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魯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第三節(jié) 碳達峰與碳中和圖文課件ppt,文件包含第1課時了解自然界的碳循環(huán)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pptx、第2課時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實現(xiàn)“雙碳目標“的路徑pptx、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mp4、二氧化碳增多的利弊wmv、二氧化碳燈火實驗mp4、二氧化碳的制取wmv、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mp4、國際氣候大會mp4、認識溫室效應(yīng)mp4等9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1頁, 歡迎下載使用。
農(nóng)民伯伯說它是“植物糧食”; 消防官兵贊美它是“滅火先鋒”; 環(huán)境學家卻指責它是—— 造成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
——請你猜一猜它是誰?
1.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認識物質(zhì)在自然界中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及其對維持人類生活與生態(tài)平衡的意義。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3.掌握二氧化碳的有關(guān)性質(zhì)和用途;及其相關(guān)方程式的書寫4.通過實驗及實驗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并進一步學會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來驗證或推論物質(zhì)的性質(zhì)。
一、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碳循環(huán)
二氧化碳的增多是利?還是弊?
如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多植樹造林
1.向一個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礦泉水瓶中加入約三分之一體積的水,立即擰緊瓶蓋,振蕩,觀察現(xiàn)象。2.取一支試管,從礦泉水瓶種向試管中倒入適量的二二氧化碳水溶液,然后想試管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振蕩,觀察現(xiàn)象。將試管加熱,觀察現(xiàn)象。
活動探究6-4:CO2溶于水
加入石蕊試液后,溶液紫變紅。加熱后又由紅變紫
CO2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生成H2CO3,H2CO3能使石蕊變紅。H2CO3不穩(wěn)定,受熱后易分解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yīng)生成碳酸(CO2+H2O 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碳酸很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成CO2和H2O(H2CO3
CO2↑ + H2O)。
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物質(zhì)不是CO2,而是CO2與H2O反應(yīng)生成的H2CO3
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現(xiàn)象: 。寫出此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 應(yīng)用:在實驗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
CO2 + Ca(OH)2 = CaCO3 ↓+ H2O
1、CO2通常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它還有固態(tài)和液態(tài)兩種狀態(tài)。
3、CO2密度比空氣大。
我來總結(jié):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
1、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yīng)
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
一.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
知識點1: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
【典例1】氧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是自然界中物質(zhì)和能量循環(h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下列過程不能體現(xiàn)氧氣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是( )A.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海水吸收二氧化碳C.動植物的呼吸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燒
知識點2: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典例2】小金通過實驗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獲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接著利用這瓶二氧化碳氣體完成了圖示實驗,觀察到蠟燭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此實驗只體現(xiàn)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B.實驗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C.圖示實驗可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D.圖示實驗可說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蠟燭的燃燒
1.(2023·長春中考)下列關(guān)于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A.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B.結(jié)構(gòu):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構(gòu)成C.性質(zhì):二氧化碳能溶于水D.應(yīng)用:二氧化碳可用于生產(chǎn)碳酸型飲料
2.(2023·宜昌中考)為使我國能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加快開發(fā)清潔能源B.荒漠上多植樹種草C.工業(yè)廢氣高空排放D.減少化石燃料使用
3.(2023·北京中考)用下圖實驗研究CO2的性質(zhì)。?(1)可證明CO2能與水反應(yīng)的現(xiàn)象是 ,密度比空氣的大的現(xiàn)象是 。(2)燃著的木條熄滅,由此可得出具有的性質(zhì)是 。
【答案】(1) 2處干燥紫色石蕊紙花不變色,1、3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變紅色;3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比1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先變紅色(2)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
4.小亮同學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后做了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1)通過上述實驗活動,你獲知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質(zhì),請歸納:① ;② ;③ ;④ 。(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兩個實驗中涉及的化學反應(yīng) ; 。(3)CO2不能供給呼吸,本身無毒但濃度過高時會使人窒息死亡。這就告誡我們要進入地窖及其它一些通風設(shè)施不完備的場所應(yīng)借助 實驗檢查室內(nèi)空氣中CO2的濃度,以確保人身安全。
這是一份魯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第六單元 控制燃燒第三節(jié) 碳達峰與碳中和教案配套ppt課件,文件包含第三節(jié)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ppt、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_高清mp4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魯教版(2024)第三節(jié) 碳達峰與碳中和一等獎?wù)n件ppt,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導學,回顧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固液不加熱,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查裝收驗,課堂小結(jié),課堂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魯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碳達峰與碳中和優(yōu)質(zhì)ppt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后作業(y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