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是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的。熊貓屬哺乳類動物,性格溫和、體型肥碩、憨態(tài)可掬。下列特征不屬于熊貓?zhí)卣鞯氖牵? )
A.身體被毛B.用肺呼吸C.體溫恒定D.陸地卵生
2.“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通過對普通水稻和野生水稻的研究,培育出高產的雜交水稻,為解決全球的溫飽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水稻谷粒中提供能量的主要營養(yǎng)素是( )
A.糖類B.蛋白質C.脂肪D.無機鹽
3.健康成年人血液中的某種物質,經過腎單位的路徑為①→②→④→⑤→⑥(如圖),該物質最有可能是( )
A.蛋白質B.尿素C.葡萄糖D.紅細胞
4.河南賈湖遺址發(fā)現(xiàn)距今約9000年前釀酒痕跡,說明中國古人很早就開始使用酵母菌。關于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酵母菌是原核生物,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B.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
C.酵母菌能通過發(fā)酵作用產生酒精
D.利用酵母菌發(fā)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
5.小明雙眼注視物鏡,將鏡筒從高處開始下降,應調節(jié)( )
A.粗準焦螺旋B.細準焦螺旋C.物鏡轉換器D.載玻片
6.環(huán)境溫度穩(wěn)定在25℃,在t1時環(huán)境溫度從25℃驟降到10℃并 穩(wěn)定一段時間,記錄人體散熱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t1到t2時,散熱量增加是由于體溫與環(huán)境溫度相差增大造成
B.當環(huán)境溫度為25℃時,產熱量等于散熱量
C.t2以后,由于體溫調節(jié),散熱量減少
D.t3以后,散熱量大于產熱量
7.自2020年3月全球爆發(fā)新冠疫情以來,在搶救重癥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療中使用了一種俗稱“人工肺”(ECMO)的儀器。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氣體交換器,是一種代替人體肺器官排出二氧化碳、攝取氧氣,進行氣體交換的人工器官。如下圖所示,若左圖中ECMO設備的b端與右圖中的上腔靜脈相連,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靜脈血,與肺靜脈相連
B.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靜脈血,與主動脈相連
C.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動脈血,與肺靜脈相連
D.ECMO設備的a端流出的是動脈血,與主動脈相連
8.某項目化學習小組為了研究鉀是龍陵秋海棠生長必需的元素而設計了下列四組實驗方案,其中最合理的一組是( )
A.B.
C.D.
9.如圖所示為密閉培養(yǎng)室中,放置秋海棠和無秋海棠情況下,一天中氧氣濃度變化曲線圖。為證明秋海棠能夠提高室內氧氣濃度,需要比較的兩個時間點是( )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10.一輛靜止在公路上的吊車如圖所示,它在向左勻速行駛過程中吊鉤的狀態(tài)應該是( )
A.B.
C.D.
11.將四個形狀不同、高度均為L的實心金屬塊,用細線拉著。勻速緩慢地放入水深為L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此時水未溢出。四個實驗中與下圖所描繪的浮力大小F與金屬塊浸入水中深度h的關系一致的是( )
A.B.
C.D.
12.若在帆船的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則應該調整船帆為( )
A.B.
C.D.
13.長期低頭會對頸部肌肉造成損傷,圖中A點為頭部重力作用點,B點為頸部肌肉受力點,下列能正確表示人低頭時杠桿示意圖是( )
A.B.
C.D.
14.第19屆亞運會的男足比賽將在龍灣區(qū)奧體中心舉行。右圖為熱身賽中運動員某次踢出足球的軌跡示意圖,O為踢出的瞬間,足球經過最高點A,在B點落地后,最終在C點靜止。下列關于足球在不同階段的能量變化正確的是( )
A.B.
C.D.
15.甲、乙兩鐵塊通過滑輪組用細繩連接,吸附在豎直放置且足夠長的固定磁性平板兩側,m甲=1.8kg、m乙=2kg,如圖所示。甲以0.2m/s的速度豎直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磁性平板對甲的摩擦力大小為4N,對乙的摩擦力大小為2N(細繩足夠長且始終處于豎直拉伸狀態(tài),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的摩擦,磁性平板對其他器材無磁力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動滑輪質量為0.6kg
B.甲所受拉力為22N
C.乙所受拉力的功率為2.2W
D.3s時間內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相等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空2分,共36分)
16.美國某公司科學家提出采用克隆技術復活猛犸象的方案,大致流程如圖所示。
(1)據(jù)圖可知,克隆屬于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
(2)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細胞中含有遺傳物質的細胞結構是 。
(3)復活猛犸象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以下觀點為支持的是____。(可多選)
A.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
B.猛犸象可能會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
C.滅絕的猛犸象不適應現(xiàn)在的地球環(huán)境
D.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解決一些問題
17.2021年,兩位科學家因發(fā)現(xiàn)溫度和觸覺感受器而被授予諾貝爾獎。朱利葉斯將能感受辣椒素的神經元的基因分別轉入不能感受辣椒素的細胞中,再用辣椒素去刺激這些細胞,篩選出能控制感受辣椒素刺激這一性狀的基因,進而識別出溫度感受器。帕塔普蒂安對能感受壓力刺激的細胞中的基因進行敲除,當敲除某個基因,該細胞不再能感受壓力,就能確定控制對機械刺激作出反應這一性狀的基因,進而識別出觸覺感受器。
(1)基因是 上起遺傳作用的片段。
(2)如圖可以表示科學家 的基因編輯方法。
(選填字母)A.朱利葉斯 B.帕塔普蒂安
18.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運動療法在糖尿病整體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圖為正常人與糖尿病人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曲線圖。
(1)圖甲中進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 經吸收進入血液中。
(2)如圖乙是某同學繪制的人體血糖含量調節(jié)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據(jù)圖分析,“胰腺中的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 。
19.紅樹林在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有“海岸衛(wèi)士”的美譽?!爸袊畋奔t樹林”位于樂清雁蕩西門島。
(1)西門島紅樹林中的所有紅樹構成一個 。
(2)紅樹的根能從鹽水中吸收水分,是細胞內細胞液濃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中溶液濃度,吸收的水通過 (選填“導管”或“篩管”)運送至整個植物體大部分用于 (選填“呼吸”、“光合”或“蒸騰”)作用。
(3)一些紅樹植物的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成小苗,再脫離母株,墜落于淤泥中發(fā)育生長,這種生殖方式是長期 的結果。
20.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抬較重的物體時,常用如圖所示的三人共抬法。杠桿AB和CD質量不計,AB的中點為P,輕繩連接PC,在杠桿CD上的Q點連接輕繩懸掛重物,三人分別在A、B、D處抬杠桿。已知所抬物體重力為1200N,兩根杠桿均處于水平位置靜止,輕繩均豎直,AP=BP=DQ=2m,CQ=1m,分別計算A、D兩處人對杠桿豎直向上的作用力FA= 、FD= 。
21.小明利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U 形管裝有一定量的水,在金屬盒未浸入液體時U形管內的水面等高。用該壓強計做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實驗(燒杯中的液體均未溢出)。
(1)組裝好壓強計,發(fā)現(xiàn)金屬盒未浸入水中,U型管內水面就有高度差,應該 。
(2)圖甲中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h1 U型管內水面高度差h2(選填“<”、“>”或“=”)。
(3)根據(jù)乙和丙圖金屬盒的深度和U型管內液面的高度差可得ρ鹽水 ρ液體(選填“<”、“>”或“=”)。
(4)在圖丙中當豎直向上緩慢取出探頭時,探頭所受液體的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5(1)題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2.速度滑冰團體追逐賽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項目之一。為了讓運動員在比賽中獲得更好的成績,某研究小組開展了空氣阻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實驗。在實驗室中用穩(wěn)定氣流吹向不動的人體模型,測量模型受到的空氣阻力,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所示。
(1)結合實驗分析,該研究小組的假設為 。
(2)分析實驗1數(shù)據(jù),在沖刺階段,運動員上半身盡量與地面保持平行的原因是 。
(3)已知在團體追逐賽中,運動員可調整位置以保存體力。為取得更好的成績,請你結合實驗數(shù)據(jù)提出團體滑行建議 。
23.水滴落在荷葉上總是聚集在中央凹陷處,順著荷葉表面滾落時會帶走表面的灰塵和雜質,這一現(xiàn)象稱為荷葉“自潔效應”。同學們收集資料并開展實驗,探究荷葉“自潔效應”的原因。
【查閱資料】
①荷葉表面有一層蠟質,不溶于水但能夠溶于物質M。
②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荷葉上表皮凸起,其上還有更微小的凸起,這些結構可以支撐水滴。
【實驗操作】
實驗一:將一片荷葉分為A、B兩個區(qū)域(如圖甲),處理方法及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實驗二:①觸摸荷葉表面,略感粗糙。進一步制作荷葉橫切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乙所示。
②參考實驗一,將一片荷葉分為1、2兩個區(qū)域;1區(qū)域用刮刀將荷葉表面凸起刮去, 2不做處理,分別滴加清水,觀察水在葉面的形狀。
(1)實驗一中B區(qū)域的處理方法是: 。
(2)實驗二的步驟②中若觀察到 ,則說明荷葉表皮結構與“自潔效應”有關系。
(3)基于仿生學,荷葉“自潔效應”在生產、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如圖丙為防油不粘鍋表面的結構圖,請說明防油不粘鍋能實現(xiàn)不沾的原因: 。
24.某研究小組模仿投石機制作了如圖的簡易拋鄭裝置。將拋擲裝置置于水平地面,小球置于瓶蓋內,用手壓住拋擲桿A并使之處于水平位置,松手后拋擲桿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可繞轉軸轉動。當拋擲桿碰撞到擋板時,瓶蓋內的小球立即被拋出。小組同學將橡皮筋的末端分別連接掛鉤1、2、3處,并用質量分別為10克、20克、30克、40克的小球置于瓶蓋內,每次均使拋擲桿處于水平位置后松手,最后用刻度尺測量每次小球拋出的水平距離,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實驗過程不考慮空氣阻力及轉軸處的摩擦。
(1)小球被拋出前,小組同學在球面上涂上墨汁,其目的是 。
(2)從實驗變量的控制角度分析,裝置中設置擋板的目的是 。
(3)除了實驗中考慮的兩個因素,再列舉兩個會影響小球拋出的水平距離的因素: 。
25.仿生學是研究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工作原理并發(fā)明出相應物品的學科。 例如模仿魚鰭作槳,模仿茅草邊緣的鋒利細齒制作了鋸子。小腸因長度長、內表面積大使食物在小腸內停留時間長、接觸面積大,從而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為仿生并體驗該功能,某項目化學習小組認為海綿棒浸入水中后吸水能力與浸入的時間長短、接觸面積大小有關,于是通過實驗來探究這一問題。
可供選擇的器材:海綿棒若干、量筒若干、燒杯和滴管若干、秒表、足量的水、記號筆等,部分器材如圖所示。
老師建議:①海綿棒浸入水中最長時間不宜超過6秒鐘;
②先探究海綿棒浸入時間,再探究接觸面積大小。
(1)選擇合適的器材,寫出本實驗的步驟。
(2)為提高實驗的精確度,使水位變化更明顯,請?zhí)岢鲆环N改進方法。
四、簡答題(本題共6小題,第26,27,31題8分,第28,29題6分,第30題7分,共43分)
26.(1)新冠病毒主要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由呼吸道和 兩部分組成。肺泡與其外部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是通過 (選填“呼吸作用”、“呼吸運動”或“擴散作用”)實現(xiàn)的。
(2)嚴重新冠肺炎患者會出現(xiàn)急性腎損傷,某患者尿檢時發(fā)現(xiàn)尿液中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可能是腎臟的 發(fā)生了病變。
(3)新冠肺炎患者攝入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之后,產生的含氮廢物會隨尿液排出體外。請寫出食物變成含氮廢物并排出體外要經過下圖各器官的順序:D→ →C(填字母,可重復填寫)。
27.溫郁金(如圖甲)是著名的浙產中藥材“浙八味”之一。其花梗長,以根莖繁殖為主,主要生長在溫州、麗水等浙南地區(qū)。
(1)溫郁金屬于 植物。
(2)以根莖繁殖為主,根和莖屬于生物結構層中的 ,這種繁殖方式優(yōu)點是 。
(3)圖乙植物分類檢索表中P、Q、R、S分別表示一種植物,根據(jù)上述信息,其中代表溫郁金的是 。
28.圖甲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示意 圖,圖乙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
(1)圖甲中缺少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是 。
(2)請寫出貓頭鷹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 。
(3)碳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環(huán)的。圖乙中可表示二氧化碳從生物群落進入無機環(huán)境的途徑是 (填數(shù)字序號)。
29.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型肺炎最有效的方式,目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劑次超32億。
(1)從傳染病的預防角度分析,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屬于 。
(2)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屬于 (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3)新冠病毒是由核酸和 組成的。
30.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
(1)返回艙在距地面1米左右時,啟動反推發(fā)動機向下噴火,實現(xiàn)軟著陸,這說明 ,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返回艙下落過程中,以宇航員為參照物,返回艙是 的。
(3)防熱材料約占返回艙總質量的10%,美國“水星號”返回艙總質量達3332kg,其防熱材料采用了密度為1.7×103kg/m3酚醛防熱材料,若采用我國自主設計的峰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該返回艙的質量可減小196kg,則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密度為 kg/m3。
31.近幾年縣、市均開展自制潛水艇比賽,某小組同學開展了自制潛水艇項目,過程如下:
【產品設計】圖甲為某小組自制的潛水艇,由生活艙和水艙構成,生活艙體積大于水艙體積。其材質為硬質塑料瓶,塑料瓶厚度不計,三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200毫升的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改變其中的空氣體積可以實現(xiàn)潛水器的浮沉。
【產品調試】
任務一:如圖乙所示,潛水艇完成從水面A位置下潛到B位置并穩(wěn)定停留;
任務二:能從水底上浮到B位置并穩(wěn)定停留;
任務三:完成從水底打撈一個重物(重0.3N,體積為10cm3)到B位置并穩(wěn)定停留。
(1)小明關閉進出水口將自制潛水器浸沒在水中,當觀察到 現(xiàn)象,測氣密性良好。
(2)完成任務二上浮的過程中,對注射器活塞的操作是: 。
(3)已知完成任務二時注射器活塞穩(wěn)定在刻度a毫升。完成任務三時(用細線系住打撈重物,細線體積和質量不計),注射器活塞需要穩(wěn)定在哪個刻度?(提示: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注射器內氣壓始終等于外界大氣壓;水的密度為1g/cm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面有毛,一般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個部分;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fā)達,體溫恒定;哺乳胎生。
【解答】ABC、熊貓的體表面有毛,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屬于哺乳動物。ABC正確;
D、大熊貓屬于哺乳動物,生殖方式是胎生,D錯誤。
2.【答案】A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yǎng)
【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yǎng)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yǎng)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
【解答】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yǎng)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屬于大分子有機物,貯存著能量,在人體內都能氧化分解,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其中糖類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于糖類的氧化分解,約占人體能量供應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質,但是人體內的大部分脂肪作為備用能源貯存在皮下等處,屬于貯備能源物質。蛋白質也能為生命活動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質主要是構成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組織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等的物質基礎。水、無機鹽、維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故A正確,BCD錯誤。
3.【答案】C
【知識點】泌尿系統(tǒng)
【解析】【分析】圖中①入球小動脈、②腎小球、③出球小動脈、④腎小囊、⑤腎小管、⑥腎靜脈。
【解答】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質(如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過濾到④腎小囊的腔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⑤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壁的上皮細胞重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⑥腎靜脈里的血液里,而沒有被重吸收的物質如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則形成了尿液。因此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4.【答案】A
【知識點】真菌
【解析】【分析】 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環(huán)境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利用酵母菌發(fā)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酵母菌能通過發(fā)酵作用產生酒精 ,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解答】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細胞中有成形的細胞核,A錯誤;
B. 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 ,B正確;
C. 酵母菌能通過發(fā)酵作用產生酒精 ,C正確;
D. 利用酵母菌發(fā)酵可以制作饅頭、面包等食物 ,D正確;
故答案為:A.
5.【答案】A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為1.對光2.放置裝片3.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最下方4.眼睛注視目鏡,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
【解答】當下降鏡筒時,眼睛應該注視物鏡,避免鏡頭壓碎載玻片,同時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使其下降,所以A選項符合題意;
B.細準焦螺旋其作用使物像更清晰;
C.物鏡轉換器主要是調節(jié)放大倍數(shù)的;
D.載玻片是被觀測的對象;
故答案為:A
6.【答案】D
【知識點】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1、根據(jù)曲線圖分析,從25C下降到10℃時,內外溫差加大,使得散熱量先增加,后通過調節(jié)散熱量減少。
2、體溫的相對恒定是機體產熱和散熱動態(tài)平衡的結果。
3、寒冷環(huán)境→皮膚冷覺感受器→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增加產熱(骨骼肌戰(zhàn)栗、立毛肌收
【解答】A、當環(huán)境溫度從25C下降到10℃時,從時間t1到時間t,由于人體體溫與環(huán)境溫度的溫差加大,則散熱量大幅度增加,使得產熱量增加,A正確;
B、.當環(huán)境溫度為25℃時,由于人體溫度和環(huán)境溫度的溫差較小,產熱量等于散熱量,使得體溫維持相對恒定,B正確;
C、時間t2以后,皮膚毛細血管處于收縮、汗腺分泌減少,則散熱量減少,體溫維持相對恒定,C正確;
D、時間t3以后,散熱量減少,同樣產熱量也減少,但產熱量等于散熱量,體溫得以維持相對恒定,D錯誤。
故選:D。
7.【答案】C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血液循環(huán)
【解析】【分析】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①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交換的結果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②組織里的氣體交換,是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交換的結果由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變成含氧少的靜脈血。
【解答】ECMO設備代替了人的肺,為人體提供氧氣并且降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因此經過該設備后血液氧氣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減少,即從ECMO設備a端流出的是動脈血,血液流回心臟左心房是經過肺靜脈,因此C正確,ABD錯誤。
8.【答案】C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解析】【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該項目化學習小組為了研究“鉀是龍陵秋海棠生長必需的元素”,得出鉀是變量,在設置對照組時,要控制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條件。即除了有無含鉀無機鹽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培養(yǎng)液不能含有土壤,因為土壤中含有包括鉀離子在內的各種無機鹽,會干擾實驗結果。ABD錯誤,C正確。
故選: C。
9.【答案】D
【知識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1.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
2.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圖中④與①比較,時間點上相同,但是相差24小時,④氧氣濃度大,說明秋海棠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可見秋海棠能夠提高室內氧氣濃度。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10.【答案】B
【知識點】慣性;力與運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解答】車輛在向左勻速行駛過程中,吊鉤由于慣性也保持勻速運動,受力平衡,重力與鋼絲繩的拉力方向相反,由于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所以吊鉤的狀態(tài)應該是在豎直方向上,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11.【答案】A
【知識點】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根據(jù)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當液體密度相同時,浮力與V排成正比,即浮力的變化趨勢與V排的變化趨勢相同。
【解答】根據(jù)圖像可知,金屬塊受到的浮力隨深度的增大不斷增大,但是開始時增大的快,后來增大的慢。
A.金屬塊為球形,在它進入整個體積的一半前,它的V排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快,進入整個體積的一半以后,它的V排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的慢了,故A符合題意;
B.金屬塊為長方體球形,它的V排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的速度是勻速的,故B不合題意;
C.金屬塊為圓臺狀,由于它上小下大,所以它的V排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的速度不斷減小,故C不合題意;
D.金屬塊為沙漏狀,因此它的V排開始時增大的速度越來越小,后來增大的速度越來越大,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12.【答案】A
【知識點】空氣的利用;新能源及其開發(fā)與利用
【解析】【分析】流體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涣魉僭叫〉牡胤?,壓強越大。
【解答】在帆船的起航階段刮起了東風,為使帆船獲得向北的動力,應當使船帆的南側的壓強大于北側的壓強,由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船帆北側的風流速要大,南側的流速要小,從而產生向北的壓強差,所以船帆應當向北凸。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13.【答案】B
【知識點】杠桿及其五要素
【解析】【分析】根據(jù)對杠桿要素的認識判斷。
【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當人的頭部低下來時,O點固定不動,相當于杠桿的支點。頭部的重力豎直向下,相當于阻力;頸部肌肉對其產生的拉力相當于動力。由于動力和阻力分別在支點的兩側,因此兩個力的方向基本相同,即拉力也是向下的,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14.【答案】A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
【解析】【分析】動能的大小與質量、速度有關,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高度有關;機械能為動能和勢能的和,不計阻力的作用,在動能和勢能轉化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守恒的。
【解答】AB、足球從O點到A點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由于在A點仍具有向前的速度,所以動能不為零;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變大;從B點到C點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速度逐漸減小到零,所以動能也逐漸減小到零,故A正確,B錯誤;
CD、由于足球在運動過程中,會受到空氣阻力和摩擦力,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機械能會不斷減小,故CD錯誤。
故答案為:A
15.【答案】B
【知識點】功;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1)分別對甲、乙兩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對甲有:G甲=f甲+F甲,則可求出甲受到的拉力;對乙有:G乙+f乙=F乙,而對于動滑輪有:2F甲=G動+F乙,從而可求出動滑輪的重力及質量,由于不知道動滑輪與定滑輪之間的關系,所以不能求出定滑輪的質量;
(2)由v甲=2v乙可求出乙運動的速度,根據(jù)P=Wt=Fst=Fv可求出乙的功率。
(3)由v=st可求出甲、乙兩物體運動的路程,再根據(jù)W=fs可求出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可判斷它們的關系。
【解答】對甲、乙兩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如下圖所示:
AB.甲受到的重力為:G甲=m甲g=1.8kg×10N/kg=18N,
乙受到的重力為:G乙=m乙g=2kg×10N/kg=20N,
因為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則有:G甲=f甲+F甲,G乙+f乙=F乙,
則:F甲=G甲-f甲=18N-4N=14N,故B錯誤;
則:F乙=G乙+f乙=20N+2N=22N,
而對于動滑輪有:2F甲=G動+F乙,則:G動=2F甲-F乙=2×14N-22N=6N,
由G=mg可知,動滑輪的質量為:m動=G動g=6N10N/kg=0.6kg,故A正確。
C.由v甲=2v乙可知,乙運動的速度為:v乙=12v甲=12×0.2m/s=0.1m/s,
由P=Wt=Fst=Fv可知,乙所受拉力的功率為:P乙=F乙v乙=22N×0.1m/s=2.2W,故C正確。
D.由v=st可知,甲、乙兩物體在3s內運動的路程分別為:
s甲=v甲t=0.2m/s×3s=0.6m,
s乙=v乙t=0.1m/s×3s=0.3m,
由W=fs可知,3s時間內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別為:
W甲=f甲s甲=4N×0.6m=2.4J,
W乙=f乙s乙=2N×0.3m=0.6J,
所以3s時間內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相等,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16.【答案】(1)無性
(2)細胞核
(3)A;D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
【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fā)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
(2)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壓條、克隆、組織培養(yǎng)等。
【解答】(1)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因此克隆屬于無性生殖;
(2)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因此克隆猛犸象與A猛犸象性狀一樣;
(3)復活猛犸象所使用的技術可以直接應用在現(xiàn)生的瀕危物種上,個體數(shù)量稀少的種群可以借鑒,因此復活猛犸象為復活其他已滅絕的物種積累經驗,猛犸象血紅蛋白具有一種獨特的適應性,使得這種動物即使處于極低的溫度下,血紅蛋白輸送氧氣的功能依然不受制約,因此應用猛犸象獨特的基因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故選:AD。
17.【答案】(1)DNA
(2)A
【知識點】遺傳物質的傳遞
【解析】【分析】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包括DNA和蛋白質。DNA是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一條DNA上有許許多多的基因,一個基因只是DNA上的一個片段,生物的各種性狀都是分別由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解答】(1)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控制生物性狀.
(2)據(jù)資料描述可見:圖示表示帕塔普蒂安的基因編輯方法。
18.【答案】(1)葡萄糖
(2)效應器
【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通過調節(jié)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降低血糖濃度。
【解答】(1)淀粉的消化開始于口腔,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分解成麥芽糖,進入小腸后被腸液和胰液徹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圖甲中進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經吸收進入血液中。
(2)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組成。傳出神經纖維末梢或運動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一起稱為效應器。據(jù)圖分析,“胰腺中的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效應器。
19.【答案】(1)種群
(2)大于;導管;蒸騰
(3)自然選擇
【知識點】種群的特征;蒸騰作用;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與規(guī)律
【解析】【分析】1、種群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占據(jù)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
2、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
3、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氣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
【解答】(1)種群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占據(jù)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因此,西門島紅樹林中的所有紅樹構成一個種群。
(2)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因此,紅樹的根能從鹽水中吸收水分,是細胞內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中溶液濃度,吸收的水通過導管運送至整個植物體,大部分用于蒸騰作用。
(3)一些紅樹植物的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成小苗,再脫離母株,墜落于淤泥中發(fā)育生長,這種生殖方式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20.【答案】400N;400N
【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中最小力問題
【解析】【分析】對杠桿CD,靜止時可將C點作為支點,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計算出D點的支持力,再以D點為支點,利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出C點的支持力。對于杠桿AB來說,可將B點看作支點,再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列式計算A點的支持力即可。
【解答】對杠桿CD,靜止時可將C點作為支點,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F(xiàn)DXLCD=G×LCQ
FD ×(2m+1m) =1200NX1m,F(xiàn)D=400N
以D為支點則有:FC×LCD=G×LDQ
FC× (2m+1m) =1200NX2m,F(xiàn)C=800N (或FC=G-FD=1200N-400N=800N)
對杠桿AB,靜止時可將B作為支點,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
FA×LAB= FC×LBP
FA ×(2m+2m) =800N×2m,F(xiàn)A=400N
21.【答案】(1)拔出橡皮管重新組裝
(2)=
(3)>
(4)變小
【知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液體的壓強;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
【解析】【分析】(1)根據(jù)連通器的定義進行判斷;
(2)考慮橡皮膜發(fā)生形變要抵消一部分壓力;
(3)根據(jù)圖乙和圖丙可知,壓強計的探頭在兩液體中的深度是不同的,鹽水中的探頭所處深度更小,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卻比在圖丙液體中稍大些,說明在鹽水中的壓強大于在液體中的,根據(jù)P=ρgh可以判斷兩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
(4)根據(jù)P= ρgh可判斷當豎直向上緩慢取出探頭時,探頭所受液體的壓強的變化情況。
【解答】(1)組裝好的完好的壓強計的下端雖然相通,但上面有一端是不開口的,所以不是連通器;
(2)如圖1所示,考慮到橡皮膜發(fā)生形變向內凹陷會抵消一部分壓力,故會發(fā)現(xiàn)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h1>U形管內水面高度差h2;
(3)根據(jù)圖乙和圖丙可知,壓強計的探頭在兩液體中的深度是不同的,鹽水中的探頭所處深度更小,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卻比在圖丙液體中稍大些,說明在鹽水中的壓強大于在液體中的,根據(jù)P=ρgh可以判斷兩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為ρ鹽水>ρ液體;
(4)根據(jù)P=ρgh可判斷當豎直向上緩慢取出探頭時,相當于液體密度不變的情況下,深度h變小,由此可判斷探頭所受液體的壓強變小。
22.【答案】(1)運動員受到的空氣阻力與迎風面積、滑行方式有關
(2)根據(jù)實驗1數(shù)據(jù),夾角θ越?。ɑ颚葹?°時),迎風面積越小,運動員所受阻力越?。ɑ蜃枇ψ钚。?。
(3)列隊滑行并輪流領滑
【知識點】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1)研究組開展“騎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實驗,根據(jù)運動員騎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運動員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夾角大小的關系進行分析;
(2)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何時阻力最小,據(jù)此解答;
(3)根據(jù)減小阻力的方法分析。
【解答】(1)該實驗探究運動員騎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運動員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夾角大小的關系,因此該研究小組的假設為運動員騎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運動員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夾角大小有關;
(2)分析數(shù)據(jù)知,騎行模型上半身與水平面的夾角越小,受到的阻力越小,當騎行模型上半身與水平面的夾角為0時,阻力最小,因此在
沖刺階段,運動員上半身盡量與地面保持平行;
(3)根據(jù)表2數(shù)據(jù),列隊滑行所受阻力均小于并排滑行,應采取列隊滑行方式,列隊滑行中領隊所受阻力最大,應輪流領滑。
23.【答案】(1)用清水浸泡,5分鐘后取出并擦干
(2)1區(qū)域上水凝聚成半球狀水滴,2區(qū)域上水凝聚成球狀水滴
(3)鍋底有涂層模擬荷葉表面的蠟質,不吸水。(或微凸結構模擬葉表面的微小凸起,當雜質落在表面時,隨著水珠的滾動被帶離。)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
【解析】【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1)對照實驗需遵循單一變量原則,A、B兩個區(qū)域處理的變量為物質M,故實驗一中B區(qū)域的處理方法是:清水浸泡,5分鐘后取出并擦干。
(2)荷葉表面有一層蠟質、不溶于水但能夠溶于物質M。根據(jù)實驗一可知,物質M浸泡的區(qū)域,水在葉面上凝聚成半球狀水滴;清水浸泡的區(qū)域,水在葉面上凝聚成球狀水滴,說明荷葉表面蠟質有利于荷葉的“自潔效應”。荷葉上表皮凸起,其上還有更微小的凸起,這些結構可以支撐水滴。將1區(qū)域用刮刀將荷葉表面凸起刮去;2不做處理,分別滴加清水,要得到荷葉表皮結構與“自潔效應”有關系的結論,實驗現(xiàn)象應該為:1區(qū)域上水凝成半球狀水滴,2區(qū)域上水凝成球狀水滴。
(3)結合實驗結果與圖丙可知,防油不粘鍋能實現(xiàn)不沾的原因為:鍋底有涂層模擬荷葉表面的蠟質,不吸水;微凸結構模擬葉表皮的微小凸起,當雜質落在表面時,隨著水珠的滾動被帶離。
24.【答案】(1)便于確定小球的落點位置
(2)保證小球每次拋出時高度和角度相同
(3)橡皮筋數(shù)量、瓶蓋位置與轉軸的距離等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
【解析】【分析】(1)在球面上涂上墨汁,其目的是便于確定小鋼球的落點位置。
(2)分析題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小鋼球運動的水平距離與橡皮筋拉伸長度及小鋼球質量都有關,橡皮筋拉伸越長,小鋼球拋出水平距離越遠;小鋼球質量越小,小鋼球拋出水平距離越遠。
【解答】(1)小鋼球被拋出前,小組同學在球面上涂上墨汁,其目的是根據(jù)地面留下的印跡確定小鋼球的落點位置。
(2)裝置中擋板的存在,就是為了使拋擲桿每次都被其碰撞,即不論拋擲桿的運動速度如何,它的運動距離都會相同。保證了實驗中除小球質量、橡皮筋拉伸長度以及橡皮筋數(shù)量外,其他因素的相同,保證了小球每次拋出時高度和角度都相同。
(3)投石機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了機械能轉化和慣性,因此影響小球拋出水平距離遠近的除了橡皮筋拉伸長度、小球質量之外,還有橡皮筋數(shù)量和瓶蓋位置與轉軸的距離。橡皮筋拉伸長度一樣時,橡皮筋數(shù)量越多,小球被拋出的水平距離就越遠;橡皮筋數(shù)量和拉伸長度一樣時,瓶蓋離轉軸越遠,拋出的高度相對就高,拋出的水平距離就越遠。
25.【答案】(1)答題要素:自變量控制(時間、接觸面積)、無關變量選擇(加水量、規(guī)格相同的量筒等)、因變量觀察(因變量的轉換與觀測)、階段性研究(根據(jù)第一階段實驗結果開展第二階段研究);
滿分示例:
①取3個規(guī)格相同的量筒,分別標上A、B、C,內都加30毫升水;
②將3根材料、長度、性狀相同的海綿棒(1分)浸沒在A、B、C中分別為2秒、4秒、6秒(1分),拿出海綿棒后,分別記錄量筒內下降的高度(1分);
③比較三組實驗現(xiàn)象,若C組吸水量最多,則再取一個含30毫升水的量筒D,將一根海綿棒一半進入D中6秒,拿出海綿棒后記錄量筒內下降的高度,將CD進行對比(2分)。
④多次實驗,取平均值。比較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1分)。
(2)換用更容易被海綿吸收的液體;換用更易吸水的海綿材料等合理答案(寫出一點給滿分)。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控制變量法
【解析】【分析】(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1)選用的實驗器材是:海綿棒若干、量筒若干、秒表、足量的水、記號筆,分成兩個實驗,先探究海綿棒浸入時間與吸水能力的關系,老師建議浸入水中時間不易超過6秒,所以可設置6組實驗,海綿棒分別浸入量筒中1秒、2秒、3秒、4秒、5秒、6秒,實驗步驟是:①取六個相同的量筒和海綿棒編號,量筒A,B,C,D,E,F(xiàn)。每個量筒分別對應一個海綿棒。②六個量筒里裝入等體積的水,用記號筆標記凹液面最低處。③六個海綿棒分別全部浸入六個量筒中的同一深度,A量筒1秒、B量筒2秒、C量筒3秒、D量筒4秒、E量筒5秒、F量筒6秒后取出。④用記號筆標記海綿棒取出后量筒內水面的凹液面最低處,并記錄和比較不同海綿棒吸水體積;
再進行探究海綿棒浸入面積與吸水能力的關系,可分為四組實驗,海綿棒分別浸入水中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全部,實驗步驟:①取四個相同的量筒和海綿棒編號,a,b,c,d。每個量筒分別對應一個海綿棒。②四個量筒里裝入等體積的水,用記號筆標記凹液面最低處。③四個海綿棒一個浸入四分之一,一個浸入二分之一,一個浸入四分之三,一個全部浸入,分別浸入四個量筒中相同時間后取出。④用記號筆標記海綿棒取出后量筒內水面的凹液面最低處,并記錄和比較不同海綿棒吸水體積。
(2)為提高實驗的精確度,使水位變化更明顯,可以使用水位傳感器對水位進行測量,水位傳感器精度高,繪制出水位變化圖,觀察更明顯。
26.【答案】(1)肺;擴散作用
(2)腎小球
(3)A→B→A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和氣體交換;泌尿系統(tǒng)
【解析】【分析】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兩個連續(xù)的生理過程: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1)呼吸系統(tǒng)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稱為呼吸道,有清潔、濕潤、溫暖吸入的空氣的作用,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由細支氣管的樹狀分支和肺泡組成,是氣體交換的場所。一種氣體總是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肺泡內的氧氣濃度高于肺泡,二氧化碳的濃度低于肺泡,血液與肺泡之間的氣體交換叫做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它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xiàn)的。
(2)當血液通過入球小動脈到達腎小球的毛細血管時,由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濾過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會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這些物質進入腎小管外部的毛細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物質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蛋白質和血細胞的,只有腎小球發(fā)生病變、通透性增大時,蛋白質和血細胞才會進入腎小囊中,而腎小管對蛋白質和血細胞不能進行重吸收,這些物質會隨著尿液排出,因此尿液中有紅細胞和蛋白質的腎炎病人,可能是腎小球發(fā)生了病變。
(3)血液將小腸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送往身體各處,并將細胞產生的含氮廢物轉變成尿素,送至腎臟排出。過程是:小腸→下腔靜脈→心臟→肺動脈→肺→肺靜脈→心臟→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網→上下腔靜脈→心臟→肺動脈→肺→肺靜脈→心臟→主動脈→腎。新冠肺炎患者攝入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之后,產生的含氮廢物會隨尿液排出體外。食物變成含氮廢物并排出體外要經過圖中各器官的順序:D→A→B→A→C。
27.【答案】(1)被子
(2)器官;繁殖速度快,能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形狀
(3)S
【知識點】種子植物;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種子繁殖后代。無性生殖是指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營養(yǎng)繁殖。
2.對植物進行分類,主要是觀察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從中發(fā)現(xiàn)它們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從而確定它們的親緣關系。
【解答】(1)溫郁金能夠開花,就可以形成果實和種子,只有被子植物能夠開花并形成果實。因此溫郁金屬于被子植物。
(2)根和莖是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在結構層次上屬于器官。植物用根和莖繁殖后代的方式屬于營養(yǎng)繁殖,營養(yǎng)繁表示殖是無性生殖的一種類型。無性生殖的植物因為不經歷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長這樣的過程,因此繁殖速度快,并且能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形狀。
(3)由圖乙植物分類檢索表可知,P是無種子植物,Q是花梗短的種子植物,R是花梗長且葉片細長的種子植物,S是花梗長且葉片寬大的種子植物。結合圖甲中溫郁金的結構可知,溫郁金是花梗長且葉片寬大的種子植物,所以,代表溫郁金的是S。
28.【答案】(1)非生物成分
(2)小麥→鼠→貓頭鷹
(3)①④⑤
【知識點】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
【解析】【分析】(1)生態(tài)系統(tǒng)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
(2)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環(huán)節(jié)是生產者。
【解答】(1)生態(tài)系統(tǒng)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圖甲中的各種生物代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部分,因此還需要非生物部分才能構成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2)圖甲中的食物鏈有:小麥→鼠→蛇→貓頭鷹、小麥→鼠→貓頭鷹。物質和能量沿食物鏈流動,食物鏈越長,物質和能量就剩余越少,因此貓頭鷹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是:小麥→鼠→貓頭鷹。
(3)圖乙中,虛線表示能量流動,能量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所以C是生產者(小麥),B是消費者;B、C 都指向 A,A是分解者。⑥表示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⑤表示生產者呼吸作用,③表示消費者呼吸作用吸收氧氣,④表示消費者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②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吸收氧氣,①表示消費者呼嗎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從生物群落進入無機環(huán)境的途徑就是通過生物的呼吸作用,即①④⑤。
29.【答案】(1)保護易感人群
(2)特異性
(3)蛋白質外殼
【知識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人體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傳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
【解答】(1)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接種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2)疫苗相當于抗原,接種到人體后,不會使人發(fā)病,但會刺激人體內的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從而對新冠病毒起到抵抗作用,而對其它的病原體不起作用,這種免疫屬特異性免疫。
(3)新冠病毒屬于動物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核酸)組成。
30.【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靜止
(3)0.7×103
【知識點】固體密度的測量;參照物及其選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該物體力的作用;
(2)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升華;
(3)根據(jù)防熱材料約占返回艙總質量的10%求出酚醛防熱材料的質量,根據(jù)密度公式求出酚醛防熱材料的體積,根據(jù)采用我國自主設計的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質量可減小196kg求出同體積的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質量,根據(jù)密度公式求出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密度。
【解答】(1)返回艙在距地面1米左右時,啟動反推發(fā)動機向下噴火,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會對返回艙有一個向上的推力,達到減速的效果,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因為宇航員和返回艙是一起下落的,宇航員和返回艙的速度相同。因此返回艙下落過程中,宇航員作為參照物,返回艙是靜止的。
(3)酚醛防熱材料的質量為:
m1=10%m= 10%x3332kg= 333.2kg
由ρ=mV得,酚醛防熱材料的體積為:V=m1ρ1=333.2kg1.7×103kg/m3=0.196m3
同體積的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質量為:
m2= m1- △m=333.2kg-196kg=137.2kg
蜂窩增強低密度燒蝕材料的密度為:
ρ2=m2V=×103kg/m3
31.【答案】(1)沒有氣泡冒出或沒有水進入潛水器
(2)慢慢將注射器的活塞向里壓
(3)打撈物的浮力:F浮物=ρ水gV排=1×103kg/m3×10N/kg×10×10-6m3=0.1N
需要增加的浮力:△F浮=G物-F浮物=0.3N-0.1N=0.2N
需要增加的排水量:△V水=△F浮/ρ水g=0.2N÷(1×103kg/m3×10N/kg)=2×10-5m3=20cm3
所以刻度為a-20mL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1)關閉進出水口將自制潛水器浸沒在水中,如果漏氣,會觀察到氣泡產生,據(jù)此可解答;
(2)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浮沉的;完成任務二上浮過程,要減小潛水器自身的重力,需要向外排水;
(3)重物G=0.3N,根據(jù)F=ρ水V排g可求出重物受到的浮力F浮,完成從水底打撈這個重物到B位置并穩(wěn)定停留,在浮力不變的情況下,要減小自身的重力,即向外排出水的重力為:G水=G-F浮;根據(jù)G= mg求出向外排出水的質量m水,再根據(jù)密度公式求出向外排出水的體積V水,即注射器活塞需要向內推入氣體的體積V氣=V水;已知完成任務二時注射器活塞穩(wěn)定在刻度a毫升,完成任務三時(用體積和質量均忽略不計的細線系住重物打撈),注射器活塞需要穩(wěn)定在的刻度是: a-V。
【解答】(1)關閉進出水口將自制潛水器浸沒在水中,如果漏氣,會觀察到氣泡產生,即:當觀察沒有氣泡產生現(xiàn)象,則氣密性良好。
(2)完成任務二上浮過程,要減小潛水器自身的重力,需要向外排水,對注射器活塞的操作是:向內推活塞。
(3)重物G=0.3N,受到的浮力為:
打撈物的浮力:F浮物=ρ水gV排=1×103kg/m3×10N/kg×10×10-6m3=0.1N
完成從水底打撈這個重物到B位置并穩(wěn)定停留,在浮力不變的情況下,要減小自身的重力,即需要增加的浮力:
△F浮=G物-F浮物=0.3N-0.1N=0.2N
需要增加的排水量:△V水=△F浮/ρ水g=0.2N÷(1×103kg/m3×10N/kg)=2×10-5m3=20cm3
則注射器活塞需要向內推入V氣= V水= 20mL
已知完成任務二時注射器活塞穩(wěn)定在刻度a毫升,完成任務三時(用體積和質量均忽略不計的細線系住重物打撈),注射器活塞需要穩(wěn)定在的刻度是:
a-V=a-20mL。
這是一份浙江省寧波市第七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共6頁。
這是一份浙江省寧波市寧波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一??茖W試卷,共7頁。
這是一份浙江省寧波七中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卷,共4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分析計算題,附加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