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75分鐘,總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C-12 O-16 S-32 Zn-65 Ce-140
一、單項選擇題(共計40分,每題2分)
1. 下列能層中包含f能級的是
A. K層B. L層C. M層D. N層
【答案】D
【解析】
【詳解】A.K層包含1s能級,A錯誤;
B.L層包含2s和2p能級,B錯誤;
C.M層包含3s、3p、3d,C錯誤;
D.N層包含4s、4p、4d、4f能級,D正確;
故選D。
2. 圖1和圖2分別是1s電子的概率分布圖和原子軌道圖。下列有關認識正確的是
A. 圖1中的每個小黑點表示1個電子
B. 圖2表示1s電子只能在球體內(nèi)出現(xiàn)
C. 圖2表明1s軌道呈圓形,有無數(shù)對稱軸
D. 圖1中的小黑點是電子在原子核外出現(xiàn)的概率密度的形象描述
【答案】D
【解析】
【分析】電子云就是用小黑點的 疏密來表示電子出現(xiàn)概率大小的一種圖形。
【詳解】A.小黑點表示電子出現(xiàn)的幾率,每個小黑點不表示1個電子,A錯誤;
B.在界面內(nèi)出現(xiàn)該電子的幾率大于90%,界面外出現(xiàn)該電子的幾率不足10%,B錯誤;
C.1s軌道呈球形,C錯誤;
D.小黑點表示空間各電子出現(xiàn)的幾率,即某一時刻電子在核外所處的位置,D正確;
故選D。
3. 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Xe]的元素所屬的區(qū)、周期和族為
A. ds區(qū)、第六周期、第IB族B. ds區(qū)、第六周期、第IA族
C. d區(qū)、第六周期、第IIIB族D. p區(qū)、第五周期、第IB族
【答案】A
【解析】
【詳解】依據(jù)Cu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進行遷移,則可推斷出核外電子排布式為的元素屬于第六周期第IB族元素,位于ds區(qū),故選A。
4. 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機物具有光學活性。下列分子中,沒有光學活性的是
A. 乳酸:
B. 甘油:
C. 脫氧核糖:
D. 核糖:
【答案】B
【解析】
【詳解】A.乳酸:的中間碳連接了-CH3、H、-OH、-COOH等四個不同基團是手性碳原子,有光學活性,故A錯誤;
B.甘油:分子沒有連接四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不存在手性碳原子,沒有光學活性,故B正確;
C.脫氧核糖:從左數(shù)第二個碳原子連接-CH2OH、H、-OH、-CH2CHO等四個不同基團,是手性碳原子,有光學活性,故C錯誤;
D.核糖:從左數(shù)第二個碳原子、第三個碳原子、第四個碳原子均連接了四個不同基團,均是手性碳原子,有光學活性,故D錯誤;
故答案選B。
5.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只含非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非極性分子
B. 非極性分子中不可能既含極性鍵又含有非極性鍵
C. 非極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極性鍵
D. 離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極性鍵
【答案】A
【解析】
【詳解】A.只含非極性鍵的分子中正負電荷重心一定重合,一定是非極性分子,故A正確;
B.非極性分子中可能既含極性鍵又含有非極性鍵,如乙烯是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故B錯誤;
C.非極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極性鍵,如二氧化碳是只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故C錯誤;
D.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非極性鍵,如過氧化鈉是含有離子鍵和非極性鍵的離子化合物,故D錯誤;
故選A。
6. 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帶回的月壤樣品的元素分析結果如圖,關于含量前六位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MgN—N,故A正確;
B.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H—Cl鍵的鍵能為431kJ/ml,則由鍵能的定義可知,H(g)+Cl(g)=HCl(g)的焓變ΔH=—431kJ/ml,故B正確;
C.氨分子的沸點高于氯化氫是因為氨分子能形成分子間氫鍵,而氯化氫不能形成分子間氫鍵,與鍵能的大小無關,故C錯誤;
D.由反應熱與和反應物的鍵能之和與生成物鍵能之和的差值相等可得:反應ΔH=6E(N—H)+3E(Cl—Cl)-E(N≡N)-6E(H—Cl)=( 391×6+243×3—946—431×6)=-457kJ/ml,故D正確;
故選C。
11. 下圖中每條折線表示IVA~VIIA族中的某族元素的簡單氫化物的沸點變化情況。每個小黑點代表一種氫化物,其中a點代表的是
A. H2SB. HClC. PH3D. SiH4
【答案】D
【解析】
【分析】除N、O、F三種元素的簡單氫化物分子間存在氫鍵,從而使其沸點為同主族中最高或較高外,其余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的簡單氫化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范德華力越大,分子的熔、沸點越高。圖中a點所在曲線簡單氫化物沸點呈上升趨勢,故為第ⅣA族元素;
【詳解】A.S屬于第ⅥA族元素,其簡單氫化物沸點小于H2O,故A錯誤;
B.Cl屬于第ⅦA族元素,其簡單氫化物HCl沸點小于HF,故B錯誤;
C.P屬于第VA族元素,其簡單氫化物PH3沸點小于NH3,故C錯誤;
D.Si屬于第ⅣA族元素,該族元素的簡單氫化物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故同族元素從上到下,簡單氫化物沸點升高,故D正確;
答案選D。
12. 在半導體生產(chǎn)或滅火劑的使用中,會向空氣逸散氣體,如、與,它們雖是微量的,有些卻是強溫室氣體,下列有關推測正確的是
A. 屬于非極性分子
B. 屬于手性分子
C. 的三個碳原子在同一條直線上
D. 由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可確定分子中N原了是雜化,分子呈平面三角形
【答案】B
【解析】
【詳解】A.三氟化氮分子中氮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戊烷3、孤對電子對數(shù)為1,分子的空間結構為結構不對稱的三角錐形,屬于極性分子,故A錯誤;
B.分子中含有1個連有4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手性碳原子,所以分子屬于手性分子,故B正確;
C.分子中飽和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雜化,則分子中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條直線上,故C錯誤;
D.三氟化氮分子中氮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戊烷3、孤對電子對數(shù)為1,氮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雜化,分子的空間結構為結構不對稱的三角錐形,故D錯誤;
故選B。
13. X、Y、Z、Q、E、M六種元素中,基態(tài)X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Y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有5種運動狀態(tài)不同的電子,Z元素的某同位素原子常用于測定文物的年代,Q是元素周期表中電負性最大的元素,E的陽離子通常存在于硝石、明礬和草木灰中,M的原子序數(shù)比E大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中陰離子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為雜化B. X、Y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小關系:XN>C
B. 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是N
C. 基態(tài)的價電子排布式為
D. 的鍵角為120°,的鍵角為120°
【答案】C
【解析】
【詳解】A.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電負性增大,第V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比同周期相鄰元素第一電離能大,元素C、N、O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 > O >C ,A錯誤;
B.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電負性增大,N、O電負性大于H的電負性,故NH4NO3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是H,B錯誤;
C.Ni是28號元素,其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84s2,價電子排布式為3d84s2,基態(tài)Ni3+原子的核外價電子排布式為3d7,C正確;
D.BF3分子中B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3+=3且不含孤電子對,為平面三角形結構,鍵角為120°,SnBr2中Sn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2+=3且含有1個孤電子對,為V形結構,鍵角小于120,D錯誤;
故選C。
17. 下列說法中正確是
A. 氣體單質(zhì)中,一定有σ鍵,可能有π鍵
B. PCl3分子是非極性分子
C. 氫鍵鍵長一般定義為H…B的長度,而不是A-H…B的長度
D. 的VSEPR模型與離子的空間立體構型一致
【答案】D
【解析】
【詳解】A.稀有氣體單質(zhì)是單原子分子,分子中無化學鍵,故A錯誤;
B.PCl3中P原子孤對電子對數(shù)為=1,成鍵電子對數(shù)目為3,則P原子價電子對數(shù)為4, PCl3分子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型,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因此PCl3是極性分子,故B錯誤;
C.氫鍵鍵長一般定義為A-H…B的長度,而不是H…B的長度,故C錯誤;
D.中Cl原子孤對電子對數(shù)為=0,Cl原子的價電子對數(shù)為4,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因此的 VSEPR 模型與離子的空間立體構型一致,故D正確;
答案選D。
18. 下列有關氫鍵的說法正確的是
A. HF溶液中存在三種類型的氫鍵B. 的沸點比的低
C. H2O的穩(wěn)定性高,是因為水分子間存在氫鍵D. 1ml冰中含有2ml氫鍵
【答案】D
【解析】
【詳解】A.氫氟酸溶液中氟化氫分子與氟化氫分子、氟化氫分子與水分子、水分子與水分子均能形成分子間氫鍵,則溶液中存在的氫鍵類型為F—H…F、F—H…O、O—H…F、O—H…O,共有4種,故A錯誤;
B.能形成分子間氫鍵,能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則的分子間作用力大于,沸點高于,故B錯誤;
C.水分子的穩(wěn)定性高是因為氧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分子中氫氧鍵的鍵能大,與存在氫鍵無關,故C錯誤;
D.冰晶體中每個水分子形成4個氫鍵,每個氫鍵為2個水分子所共有,則每個水分子形成的氫鍵數(shù)目為4×=2,所以1ml冰中含有2ml氫鍵,故D正確;
故選D
19.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HF、HCl、HBr、HI熔沸點、還原性都依次升高(增強)
B. 通常測定氟化氫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于理論值,因分子間存在氫鍵
C.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為8電子結構的是、
D. 乙醇比甲醇更易溶于水
【答案】B
【解析】
【詳解】A.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非金屬性減弱,形成氣態(tài)氫化物的還原性增強,故HF、HCl、HBr、HI的還原性都依次升高(增強),四種物質(zhì)都形成分子間晶體,熔沸點高低與分子間作用大小有關,分子間作用隨相對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因HF之間存在氫鍵,熔沸點最高,故A錯誤;
B. HF分子間存在氫鍵,形成締合分子,通常測定氟化氫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締合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所以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于理論值,故B正確;
C. PCl5分子中磷原子存在五對共用電子對,電子數(shù)是10,不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故C錯誤;
D. 烷基是屬于疏水基,烷基越大,溶解度越小,乙醇和甲醇中含1個親水基羥基,故甲醇溶解度大,故D錯誤;
故選:B。
20. 下列關于2-丁烯()分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四個碳原子都在同一個平面上B. 有兩個碳原子是雜化
C. 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個平面上D. 有11個鍵,有1個鍵
【答案】C
【解析】
【詳解】A.2-丁烯分子中碳碳雙鍵為平面結構,分子中四個碳原子都在同一個平面上,故A正確;
B.2-丁烯分子中飽和碳原子的雜化方式sp3雜化,雙鍵不飽和碳原子的雜化方式sp2雜化,所以分子中含有2個sp2雜化的碳原子,故B正確;
C.2-丁烯分子中含有空間構型為四面體形的飽和碳原子,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個平面上,故C錯誤;
D.2-丁烯分子中單鍵為σ鍵、雙鍵中含有1個σ鍵和1個π鍵,所以分子中含有11個σ鍵和1個π鍵,故D正確;
故選C。
二、單項選擇題(共計15分,每題3分)
21. 某化合物可用作發(fā)酵助劑,結構如圖所示。圖中X、Y、Z、W為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且位于不同周期,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Y為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工業(yè)上常用電解法制備元素W的單質(zhì)
B. Z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C. X分別與Y、Z、W形成的簡單化合物中均含有共價鍵
D. 四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Y,第一電離能最小的是W
【答案】C
【解析】
【分析】已知X、Y、Z、W為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且位于不同周期,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則X位于第一周期,為H元素;Y位于第二周期,Z位于第三周期,W位于第四周期,Z形成5個共價鍵,W形成+1價陽離子,則Z為P元素,W為K元素;Y為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則Y為O元素。
【詳解】A.W為K元素,鉀單質(zhì)還原性很強,不能用還原劑還原得到鉀,工業(yè)上可以用電解法制備元素K的單質(zhì),A正確;
B.Z為P元素,Z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H3PO4,H3PO4的酸性比硫酸弱,B正確;
C.X為H元素,Y為O元素,Z為P元素,W為K元素;H分別與O、P、K形成的簡單化合物分別為H2O、PH3、KH,H2O、PH3中均含有共價鍵,而KH中只含有離子鍵,C錯誤;
D.X為H元素,Y為O元素,Z為P元素,W為K元素;元素非金屬性越強,元素的電負性越強,H、O、P、K四種元素非金屬性最強的為O元素,故電負性最大的是O元素;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逐漸增強,其中IIA族和V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高于相鄰元素,故第一電離能最小的是K元素,D正確;
故答案為:C。
22. 晶體是由大量微觀物質(zhì)單位(原子、離子、分子等)按一定規(guī)則有序排列的結構,因此可以從結構單位的大小來研究判斷排列規(guī)則和晶體形態(tài)。有關晶體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在NaCl晶體中,與等距且最近的形成正八面體
B. 在晶體中,一個分子周圍有12個分子緊鄰
C. 12g石墨晶體中含有2個六元環(huán)
D. 鈦酸鈣的化學式為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晶胞結構可知,氯化鈉晶胞中,與鈉離子等距且最近的氯離子有6個,6個氯離子形成正八面體,故A正確;
B.由晶胞結構可知,二氧化碳晶胞中,位于頂點的二氧化碳與位于面心的二氧化碳的距離最近,則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周圍有12個二氧化碳分子緊鄰,故B正確;
C.石墨晶體內(nèi),1個碳原子可以形成3個碳碳鍵鍵,則六元環(huán)內(nèi)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目為6×=2,則12g石墨晶體中含有六元環(huán)的數(shù)目為××NAml—1=NA,故C錯誤;
D.由晶胞結構可知,晶胞中位于頂點的鈣原子個數(shù)為8×=1、位于體心的鈦原子個數(shù)為1、位于面心的氧原子個數(shù)為6×=3,則鈦酸鈣的化學式為,故D正確;
故選C。
23. 鈣鈦礦型LaCO3具有優(yōu)異化學穩(wěn)定性和在高溫下的良導電性,在催化分解、汽車尾氣處理等方面有重要用途,LaCO3晶胞的結構如圖甲所示。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晶胞邊長為anm,1號原子的坐標為(0,0,0),3號原子的坐標為(1,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距離О原子最近的О原子有12個
B. 2號原子的坐標為(,,1)
C. 該晶胞的俯視圖為圖乙
D. La、C間的最短距離為500apm
【答案】D
【解析】
【詳解】A.中La:C:O=1:1:3,則面心位置的是O原子,故離O原子最近的O原子有8個,A錯誤;
B.根據(jù)圖甲中坐標位置,1號原子的坐標為,3號原子的坐標為,則可推出2號原子的坐標為,B錯誤;
C.根據(jù)圖甲,從上方俯視,該晶胞的俯視圖與圖乙不一致,C錯誤;
D.、之間的最短距離是立方晶胞體對角線的一半,即,即,D正確;
故選D。
24. 光催化材料一般指光觸媒。光觸媒也叫光催化劑,是一種以納米級二氧化鈦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導體材料的總稱。現(xiàn)有一種光催化材料的晶胞如圖,屬于立方晶系,其晶胞參數(shù)為a nm,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晶體的化學式為B. 晶體中與Ce距離最近且相等的Ce有6個
C. 晶體中距離氧原子最近的Ce原子有4個D. 晶體密度為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晶胞結構可知,晶胞中位于頂點和面心的鈰原子個數(shù)為8×+6×=4,位于體內(nèi)的氧原子個數(shù)為8,則晶體的化學式為CeO2,故A正確;
B.由晶胞結構可知,晶胞中位于頂點的鈰原子與位于面心的鈰原子的距離最近,則晶體中與鈰原子距離最近且相等的鈰原子有12個,故B錯誤;
C.由晶胞結構可知,晶胞中氧原子位于鈰原子構成的四面體空隙中的體心,所以晶體中距離氧原子最近的鈰原子有4個,故C正確;
D.設晶體的密度為dg/cm3,由晶胞的質(zhì)量公式可得:=(10—7a)3d,解得d=,故D正確;
故選B
2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相同濃度下,乙酸的酸性一定強于氯乙酸
B. 烴基是吸電子基團,烴基越長,吸電子效應越大,使羧基中的羥基的極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C. 鹵素原子是推電子基團,鹵素原子使得羧基中羥基的極性變小,導致二氯乙酸的酸性強于一氯乙酸
D. 氟原子的電負性大于氯原子,使?的極性大于?的極性,使三氟乙酸羧基中羥基的極性增大,導致三氟乙酸容易電離出氫離子
【答案】D
【解析】
【詳解】A.電負性Cl>H,則C-Cl的極性大于C-H,則相同濃度下,氯乙酸的酸性強于乙酸,A錯誤;
B.烴基為推電子基團,碳原子數(shù)越多,推電子能力越強,則酸性越弱, B錯誤;
C.鹵素原子為吸電子基團,鹵素元素電負性越大,吸電子能力越強,故酸性:二氯乙酸>一氯乙酸,C錯誤;
D.電負性越大吸引電子能力越強,F(xiàn)的電負性大于Cl,則F-C極性大于Cl-C的極性,F(xiàn)元素吸引電子能力較大導致F3C-C極性大于Cl3C-C的極性,則三氟乙酸的羧基中的羥基的極性更大,更易電離出氫離子,所以三氟乙酸的酸性較強,D正確;
答案選D。
三、填空題(共計45分)
26. 硼的化合物在生產(chǎn)、生活和科研中應用廣泛。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硼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
(2)和過量NaF作用可生成,的空間結構為___________;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
(3)正硼酸()是一種片層狀結構的白色晶體,層內(nèi)的分子通過氫鍵相連(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___。
A. 正硼酸晶體屬于共價晶體B. 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層為8電子穩(wěn)定結構
C. 分子的穩(wěn)定性與氫鍵有關D. 1ml 晶體中平均含3ml氫鍵
(4)已知硼酸為一元弱酸,寫出硼酸的電離方程式___________。
(5)硼砂是含結晶水的四硼酸鈉。硼砂中陰離子(含B、O、H三種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圖所示,則在中,2號硼原子的雜化類型為___________;4號硼原子參與形成的化學鍵有___________(填選項)。
A.共價鍵 B.配位鍵 C.金屬鍵 D.離子鍵
m=___________(填數(shù)字)。
【答案】(1)
(2) ①. 正四面體形 ②. (3)D
(4)
(5) ①. sp2 ②. AB ③. 2
【解析】
【小問1詳解】
B的原子序數(shù)為5,基態(tài)硼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小問2詳解】
中心原子B價層電子對數(shù):,無孤電子對,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形;為離子化合物,和鍵存在離子鍵,內(nèi)存在共價鍵,電子式:;
【小問3詳解】
A.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正硼酸晶體中存在分子,且晶體中存在氫鍵,說明屬于分子晶體,A錯誤;
B.硼原子最外層只有3個電子,與氧原子形成3對共用電子對,即B原子最外層為6電子,B錯誤;
C.分子的穩(wěn)定性與鍵能有關,與氫鍵無關,C錯誤;
D.1個分子參與形成6個氫鍵,1個氫鍵被2個分子所共有,則1ml分子的晶體中含3ml氫鍵,D正確;
答案選D;
【小問4詳解】
硼酸為一元弱酸,部分電離,電離方程式:;
【小問5詳解】
根據(jù)圖示可知:在Xm-中,2號硼原子形成3個共價鍵,故該B原子的雜化類型為sp2雜化;在該物質(zhì)結構中,4號B原子與3、5、6號O原子之間形成了3個共價鍵。由于B原子上有空軌道,與4號B原子相連的另外一個O原子提供孤對電子,4號B原子提供空軌道,二者之間形成配位鍵,故4號B原子參與形成的化學鍵有共價鍵、配位鍵;根據(jù)物質(zhì)結構簡式可知其可以表示為,其中H為+1價,B為+3價,O為-2價,根據(jù)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解得m=2。
27. 原子序數(shù)小于等于36的Q、W、X、Y、Z五種元素,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其中Q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W和Y的基態(tài)原子2p能級所含成單電子數(shù)均為2,Z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含有13種運動狀態(tài)不同的電子,回答下列問題(涉及元素時用對應的元素符號表示):
(1)X、Y、Z三種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
(2)1ml QWX與1ml所含鍵的比值為___________。
(3)中心原子采用___________雜化,其鍵角比中鍵角_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
(4)根據(jù)VSEPR理論預測的空間構型為___________。
(5)一種由X和Z兩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圖所示,該晶胞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6)實驗室合成一種由W和X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該化合物具有空間網(wǎng)狀結構,其中每個W原子與4個X原子形成共價鍵,每個X原子與3個W原子形成共價鍵。
①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②預測該化合物熔點應___________金剛石(填“高于”或“低于”),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N>O>Al
(2)2:3 (3) ①. sp3 ②. 大于 ③. H3O+中O原子的孤對電子對數(shù)小于H2O中O原子的孤對電子對數(shù),孤對電子對成鍵電子對的斥力小于H2O
(4)三角錐形 (5)AlN
(6) ①. C3N4 ②. 高于 ③. N原子的半徑小于C原子,C-N鍵的鍵長比C-C鍵短,C-N鍵強于C-C鍵
【解析】
【分析】原子序數(shù)小于等于36的Q、W、X、Y、Z五種元素,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其中Q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Q為H元素;Z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含有13種運動狀態(tài)不同的電子,則Z為Al元素;W和Y的基態(tài)原子2p能級所含成單電子數(shù)均為2,則W為C元素、X為N元素、 Y為O元素。
【小問1詳解】
金屬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小于非金屬元素,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氮原子的2p軌道為穩(wěn)定的半充滿結構,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于相鄰元素,則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O>Al,故答案為:N>O>Al;
【小問2詳解】
HCN分子中單鍵為σ鍵、三鍵中含有1個σ鍵,HCHO分子中單鍵為σ鍵、雙鍵中含有1個σ鍵,則HCN分子和HCHO分子中所含σ鍵的比值為2:3,故答案為:2:3;
【小問3詳解】
水合氫離子中氧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孤對電子對數(shù)為1,氧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雜化,水分子中氧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孤對電子對數(shù)為2,孤對電子對數(shù)越大,對成鍵電子對的斥力越大,鍵角越小,所以水合氫離子的鍵角大于水分子,故答案為:sp3;大于;H3O+中O原子的孤對電子對數(shù)小于H2O中O原子的孤對電子對數(shù),孤對電子對成鍵電子對的斥力小于H2O;
【小問4詳解】
氨分子中氮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孤對電子對數(shù)為1,分子的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故答案為:三角錐形;
【小問5詳解】
由晶胞結構可知,晶胞中位于位于頂點和體內(nèi)鋁原子個數(shù)為8×+1=2,位于棱上和體內(nèi)的氮個數(shù)為4×+1=2,則晶胞的化學式為AlN,故答案為:AlN;
【小問6詳解】
①每個C原子與4個N原子形成共價鍵,每個N原子與3個C原子形成共價鍵,則化合物中C、N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3:4,化學式為C3N4,故答案為:C3N4;
②氮化碳和金剛石都是共價晶體,氮原子的原子半徑小于碳原子,碳氮鍵的鍵長小于碳碳鍵的鍵長,所以氮化碳中碳氮鍵強于金剛石中碳碳鍵,氮化碳的熔點高于金剛石,故答案為:高于;N原子的半徑小于C原子,C-N鍵的鍵長比C-C鍵短,C-N鍵強于C-C鍵。
28. 硫是一種重要的非金屬元素,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硫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圖是___________。
(2)硫單質(zhì)的一種結構為,S原子的雜化方式為___________。
(3)①、②、③鍵角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用序號回答即可)
(4)熔點:___________(填“>”或“
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鐵路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蚌埠鐵路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安徽省蚌埠鐵路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大慶市大慶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龍江省大慶市大慶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黑龍江省大慶市大慶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大慶市大慶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龍江省大慶市大慶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原卷版docx、黑龍江省大慶市大慶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