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題人: 審題人: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題1分,總計25分)
1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zhì)量方面起重要的作用,下列應用中主要應用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
A.制金屬材料納米銅B.光刻機制芯片
C.石墨烯薄膜生產(chǎn)D.炸藥用于定向爆破
2.下列科學進展中的研究,主要屬于化學探究領域的是( )
A.觀測太陽系外行星B.繪制癌癥基因圖譜
C.計算物質(zhì)的重量D.研制高溫超導材料
3.我國古代文獻記載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下列記載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易經(jīng)》——“澤中有火,上火下澤”
B.《淮南萬畢術》——“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C.《抱樸子》——“丹砂(硫化汞)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
D.《天工開物》——“侯潮一過,明月天晴,半日曬出鹽霜”
4.用托盤天平稱量10.8g藥品,稱量過程中發(fā)現(xiàn)指針向左偏移,這時應( )
A.減少砝碼B.添加藥品C.減少藥品D.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5.下列關于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氮氣用于保護糧食,是利用氮氣在常溫下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
B.氮氣用作探空氣球,是利用氮氣密度小且很穩(wěn)定
C.稀有氣體用于制作霓虹燈,是利用稀有氣體通電時會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
D.液氮可用于冷凍麻醉,是利用其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
6.下列物質(zhì)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A.空氣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水
7.汽車安全氣囊內(nèi)所裝化學物質(zhì),能在碰撞后10毫秒內(nèi),生成一種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該氣體是( )
A.氮氣B.氧氣C.稀有氣體D.二氧化碳
8.化學離不開實驗,我們通過實驗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變化規(guī)律,探尋物質(zhì)組成的奧秘。正確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是一項實驗基本技能,以下某同學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明顯錯誤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餾水
B.用托盤天平稱量5.85g氫氧化鈉固體
C.取3mL蒸餾水,滴入到量程為10mL的試管中進行加熱
D.用溫度計測得水溫為25.5℃
9.科學探究是獲取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本質(zhì)的重要途徑。某同學在實驗室中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體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振蕩,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
A.形成假設B.實施實驗C.獲取證據(jù)D.形成結論
10.分類法是我們研究物質(zhì)的基本方法。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天然氣B.礦泉水C.蘋果汁D.水蒸氣
11.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
B.該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C.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火焰熄滅后立刻打開彈簧夾
D.通過該實驗還可以了解氮氣的一些性質(zhì)
12.我們一生中不斷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下表是人體吸入氣體與呼出氣體成分比較情況,由此表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氣
B.對比數(shù)據(jù)可知氮氣不參與人的呼吸作用
C.人通過呼吸能夠消耗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
D.人吸入氣體中的氧氣,只有部分進入了血液
13.保持水的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是( )
A.B.C.D.
14.分子與原子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
A.分子可分割,原子不能分割
B.分子比原子體積大
C.分子比原子質(zhì)量大
D.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在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5.宏微結合是研究化學的重要思想。如圖所示,提起壓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發(fā)生汽化,則相同微小空間內(nèi)微粒的變化最可能是( )
A.B.C.D.
16.從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釋下列事實,其中不正確的是( )
A.物體受熱,體積膨脹—溫度升高,分子體積增大
B.酒精揮發(fā)屬于物理變化—酒精分子本身沒有發(fā)生改變
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氣一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一滴水中大約有個水分子一分子質(zhì)量和體積都很小
17.如圖所示,將一小塊干冰放進一個塑料袋扎緊袋口,一段時間后塑料袋鼓起。下列關于塑料袋鼓起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間的空隙變大B.干冰放出大量的熱
C.發(fā)生了化學變化D.二氧化碳分子變大
18.“光解制氫”可實現(xiàn)水的高效分解,其微觀圖示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變
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發(fā)生變化
C.反應中最小微觀粒子為氫分子和氧分子
D.物質(zhì)a和b組成元素相同,化學性質(zhì)相同
19.下圖是某學習小組對“人體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探究”的科學探究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1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現(xiàn)象,是因為發(fā)生了物理變化
B.由實驗1可以得出“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氣中的高”結論
C.實驗2中呼出氣體中燃著的木條比空氣中燃著的木條燃燒時間長
D.通過實驗2可以得出呼出氣體中氧氣含量比空氣中的低
20.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特殊條件下水能表現(xiàn)出有趣的結構和性質(zhì)。例如,在一定條件下給水施加弱電場,能使水在常溫常壓下結成冰(結構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弱電場的作用下,水分子的運動緩慢停止
B.水結成“熱冰”的過程中,水分子的體積發(fā)生變化
C.上述變化過程中分子之間的間隔沒有發(fā)生變化
D.利用該性質(zhì),人們可能在常溫常壓下建成溜冰場
21.某同學觀察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后,查閱相關資料得出以下結論,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氯化氫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B.氯化氫和氨氣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C.氮原子是保持氨氣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D.氯化氫和氨氣反應后有固體生成
22.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分子構成的是( )
A.氦氣B.銅C.二氧化硫D.金剛石
23.規(guī)范化學實驗操作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下列取用試劑的操作圖示正確的是( )
A.傾倒液體B.取用鋅粒
C.吸取液體D.取用粉末
24.微觀模型是我們認識微觀世界的重要工具,下圖所示是單位體積內(nèi)不同狀態(tài)的水分子的微觀模型,則A、B、C三幅圖分別代表的是哪種狀態(tài)的水( )
A.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B.液態(tài)、固態(tài)、氣態(tài)
C.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D.氣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
25.201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法、美、荷的三位科學家,獲獎理由是“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他們開發(fā)出的這種分子機器,其運動可受控制,給其注入能量時便能執(zhí)行任務。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項設計實現(xiàn)了機器的微型化,將化學的發(fā)展帶到一個新的維度中
B.該項設計說明,在一定條件下分子的運動具有可控性
C.該項設計說明,可以在分子運動和化學變化中保持分子的不變
D.分子機器很有可能在新材料、傳感器以及儲能系統(tǒng)的研發(fā)中得到應用
二、實驗題(每空2分,總計20分)
26.如圖為利用不同裝置進行“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請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
(2)圖2中紅磷從燃燒到熄滅的過程中,左側活塞的移動情況是________。
(3)圖3測定原理是利用銅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氧化銅,實驗過程中不斷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
(4)利用此裝置(硬質(zhì)玻璃管容積為25mL)進行實驗,反應結束后,待裝置冷卻至室溫,注射器活塞從原來的15mL刻度處移動至9mL刻度處,則該實驗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為________(百分數(shù)形式)。在不考慮氣球影響的前提下,造成該實驗氧氣體積分數(shù)不等于21%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一條即可)。
27.圖Ⅰ是小明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在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于是小明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
已知:氨水無色、易揮發(fā)、具有刺鼻性氣味;堿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而氨水呈堿性。
【實驗操作】
a.向B、C、E三支試管分別加入5mL的蒸餾水,各滴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配置成酚酞溶液,觀察酚酞溶液為無色。
b.在A、D試管中分別加入2mL濃氨水,立即用帶橡皮塞的導管按實驗圖Ⅱ連接好,并將D試管放置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幾分鐘。
【分析討論】:
(1)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進行操作b,觀察幾分鐘后B、C試管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且________試管中紅色出現(xiàn)更快,E試管中未觀察到變紅。
(3)由此可以得到的有關分子的性質(zhì)是________。
(4)結合上述實驗,總結出實驗室保存濃氨水藥品時,應該________。
三、填空簡答題(28題每空2分,29題每空1分,總計15分)
28.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發(fā)生化學變化,請你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解釋該化學變化。
宏觀:有________產(chǎn)生(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
微觀: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分子種類________(變化/無變化),由此說明分子的特征之一: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________的一種微觀粒子。
29.掌握化學實驗室中常用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開展化學學習和研究。現(xiàn)有下列儀器:
如圖A-I所示,根據(jù)上圖儀器回答下列問題:
(1)在給酒精燈內(nèi)添加酒精時,需要使用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用試管夾夾持試管,在酒精燈上集中加熱液體前需要先________(操作名稱),防止試管受熱不均炸裂;在使用酒精燈給試管內(nèi)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________。(2分)
(2)現(xiàn)需量取20mL的稀鹽酸溶液,應該選擇上圖儀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圖中儀器C的名稱是:________;儀器H的名稱是:________。
(4)使用試管刷清洗玻璃儀器時,判斷儀器洗滌干凈的標準是:________。
氧氣
二氧化碳
氮氣
水
吸入氣體
21%
0.03%
78%
較少
呼出氣體
16%
4%
78%
較多
這是一份陜西省西安市經(jīng)開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化學試題,共6頁。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陜西省西安市九年級上學期化學12月月考試題及答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 K-39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04,2024年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唐南中學中考五?;瘜W試卷(無答案),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Fe-56,五育并舉,勞動先行,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05g氯化鈉固體,5mL體積,中國芯片蝕刻技術國際領先,能用下圖裝置完成的實驗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