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5.g=10N/kg。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
“五一”假期小明一家到麗江邊游玩。媽媽拍照時,小明正在欣賞美景:
對岸樹木的倒“影”、水中的魚“影”……,此時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
關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媽媽的攝“影”——光的直線傳播B.樹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魚“影”——光的反射D.小明的身“影”——光的折射
2.下列估測的數據與實際最接近的是( )
A.中學生100m跑的成績約為8s
B.新2B鉛筆長約18cm
C.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9℃
D.一支新粉筆的質量約為100g
3.2022年6月5日,中國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四號發(fā)射成功。
如圖所示,飛船在空中加速上升時的能量轉化情況是( )
A.飛船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
B.飛船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重力勢能減小
C.燃料燃燒產生的內能轉化為飛船的機械能
D.沒有發(fā)生能量的轉化,飛船的機械能不變
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
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如圖所示,小芳戴著一款電加熱眼罩,適當使用可以緩解眼部疲勞。
它有兩個發(fā)熱電阻R1、R2,只閉合開關S時,R1發(fā)熱;S、S1都閉合時,R1、R2都發(fā)熱;
斷開開關S,眼罩停止發(fā)熱。如圖所示是根據上述電路特點設計的四個簡化模擬電路圖,
其中正確的是( )
A . B.
C.D.
6.如圖所示,一輛汽車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受到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汽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和汽車受到的阻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7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10Ω,
滑動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20Ω。閉合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從最左端移到最右端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的示數不變,電流表的示數變大
B.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的比值變大
C.電壓表的示數最大為6V
D.電流表的示數最大為0.6A
8.如圖所示的四個電磁實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閉合開關,小磁針的N極向右偏轉
B.開關S閉合,只要導體ab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導體中就有電流產生
C.開關S閉合,導體ab在磁場中運動,電動機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
D.觸接后小磁針將發(fā)生偏轉,表明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磁感線
如圖,兩個滑輪組,提升一個重為17N的物體A(每個滑輪重相同),
使物體A在2s內拉升了20cm,拉力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中,繩端移動的距離為60cmB.乙中,拉力的功率為1.7W
C.甲中,動滑輪由兩根繩子吊著D.乙中,動滑輪的重力為2N
如圖甲所示是一個用電壓表的示數反映溫度變化的電路原理圖,
其中電源電壓U=4.5V且保持不變,電壓表量程為0~3V,R0是300Ω的定值電阻,
R1是熱敏電阻,其阻值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若閉合開關S,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環(huán)境溫度為40℃時,熱敏電阻阻值是150Ω
B.電壓表的示數越大,說明環(huán)境溫度越低
C.環(huán)境溫度為0℃時,電壓表的示數是1.5V
D.此電路允許的最高環(huán)境溫度為60℃
二、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每題2分,共4分)
11.小明是一位喜歡運動的學生,他現在正在斜坡上滑雪,
請在圖上作出他所受重力和摩擦力以及斜面所受壓力的示意圖。
12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12V,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中元件連接成電路,要求:
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燈泡變亮。
三、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1分,共24分)
13.學習小組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進行了如下操作:
實驗過程中蠟燭由于燃燒而變短,為了使燭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
可以向下移動 (選填“光屏”或“凸透鏡”)。
(2)實驗過程中,將透鏡的上半部分用手擋住,則光屏上的像會 。
(3)如圖乙所示,向水透鏡內注入適量的水,調節(jié)蠟燭、光屏的位置,
發(fā)現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的、 的實像。保持蠟燭位置不動,向水透鏡內繼續(xù)注水,
將光屏向靠近水透鏡的方向移動,又得到蠟燭清晰的像。
這一過程模擬了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形成。
14.小明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做了如圖所示的三組實驗:
(1)實驗中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
(2)分析乙、丙兩組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 ;
(3)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應控制 不變,
可以分析 兩組實驗,得到的結論是 ;
小紅利用兩個相同的木塊和一塊海綿,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的結論,此結論錯誤的原因是 。
15.琳琳設計的“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
如圖甲所示,把一個木塊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 拉動。
由此可以測出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
(2)下列現象中應用了從圖甲、乙實驗所得結論的是 (填字母);
A.足球守門員戴看防滑手套
B.用力壓住橡皮,擦去寫錯的字
C.移動很重的石塊時,在地上鋪設滾木
(3)根據你所學習的知識,若在甲圖所示的木板上鋪一層棉布,使用較小的拉力F1=2N,
沒有拉動木塊,則此時摩擦力f1 2N;(選填“>”、“<”“=”)
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是否有關,如圖丙所示,她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木塊,
測得摩擦力大小是圖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成正比。
你認為結論是否正確?為什么?答; ;
(5)為了操作方便,琳琳和同桌一起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種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過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
方案二:木塊與彈簧測力計相連,彈簧測力計水平固定,通過細繩水平拉動木板。
方案二更好,其優(yōu)點是: ,若使用方案二的裝置,發(fā)現勻速拉動木板的拉力F=6N,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則木塊此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
16.在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電源電壓恒為 3V ,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 2.5V ,
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為“20Ω 1A”。
如圖甲所示,閉合開關后,發(fā)現只有 有示數,經檢查發(fā)現有根導線連接錯誤。
請在錯誤導線上打“×” ,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正確 ;
(2)圖丙是小燈泡的電流隨電壓變化關系的圖象,根據圖象可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3)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4)同組的小江同學還想測額定電壓3.8V 的燈L2的額定功率,向老師借了一個10Ω的定值電阻R0,
沒用電壓表,也測量出了L2的額定功率(如圖?。?,請你將下列實驗過程補充完整:
① (填 S、S1、S2的通斷情況),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流表示數為 A;
② 閉合 S 、S1,斷開S2,保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置不變,記錄電流表的示數為I;
③ 小燈泡L2額定功率的表達式 P 額= (用你測量物理量的字母和已知量來表示) 。
四、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17題7分,18題9分,共16分)
17.如圖所示,是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實現了國產大型郵輪制造“零的突破”。
郵輪滿載時的總質量約為13.6萬噸,某次“愛達?魔都號”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
所受阻力為船重的0.2倍,此時吃水深度為8m。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求:(1)“愛達?魔都號”郵輪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約為多少?
(2)“愛達?魔都號”郵輪底部受到海水的壓強為多少?
(3)“愛達?魔都號”郵輪發(fā)動機的功率。
18.圖甲所示裝置為亮亮小組設計的大氣壓測量裝置(后稱氣壓計)的電路圖,
并欲將量程為“0~0.6A”的電流表表盤改裝成“氣壓計”的表盤,
對彈簧未施加拉力時金屬滑片P剛好位于電阻絲R的最右端,
彈簧的伸長量ΔL與所受拉力F的關系如圖乙所示。
電源電壓恒為3V,R0的阻值為5Ω,電阻絲R的長度為12cm,規(guī)格為5Ω/cm,
金屬滑片P分別與電阻絲R和彈簧連接。測量前將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盡空氣,
并用橡皮帽將注射孔密封住。
(1)當拉力為0時,電路的電功率;
(2)當電流表0.15A時,彈簧所受拉力大??;
(3)此“氣壓計”可測量的最大拉力為多少?
五、綜合分析題(本題共1小題,每空1分,共6分)
19.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失重
在一次太空知識講座中,老師讓同學們做一個實驗:用彈簧測力計豎直懸掛一個重物,分別使重物處于靜止和勻速下降,再讓其加速下降,同學們發(fā)現,重物在靜止和勻速下降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同,就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時,卻看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明顯減小,好像物體的重力突然間減小了。老師解釋說:“這在物理學上稱為失重現象,失重就是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實際所受重力的現象。如當人們乘電梯加速下降時,人對電梯地面壓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師指導下到電梯內做失重實驗,如圖甲,他將一個體重秤放在電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臺,如圖乙所示,在電梯向下運動的過程中,他記錄下體重秤在不同時間段的示數及對應的時間,描繪出了體重秤的示數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如圖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實際質量為60kg(g取10N/kg)。
(1)若電梯在10s內下降的距離為18m,電梯這段運動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m/s;
(2)根據圖丙分析,小勇在 (選填“0~t1”、“t1~t2”、“t2~10s”)段時間內處于失重狀態(tài),
此時小勇所受支持力為 N,合力為 N;
分析圖丙可知,在t2~10s時間段內小勇對秤臺的壓力 他的重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若下降中體重秤示數為零,即說明他對體重秤壓力F為零,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完全失重,
如果物體所受合力的大小與物體質量關系為F合=ma,
其中a稱為加速度,單位為N/kg,F合=G﹣F ,小勇完全失重時加速度a= N/kg。
這是一份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九年級學業(yè)水平考試物理模擬練習試卷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九年級學業(yè)水平考試物理模擬練習試卷解析docx、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九年級學業(yè)水平考試物理模擬練習試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精品解析:2021年廣東省中山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水平考試物理模擬試題(原卷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務必保持答題卡的整潔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廣東省深圳市新中考題型學業(yè)水平測試物理模擬試卷(含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廣東省深圳市新中考題型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卷2docx、2022年廣東省深圳市新中考題型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卷2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