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了解生物圈的范圍。2、理解生物圈與地表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3、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植被類型。4、識別主要的植被。
內蒙古自治區(qū)地處我國北部,東西橫跨經度約28°。內蒙古自治區(qū)東部邊緣的大興安嶺山地森林茂盛,中部分布有大面積的肥美草原,西部則是一望無際的荒漠。
這些植被分別具有哪些特點呢?
范圍:大氣圈下層、巖石圈上層和整個水圈。
1、影響地表環(huán)境的形成與變化①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把太陽能轉變?yōu)榛瘜W能,改變了原始大氣成分。②各種生物通過新陳代謝使化學元素發(fā)生遷移,影響水體的組成、土壤的形成和巖石的風化。2、調節(jié)和穩(wěn)定地表環(huán)境生物圈具有自我調節(jié)功能,地表平均溫度長期穩(wěn)定在15℃(地面氣溫)上下。
植被:覆蓋地表的植物群落
定義:由樹木組成的植物群落
類型: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分布:溫暖濕潤的熱帶、亞熱帶氣候區(qū)
特點:四季常青,樹冠渾圓。樹葉表面光滑,質地較硬
分布:濕潤、半濕潤的溫帶氣候區(qū)
特點:夏季蔥綠,冬季落葉。樹葉寬而薄
分布:主要在寒溫帶(亞寒帶)帶氣候區(qū)
定義:在較干旱環(huán)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為主的植被
類型:熱帶草原、溫帶草原
分布:南北緯10°~20°的熱帶大陸
組成:成片的高草、零星的樹木
特點:濕季郁郁蔥蔥,干季一片枯萎
分布: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地區(qū)
組成:結構簡單,僅有草本層
特點:植物耐旱,“一歲一枯榮”
定義:植物覆蓋稀疏、種類單一的地面景觀
類型:熱帶荒漠、溫帶荒漠
分布:熱帶、亞熱帶以及溫帶的干旱氣候區(qū)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生物圈與植被公開課課件ppt,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課前導入,新課講解,氣候對植被的影響,決定植被種類和特點,水熱充足,森林植被,降水較少,草原植被,降水稀少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節(jié) 生物圈與植被優(yōu)質課件ppt,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課前導入,認識生物圈,新課講解,識別植被類型,常綠闊葉林,組成常綠的闊葉樹,椰子樹,落葉闊葉林,組成落葉的闊葉樹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生物圈與植被精品課件ppt,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課前導入,新課講解,氣候對植被的影響,決定植被種類和特點,水熱充足,森林植被,降水較少,草原植被,降水稀少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