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qū)域認知 通過學習和觀測,認識到不同區(qū)域之間熱量的差異原因、不同區(qū)域之間風的形成以及風力大小的變化原因,從而更好的對區(qū)域進行認知。 人地協(xié)調觀 了解各種大氣的相關現象的原理及與人類的關系,如如何利用海陸風進行發(fā)電、如何利用山谷風原理解釋盆地山谷多夜雨等。讓學生通過學習,更加了解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從而加深對人與自然之間的思考。 綜合思維本節(jié)課需要利用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等學科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讓學生對學科的學習有一個綜合性的串聯和思考,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 地理實踐力運用實驗、觀察等,學習大氣的相關知識。
《三國演義》中有一則故事:諸葛亮精心設計把司馬懿誘入上方谷內,以干柴火把截斷谷口。司馬懿進退無路,面臨火焚滅頂之災。正在此時,天地間突然狂風大作、驟雨傾盆,司馬懿趁機殺出重圍。事后諸葛亮仰天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其實諸葛亮不知道這火雖然是他放的,但是這雨也是他自己造成的。為什么這樣說呢?
一、大氣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
氣壓:單位面積上空氣柱的重量所產生的壓力,以百帕(hPa)為單位。
同一地點,海拔越高,氣壓越低
隨著海拔升高,氣壓降低。
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密度變小,氣壓變低;空氣冷卻收縮下沉,密度變大,氣壓變高。
等壓面:把空間氣壓值相同的各點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壓面。(假設地表性質均一,受熱均勻)
在地表受熱均勻的情況下,等壓面為水平狀態(tài)
1.將一碗熱水和一碗冰塊分別放置在玻璃缸的兩端2.用平整的塑料薄膜將玻璃缸上部開口處封嚴3.在塑料薄膜的一側(裝冰塊的碗上方)開一個洞4.將一束香點燃,放進小洞內
1.在紙上畫出煙霧運動過程圖2.歸納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3.請代表展示自己小組的成果
1.地面低溫處是高壓,高溫處是低壓;高空相反。2.同一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氣壓越低。
3.先有大氣的垂直運動,而后有高壓低壓,最后有大氣水平運動。4.上升的氣流容易降雨,下沉的空氣不會降雨。
此時的等壓面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嗎?
1.近地面等壓面和高空的等壓面凹凸方向相反;2.等壓面上凸為高壓、下凹為低壓。
等壓面圖判讀的一些重要規(guī)律
①同在一個等壓面上的兩地氣壓相等:同面等壓②同一水平方向上,氣壓和等壓面形狀的關系:高壓高凸、低壓低凹 ③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氣溫與氣壓的關系:冷高熱低④同一垂直面上,海拔與氣壓關系:反比⑤近地面氣溫和氣流垂直運動方向的關系:冷下沉、熱上升⑥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與高空氣壓性質:相反 ⑦同一水平方向上兩地,氣流垂直運動方向和氣壓的關系:得高壓、失低壓
學生活動結合下題掌握熱力環(huán)流重氣流的運動情況及近地面氣溫、氣壓的差異
(1)1、2、3、4、5四點中氣壓值相等的是: ;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2)3、5兩點, 點氣壓高, 點氣壓低。(3)A、B兩點, 點氣流上升, 點氣流下沉。(4)用“ → ”畫出圖中A、B、3、5四點熱力環(huán)流。(5)A、B兩點, 點受熱, 點冷卻。
【學以致用】“火燒上方谷”的失敗是必然還是偶然?
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區(qū)的近地面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周圍的空氣收縮下沉,形成山風,再加上燃燒柴草產生大量煙塵,為水汽提供凝結核,其中心因空氣上升冷卻凝結而降雨
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節(jié) 大氣熱力環(huán)流精品課件ppt,文件包含《大氣熱力環(huán)流》pptx、《大氣熱力環(huán)流》教學設計docx、第13頁紅墨水實驗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大氣熱力環(huán)流教課課件ppt,共1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海風和陸風,海陸熱力環(huán)流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大氣熱力環(huán)流一等獎ppt課件,文件包含湘教版高中地理選修二33《大氣熱力環(huán)流》課件pptx、湘教版高中地理選修二33《大氣熱力環(huán)流分層練習》原卷+解析卷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