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科學家經(jīng)過不斷的探索,發(fā)現(xiàn)了植物生長素,并揭示了它在調(diào)節(jié)植物生長時表現(xiàn)出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的作用特點。
考點一 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過程和生長素的合成、運輸與分布
考點二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過程和生長素的合成、運輸與分布
1.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過程(1)達爾文父子的實驗
(2)鮑森·詹森的實驗
提醒 從對照實驗設計的單一變量原則角度分析,該實驗的不足之處在于沒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無法排除瓊脂片可能導致胚芽鞘生長的結論。
①該實驗在黑暗中進行的目的是 。②該實驗的不足之處是 。
排除光照可能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
無法證明尖端是否產(chǎn)生某種化學物質(zhì)
提醒 對溫特實驗之前的實驗結論進行描述時,不能出現(xiàn)“生長素”,只能說“影響”,因為當時并不清楚產(chǎn)生的“影響”是生長素。
3.生長素的合成、運輸與分布
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的異同
(1)胚芽鞘彎曲生長是由尖端下部生長素產(chǎn)生不均勻造成的( )
(2)生長素的產(chǎn)生需要光照,其化學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 )
(3)溫特的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主動運輸,分離并鑒定出生長素的化學本質(zhì)為吲哚乙酸( )
(4)植物體內(nèi)沒有分泌激素的腺體,說明植物激素在合成部位上與動物激素有明顯的不同( )(5)幼芽、幼葉和種子都能產(chǎn)生大量生長素( )
(6)生長素的極性運輸需要ATP水解供能,在缺氧條件下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會受到影響( )
1.不同處理條件下的植物的向性運動結果分析
莖向心生長,根離心生長
2.為了檢測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某人做了如下實驗。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頂端2 mm,使胚芽鞘不再產(chǎn)生生長素。在上端放一塊含有生長素的瓊脂,下端放一塊不含生長素的瓊脂(胚芽鞘形態(tài)學上端朝上)。過一段時間檢測,發(fā)現(xiàn)下端的瓊脂塊逐漸有了生長素。根據(jù)實驗設計及結果,此人得出以下結論:①下端瓊脂塊上的生長素來自上端的瓊脂塊;②生長素在胚芽鞘內(nèi)只能由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shù)叫螒B(tài)學下端。(1)這個實驗的設計是否嚴密?為什么?
提示 不嚴密;沒有同時進行將胚芽鞘倒過來放置的實驗。
(2)從實驗結果到結論之間的邏輯推理是否嚴謹?為什么?
提示 結論②不嚴謹;沒有進行實驗證明生長素不能從形態(tài)學的下端運輸?shù)叫螒B(tài)學的上端。
(3)如果要驗證上述結論,應該如何改進實驗方案?
提示 應該增加一組胚芽鞘形態(tài)學上端朝下的實驗,以探究生長素能不能從形態(tài)學的下端運輸?shù)叫螒B(tài)學的上端。
1.從胚芽鞘系列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1)胚芽鞘感光的部位: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彎曲生長的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3)生長素產(chǎn)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4)生長素橫向運輸?shù)牟课唬号哐壳实募舛恕?5)胚芽鞘彎曲生長的原因:尖端下部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2.“二看法”判斷植物的向性生長
3.生長素極性運輸?shù)膶嶒炞C明
考向一 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過程1.(2023·山東,10)擬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長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為實驗材料進行向光性實驗,處理方式及處理后4組幼苗的生長、向光彎曲情況如圖表所示。由該實驗結果不能得出的是
A.結構Ⅰ中有產(chǎn)生生長素的部位B.①②之間有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C.甲組的①②之間有生長素分布不均的部位D.②③之間無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
2.如圖表示將玉米苗尖端分別置于不含生長素的相同的瓊脂塊上,并做不同的處理。一段時間后,測定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含量,并分別用a~f表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若向光側的生長素會被分解, 則a>b、c丁B.太空組和地面組幼苗的生長素均可發(fā)生 極性運輸C.兩組幼苗生長情況均能體現(xiàn)生長素具有 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作用特點D.生長素對地面組幼苗莖近地側的生理作用與丁相同
10.圖甲曲線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根和莖生長情況的影響;將豌豆幼苗水平放置幾小時后,取一段彎曲部位制成臨時裝片,觀察到細胞大小如圖乙所示。檢測到Ⅰ側生長素的濃度低于Ⅱ側(圖中“·”表示生長素的分布狀況)。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部位可能是根尖的分生區(qū)B.Ⅰ側和Ⅱ側的生長素濃度可分別對 應曲線①的a和b所示的生長素濃度C.參與圖乙現(xiàn)象調(diào)節(jié)的環(huán)境因素是重力D.生長素在圖乙所示部位體現(xiàn)了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作 用特點
11.(2024·煙臺高三質(zhì)檢)向觸性是一種因接觸刺激而引起的向性生長運動,根在土壤中繞過障礙物向下生長(圖1)、藤本植物的卷須纏繞支持物向上生長(圖2)都與向觸性有關(圖中彎曲部位陰影部分生長素濃度較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根與莖的彎曲生長都與生長素的分布不均有關B.生長素與相關受體結合后可能影響細胞中基因的表達C.根和莖的向性生長均可證明生長素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D.圖中根和莖的彎曲生長是基因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12.(2024·江蘇鹽城伍佑中學高三模擬)藍莓根的生長受激素和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影響,科研人員以藍莓為實驗材料進行以下實驗:實驗一:研究吲哚丁酸(IBA)對藍莓幼苗根系生長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 1 所示。實驗二:用14CO2飼喂葉片,分別測定不同濃度IBA 處理下主根和側根的放射性強度,結果如圖2所示(CO2進入葉肉細胞后,最終轉(zhuǎn)化成糖類等營養(yǎng)物質(zh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IBA的極性運輸會受氧氣濃度的影響B(tài).單側光和重力均不影響生 長素的極性運輸C.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IBA 不能消除根的頂端優(yōu)勢D.由圖2分析,IBA影響側 根生長機制可能是IBA能 促進光合作用產(chǎn)物更多地分配到側根
二、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或多個符合題目要求。13.如圖甲為探究不同實驗條件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圖乙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植物莖生長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要探究出植物的彎曲生長是否與單側 光有關,最好選用圖甲中①②兩個裝 置進行實驗B.若將圖甲中裝置④放在勻速旋轉(zhuǎn)器的 圓心上,植物莖的生長情況是向窗口 彎曲生長C.圖乙曲線上d點表示既不促進生長也 不抑制生長,g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 是促進莖生長的最適生長素濃度D.據(jù)圖乙分析,若圖甲中裝置①內(nèi)莖的 遠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在m′和i之間
14.(2024·衡水高三模擬)如圖所示為黃化燕麥幼苗中生長素相對含量的分布情況,據(jù)所學知識和圖中信息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生長素主要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位B.a點生長素濃度相對較高是由b、c 點對應的細胞合成的生長素運輸?shù)? a點所致C.a點對應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d點可 能會抑制d點所對應的細胞的生長D.該幼苗在太空中水平生長的原因是 極性運輸受到抑制
15.(2023·長沙高三三模)通常植物主莖的頂端生長很快,側芽生長很慢或潛伏不生長,稱為頂端優(yōu)勢,如圖為頂端優(yōu)勢的原理圖。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生長素在植物主莖中的運輸方式是 極性運輸,在尖端不可以橫向運輸B.圖示表明植物的生命活動往往受多 種激素和其他因子的共同調(diào)節(jié)C.該植物去頂后IPT基因才能表達,在 IPT作用下CK形成并激活側芽的發(fā)育D.圖示表明生長素既能催化、也能抑 制細胞分裂素的合成
這是一份2025屆高三一輪復習生物:植物生長素課件,共4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時精練,考點一,單側光,不均勻,4溫特的實驗,瓊脂塊,化學物質(zhì),生長素,植物激素的概念,產(chǎn)生部位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5屆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選擇性必修1第八單元穩(wěn)態(tài)與調(diào)節(jié)第39講植物生長素課件,共5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單側光,3拜爾實驗,不均勻,4溫特實驗,瓊脂塊,生長素,產(chǎn)生部位,作用部位,色氨酸,形態(tài)學上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最新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件(新人教版) 第8單元 第9課時 植物生長素及其生理作用,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策略,第9課時,考點一,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過程,向光彎曲生長,不生長,直立生長,伸長區(qū),不均勻,不生長不彎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