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5章。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生物實驗與其所采用的方法或技術,對應錯誤的一項是
A.自由組合定律假說—演繹法
B.驗證豌豆的基因型測交法
C.格里菲思的肺炎鏈球菌轉(zhuǎn)化實驗減法原理
D.DNA的半保留復制離心技術
2.果蠅的體細胞有8條染色體(2n=8),某同學通過高倍顯微鏡觀察某雄果蠅的細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若某細胞只有4條染色體,則該細胞可能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的前期
B.若某細胞有4個四分體,則該細胞的名稱可能是初級精母細胞
C.若某細胞有16條染色體,則該細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單體
D.若某細胞有8條染色體,則該細胞不可能進行有絲分裂
3.虎皮鸚鵡頑皮可愛,廣泛地受到大眾喜愛,其羽毛的黃綠色(A)和天藍色(a)、無紋(B)和條紋(b)分別由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某一對顯性基因純合會出現(xiàn)致死現(xiàn)象。某只黃綠色條紋與某只天藍色無紋鸚鵡交配,F(xiàn)1中黃綠色無紋和天藍色無紋鸚鵡的比例為1:1,F(xiàn)1的黃綠色無紋鸚鵡相互交配后,F(xiàn)2中黃綠色無紋:天藍色無紋:黃綠色條紋:天藍色條紋=6:3:2:1。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親本的基因型組合是Aabb×aaBB
B.黃綠色對天藍色為顯性,無紋對條紋為顯性
C.根據(jù)F2的實驗結(jié)果可知,無紋基因純合致死
D.F2中有2種純合子
4.科研人員通過現(xiàn)代生物學技術標記了果蠅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中的甲、乙兩條染色體上的部分基因,如圖所示(一個黑點就代表一個基因)。不考慮其他基因,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細胞應當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的前期
B.該細胞發(fā)生了姐妹染色單體互換
C.減數(shù)分裂I的后期,甲、乙兩條染色體分別移向兩極
D.該細胞經(jīng)減數(shù)分裂后可形成兩種配子
5.某二倍體昆蟲的體色黑色(H)對灰色(h)為顯性,等位基因H/h位于性染色體上,不考慮性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為確定該昆蟲的性別決定方式,某實驗小組用純合的黑色雄蟲與純合的灰色雌蟲雜交,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子代雌蟲和雄蟲均為黑色,則為XY型
B.若子代雌蟲和雄蟲均為灰色,則為ZW型
C.若子代雌蟲均為黑色、雄蟲均為灰色,則為ZW型
D.若子代雌蟲均為黑色、雄蟲均為灰色,則為XY型
6.科學家新發(fā)現(xiàn)了與人類卵細胞死亡相關的基因,該基因異常會導致卵細胞膜上控制ATP釋放的P蛋白結(jié)構(gòu)異常,從而使得卵細胞中的ATP大量釋放出來,引起卵細胞死亡。下圖為某患者的家系遺傳系譜圖,對其中某些個體基因檢測的結(jié)果如表所示。不考慮突變和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注:“+”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
A.該致病基因在男性細胞中可能不表達
B.4號攜帶該致病基因
C.該遺傳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3號與不攜帶該致病基因的男性結(jié)婚,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為1/4
7.某雙鏈DNA分子中鳥嘌呤的數(shù)目為a,其所占比例為b,該雙鏈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個數(shù)是
A.a(chǎn)(1/2b-1)B.a(chǎn)(1/b-2)C.a(chǎn)(1/b-1)D.a(chǎn)(1/2b-2)
8.中心法則是現(xiàn)代生物學中最重要的規(guī)律之一,其在探索生命現(xiàn)象的本質(zhì)及普遍規(guī)律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極大地推動了現(xiàn)代生物學的發(fā)展。下圖是中心法則示意圖,①~⑥表示相關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①可發(fā)生于原核細胞中
B.圖中②的模板是DNA的兩條鏈
C.圖中③不能在病毒中發(fā)生
D.圖中⑤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
9.甲基化修飾會抑制基因的表達。研究發(fā)現(xiàn),大豆體內(nèi)的GmMYC2基因表達產(chǎn)物會抑制脯氨酸的合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被甲基化影響的表型可以遺傳給后代
B.甲基化前后,基因的遺傳信息不發(fā)生改變
C.抑制GmMYC2基因的表達,會抑制脯氨酸的合成
D.甲基化可能使相同基因型的個體的性狀產(chǎn)生差異
10.下列有關基因重組和突變的說法,正確的是
A.X染色體和常染色體部分片段的交換屬于基因重組
B.基因重組只發(fā)生在卵原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
C.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都可能不改變基因結(jié)構(gòu)
D.染色體變異可能會改變?nèi)旧w上基因的排列順序
11.生物的某些變異可通過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來識別。進行有性生殖的某二倍體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發(fā)生的四種變異類型如圖所示,圖中字母表示染色體上的基因,其中變異類型相同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
12.蜜蜂的染色體組具有一種特殊的遺傳機制,它決定了蜜蜂的性別和遺傳信息。蜂王(雌性)是二倍體,有2個染色體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而來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體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消失
B.雄蜂為單倍體生物
C.每個染色體組中的染色體均為同源染色體
D.單倍體生物均只含1個染色體組
13.下列關于“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實驗材料可用大腸桿菌等原核生物替代
B.使用卡諾氏液解離細胞后須用95%的酒精沖洗2次
C.低溫誘導和秋水仙素處理均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導致著絲粒不能分裂
D.可用甲紫溶液染色后制片,顯微鏡下觀察低溫誘導的植物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
14.某種人類單基因遺傳病系譜圖如圖所示,其中Ⅱ-4不攜帶該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不考慮突變及其他變異。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若I-1攜帶該致病基因,則傳給Ⅲ-2的概率為1/4
B.若Ⅱ-1和Ⅱ-2再生一個男孩,則該男孩一定患該遺傳病
C.Ⅲ-3攜帶該致病基因的概率為1/2
D.Ⅲ-1與Ⅱ-3的基因型相同
15.S基因是位于Y染色體上決定雄性性別的基因。X染色體上一般不含有S基因,但Y染色體上帶有S基因的染色體片段可轉(zhuǎn)移至X染色體上,含S基因的受精卵均發(fā)育為雄性,不含S基因的均發(fā)育為雌性。讓某Y染色體上的S基因轉(zhuǎn)移至X染色體上的雄性個體(XY)與某雌性個體雜交,子代(數(shù)量足夠多,且不含X染色體的個體不能存活)雌、雄個體的比例可能是
A.1:3B.1:2C.2:1D.3:1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
16.某種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紅色,受A/a、B/b兩對等位基因控制,A基因能夠決定紅色素的合成,B基因?qū)基因的表達有修飾作用??蒲腥藛T讓紅花品系甲和白花品系乙雜交,F(xiàn)1全開白花,讓F1白花植株自交,F(xiàn)2中有白花植株131株,紅花植株30株。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控制該種植物花色的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A基因和B基因同時存在時植株開白花
C.B基因?qū)基因的表達有抑制作用
D.F2中紅花植株的數(shù)量與純合白花植株的數(shù)量基本相同
17.人體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EPO)能夠促進紅細胞的成熟。當機體缺氧時,低氧誘導因子(HIF)與EPO基因的低氧應答元件結(jié)合,使EPO基因表達加強,促進EPO的合成,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與過程②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不完全相同
B.過程①和過程②都有氫鍵的斷裂和形成
C.低氧應答元件含有起始密碼子的序列
D.生活在海拔較高地區(qū)的人的EPO基因表達加強
18.某基因型為TtRr的雄性動物細胞減數(shù)分裂時,染色體與核DNA數(shù)目比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四分體聯(lián)會現(xiàn)象發(fā)生在CD段所對應的細胞時期
B.處于EF段的細胞一定是次級精母細胞
C.BC段發(fā)生變化是因為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進行了DNA復制
D.該動物同一初級精母細胞分裂形成的次級精母細胞的基因型可能是TR和tr
19.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部分操作步驟如圖所示,其保溫時間合理,攪拌充分。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需要分別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養(yǎng)基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和DNA
B.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
C.若用含35S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則上清液的放射性高于沉淀物的
D.若用含32P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則沉淀物的放射性高于上清液的
20.真核細胞內(nèi)兩種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如圖所示,①②表示相應生理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過程①和過程②都發(fā)生在細胞核中
B.圖中多肽鏈盤曲折疊可發(fā)生在內(nèi)質(zhì)網(wǎng)或高爾基體上
C.參與過程②的RNA還有tRNA和rRNA
D.該圖表明基因與性狀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21.(12分)某種昆蟲的翅型有卷翅和直翅,受基因A/a的控制,體色的棕色(B)對黑色(b)為顯性,兩對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F(xiàn)有基因型相同的甲(卷翅黑色)、乙(直翅棕色)兩種品系的該種昆蟲。實驗人員進行了以下兩組雜交實驗:
實驗一:甲品系昆蟲交配,F(xiàn)1個體中卷翅黑色:直翅黑色=2:1。
實驗二:甲品系昆蟲和乙品系昆蟲相互交配,F(xiàn)1個體中卷翅黑色:卷翅棕色:直翅黑色:直翅棕色=1:1:1:1。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以上信息分析,甲品系昆蟲的基因型是______,乙品系昆蟲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該種昆蟲存在某種基因純合致死現(xiàn)象。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分析,基因_______純合會使昆蟲死亡。
(3)實驗人員認為實驗二的結(jié)果并不能說明基因A/a和基因B/b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
(4)通過從實驗二的F1中選擇一種表型的昆蟲進行一次遺傳實驗來探究基因A/a和基因B/b的遺傳機制,完善下列實驗思路和預期結(jié)果及結(jié)論。
實驗思路:________。
預期結(jié)果及結(jié)論:________。
22.(10分)下圖表示真核生物遺傳信息的相關傳遞過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在有絲分裂前的間期,真核細胞中會發(fā)生過程_______(填序號)。過程①②③的共同點是_______(答出1點)。
(2)過程①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過程②中合成的RNA,其堿基組成和排列順序與非模板鏈的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過程③表示_______。若模板鏈上的堿基序列發(fā)生改變,但其形成的肽鏈中氨基酸序列并沒有改變,原因可能是_______。
23.(12分)某實驗小組對基因型為AaBb的某動物(2n=4)精巢切片進行顯微觀察,圖1是該實驗小組繪制的細胞分裂示意圖。圖2是該實驗小組繪制的染色體與核DNA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數(shù)量變化關系圖,其中①②③④⑤分別表示不同時期的細胞?;卮鹣铝袉栴}:
(1)圖1的A~E細胞中,最能體現(xiàn)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實質(zhì)的是_________細胞。
(2)有同學指出圖2中有一種時期的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中不可能出現(xiàn),這種細胞是________(填圖2中序號)。將圖2中的細胞按減數(shù)分裂順序正確排序:________(用圖中序號和箭頭表示)。
(3)圖1中能對應圖2中②細胞所處時期的細胞有________,對應圖2中③細胞所處時期的細胞有________。
(4)若基因A/a、B/b分別位于E細胞的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該細胞通過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了一個基因型為Ab的精細胞,則在不發(fā)生互換和突變的情況下,另外三個精細胞的基因型共有種。若基因A和基因B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對該動物的精子種類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基因型為aB的精子占10%,則基因型為ab的精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
24.(10分)科研工作者利用不同方式培育西瓜(2n=22)品種,流程如圖所示,其中①~④為不同過程。已知甲、乙的基因型分別為DDee、ddEE,且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①中使用的試劑為__________,該試劑也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代替,以達到相同目的。過程②得到的西瓜無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圖中由花粉直接培育成的植株稱為___________植株,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種,過程③主要利用了___________的生物變異原理。
(3)若基因D控制高產(chǎn),基因E控制抗病,則F2中可穩(wěn)定遺傳的優(yōu)良品種的概率為__________。
25.(11分)某種昆蟲(XY型)的斑翅與正常翅是一對相對性狀,受到基因D/d的控制。某實驗小組讓斑翅雌蟲和正常翅雄蟲交配得到F1,F(xiàn)1中斑翅:正常翅=1:1。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題中雜交實驗結(jié)果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斷斑翅和正常翅的顯隱性關系。
(2)小組成員甲提出建議,通過統(tǒng)計子代斑翅和正常翅在雌、雄蟲中的比例來判斷斑翅和正常翅的顯隱性關系。若統(tǒng)計結(jié)果是___________,則正常翅對斑翅為顯性。
(3)若根據(jù)小組成員甲的建議得出的統(tǒng)計結(jié)果為雌、雄蟲中斑翅與正常翅的比例均是1:1,無性別差異,則無法判斷顯隱性。小組成員討論后,認為需要設計雜交實驗來進一步探究該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實驗方案如下:讓親本斑翅雌蟲和F1中斑翅雄蟲雜交,統(tǒng)計F2雌、雄蟲的表型及比例。
①結(jié)果顯示F2的表型及比例為斑翅:正常翅=3:1,則說明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_。
②為進一步判斷基因D/d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小組成員統(tǒng)計了該對相對性狀在F2雌、雄蟲中的比例。若統(tǒng)計結(jié)果為__________,則說明基因D/d位于常染色體上;若統(tǒng)計結(jié)果為__________,則說明__________。
高一生物學試卷參考答案
1.C2.D3.C4.C5.D6.A7.A8.B9.C10.D11.D12.B13.D14.A15.B
16.BCD17.ABD18.BD19.A20.BCD
21.(1)Aabb(l分) aaBb(l分)
(2)A(2分)
(3)無論基因A/a與基因B/b是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還是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都可以得出實驗二的結(jié)果(合理即可,2分)
(4)實驗思路:選擇表型為卷翅棕色的昆蟲相互交配﹐統(tǒng)計子代的表型及比例(2分))預期結(jié)果及結(jié)論:若子代個體中卷翅棕色:直翅棕色=2:1,則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若子代個體中卷翅棕色:卷翅黑色:直翅棕色:直翅黑色=6:2:3:l,則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每點2分,共4分)
22.(1)①②③(2分) 都需要消耗能量(答案合理即可,1分)
(2)4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1分) 不同(2分)
(3)翻譯(2分) 密碼子的簡并,使得密碼子中的某個堿基即使發(fā)生改變﹐編碼的氨基酸也并未發(fā)生改變(2分)
23.(1)B(2分)
(2)1(1分) ②→④→③→⑤(2分)
(3)B、C、E(2分) D(l分)
(4)2(2分) 40%(2分)
24.(1)秋水仙素(1分) 低溫處理(1分) 三倍體植株減數(shù)分裂時會出現(xiàn)聯(lián)會紊亂﹐導致幾乎無法產(chǎn)生可育配子(2分)
(2)單倍體(1分) 4(2分) 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1分)
(3)1/16(2分)
25.(1)不能(1分)
(2)雄蟲表現(xiàn)為斑翅,雌蟲表現(xiàn)為正常翅(2分)
(3)①斑翅(2分)
②雌、雄蟲中斑翅:正常翅均為3:1(2分) 雌蟲均表現(xiàn)為斑翅,雄蟲中斑翅:正常翅=1:1(或正常翅只在雄蟲中出現(xiàn))(2分) 基因D/d位于X染色體上(2分)
項目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正常的P蛋白基因
+
-
+
?
+
異常的P蛋白基因
+
-
+
?
+
這是一份新疆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讀圖填空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吉林省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合質(zhì)量檢測生物試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疆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疆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生物試題原卷版docx、新疆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