乙醇,乙醇屬于飽和一元醇
B. 雞蛋富含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C. 油脂是高能量物質(zhì),其中植物油的主要成分為不飽和脂肪酸
D. 烘焙糕點時用到碳酸氫鈉,碳酸氫鈉屬于電解質(zhì)
【答案】C
【解析】A.乙醇(CH3CH2OH)屬于飽和一元醇,A正確;
B.蛋白質(zhì)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B正確;
C.植物油的主要成分為不飽和脂肪酸甘油酯,不含不飽和脂肪酸,C錯誤;
D.碳酸氫鈉溶于水能電離出可自由移動的Na+和而導電,屬于電解質(zhì),D正確;
故選C。
3. 下列勞動項目與化學知識沒有關(guān)聯(lián)的是( )
【答案】B
【解析】A.鹵水點豆腐,是大豆植物蛋白在鹵水的作用下發(fā)生聚沉,A有關(guān)聯(lián);
B.紅糖和白糖的主要成分均為蔗糖,向紅糖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雜,蔗糖并沒有水解,B無關(guān)聯(lián);
C.用含Al和燒堿的“管道通”疏通管道,發(fā)生反應2A1+2NaOH+2H2O=2NaAlO2 +3H2↑,生成大量氣體產(chǎn)生壓力疏通下水道,C有關(guān)聯(lián);
D.硫黃和CS2均為非極性分子,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知硫黃易溶于CS2,可以用CS2清洗,D有關(guān)聯(lián)。
故選B。
4. 下列所示的物質(zhì)間轉(zhuǎn)化或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 )
A. 金屬Mg的制備:Mg(OH)2MgCl2溶液Mg
B. 實驗室制硅酸:SiO2 Na2SiO3 H2SiO3
C. 漂白粉失效:NaClO HClO HCl
D. 金屬鈉在空氣中放置: NaNa2O2Na2CO3
【答案】B
【解析】A.Mg(OH)2與鹽酸反應可以得到MgCl2溶液,但是電解MgCl2溶液不能得到金屬Mg,只有電解熔融態(tài)的MgCl2才能得到金屬Mg,A錯誤;
B.實驗室制硅酸:SiO2為酸性氧化物,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2SiO3溶液,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可得白色沉淀H2SiO3,B正確;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為Ca(ClO)2,失效過程是先與空氣中的CO2、H2O反應生成HClO,HClO見光或受熱分解為HCl和O2,C錯誤;
D.金屬鈉在空氣中放置:Na先與空氣中的O2反應生成Na2O,Na2O再結(jié)合空氣中的H2O生成NaOH,表面潮解后NaOH與CO2反應生成Na2CO3,D錯誤;
故選B。
5. 奎寧用于治療瘧疾,其結(jié)構(gòu)簡式如下。下列有關(guān)奎寧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分子式為C20 H24O2N2B. 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C. 分子中有5個手性碳原子D. 該物質(zhì)屬于芳香族化合物,能與HCl反應
【答案】C
【解析】A.由圖知奎寧的分子式為C20H24O2N2,A正確;
B.該物質(zhì)含有碳碳雙鍵,能與Br2 發(fā)生加成反應,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B正確;
C.如圖含有4個手性碳原子,C錯誤;
D.該物質(zhì)含有苯環(huán),屬于芳香族化合物,含有兩個N原子,能結(jié)合H+,能與HCl反應,D正確。
6.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1 ml Fe與足量稀硝酸反應轉(zhuǎn)移3NA個電子
B. 28gCO和N2的混合氣體中含有2NA個原子
C. 1 ml [Cu(NH3)4]2+中含有16NA個σ鍵
D. 標準狀況下,11.2L己烷含有10NA個原子
【答案】D
【解析】A.Fe與足量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4HNO3(稀)=Fe(NO3)3+NO↑+2H2O,1 ml Fe完全反應轉(zhuǎn)移3NA個電子,A正確;
B.CO和N2的摩爾質(zhì)量均為28g/ml,28gCO和N2的混合物的總物質(zhì)的量為1ml,則含2NA個原子,B正確;
C.1個[Cu(NH3)4]2+中含12個N-H和4個Cu-N配位鍵(配位鍵屬于σ鍵),共16個σ鍵,則1 ml[Cu(NH3)4]2+中含16NA個σ鍵,C正確;
D.標準狀況下,己烷為液態(tài)(碳原子個數(shù)小于4的烷烴為氣態(tài)),不能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其物質(zhì)的量,D錯誤。
答案選D。
7. 下列有關(guān)反應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CH≡CH完全燃燒過程中,CH≡CH中所有化學鍵均斷裂
B. SO2生成SO3,中心原子S的軌道雜化類型未發(fā)生改變
C. 電解精煉銅時,每轉(zhuǎn)移2ml電子,則陽極質(zhì)量減小64g
D. Cu催化氧化乙醇過程中,Cu的參與降低了活化能
【答案】C
【解析】A.乙炔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C-H、C≡C均斷裂,A正確;
B.SO2中和SO3的S原子為sp2雜化,中心原子S的軌道雜化類型未發(fā)生改變,B正確;
C.電解精煉銅時,陽極反應:Zn-2e-=Zn2+,F(xiàn)e-2e-=Fe2+,Cu-2e-=Cu2+,同時還有Ag、Au、Pt及難溶物沉淀為陽極泥,每轉(zhuǎn)移2 ml電子,減小質(zhì)量不能確定,C不正確;
D.催化劑改變了反應歷程,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D正確;
故選C。
8. 下列陳述Ⅰ和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guān)系的是( )
【答案】A
【解析】A.鍵角 NH3>PH3,陳述Ⅰ正確,電負性N>P,陳述II正確,中心原子的電負性越大,成鍵電子對離核越近,斥力越大,鍵角越大,具有因果關(guān)系,A符合題意;
B.HCl可以與碳酸鹽反應生成H2O和CO2,HCl的酸性強于H2CO3,陳述I正確,元素的非金屬性:Cl>C,陳述Ⅱ正確,但是二者不具有因果關(guān)系,若比較Cl和C的元素非金屬性強弱,應比較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即HClO4>H2CO3,B不符合題意;
C.SiO2與NaOH、HF均能反應,陳述Ⅰ正確,SiO2與NaOH反應生成Na2SiO3和水,SiO2為酸性氧化物,陳述Ⅱ錯誤,C不符合題意;
D.HClO見光或受熱易分解,陳述Ⅰ正確,HClO具有漂白性,陳述Ⅱ正確,但其漂白性是因為強氧化性,所以二者無因果關(guān)系,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9. 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
【答案】A
【解析】A.SO2 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而二氧化碳不與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A正確;
B.I2的CCl4溶液和H2O的混合物不互溶,靜置后分層,應用分液漏斗分離,B錯誤;
C.MnO2為粉末狀,不能用有孔塑料板,C錯誤;
D.蒸餾裝置中溫度計的水銀球應位于蒸餾燒瓶支管口處,D錯誤;
故選A。
10. 在一定溫度下,向體積為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4 ml H2和一定量的CO后,發(fā)生反應:CO(g)+2H2(g)CH3OH(g)。圖1表示CO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圖2表示反應進程中能量的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反應在3 min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B. 曲線b表示使用催化劑的能量變化
C. 平衡時,H2的轉(zhuǎn)化率為75%D. 由圖2知1 ml CO完全反應放出91 kJ熱量
【答案】A
【解析】A.觀察圖 1可知,反應進行到3 min時,c(CO)=c(CH3OH),但并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而反應進行到10min時,則達到平衡狀態(tài),A錯誤;
B.使用催化劑能改變反應歷程,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但是不改變反應的焓變,所以曲線b表示使用催化劑的能量變化,B正確;
C.初始加入4mlH2,根據(jù)圖1可知,達到平衡時,共生成0.75ml/LCH3OH,則消耗2×2L×0.75ml/L=3mlH2,H2的轉(zhuǎn)化率為×100% = 75% ,C正確;
D.根據(jù)圖2知,1 ml CO(g)和2 ml H2(g)完全反應生成1 mlCH3OH(g) ,放出熱量510-419=91 kJ,D正確;
故選A。
11. 以鈉箔和多壁碳納米管(MWCNT)為電極材料的可充電“Na-CO2”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放電時的總反應為:4Na+3CO2=2Na2CO3+C。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放電時,電子的流向為鈉箔→導線→MWCNT
B. 放電時,正極反應為2CO2+4Na+ +4e-=2Na2CO3
C. 充電時,向MWCNT極移動
D. 充電時,每轉(zhuǎn)移0.1 ml電子,釋放出CO2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1.68L
【答案】B
【分析】鈉是活潑的金屬,失去電子,被氧化,作負極,右側(cè)電極是正極,據(jù)此解答。
【詳解】A.放電時,鈉失去電子,電子流向:鈉箔→導線→MWCNT,A正確;
B.正極上CO2得電子與Na+反應生成固體沉積物Na2CO3和C,電極反應式為3CO2+4Na+ +4e-=2Na2CO3+C,B錯誤;
C.充電時相當于電解池,向陽極(電池的正極MWCNT極)移動,C正確;
D.由總反應4Na+3CO2=2Na2CO3+C可知,充電時,釋放3 ml CO2,則轉(zhuǎn)移4ml電子,因此轉(zhuǎn)移0.1ml電子時,釋放0.075mlC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V(CO2)=0. 075 ml×22.4 L/ml=1.68 L,D正確。
答案選B。
12. 部分含N、S物質(zhì)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c、h、k在標準狀況下均為無色氣體
B. f與h、j的濃溶液均可反應生成g
C. 工業(yè)上制備a的路線為d→c→b→a
D. e與i、f與i的反應屬于同一基本反應類型
【答案】B
【分析】據(jù)圖可得,a為HNO3,b為NO2或N2O4,c為NO,d為N2,e為NH3,f為H2S,g為S,h為SO2,i為H2SO3,j為H2SO4,k為SO3,由此分析回答;
【詳解】A.b為NO2或N2O4,c為NO,h為SO2,k為SO3,NO2為紅棕色氣體,且標準狀況下為液體,而SO3在標準狀況下為固體,A錯誤;
B.h、j均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與f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SO2+2H2S=3S↓ +2H2O,H2SO4(濃)+H2S=S↓ +SO2↑+2H2O,均可生成g(g為S),B正確;
C.工業(yè)上制備硝酸的路線為NH3→NO→NO2→HNO3,不直接由N2→NO,C錯誤;
D.e與i的反應為2NH3 +H2SO3=(NH4)2SO3,屬于化合反應,而f與i的反應為H2SO3+2H2S=3S↓+3H2O,不屬于化合反應,二者不屬于同一基本反應類型,D錯誤;
故選B。
13. 在25 C下,向0.1 ml/L氨水中通入HCl氣體,溶液的pH與關(guān)系曲線如圖所示(忽略溶液的體積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Kb(NH3·H2O)≈10-4.6
B. 水的電離程度: aP
B
酸性:HCl> H2CO3
非金屬性:Cl>C
C
SiO2與NaOH、HF均能反應
SiO2為兩性氧化物
D
HClO見光或受熱易分解
HClO具有漂白性
A.除去CO2中的SO2
B.分離I2的CCl4溶液和H2O的混合物
C.用MnO2與H2O2制取O2
D.制備無水乙醇
共價鍵
C-H
C=O
O-H
C-O
C-C
鍵能(kJ/ml)
413
745
463
351
348
實驗序號
c(H2O)/(ml/L)
CH4/(ml/L)
v/ml/(L·s)
1
1.0
1.0
1.20
2
1.0
2.0
2.40
這是一份安徽省部分高中聯(lián)盟校2025屆高三上學期開學摸底聯(lián)考化學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部分高中聯(lián)盟校2025屆高三上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部分高中聯(lián)盟校2025屆高三上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聯(lián)盟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皖豫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畢業(yè)班第二次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docx、安徽省皖豫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畢業(yè)班第二次考試化學試卷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聯(lián)盟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皖豫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畢業(yè)班第二次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docx、安徽省皖豫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畢業(yè)班第二次考試化學試卷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