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
1.敬畏自然,遵循物理規(guī)律,下列事例中能夠增大壓強的是( )
A. 書包背帶較寬B. 蚊子口器較尖
C. 駱駝腳掌較寬 D. 滑雪板面積較大
2.如圖所示的裝置中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船閘B. 鍋爐水位計
C. 活塞式抽水 D. 乳牛自動喂水
3.中國南極泰山站采用輕質材料裝配而成,為避免被南極強橫風吹得移位,其獨特的支架懸空形狀發(fā)揮了作用.泰山站的懸空形狀接近于下列圖中的( )
A. B. C. D.
4.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圓柱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高度之比為2:1,底面積之比為1:2,則他們對地面的壓強之比是( )
A. 1:2B. 2:1C. 1:1D. 4:1
5.如圖所示,為避免壓壞反射面板,在維修“中國天眼”時,用一個直徑固定的氦氣球將維修工人吊起,利用氦氣球浮力抵消維修工人自身的大部分體重,減少對反射面板的壓力,甚至形成“零重力”,下列對維修過程描述正確的是( )
A. “零重力”是指維修工人所受重力為零
B. “零重力”時總浮力與總重力大小相等
C. 如果氦氣球漏氣了,受到的浮力會變大
D. 維修工人一共受到兩個力的作用
6.如圖所示的示例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原理工作的是( )
A.B.
C. D.
7.潛水員在某海域的海面下持續(xù)下潛的過程中,他受到的( )
A.壓強增大,浮力增大B.壓強不變,浮力增大
C.壓強增大,浮力不變 D.壓強減小,浮力不變
8.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200N的物體,動滑輪重10N,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上升高度h為1m,則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和拉力F的大小分別為( )
A.s=2m F=105 NB.s=3m F=70 N
C.s=2m F=70 ND.s=3m F=210 N
9.在日常生活中慣性現(xiàn)象很多,人們也常常會利用到物體的慣性。下列關于慣性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體才有慣性
B.離開槍膛的子彈能夠繼續(xù)飛行,是由于子彈受到慣性的作用
C.將臉盆里的水潑出去,利用了水的慣性
D.汽車的速度越大,它的慣性就越大
10.如圖所示,將小球壓入水中,在a處靜止釋放,躍出水面后最高到達空中c處,小球在b處受到的合力為零且速度最大。請分析小球由a到c的運動過程(水和空氣的阻力不可忽略)( )
A.小球在c處受力平衡 B.由a運動到b,小球的機械能增加
C.由a運動到b,小球的動能減小 D.由b運動到c,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11.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紙錐和小金屬球研究空氣阻力和速度的關系。取三個相同的紙錐甲、乙、丙,每個紙錐的質量為m,在乙紙錐內固定質量為3m的小金屬球,在丙紙錐內固定質量為8m的小金屬球,讓它們從不同高度自由落下,并以豎直磚墻為背景,用照相機每隔相等的時間曝光次,記錄紙錐的運動過程,圖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圖,請根據(jù)此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甲做勻速直線運動
B.甲乙丙三個紙錐的速度之比是1∶2∶3
C.甲乙丙三個紙錐所受的空氣阻力之比是1∶3∶8
D.實驗可得:空氣阻力與速度成正比
12.如圖所示,、B是可自由移動的物體,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現(xiàn)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A、B、C、D物體都受到浮力
B.A、B、C物體受到浮力, D不受浮力
C.A、B物體受到浮力,C、D物體不受浮力
D.A物體受到浮力,B、C、D物體不受浮力
13.如圖所示,甲圖一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有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慢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圖乙中已給出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實驗圖像。已知,,不考慮液面變化,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圓柱體的重力為9N
B.圓柱體所受的最大浮力為5N
C.圓柱體的密度為
D.圓柱體在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為300Pa
14.(雙選)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活塞式抽水機
B. 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
C. 金屬盒氣壓計
D.簡易水平儀
二、非選擇題(共58分)
15.(8分)用鋼絲繩系上一個重為500N的物體,當鋼絲繩拉著物體以2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繩對物體的拉力是__________N,當鋼絲繩拉著物體靜止時,物體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__N。
16.(10分)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著質量和底面積都相等的甲、乙兩容器,容器內裝有質量與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體,此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__________;從甲、乙兩容器中分別抽走三分之一高度的液體,則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均選填“>”、“=”或“<”)。
17.(10分)如圖所示,汽車水平底面上放著一個箱子,箱子隨車一起向右勻速運動,請畫出箱子受力的示意圖。
18.(10分)某同學做“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
(1)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小等于______的大小 ;
(2)在木塊的底部貼薄砂紙后,再拉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了,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這個實驗中,是控制了__________不變,研究____________跟_____________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在物理學上叫做_____________法。
19.(10分)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相同的輕質薄壁圓柱形容器(高為1米,底面積為5×10?2米2)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容器內分別盛有深度都為0.8米的水和酒精(酒精密度為0.8×103千克/米3)。
(1)求甲容器中水的質量m水;
(2)求酒精對容器乙底部的壓強p酒精;
(3)現(xiàn)將密度為ρ的實心物體A先后慢慢放入水和酒精中,發(fā)現(xiàn)兩容器都有液體溢出,當物體A靜止后,甲、乙容器對地面的壓強增加量相同,且溢出酒精的體積為10×10?3米3。求物體A的密度ρA。
20.(10分)次仁同學的質量為60kg,他站在水平地面上時,腳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4m2,g取10N/kg,求:
(1)次仁同學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次仁同學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多大?
參考答案
15.【答案】 ①. 500 ②. 0
【解析】[1]物體勻速上升時,說明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時物體受鋼絲繩的拉力和物體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故繩對物體的拉力為500N。
[2]當鋼絲繩拉著物體靜止時,物體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時物體受鋼絲繩的拉力和物體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繩對物體的拉力為500N,方向豎直向上,受到重力500N,方向豎直向下,故合力為0N。
16.【答案】 ①. < ②. <
【解析】[1]因為容器底面積相同,液體同高,由圖知乙中液體的體積小于甲中液體的體積,因為質量相同,根據(jù)可知,液體的密度。兩容器中液體的深度相同,根據(jù)可知,液體對杯底的壓強。
[2]從甲、乙兩容器中分別抽走三分之一高度的液體,根據(jù)容器的形狀可知,甲中抽去的液體的體積為總體積的三分之一,抽去的液體的質量為液體總質量的三分之一;乙中抽去液體的體積要小于總體積的三分之一,抽去的液體的質量要小于液體質量的三分之一;所以剩余的甲液體的質量要小于乙液體的質量,剩余的甲液體的重力要小于乙液體剩余的重力;容器的質量相同,重力相同,所以乙容器的總重力大,壓力F大,受力面積相同,由得,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17.【答案】
【解析】【分析】對箱子進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據(jù)力的示意圖的畫法作出木箱受到的力的示意圖。
【解答】解:(1)木箱在豎直方向上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作用,
箱子在豎直方向上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二力平衡條件知:F=G;
箱子與小車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箱子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2)從箱子的重心沿重力與支持力的方向作出兩力的示意圖,注意兩條線段長度要相等,如圖所示:
18.【答案】(1) 摩擦力
(2)壓力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 壓力 接觸面粗糙程度 滑動摩擦力 控制變量
【解析】(1)[1]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木塊受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
(2)[2]在木塊的底部貼薄砂紙,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了,說明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滑動摩擦力增大;
(3)[3][4][5]實驗過程中壓力不變,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研究接觸面粗糙程度和滑動摩擦力之間的關系;
[6]控制無關變量相同,只研究一個量隨另一個量的變化,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之為控制變量法.
19.【答案】(1)40千克;(2)6272帕;(3)0.9×103千克/米3。
【解析】(1)甲容器中水的質量:
;
(2)酒精對容器乙底部的壓強:
;
(3)設溢出的水重為,溢出的酒精重為,
因為
即
所以
假設小球A漂浮在酒精液面上(它也漂浮在水面上),
則:F浮大小都等于小球A的重力大小GA,
所以
所以本假設不成立。
假設小球都浸沒在液體中,則:
所以
本假設也不成立。
所以小球A只可能漂浮在水面上、浸沒在酒精中。
因此
所以
所以。
答:(1) 甲容器中水的質量;
(2)酒精對容器乙底部的壓強;
(3)物體A的密度。
20.【答案】(1)次仁同學受到的重力為600N;
(2)次仁同學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是1.5×104Pa。
【解析】【分析】(1)根據(jù)G=mg求出次仁同學受到的重力;
(2)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壓強公式求出次仁同學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
【解答】解:(1)次仁同學受到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
(2)次仁同學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
p====1.5×104Pa。
答:(1)次仁同學受到的重力為600N;
(2)次仁同學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是1.5×104Pa。
本題考查了重力和壓強的計算,關鍵是知道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這是一份海南省瓊海市嘉積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B卷,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海南省瓊海市嘉積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A卷,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海南省瓊海市嘉積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B卷,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