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18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9~21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 在教室里,前排的一位同學將物理書本拋給后排的一位同學,則書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 )
A. 加速度保持不變
B. 機械能一直在減小
C. 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
D. 拋出時的動量一定最大
2. 某電動汽車在充電過程中,可視為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輸入電壓為220V,輸入功率為6.6kw,副線圈的電流為15A,副線圈通過相關設備連接汽車電池,電池容量為33kwh。忽略充電過程中的能量損耗,則變壓器的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和電池完全充滿所需要的時間分別是( )
A. 1:2,2.2hB. 2:1,5h
C. 2:1,2.2hD. 1:2,5h
3. 如圖甲所示,汽車后備箱水平放置一內(nèi)裝圓柱形工件的木箱,工件截面和車的行駛方向垂直,圖甲是車尾的截面圖,當汽車以恒定速率從直道通過圖乙所示的三個半徑依次變小的水平圓弧形彎道A、B、C時,木箱及箱內(nèi)工件均保持相對靜止。已知每個圓柱形工件的質(zhì)量為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汽車在由直道進入彎道A前,M對P的支持力大小為
B. 汽車過A、B兩點時,M、Q對P的合力依次增大
C. 汽車過A、B、C三點時,汽車重心的角速度依次減小
D. 汽車過A、C兩點時,M對P的支持力小于Q對P的支持力
4. 華為mate60手機實現(xiàn)了衛(wèi)星通信,只要有衛(wèi)星信號覆蓋的地方,就可以實現(xiàn)通信。如圖所示,三顆赤道上空的通信衛(wèi)星恰好能實現(xiàn)環(huán)赤道全球通信,已知三顆衛(wèi)星離地高度相同,地球的半徑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地球自轉(zhuǎn)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三顆通信衛(wèi)星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 為了提高通訊質(zhì)量,該衛(wèi)星可以近地衛(wèi)星
C. 在南極極點處的科考隊可以利用這三顆衛(wèi)星全球通信
D. 該衛(wèi)星運行的線速度大小為
5. 關于近代物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任何物質(zhì)在紅外線照射下都不會發(fā)出可見光
B. 食鹽被灼燒時發(fā)出黃色的光是鈉原子核發(fā)生變化而造成的
C. 光子既具有能量又具有動量,與電子發(fā)生碰撞時光子的動量不發(fā)生改變
D. 氫原子中,電子處在不同的定態(tài)軌道時,原子的能量均相同
6. 智能手機內(nèi)置了多種傳感器,可利用其中的加速度傳感器記錄手機在豎直方向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甲、乙、丙、丁分別為手機記錄的四種豎直方向運動的圖像,并已設置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其中甲圖呈現(xiàn)的是手機自由下落并最終停在沙發(fā)上過程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甲中加速度正向最大時,手機處于整個運動過程的最低點
B. 圖乙可能是小明托著手機兩次“下蹲——起立”過程的圖像
C. 圖丙可能是小明拿著手機從1樓乘坐電梯到7樓過程圖像
D. 圖丁若是小明平躺著將手機放在其胸口記錄的圖像,可知他的心跳約為67次/分鐘
7.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一足夠大導體板,上表面絕緣,右端接地。板上放置著兩滑塊M、N,其中M帶正電,N不帶電且絕緣?;瑝KM、N的質(zhì)量分別為m、2m。N的正上方P處固定一電荷量為Q的正點電荷?,F(xiàn)給滑塊M向右的初速度,經(jīng)過一段時間與滑塊N發(fā)生彈性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碰后滑塊N向右運動距離l恰好靜止。已知兩滑塊與導體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兩滑塊均視為質(zhì)點,整個過程滑塊電荷量不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M在運動過程中的電勢能不變
B. M在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不變
C. 碰撞前M運動的時間為
D. 碰撞前M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
8. 某工廠為了檢驗正方形線圈的合格率,將線圈放在傳送帶上,傳送帶所在空間中加上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磁場邊界PQ與MN平行且與線圈速度方向成45°,磁感應強度為B。如圖所示,線圈與傳送帶一起以恒定速度v向右運動,線圈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線圈進入磁場過程中線圈恰好不打滑,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已知線圈質(zhì)量為m,匝數(shù)為N,邊長為L,總電阻為R,且磁場寬度大于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線圈進入磁場過程中,電流方向為
B. 在線圈進入磁場的過程中,線圈對傳送帶的摩擦力始終沿AC所在直線方向,且最大值為
C. 線圈在進入磁場的過程中感應電動勢的最大值為
D. 在不改變傳送帶速度的情況下,相同質(zhì)量、材料、邊長但匝數(shù)為2N的線圈進入磁場過程也恰好不打滑
三、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22題~第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33題~第3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jù)要求做答。
9.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其中光柵板上交替排列著等寬度的遮光帶和透光帶(寬度用d表示)。實驗時將光柵板置于光電傳感器上方某高度,令其自由下落穿過光電傳感器。光電傳感器所連接的計算機可連續(xù)記錄遮光帶、透光帶通過光電傳感器的時間間隔?t。
(1)如上圖所示,該同學測得遮光帶(透光帶)的寬度為___________cm。
(2)該同學記錄時間間隔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編號為3的遮光帶通過光電傳感器的平均速度大小為v3=___________m/s(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某相鄰遮光帶和透光帶先后通過光電傳感器的時間間隔為?t1、?t2,則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用d、?t1、?t2表示)
10. 物理課外研究小組欲通過實驗研究某一直流電源的帶載特性,除所用電源,開關、導線外,實驗室還備有器材:電壓表(量程3V)、電流表(量程3A)、定值電器、滑動變阻器。
(1)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按如圖1所示的電路連接器材,并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讀出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shù),在圖2中標記相應的點并擬合出U-I圖線,可得電源電動勢E=________V,內(nèi)阻r=________Ω(結(jié)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2)不考慮偶然誤差,由上述(1)方法測得的內(nèi)阻r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真實值,引起此誤差的原因是________。
(3)測試電源的帶載特性。用R表示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I表示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便于對比研究,采集兩種情況下的數(shù)據(jù)并作出相應的①、②圖線:
①表示圖1中變阻器的功率變化規(guī)律;
②表示圖3中變阻器的功率變化規(guī)律。
在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動過程中,不考慮電表的影響,下列選項正確的是________。
A. B.
C. D.
11. 在如圖甲所示的空間里,存在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和豎直方向的周期性變化的電場(未畫出),電場強度E與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周期T=12t0,電場強度的大小為E0,E>0表示電場方向豎直向上。一傾角為30°的足夠長的光滑絕緣斜面放置在此空間中。t=0時,一帶負電、質(zhì)量為m的微粒從斜面上的A點由靜止開始沿斜面運動,到C點后,做一次完整的圓周運動,在t=T時刻回到C點,再繼續(xù)沿斜面運動到t=13t0時刻。在運動過程中微粒電荷量不變,重力加速度為g,上述E0、m、t0、g為已知量。求:
(1)微粒所帶的電荷量q和磁感應強度的大小B;
(2)微粒在A、C間運動的加速度和運動到C點時的速度大小。
12. 如圖甲,固定點O處懸掛長為的輕質(zhì)細繩,末端拴接一個質(zhì)量為的小球,在O點正下方處固定一細釘。將細繩向左側(cè)拉至水平位置,由靜止釋放小球,當細繩擺至豎直位置時,被細釘擋住,此后小球恰好能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如圖乙,O點下方的水平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的凹槽,凹槽下表面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凹槽左右擋板內(nèi)側(cè)間的距離為,在凹槽右側(cè)靠近擋板處置有一質(zhì)量也為m的光滑小物塊,小球從圖乙所示位置由靜止釋放,釋放時細線與水平方向間的夾角為且。當小球擺到最低點時剛好與凹槽左側(cè)發(fā)生碰撞,此時物塊與凹槽有相同的向左的速度,大小為。已知小球與凹槽不發(fā)生二次碰撞,所有的碰撞均為彈性碰撞,重力加速度,求:
(1)點到O點的距離;
(2)若小球從圖乙所示位置由靜止釋放到與凹槽碰撞所用時間為2s,則繩子對小球沖量大小;
(3)小球和凹槽在軌道最低點相碰后,凹槽運動總路程及凹槽運動總時間。
33.【物理—選修3-3】
34.【物理—選修3-4】
13. 如圖所示,扇形AOB為透明柱狀介質(zhì)的橫截面,圓心角∠AOB=60°。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線OM的光由OA射入介質(zhì),經(jīng)OA折射的光線恰平行于OB。則這種介質(zhì)對光的折射率為___________ ; 折射光線中恰好射到M點的光___________(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全反射,___________ (填“減小”或“增大”)光與AO邊所夾銳角θ,折射光線在弧面AMB上更容易發(fā)生全反射。
14. 發(fā)生地震時,我國地震局能記錄地震過程中的振動圖像和波動圖像,圖(a)為傳播方向上距離震源2km的質(zhì)點P的振動圖像,圖(b)為地震發(fā)生后,質(zhì)點P振動1.0s時的地震簡諧橫波圖像,假設地震簡諧橫波傳播的速度大小不變,求:
(1)該地震簡諧橫波的傳播方向和時質(zhì)點P的振動方向;
(2)該地震簡諧橫波傳播的速度大??;
(3)質(zhì)點P振動30s后,該地震簡諧橫波能到達的最遠位置與震源之間的距離。
編號
1遮光帶
2遮光帶
3遮光帶
……
?t/×10-3s
73.04
38.67
30.00
……
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2023屆高三下學期二診物理模擬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2023屆高三下學期二診物理模擬試題原卷版docx、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2023屆高三下學期二診物理模擬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理綜物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理科綜合試題-高中物理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理科綜合試題-高中物理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物理下學期期末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