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測試范圍: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6章。
第Ⅰ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關于溫度說法正確的是( )
A.洗澡水的溫度約為60℃
B.0℃的冰和0℃的水一樣冷
C.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一定是0℃
D.﹣25℃讀作零下25度
2.下列物理知識中,說法正確的是( )
A.超聲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物鏡都是凸透鏡,其作用相當于放大鏡
C.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時,應使二維碼位于手機鏡頭一倍焦距之內(nèi)
D.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zhì)感光,能用來鑒別真?zhèn)吴n票
3.如圖所示,在我校2023年體育節(jié)暨第二十屆田徑運動會的開幕式上,國旗護衛(wèi)隊整齊劃一的經(jīng)過主席臺,若說方隊中某同學是靜止的,則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主席臺B.主席臺上坐著的評委
C.主席臺旁的旗桿D.方隊中的另一個同學
4.鳥鳴清脆如玉,琴聲宛轉(zhuǎn)悠揚,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但振動不一定發(fā)聲
B.撥動不同粗細、長短的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C.利用超聲可以檢測出鍋爐有沒有裂紋是利用了聲能夠傳遞信息
D.古代士兵用“伏地聽聲”防范敵軍夜襲,“伏地”可以聽到敵軍馬蹄發(fā)出的次聲波
5.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甲圖:用力擊鼓比輕輕擊鼓產(chǎn)生的聲音響度大
B.乙圖:人聽到瀑布的流水聲是由空氣傳來的
C.丙圖:倒車雷達是運用超聲波可以傳遞能量
D.丁圖:人帶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6.真空脫水食品即真空冷凍脫水干燥食品,能使食物儲存更久卻不失新鮮。如方便面里的脫水蔬菜,就是利用“真空冷凍降壓升華脫水法”制成的脫水蔬菜。下列做法采用了“升華脫水法”的是( )
A.將蔬菜放在太陽下暴曬除去水分
B.將蔬菜放在熱鍋上烘烤除去水分
C.將蔬菜冷凍后迅速放在低壓環(huán)境下升華除去水分
D.將蔬菜放在陰涼處風干去水分
7.在玻璃杯中先后裝入不同量的水,用細棒敲擊,會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與此類似,醫(yī)生給病人檢查腹部是否有積水時,常會用手輕輕敲擊患者腹部,細聽其發(fā)出的聲音,此為“扣診”。醫(yī)生主要是根據(jù)( )
A.響度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積水
B.音調(diào)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積水
C.音色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積水
D.聲音是否悅耳動聽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積水
8.下列生活現(xiàn)象對應的物態(tài)變化屬于液化的是( )
A.春天,冰面消融
B.夏天,從冰箱取出的啤酒瓶上產(chǎn)生水珠
C.秋天,房頂上形成的霜
D.冬天,空中下雪
9.光的色散說明太陽光是一種復色光,棱鏡對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從而將各種單色光分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光的色散說法正確的是( )
A.棱鏡對紅光的偏折程度大,對紫光的偏折程度小
B.只有紅色光照在綠色的菜葉上時,看到菜葉還是綠色的
C.紅光外側(cè)還有看不見的紅外線,可以用來遙控和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
D.紫光外側(cè)還有看不見的紫外線,適量的紫外線照射有益于骨骼的生長
10.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zhì)量,下列各種情況中會造成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的是( )
A.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時,游碼沒有撥至標尺左側(cè)零位
B.調(diào)節(jié)天平的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平衡標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cè)便停止了調(diào)節(jié)
C.稱量時所用的砝碼已磨損
D.使用粘有臟東西的砝碼
11.把一個石塊浸沒在盛滿煤油的杯子中,從杯中溢出了8g的煤油。若將該石塊浸沒在盛滿水的杯子中,則溢出水的質(zhì)量是( )
A.6.4gB.8gC.10gD.12.5g
12.甲、乙兩位同學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5s時,甲、乙兩同學的速度相等
B.在10~20s,乙同學靜止不動
C.在0~10s,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得快
D.在0~20s,乙同學的平均速度是10m/s
13.某次體測,小許在百米測試中,成績是12s,前32m用了4s,沖過終點的速度為9m/s,該同學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
A.8m/sB.9m/sC.8.3m/sD.8.5m/s
14.人工智能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機器人已被廣泛使用,用戶可通過人臉識別、輸入取貨碼等多種方式取貨。如圖是某款機器人正在送貨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器人送貨時,相對路面是靜止的
B.機器人可以掃面人臉進行識別,因為人臉是光源
C.陽光下,機器人旁邊會出現(xiàn)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D.行人從各個方向都能看見機器人,是由于陽光在機器人表面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15.如圖中有兩個不同的鏡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的鏡片為凹透鏡,它對近視眼有矯正作用
B.圖乙中的鏡片為凹透鏡,它對遠視眼有矯正作用
C.圖甲中的鏡片為凸透鏡,它對遠視眼有矯正作用
D.圖乙中的鏡片為凸透鏡,它對近視眼有矯正作用
16.甲、乙兩球的質(zhì)量相等,兩球中有一個是空心的,另一個是實心的。甲球是由鋁制成的,乙球是由某種銅合金制成的。甲球的體積為40cm3,乙球的體積為10cm3,已知ρ鋁=2.7g/cm3,ρ合金=8.1g/c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球的質(zhì)量為108g B.乙球的質(zhì)量為81g
C.甲球?qū)嵭牟糠值捏w積為10cm3 D.乙球空心部分的體積為4cm3
第Ⅱ卷 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
17.如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所聽到的鈴聲將會逐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內(nèi)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鬧鐘響鈴的聲音了,最后得出結(jié)論:真空 (選填“能”或“不能”)傳聲。
18.設想你到了北方寒冷的野外,沒有火源,需要嘗試用冰透鏡來取火,這時你應把冰塊打磨成凸透鏡,這是利用它對光有 作用。若想提高冰透鏡取火的效果,應把冰透鏡的形狀打磨成 (面積更大/表面更凸)的結(jié)構(gòu)。
19.質(zhì)量是 (選填“物體”或“物質(zhì)”)的物理屬性,1791年規(guī)定體積為1L的純水在4℃時的質(zhì)量為 kg,并用鉑銥合金制成如圖所示的“國際千克原器”,當它的溫度升高時,質(zhì)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0.如圖甲所示是小華測量木塊的長度,所測物體的長度是 cm,小國同學使用停表發(fā)現(xiàn)自己上學所需時間(圖乙)是 s。
21.根據(jù)圖示的某種物質(zhì)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可知,該物質(zhì)熔化共用了 min,在熔化過程中,不斷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 (填“改變”“不變”)。
22.小京測量金屬塊的密度時,先將金屬塊放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上測量其質(zhì)量,天平平衡后,右盤中所放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金屬塊的質(zhì)量為 g。再將金屬塊用細線系好放進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該金屬塊的密度為 g/cm3。
三.作圖題(共2小題,每題3分,共6分)
23.請在圖中作出光線由水斜射到空氣時的入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
24.請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知識在圖中畫圖說明為什么“坐井觀天,所見甚小”(O點表示青蛙眼睛)
四.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25.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跟物體的位置、大小有什么關系?
設計和進行實驗:
(1)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而且 (只填字母代號)。
A.透過玻璃板可以看見后面的蠟燭 B.玻璃板比平面鏡成像更清晰
C.蠟燭經(jīng)玻璃板可成實像 D.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
(2)實驗在 (較暗、較亮)環(huán)境下進行,為了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關系,需要選用兩根外形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蠟燭。
(3)除圖中提供的器材外,實驗中還用到一種測量距離的工具,它是 。實驗發(fā)現(xiàn)物距 (大于、等于、小于)像距。
(4)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在放有蠟燭 (選填“A”或“B”)的一側(cè)觀察。
(5)實驗過程中,如果在平臺面上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6)在透過玻璃觀察蠟燭A的像時,看到在像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xiàn)兩個像的原因是 。
26.小明同學想測量一輛小車的平均速度,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當小車前端經(jīng)過A點時開始計時,t=4s時小車前端經(jīng)過B點,t=6s時小車前端經(jīng)過C點。AB段距離為80cm,AC段距離為160cm。請回答問題:
(1)該實驗測量原理是 。
(2)小車通過BC段的平均速度為 m/s。
(3)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 。
(4)小麗認為應將木塊平移到B位置下方進行實驗。為了使測量結(jié)果更加準確,你認為木塊放在 (選填“A”或“B”)位置下方更合適,理由是
。
(5)小明發(fā)現(xiàn)公路旁每隔一段距離就立著一個標記公里數(shù)的里程碑,他想利用里程碑估測自行車的行駛速度。測量步驟如下:①從某一地點出發(fā),并按下計時器開始計時;②到達某一個里程碑,記下里程碑上的數(shù)值s1、計時器上的時刻t1;③到達另一個里程碑,記下里程碑上的數(shù)值s2、計時器上的時刻t2。則自行車在這兩個里程碑之間路段行駛的平均速度v= (用題中物理量符號表示)。
27.小明用凸透鏡(焦距是10cm)、蠟燭、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實驗前,要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當蠟燭距凸透鏡2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3)小明在如圖所示位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老師要求他在凸透鏡不動的情況下,讓光屏上的實像變大些,小明應當把蠟燭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方向移動,同時把光屏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方向移動。
(4)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要使燭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應將光屏向 移動。
(5)將蠟燭向凸透鏡靠近,移動到某一位置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 。
(6)在探究凸透鏡成實像的過程中,他們嘗試用白紙擋住凸透鏡的一半,發(fā)現(xiàn)在光屏上
(選填“仍能”或“不能”)形成燭焰完整的像。
五.計算題(共3小題,共28分)
28.(9分)“全民閱讀”活動,是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和新聞出版總署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設學習型社會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小剛同學積極參與到此項活動中,他每個星期日都從家中出發(fā)到圖書館去讀書,去圖書館的路途中一半路程步行,另一半路程騎自行車。路程與時間的圖象如圖所示。則:
(1)騎車的是圖中哪一段?
(2)小剛騎車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3)小剛從家到圖書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29.(9分)質(zhì)量為9千克的冰塊,密度為0.9×103千克/米3。
求:①求冰塊的體積。
②若冰塊吸熱后,有3分米3的冰熔化成水,求水的質(zhì)量。
30.(10分)王剛和李勇同學在學了《聲現(xiàn)象》之后,決定做測定聲音在鐵軌中傳播速度的實驗,在距王剛730米處李勇用鐵棍敲擊鐵軌一下,王剛用耳朵貼近鐵軌時,能聽到兩聲敲擊聲,兩聲的時間間隔為2秒,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鐵軌為直軌道,則:
(1)聲音在鐵軌中傳播的速度是多少;
(2)如果人耳要分辨兩種聲音,兩聲的時間間隔至少為0.1秒,要完成本次實驗,王剛和李勇至少要相距多遠。
這是一份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2-2024年八年級物理下冊講義(人教版),文件包含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2原卷版docx、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2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1-2024年八年級物理下冊講義(人教版),文件包含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1原卷版docx、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1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八年級下冊物理期中考試模擬測試02-2024年八年級物理下冊講義(人教版),文件包含八年級下冊物理期中考試模擬測試02原卷版docx、八年級下冊物理期中考試模擬測試02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