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與方法
一、初中物理實驗方法
1.控制變量法: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幾個不同因素的影響,為了確定該物理量與各個不同因素之間的關系,就需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其固定不變,只研究其中一個因素,看所研究的因素與該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分析思路:找好自變量、因變量和控制變量。
自變量:實驗中主動變化的量。
因變量:實驗中被動變化的量,一般也是研究目標。
控制變量:除自變量之外其他可能會引起因變量變化的量,需控制不變。
2.轉(zhuǎn)換法:在科學探究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或者不易觀察的現(xiàn)象,通常改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xiàn)象去認識。
3.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系)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陌生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用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代替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
4.科學推理法:以可靠的事實為基礎,以真實的實驗為原型,通過合理的推理得出結(jié)論,深刻地揭示科學規(guī)律的本質(zhì)。
二、探究性實驗
1.光的反射實驗
(1)器材:平面鏡、可折轉(zhuǎn)的紙板、激光筆、量角器、鉛筆等。
(2)紙板的作用:
①對光起漫反射的作用,顯示光路。(為了顯示光路,紙板的表面應粗糙些)
②為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
(3)操作及結(jié)論:
①紙板垂直于鏡面放置;
②讓激光沿著紙板射到平面鏡上,觀察另一側(cè)紙板上是否有反射光線;
③將紙板另一側(cè)向后偏折,觀察偏折后的紙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④讓激光筆發(fā)出的光逆著原來的反射光線射向鏡面時,此時的反射光線將沿著OE方向射出,說明光路可逆。
(4)在實驗中,多次改變?nèi)肷浣堑拇笮∪y量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多次實驗總結(jié)普遍規(guī)律,避免偶然性。
2.平面鏡成像特點及實驗
(1)器材:帶支架的透明薄玻璃板、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火柴、白紙、鉛筆、刻度尺、光屏。
(2)實驗步驟:
①把一塊較薄的玻璃板垂直放在白紙上,作為平面鏡;
②在玻璃板的一側(cè)立一支點燃的蠟燭A,透過玻璃板觀察蠟燭A 的像;
③把一支完全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B 放在平面鏡的后面并移動位置,從蠟燭A 所在的這一側(cè)觀察,直到蠟燭B與蠟燭A 像完全重合,在白紙上標出兩個蠟燭的位置;
④改變蠟燭A 到玻璃板的距離,重做幾次實驗。
⑤撤去玻璃板,用刻度尺量出蠟燭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把蠟燭和像的位置連起來,看連線和玻璃板的關系。
(3)結(jié)論:
①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的虛像;
②平面鏡成的像和物體等大;
③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④像與物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
??贾R點:
①用兩個等大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系;
②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③如果用厚玻璃板是會有兩個反射面,出現(xiàn)兩個像;
④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下進行實驗是為了讓成像更清晰
⑤玻璃板必須與桌面垂直,否則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無法完全和蠟燭A 的像重合;
⑥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3.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調(diào)等高:F字光源中心、凸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調(diào)到同一高度,目的是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贾R點:
(1)如果F字光源偏上,如何操作能夠使成像在光屏中央呢?
① 移動光屏——向上移動
② 移動透鏡——向下移動
③ 移動F字光源——向上移動
(2)遮住部分透鏡問題
遮住部分透鏡后,光屏上還能收到完整的像,但是像的亮度變暗了。
(3)物像移動距離的關系和移動速度的關系
①如果u > v(即u > 2 f 時),物體的移動距離> 像的移動距離,物體的移動速度> 像的移動速度
②如果u < v(即u < 2 f 時,包括f < u < 2 f 和u < f ),物體的移動距離 v(即u > 2 f 時),物體的移動距離> 像的移動距離,物體的移動速度> 像的移動速度
②如果u < v(即u < 2 f 時,包括f < u < 2 f 和u < f ),物體的移動距離u>f
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是幻燈機的制作原理。
(3)[4]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眼鏡的鏡片,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了,將蠟燭向凸透鏡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呈現(xiàn)清晰的像,說明該鏡片把光線會聚了,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該眼鏡是遠視眼鏡。
(4)[5]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17.0cm刻度線處,此時u=17.0cm-10.0cm=7.0cm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輪四大模塊針對集訓(全國通用)專題08浮力綜合專題練習(原卷版+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浮力概念,計算浮力的方法,浮沉條件,浮力應用,浮力的多情境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輪四大模塊針對集訓(全國通用)專題07壓強之液體壓強專題練習(原卷版+解析),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液體壓強的產(chǎn)生和特點,液體壓強計算,不規(guī)則容器壓力,綜合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輪四大模塊針對集訓(全國通用)專題05受力分析專題練習(原卷版+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重力,受力分析,填空題,綜合題,作圖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