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級化學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Zn-65 Na-23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合肥是我家,“創(chuàng)衛(wèi)”(“創(chuàng)衛(wèi)”指創(chuàng)建國家衛(wèi)生城市)靠大家。對于“創(chuàng)衛(wèi)”我們應該
A.推廣使用一次性碗筷B.教室走廊照明燈保持長亮
C.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D.垃圾分類投放并露天焚燒
2.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在量子點的發(fā)現(xiàn)和合成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學家。鈣鈦礦量子點廣泛應用于發(fā)光顯示、能量轉換等領域,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鈦的元素符號為TiB.鈦屬于金屬元素
C.鈦的原子序數(shù)為22D.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7.87g
3.下列各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溶解固體B.稀釋濃硫酸
C.攪拌溶液D.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4.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yǎng)日”。下列營養(yǎng)觀念錯誤的是
A.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
B.霉變的大米加熱到300攝氏度以上,即可食用
C.缺鋅會導致青少年發(fā)育不良
D.油脂是人體供能物質之一
5.利用催化劑可消除裝修材料釋放的甲醛,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物甲的化學式為B.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變
C.反應物甲完全燃燒只生成丙D.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6.“天水麻辣燙”火遍全網,各地游客紛至沓來品嘗美味,而其中最誘人的就是油潑辣椒了。辣椒富含多種維生素外,辣椒素是辣椒中的主要化學物質,其化學式為C18H27NO3.下列有關辣椒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辣椒素中含有臭氧分子B.辣椒素中氮、氧元素質量比為1:3
C.辣椒素屬于氧化物D.辣椒素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
7.物質的性質決定了它的用途。下列物質性質與用途沒有關聯(lián)的是( )
A.AB.BC.CD.D
8.學習化學,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會從化學的角度分析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燃燒需要氧氣,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B.向盛有水的試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蕩,有大量泡沫說明這是軟水
C.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充有稀有氣體的霓虹燈通電可以發(fā)光,說明稀有氣體通電發(fā)生化學變化
9.如圖為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飽和溶液降溫,一定有晶體析出
C.時,和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相等
D.與相比,更適合通過飽和溶液降溫結晶得到
10.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AB.BC.CD.D
11.類比、遷移和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碳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所以二氧化碳是空氣污染物
B.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因此帶電的粒子就是離子
C.酸的溶液顯酸性,顯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同種元素的原子所含質子數(shù)相同,含有相同質子數(shù)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種元素
12.某化學實驗室利用數(shù)字化傳感器,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中和反應的過程,圖甲是實驗裝置,圖乙是測得的溫度和pH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膠頭滴管中的試劑是氫氧化鈉溶液
B.50s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為氫氧化鈉和氯化鈉
C.在0~75s時pH變化不大,說明鹽酸有剩余
D.溫度最高時,氫氧化鈉過量,溶液呈堿性
二、科普閱讀題
13.閱讀下列短文,回答相關問題。
乙醇(C2H5OH),俗稱酒精,在生活中應用廣泛。白酒由高粱、小麥等谷物為原料發(fā)酵而成,主要成分就是乙醇白酒的“度數(shù)”是指室溫下白酒中酒精的體積分數(shù)?!?3度”表示100mL的酒中有53mL酒精。白酒講究的“口感醇厚”,可以用“粘度”來衡量,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酒精度數(shù)與粘度的關系如圖1所示。
醫(yī)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也是乙醇,還含有醚、醛等成分,不能飲用,但可殺菌消毒。圖2為不同濃度酒精殺滅病菌所需時間。
(1)用糧食發(fā)酵釀酒屬于 氧化(選填“劇烈”或“緩慢”)。
(2)醫(yī)用酒精為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3)依據圖2解釋生活中一般選75%的酒精進行消毒的原因是 。
(4)酒精還可以做燃料,請寫出酒精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乙醇汽化時分子間隔變大
B.青少年飲酒有害健康
C.48度的白酒中乙醇質量分數(shù)為48%
D.白酒的度數(shù)越大,粘度越大
三、實驗題
14.實驗室中常用如下裝置制取氣體,請根據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 。
(2)實驗室用制取并收集的二氧化碳可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寫出用該裝置制取氧氣的的化學方程式 。
(3)若用F裝置收集CO2時,檢驗收集滿的方是 。
(4)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實驗室常用加熱堿石灰(氧化鈣和氫氧化鈉固體的混合物)和醋酸鈉固體制取甲烷氣體,應該從上圖A~E中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填上圖字母)。
四、流程題
15.從廢舊電子產品中提煉貴重金屬(金、鉑),并得到硫酸銅溶液。其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圖中“操作”的名稱是 。
(2)寫出步驟①發(fā)生的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3)廢舊電子產品中的鋁在生活中應用廣泛,是因為鋁具有較強的抗腐蝕性,鋁有較強抗腐蝕性原因是 。
(4)步驟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未知物質X的化學式是 。
五、科學探究題
16.2023年12月25日安徽省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發(fā)布《關于元旦春節(jié)期間禁燃禁放煙花爆竹的倡議書》,倡議全省廣大居民朋友,2024年“兩節(jié)”期間自覺遵守所在地區(qū)煙花爆竹禁燃禁放規(guī)定,主動不燃放煙花爆竹,共同維護美好環(huán)境。
【查閱資料】
①煙花爆竹的燃放會釋放大量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物質。
②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相似,與水或者堿液發(fā)生反應時元素化合價不變。
③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大的有毒氣體。
④H2SO3、Na2SO3兩種含硫化合物,其中硫元素均為+4價
⑤H2SO3不穩(wěn)定,易分解;可被空氣氧化成硫酸
【任務一】了解空氣污染物
(1)人類活動排放二氧化硫,使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超標,下列現(xiàn)象與其有關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兩極冰川融化
C.酸雨
D.極端天氣頻發(fā)
【任務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為探究二氧化硫是否與水發(fā)生了反應,小明同學利用圖1裝置,注入水后,并將三頸燒瓶置于熱水浴中。測定實驗過程中壓強變化,pH變化采集數(shù)據繪制成曲線(如圖2、圖3)。
(2)據圖2、3分析,能說明二氧化硫與水確實發(fā)生反應的依據是 。
(3)圖2中bc段氣壓增大的原因是 ;寫出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的方程式 。
【任務三】變廢為寶,發(fā)掘價值
小組同學討論后認為,可通過兩種方法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4)可減少向大氣中過量排放二氧化硫,小華給出一條合理建議: 。
(5)可加強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硫,若選擇氫氧化鈉溶液作為吸收劑,與SO2反應生成 。
【任務四】拓展探究
小組同學設計了下圖裝置,用溶解氧傳感器監(jiān)測SO2水溶液中溶解氧含量的變化
(6)隨反應進行,溶液pH值逐漸降低的原因 。
(7)寫出SO2水溶液被氧化成硫酸的反應方程式 。
六、計算題
17.某同學為了測定實驗室里某瓶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他量取該溶液,加入二氧化錳,共產生氧氣。(本實驗中,過氧化氫溶液密度取)
(1)計算該瓶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2)上述實驗測定結果比實際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量取溶液時,俯視讀數(shù);
B.實際加入的小于
C.實驗產生的未完全逸出
選項
物質
性質
用途
A
活性炭
吸附性
自來水廠用于凈化水
B
二氧化碳
不可燃不助燃
滅火
C
洗滌劑
有乳化作用
廚房中用去除油污
D
濃硫酸
強腐蝕性
實驗室用作干燥劑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氣中點燃,檢驗生成物
B
鑒別和固體
取樣,加熟石灰研磨,聞氣味
C
除去中的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D
除去固體中少量
加水溶解,蒸發(fā)結晶
參考答案:
1.C
【詳解】A、使用一次性碗筷,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浪費資源。不應提倡。A不符合題意;
B、教室走廊照明燈保持長亮,浪費電能,不應提倡。B、不符合題意;
C、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利于環(huán)境保護,節(jié)約資源。值得提倡。C符合題意;
D、垃圾露天焚燒會產生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選擇C。
2.D
【詳解】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鈦的元素符號為Ti,說法正確;
B、鈦元素名稱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說法正確;
C、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左上角數(shù)字是原子序數(shù),故鈦的原子序數(shù)為22,說法正確;
D、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1”,一般不寫,故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7.87,說法錯誤。
故選D。
3.B
【詳解】A、量筒是用來定量量取液體藥品的,不能用于溶解,選項錯誤;
B、 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選項正確;
C、膠頭滴管用于移取少量液體,不能用于攪拌,選項錯誤;
D、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雖除去氧氣,而增加了新的氣體,沒有形成壓強差,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選項錯誤。
故選B。
4.B
【詳解】A、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說法正確;
B、霉變的大米加熱到300攝氏度以上,也不可食用,有毒,說法錯誤;
C、缺鋅會導致青少年發(fā)育不良,智力低下,說法正確;
D、蛋白質、糖類、油脂都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說法正確。
故選B。
5.D
【詳解】A、由圖可知,反應物甲的化學式為CH2O,故A說法錯誤;
B、由圖可知,甲醛分子和氧分子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改變,故B說法錯誤;
C、由圖可知,反應物甲的化學式為CH2O,甲物質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反應物甲完全燃燒生成丙(二氧化碳)和?。ㄋ蔆說法錯誤;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故D說法正確;
故選:D。
6.D
【詳解】A、辣椒素是由辣椒素分子構成,不含臭氧分子,說法不正確;
B、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原子個數(shù)的比,所以辣椒素中氮、氧元素質量比=14:(16×3)=7:24,說法不正確;
C、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而辣椒素(C18H27NO3 )中含有四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說法不正確;
D、由辣椒素化學式C18H27NO3可知,辣椒素由C、H、N、O四種元素組成,說法正確;
故選D。
7.D
【詳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自來水廠凈水時,可用于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不符合題意;
B、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可用于滅火,不符合題意;
C、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除去廚房中的油污,不符合題意;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符合題意;
故選D。
8.B
【詳解】A、燃燒需要氧氣,是因為氧氣能支持燃燒,而不是具有可燃性,該選項說法錯誤;
B、硬水和軟水可加入肥皂水進行檢驗,泡沫較多、浮渣較少為軟水,反之為硬水,該選項說法正確;
C、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該選項說法錯誤;
D、充有稀有氣體的霓虹燈通電可以發(fā)光,利用的是稀有氣體的物理性質,不能說明稀有氣體通電發(fā)生化學變化,該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9.C
【詳解】A、選項中沒有指明溫度,無法比較溶解度的大小,故A說法錯誤;
B、由圖可知,0~70℃時,硫酸鋅的溶解度隨溫溫度升高而增大,70℃~100℃時,硫酸鋅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ZnSO4 飽和溶液降溫,不一定有晶體析出,故B說法錯誤;
C、20℃ 時, NH4Cl 和 NaCl 的溶解度相等,根據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則二者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相等,故C說法正確;
D、與 NH4Cl 相比, 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所以更適合通過飽和溶液蒸發(fā)結晶得到,故D說法錯誤;
故選:C。
10.B
【詳解】A、乙醇燃燒有氧氣的參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是來自氧氣。A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B、(NH4)2SO4加熟石灰研磨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KNO3與熟石灰不反應。B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符合題意;
C、H2和CO都能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不但除去了CO,也除去了氫氣,不符合除雜原則。C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D、由于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所以除去KNO3固體中少量NaCl,可以將混合物加水溶解制成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然后降溫結晶。D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選擇B。
11.D
【詳解】A、二氧化碳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但二氧化碳不是空氣污染物,二氧化碳無毒,說法錯誤;
B、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但帶電的微粒不一定是離子,還有質子、電子等,說法錯誤;
C、酸的溶液顯酸性,但顯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例如硫酸銅溶液顯酸性,屬于鹽溶液,說法錯誤;
D、同種元素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但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質子數(shù)相同,說法正確。
故選D。
12.B
【詳解】A、由圖像乙可知,初始溶液pH>7,顯堿性,故膠頭滴管中的試劑是稀鹽酸,A錯誤;
B、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50s時,溶液的pH>7,顯堿性,氫氧化鈉未反應完,故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為氫氧化鈉和氯化鈉,B正確;
C、在0~75s時pH變化不大,但溶液顯堿性,說明氫氧化鈉有剩余,C錯誤;
D、溫度最高時,氫氧化鈉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溶液呈中性,D錯誤。
故選B。
13.(1)緩慢
(2)混合物
(3)能在較短時間殺死病毒
(4)C2H5OH+3O22CO2+3H2O
(5)AB
【詳解】(1)糧食發(fā)酵釀酒是糧食和氧氣發(fā)生的緩慢、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屬于緩慢氧化,故填:緩慢;
(2)醫(yī)用酒精是水和乙醇的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3)依據圖 2知,當酒精的濃度為 75%時,病毒的致死時間最短,即能在較短時間殺死病毒,所以生活中一般選75%的酒精進行消毒,故填:能在較短時間殺死病毒;
(4)酒精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為,故填:;
(5)A、分子間有間隔,液體間隔小,氣體間隔大,乙醇汽化時,分子的間隔變大 ,故A正確;
B、青少年飲酒會損害肝功能,有害健康,故B正確;
C、白酒的“度數(shù)”是指室溫下白酒中酒精的體積分數(shù),而不是質量分數(shù),故48 度白酒,是指該白酒中溶質的體積分數(shù)為 48%,故C錯誤;
D、當白酒的度數(shù)在時,白酒的度數(shù)越大,粘度越大;當白酒的度數(shù)>55.9℃時,白酒的度數(shù)越大,粘度越小,故C錯誤。
故選:AB。
14.(1)長頸漏斗
(2) BC
(3)將燃著的木條放在b口,若熄滅,則集滿
(4)AD或AE
【詳解】(1)由圖可知儀器①為長頸漏斗;
(2)實驗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應選用固液常溫型發(fā)生裝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可溶于水,所以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裝置組合為BC;
用該裝置制取氧氣應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制氧,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方程式為:;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利用F裝置收集時應長進短出,故氣體從a口進入,將空氣從b口排出,利用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性質,驗滿時將燃著的木條放在b口,若熄滅,則集滿;
(4)實驗室常用加熱堿石灰(氧化鈣和氫氧化鈉固體的混合物)和醋酸鈉固體制取甲烷氣,應選用固體加熱型發(fā)生裝置,甲烷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既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又可采用向下排空氣收集,故裝置組合為AD或AE。
15.(1)過濾
(2) ## 置換反應
(3)鋁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內部鋁被腐蝕
(4)H2O
【詳解】(1)圖中操作是使固體和液體分離,符合過濾操作的原理,故填寫:過濾。
(2)①中稀硫酸和鋁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故填寫:或;
它們都是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填寫:置換反應。
(3)鋁與氧氣在常溫下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內部鋁繼續(xù)被腐蝕,故填寫:鋁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內部鋁被腐蝕。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和反應可知:在反應前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分別為:Cu→2個,S→2個,O→10個,H→4個,反應后不包括物質X中,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分別為:Cu→2個,S→2個,O→8個,H→0個,所以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可得:X中含有1個O、2個H,所以X的化學式為H2O,故填:H2O。
16.(1)C
(2)圖2中氣體體積減小,圖3中液體pH減小變?yōu)樗嵝?br>(3) 熱浴過程中氣體的溶解度減小,二氧化硫析出 SO2+H2O=H2SO3
(4)使用脫硫煤
(5)亞硫酸鈉和水
(6)實驗過程中有硫酸生成,酸性逐漸增強
(7)SO2+H2O+O2=H2SO4
【詳解】(1)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氣體,因此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超標,會造成酸雨;
故選C;
(2)圖2中氣體體積減小,圖3中液體pH減小說明有酸性物質生成,說明二氧化硫與水發(fā)生了發(fā)應;
(3)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熱浴過程中氣體的溶解度減小,二氧化硫析出,造成壓強升高;(或溫度升高亞硫酸分解成了二氧化硫和水)
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方程式為:;
(4)二氧化硫增多主要是含硫煤的燃燒造成的,因此日常用煤要先脫硫處理;
(5)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硫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
(6)實驗過程中出SO2水溶液被氧化成硫酸,酸性逐漸增強,所以pH減??;
(7)SO2水溶液被氧化成硫酸是二氧化硫、水和氧氣共同反應生成硫酸的過程,方程式為:。
17.(1)解:設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x=0.34g
該瓶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答:該瓶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
(2)AC
【詳解】(1)見答案;
(2)A、用量筒量取溶液時俯視讀數(shù),量取過氧化氫溶液的體積偏小,會導致測得氧氣的質量偏小,計算的參加反應過氧化氫的質量偏小,所以實驗測定結果比實際值偏低,故說法正確;
B、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只是加快了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二氧化錳質量的多少對生成氧氣的質量沒有影響,對實驗測定結果沒有影響,故說法錯誤;
C、實驗產生的未完全逸出,會導致測得氧氣的質量偏小,計算的參加反應過氧化氫的質量偏小,所以實驗測定結果比實際值偏低,故說法正確。
故選AC。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學臨考滿分卷(遼寧專用),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學臨考滿分卷(南通專用),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學臨考滿分卷(上海專用),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第Ⅰ卷兩部分,與石墨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關于碳酸鉀的敘述正確的是,屬于復合肥料的是,下列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