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jié)內容是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講解的:1.說明地球的歷史紀錄。地球的演化過程紀錄在地層和化石中,由對地層和化石的研究分析建立地質代表。2.簡述形成于演化簡史。根據(jù)地球歷史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簡述地球的演化過程。3.說明地球的演化過程。從生物演化、海陸變遷、構造運動和礦產(chǎn)形成四個方面來說明地球的演化過程。
綜合思維:運用跨學科知識,分析地球整體演化的過程特征。
地理實踐力:學會閱讀和觀察地層。
人地協(xié)調觀:了解地球的演化過程,讓學生深刻理解當前地球環(huán)境對人類生存發(fā)展的意義。
1. 理解地層和化石的概念以及對其研究的意義;
2. 理解地質年代表的建立條件,地質年代單位和年代地層單位的關系;
3. 了解地球演化過程。
教師準備:掛圖、課件、投影儀等;發(fā)學案。
學生準備:結合學案課前預習。
【導入新課】
地球誕生已有46億年之久,一直以來,人類對地球形成和演化的研究樂此不疲。
同學們知道科學家是通過哪些地理事物來推測地球的形成和演化的嗎?
一、地球的歷史紀錄
在內外動力作用下,地殼的組成、結構、構造及外部形態(tài)不免經(jīng)常發(fā)生變化。一系列變化構成的連續(xù)事件可以清晰地反應地球演化的歷史。
(一)地層與化石
1.地層:地質歷史上一定地質時期形成的各種成層巖石和堆積物。
未受影響的地層,先形成的居下,后形成的居上。地層是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
比如:石灰?guī)r主要形成于淺海環(huán)境;頁巖形成于靜水環(huán)境;玄武巖巖漿噴發(fā)冷凝而成。
【知識拓展】
喀斯特地貌——石灰?guī)r地層受流水長期溶蝕而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景觀有:峰林、溶洞、鐘乳石、鈣華……
2. 化石:存留在古代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
化石研究的意義:通過研究化石,科學家可以逐漸認識遙遠的過去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類別,可以推測出億萬年來生物起源、演化、發(fā)展的過程,還可以恢復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各個階段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知識拓展】
科學家在貴州省關嶺縣發(fā)現(xiàn)了大量魚龍、海龍、楯齒龍等海生爬行動物化石,以及海百合、菊石、鸚鵡螺等海洋生物化石。推測中國西南地區(qū)億萬年前曾是一片古海洋,并與世界其他地區(qū)海洋相通。
【導入】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經(jīng)歷了多個朝代更迭,為了便于研究和學習,我們按照不同的朝代將中國歷史劃分為多個時期,形成中國歷史紀年表。
而有著46億年歷史的地球有沒有這樣的紀年表呢?地球的紀年表該如何建立和斷代呢?
(二)地質年代表
用來描述地球歷史事件發(fā)生早晚或先后順序的時間單位,叫地質年代。根據(jù)地質年代先后順序,把地球歷史上的重大地質事件編成的時間順序表叫地質年代表。建立依據(jù)是地層和化石。地質年代表是地球科學的時間坐標。
地質年代分為四個階段五個層次,單位有宙、代、紀、世、期。
如:顯生宙——中生代——侏羅紀——中侏羅世——巴柔期
年代地層單位與地質年代單位的關系:
年代地層單位:具有物質意義,指示的是地層,是地質年代單位的客觀存在,具有地方性和特殊性;
地質年代單位:具有時間意義,只表示時間。具有全球性和普遍性。
年代地層單位是宇、界、系、統(tǒng)、階,與地質年代單位宙、代、紀、世、期嚴格對應。
【知識拓展】
1.金釘子(GSSP):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
“金釘子”實際上作為劃分地層年齡的標尺,主要用于地質年代劃分?!敖疳斪印币坏┽斚?,這個地點就成為國際地質學某一地質時代分界點的唯一標準。
目前中國共獲得11顆“金釘子”,居全球首位。
2. 地質年代表記憶口訣
新生早晚三四紀,六千萬年喜山期;中生白堊侏疊三,燕山印支兩億年;古生二疊石炭泥,志留奧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薊長城,海西加東到晉寧。
【知識小結】
【導入新課】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一個獨特的星球,具有豐富的演化歷史。是什么力量如此巨大一直推動著地球從誕生開始就無休止地不斷演化?地球給我們留下了一系列至今未解的地質之謎。
二、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簡史
溫度逐步降低,內部物質分異,形成地核、地幔和地殼
46億年前地球形成
地球形成初期溫度很高,表面覆蓋巖漿
38.5億年前,生命形成
溫度進一步下降,水汽凝結,形成水圈
火山噴發(fā),釋放氣體,形成大氣圈
180萬年前,人類誕生,地球開始了人類歷史新紀元
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滅絕
5.4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地球進入顯生宙
三、地球演化過程
如果我們把整個地球四十五億年的歷史壓縮到一天24小時之中,就會發(fā)生下面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
4:00,單細胞生物出現(xiàn);
6:00,微生物出現(xiàn);
11:18,真核生物出現(xiàn);
15:45,多細胞生物出現(xiàn);
21:08,三葉蟲出現(xiàn),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
21:23,植物出現(xiàn);
22:25,石炭紀大森林出現(xiàn);
22:43,恐龍出現(xiàn),地球進入爬行動物時代;
22:39,恐龍滅絕,哺乳動物出現(xiàn);
23:59,人類出現(xiàn)。
(一)生物演化
1、從過程看:生物演化總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
2、從分布空間看:生物由海洋向陸地擴展
裸蕨植物的出現(xiàn),標志著生物由海洋向陸擴展;兩棲動物的出現(xiàn),標志著動物由海洋向陸地擴展。
3、生物演化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此消彼長
6500萬年前大型爬行動物滅絕,迎來了哺乳動物大發(fā)展的時代。
【知識拓展】
在約6億年前,北半球的造山運動十分劇烈,陸地逐漸升起,很多淺海區(qū)變成了陸地,絕大多數(shù)的藻類由于無法適應陸地的環(huán)境而滅絕,裸蕨植物卻在潮濕的地方幸運地存活下來,成為陸地植物的統(tǒng)治者。這一時期也被生物學家稱為“裸蕨植物時代”。
自從裸蕨植物成功“游上岸”之后,植物的生活領域也從海洋擴展到了陸地,這是一次革命性的飛躍,不僅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地理時期,也為之后的動物登陸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二)海陸變遷
落基山脈三葉蟲化石、臺灣海峽海底古森林遺跡、日本與那國島海底遺跡和迪拜棕櫚島這些地理事物反映了地球演化過程出現(xiàn)了海陸變遷。
根據(jù)動圖歸納海陸格局的形成過程。
海陸格局的形成過程:
經(jīng)過6500萬年的分裂、漂移
七大洲四大洋輪廓
岡瓦納古陸
盤古古陸
現(xiàn)代海陸格局
勞亞古陸
【知識拓展】
1910年的一天,魏格納留意到非洲大陸西岸和南美洲東岸的海岸線很相似,因此推測大陸原本是相連的。為此,魏格納從古生物學、地質學、古氣候學三方面收集了大量的證據(jù)。
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是劃時代的。他在當時傳統(tǒng)的“固定論”根深蒂固的情況下,提出了一個面目全新的地殼運動假說,不能不引起學術界的轟動和震驚。
(三)海陸變遷
【案例導入】
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岸邊,佇立著三根特別的大理石柱。這三根石柱建于古羅馬時代,每根石柱都有被海水侵蝕成“千瘡百孔”的一段。
海岸是海陸交界處,由海水運動、地殼升降、河流沖刷腐蝕等地質作用所形成的。這三根石柱的奇特模樣正是海岸不斷變動的歷史證據(jù)。
概念:由內動力引起巖石圈的巖石變形、變位的機械運動。又稱地殼運動
按運動方向分類: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
如:印度板塊向北向亞洲板塊擠壓,引起昆侖山脈和可可西里地區(qū)的隆起。隨著印度板塊不斷向北推進,并不斷向亞洲板塊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對此上升階段中形成。在這過程中地殼既發(fā)生水平運動,同時也有垂直運動。
(四)礦產(chǎn)形成
礦產(chǎn)資源是經(jīng)濟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礦產(chǎn)資源是如何形成的呢?
案例:煤炭的形成過程
第一階段:泥炭化階段。在地表常溫常壓下,植物遺體堆積在停滯水體中的經(jīng)生物化學降解變成泥炭或腐泥
第二階段:煤化階段。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經(jīng)構造作用沉降至地下深部,再經(jīng)巖化作用轉變成褐煤以至無煙煤。
礦產(chǎn)的形成條件:構造運動、生物演化、海陸變遷和氣候變化
我國主要成礦期:1.前寒武紀成礦期,2.加里東成礦期,3.海西成礦期,4.印支成礦期,5.燕山成礦期,6.喜山成礦期。
【知識小結】

相關教案

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圈層結構精品教案:

這是一份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圈層結構精品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探究活動,知識小結,課堂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精品教案: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精品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知識拓展,知識小結,案例導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優(yōu)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優(yōu)秀教學設計及反思,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知識拓展,探究活動,探究活動1,探究活動2,知識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魯教版 (2019)第三節(jié) 地球的圈層結構一等獎教案

魯教版 (2019)第三節(jié) 地球的圈層結構一等獎教案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節(jié) 地球的演化教案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節(jié) 地球的演化教案

地理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第1課時教學設計

地理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第1課時教學設計

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第2課時教學設計

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第2課時教學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

版本: 魯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