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水浸潤石蠟
B.玻璃面上的水沒有表面張力
C.蠟面上水滴呈扁平形主要是由于表面張力
D.水與玻璃的相互作用比水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強
2.(2024·云南昆明·一模)如圖所示,質(zhì)量相等的同種理想氣體甲和乙分別用絕熱活塞封閉在兩個絕熱氣缸中,兩氣缸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開口分別豎直向上和水平向右,活塞質(zhì)量不能忽略且可沿氣缸無摩擦滑動。甲、乙兩氣體的體積相等,它們的壓強分別用p甲、p乙表示,溫度分別用T甲、T乙表示。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p甲 > p乙,T甲 > T乙B.p甲 > p乙,T甲 < T乙
C.p甲 < p乙,T甲 > T乙D.p甲 < p乙,T甲 < T乙
3.(2024·遼寧葫蘆島·一模)某科研小組設計一款超重報警裝置,其結構原理圖如圖所示,主體是導熱性能良好的薄壁密閉容器,厚度和質(zhì)量不計的活塞通過輕桿連接輕質(zhì)平臺。平臺上未放重物時,內(nèi)部封閉理想氣體氣柱長度;當活塞進入預警區(qū)域時,系統(tǒng)會發(fā)出超重預警。橫截面積,底部的預警區(qū)域深度,平臺上輕放質(zhì)量為的重物穩(wěn)定時,活塞剛好觸動報警裝置。已知環(huán)境溫度不變,大氣壓強,,不計摩擦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物的質(zhì)量
B.重物的質(zhì)量
C.放上重物至活塞最終穩(wěn)定的過程中,密閉氣體對外界放出的熱量為
D.放上重物至活塞最終穩(wěn)定的過程中,密閉氣體對外界放出的熱量為
4.(2024·云南·一模)如圖所示,一導熱氣缸由粗細不同的兩段圓柱形氣缸連接而成,通過剛性桿連接的活塞A、B封閉了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活塞可無摩擦滑動,活塞及連接桿的重量不可忽略。則氣缸由如圖所示的狀態(tài)在豎直面內(nèi)緩慢轉動90°至活塞A在下方,氣缸始終處于密封狀態(tài)且環(huán)境溫度和大氣壓強均保持不變,此過程中關于缸內(nèi)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壓強變小B.體積變小C.向外放熱D.外界對氣體做正功
5.(2024·吉林·一模)某同學取一裝有少量水的塑料礦泉水瓶,旋緊瓶蓋,雙手快速擰搓擠壓水瓶。然后迅速擰松瓶蓋,瓶蓋被頂飛的同時瓶內(nèi)出現(xiàn)白霧,則( )
A.擠壓水瓶過程中,瓶內(nèi)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小
B.擠壓水瓶過程中,瓶內(nèi)氣體內(nèi)能不變
C.瓶蓋被頂飛過程中,瓶內(nèi)氣體對外做功
D.瓶蓋被頂飛過程中,瓶內(nèi)氣體溫度升高
6.(2024·河北·模擬預測)某同學制作了一個簡易的大氣壓強測量計。如圖所示,用膠塞封閉體積為的廣口瓶。U形玻璃管倒插入廣口瓶,用膠管與直玻璃管連接,內(nèi)部充有一定水。測量時首先打開膠塞再重新封閉,調(diào)整膠管使U形管水面與直玻璃管水面相平,并記錄U形管左側水面位置k?,F(xiàn)用容積為的注射器注入與大氣壓強相等的氣體,上下調(diào)整直玻璃管,使U形管左側水面仍在k位置,測出直玻璃管液面p到k位置的高度差為,已知水的密度為,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U形管的體積,則大氣壓強為( )
A.B.C.D.
7.(2024·江西九江·二模)用圖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壓強不變時氣體體積與溫度的關系”。往杯中加入適量的熱水,使注射器內(nèi)的空氣柱位于水面之下,每隔幾分鐘,記錄氣體體積和此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用表示水降低的攝氏溫度,用表示注射器內(nèi)氣體體積的改變量。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作出的圖線是( )
A.B.
C.D.
8.(2024·重慶·模擬預測)小明將海邊拾到的漂流瓶豎直放入熱水中(題圖),以便打開瓶塞。瓶塞的質(zhì)量為m,橫截面積為S,瓶內(nèi)密閉氣體的壓強等于此時外界大氣壓強p0、溫度為攝氏溫度t1;當瓶子被置于熱水中一段時間后,氣體的溫度為攝氏溫度t2,瓶塞恰好能移動。0℃時的熱力學溫度為T0,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瓶子的容積變化。瓶塞所受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為( )
A.B.
C.D.
9.(2024·山東泰安·一模)我國已經(jīng)在空間站上開展過四次精彩的太空授課,在億萬中小學生心里播撒下科學的種子。“天宮課堂”的教師們曾經(jīng)做過兩個有趣實驗:一個是微重力環(huán)境下液橋演示實驗,在兩個固體表面之間可形成大尺寸液橋,如圖a所示;另一個是微重力環(huán)境下液體顯著的“毛細現(xiàn)象”演示,把三根粗細不同的塑料管,同時放入裝滿水的培養(yǎng)皿,水在管內(nèi)不斷上升,直到管頂,如圖b所示。對于這兩個實驗的原理及其就用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液體表而張力使得液橋表面形狀得以維持,而不會“垮塌”
B.分子勢能Ep和分子間距離r的關系圖像如圖c所示,能總體上反映水表面層中水分子勢能Ep的是圖中“A”位置
C.農(nóng)民使用“松土保墑”進行耕作,通過松土形成了土壤毛細管,使得土壤下面的水分更容易被輸送到地表
D.航天員在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中會因為無法吸墨、運墨而寫不成毛筆字
二、多選題
10.(2024·河南周口·二模)如圖,容積為的汽缸豎直放置,導熱良好,右上端有一閥門連接抽氣孔。汽缸內(nèi)有一活塞,初始時位于汽缸底部高度處,下方密封有一定質(zhì)量、溫度為的理想氣體?,F(xiàn)將活塞上方緩慢抽至真空并關閉閥門,然后緩慢加熱活塞下方氣體。已知大氣壓強為,活塞產(chǎn)生的壓強為,活塞體積不計,忽略活塞與汽缸之間摩擦。則在加熱過程中( )
A.開始時,活塞下方體積為
B.溫度從升至,氣體對外做功為
C.溫度升至時,氣體壓強為
D.溫度升至時,氣體壓強為
11.(2024·廣西·一模)等量同種理想氣體分別經(jīng)絕熱過程①和一般過程②,溫度均從升至,圖像如圖,過程①外界對理想氣體做功為,過程②外界對理想氣體做功為,則( )
A.過程②內(nèi)能的增量等于
B.過程①和過程②相比,
C.過程②理想氣體向外界放出熱量
D.過程①理想氣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等于
12.(2023·山東煙臺·一模)如圖所示,一開口豎直向下導熱良好的玻璃管用水銀柱封閉一定質(zhì)量的空氣。水銀柱長度為15cm,下端剛好與玻璃管溢出口平齊;被封閉的空氣柱長度為30cm。此時周圍環(huán)境溫度為,大氣壓強為?,F(xiàn)將玻璃管緩慢旋轉至開口豎直向上(水銀沒溢出玻璃管),然后再加熱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玻璃管剛好旋轉至開口向上時管內(nèi)空氣柱長度為20cm
B.玻璃管剛好旋轉至開口向上時管內(nèi)空氣柱長度為25cm
C.將玻璃管加熱至時空氣柱長度為33.6cm
D.將玻璃管加熱至時空氣柱長度為36cm
三、解答題
13.(2024·廣東·一模)如圖所示為以二氧化碳氣體作為驅(qū)動力的氣槍,工作原理如下,扣動扳機,高壓氣罐中沖出一定量的氣體會充滿槍管后方容積為5毫升的氣室,當氣室內(nèi)氣體的壓強達到2.0×105Pa時,就可推動子彈從槍管中飛出。已知槍管后方氣室和槍管的容積相同,子彈飛出槍管時間極短,且子彈飛出槍管前的整個過程中不漏氣。
(1)氣體推動子彈飛出槍管的過程中,氣體的內(nèi)能如何變化?
(2)若子彈不匹配,導致和槍管之間的摩擦力過大,使得子彈被緩慢的推向槍口,求子彈剛推到槍口時氣體的壓強。
14.(2024·廣東佛山·一模)如圖所示,常用碗的底部都有一個凹陷空間,當碗底沾有少量水放到平整桌面時,會把少量空氣密封在碗底部凹陷處。此時往碗中倒入熱水時,碗會被密封的氣體頂離桌面發(fā)生側向漂移。設室溫,碗底氣體初始壓強與環(huán)境壓強相同。試解答下列問題:
(1)請判斷往碗中倒入熱水后,碗底的氣體內(nèi)能和壓強如何變化;
(2)若碗底凹陷處空氣與桌面接觸的面積為,碗和熱水總質(zhì)量為。則倒入熱水后被密封的氣體溫度升到多高時,才能使碗恰好被頂離桌面?忽略碗底與桌面間水的粘滯力,重力加速度取。
15.(2024·山西朔州·二模)如圖(a)所示,一粗細均勻的U形細管右側豎直部分長為L,左側豎直管長度未知,在細管中倒入長度為的水銀后封閉左側管口,右側管口蓋一輕質(zhì)薄活塞,此時水平部分水銀柱長度為,兩側豎直管內(nèi)水銀面距底部的高度均為?,F(xiàn)緩慢向右側活塞上加水銀,直到左側水銀面上升到距底部高度為處,如圖(b)所示。若將細管中空氣視為理想氣體,活塞與管壁無摩擦且不漏氣,整個過程溫度不變,水銀密度為,重力加速度為g,大氣壓強。求:
(1)圖(b)狀態(tài)下右側細管中空氣的壓強;
(2)U形細管左側豎直管的長度。

相關試卷

力學實驗--2024屆新高考物理沖刺專項訓練:

這是一份力學實驗--2024屆新高考物理沖刺專項訓練,文件包含力學實驗--2024屆新高考物理沖刺專項訓練解析版pdf、力學實驗--2024屆新高考物理沖刺專項訓練學生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6頁, 歡迎下載使用。

力與物體的平衡-2024屆新高考物理沖刺專項訓練:

這是一份力與物體的平衡-2024屆新高考物理沖刺專項訓練,文件包含專題力與物體的平衡解析版pdf、專題力與物體的平衡學生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高考物理熱學專項練習:

這是一份高考物理熱學專項練習,共14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考物理熱學復習專項復習

高考物理熱學復習專項復習

高考物理熱學專項復習

高考物理熱學專項復習

人教版新高考物理二輪復習專項訓練--專題分層突破練18 光學與熱學實驗

人教版新高考物理二輪復習專項訓練--專題分層突破練18 光學與熱學實驗

人教版新高考物理二輪復習專項訓練--專題分層突破練14 熱學

人教版新高考物理二輪復習專項訓練--專題分層突破練14 熱學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