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cmB.20cmC.100cmD.150cm
2.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人的正常體溫為39℃
B.正常人安靜狀態(tài)下心跳10次的時間約為60s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5m/s
D.一支新2B鉛筆的長度約為20cm
3.關(guān)于誤差和錯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所有實驗總會產(chǎn)生誤差
B.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jìn)測量方法,都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誤差
C.測量錯誤是不該發(fā)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
D.雖然科學(xué)技術(shù)不斷發(fā)展,但人們還是不能完全消除誤差
4.關(guān)于測量物理量時,以下正確的說法是( )
A.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誤差
B.挑選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避免誤差
C.只要測量方法正確,就不會出現(xiàn)誤差
D.只要測量就不可避免出現(xiàn)誤差
5.如圖是在同一位置開始同向運動的甲、乙兩物體路程s與時間t關(guān)系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物體同時開始運動B.2-3 s內(nèi),以甲為參照物,乙是靜止的
C.在時,甲、乙兩物體速度相同D.甲物體的運動速度為1.3 m/s
6.陸地上的短跑冠軍是獵豹,速度是108 km/h;水中游的最快的是旗魚,速度可達(dá)30 m/s;空中沖刺最快的是獵鷹,每分鐘能俯沖6 km,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 )
A.獵豹最快B.旗魚最快C.獵鷹最快D.三者一樣快
7.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球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能說明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圖像是( )
A.B.
C.D.
8.一輛汽車行駛時,某一時刻儀表盤顯示的速度是54 km/h,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該車之前半小時通過的路程是27 km
C.該車?yán)^續(xù)行駛半小時,通過的路程是27 km
D.該車若以此速度繼續(xù)行駛六分鐘,通過的路程是5.4 km
9.如圖是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2 s閃拍一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
B.小球從A點運動到E點的時間為1 s
C.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小于從A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
D.小球從A點運動到E點的平均速度為1 m/s
10.小明測量列車勻速直線運動通過某路牌的時間如圖1,車廂內(nèi)顯示車速如圖2,則列車( )
A.車廂總長約250 mB.該時段每秒運行100 m
C.通過路牌的時間為8分85秒D.以此速度運行100 m用時1 h
11.電動平衡車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它采用站立式的駕駛方式,人通過身體的前傾、后仰實現(xiàn)駕駛。
(1)平衡車1min行駛了360m,則它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
(2)平衡車在行駛的過程中以車為參照物,車上的人是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12.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時出發(fā)。其位置x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甲車的速度為______m/s,甲車速度______乙車速度;當(dāng)時,甲?乙兩車相距______m。
13.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yuǎn)遠(yuǎn)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________。
14.如圖所示,這是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
(1)本實驗測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______;
(2)小紅建議實驗時斜面的傾角要適當(dāng)減小,這樣做可以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得______(選填“快”或“慢”)一些,其目的是減小測量______所帶來的誤差;
(3)圖中AB段的距離______cm,測得小車通過AB段的時間,則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4)實驗前必須學(xué)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所測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選填“大”或“小”);
(5)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學(xué)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dá)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他的這種做法是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______。
15.某同學(xué)買了一張列車時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間往返的D31和D32次動車的運行時刻表如下:
他了解到D31次列車由北京開往上海,D32次列車由上海開往北京。這兩次列車每天各發(fā)一趟,自北京到上海鐵路長1460km。根據(jù)列車時刻表回答下列問題:
(1)你從列車時刻表可獲得哪些信息(寫出兩條)。
(2)計算說明D31、D32次列車運行時間差為多少?
(3)計算D31次列車由北京開往上海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18cm,竹簡的長度與新鉛筆的長度接近,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2.答案:D
解析:A、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7°C,故A錯誤;
B、一般情況下,正常人一分鐘心跳約60次,所以安靜狀態(tài)下心跳一次時間約1s,心跳10次時間約10s,故B錯誤;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故C錯誤;
D、一支新2B鉛筆的長度約為20cm,故D正確。
故選:D。
3.答案:C
解析:ABD.誤差不可避免,可以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jìn)測量方法等方法減小,故ABD正確,不符合題意;
C.測量錯誤是不該發(fā)生的,可以避免,故C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C。
4.答案:D
解析:誤差是客觀存在的,只能在條件允許時盡可能的減小,而不可能避免.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挑選精密的測量儀器等只是減小誤差的方法;測量方法正確,不會出現(xiàn)錯誤,但是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故ABC錯誤,選D.
5.答案:B
解析:A.根據(jù)圖象可知,甲比乙晚運動2 s,因此不是同時開始運動的,故A錯誤;
B.根據(jù)圖象可知,在2-3 s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為
甲的速度為
乙通過的路程為
乙的速度為
甲、乙的速度相同,因此以甲為參照物,乙是靜止的,故B正確;
C.根據(jù)圖象可知,在3-8 s過程中,乙物體的路程不變,因此在時,乙的速度為0;甲在2-6 s直線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甲、乙兩物體速度不相同,故C錯誤;
D.根據(jù)圖象可知,甲在4 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8 m,速度為
故D錯誤。
故選B。
6.答案:C
解析:獵豹的速度
旗魚的速度
獵鷹的速度
所以
可知,獵鷹速度最大。
故選C。
7.答案:C
解析: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時間,小球運動的距離間隔越來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運動。
A.圖A中隨著時間增加,速度在減小,故A不符合題意;
B.圖B中隨著時間增加,速度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
C.圖C中隨著時間增加,速度在增大,故C符合題意;
D.圖D中隨著時間增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答案:D
解析:A.汽車某一時刻儀表盤顯示的速度是54 km/h,該速度是汽車這一時刻的瞬時速度,無法確定汽車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從題中無法確定該車在之前半小時的平均速度,則無法計算該車之前半小時通過的路程,故B錯誤;
C.若該車?yán)^續(xù)行駛半小時,不知道該車行駛的平均速度,則無法計算其通過的路程,故C錯誤;
D.該車若以54 km/h速度繼續(xù)行駛六分鐘,通過的路程為
故D正確。
故選D。
9.答案:C
解析:A.由圖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所以小球做變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頻閃照相機每隔0.2 s閃拍一次,則每相鄰兩點間的運動時間是0.2 s,由圖可知,小球從A點運動到E點的時間為
故B錯誤;
C.由圖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小球運動的路程越來越遠(yuǎn),可知小球的速度越來越大,則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球從A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故C正確;
D.由圖可知,從A點到E點小球運動的路程
從A點到E點小球運動的時間為0.8 s,從A點到E點小球運動的平均速度
故D錯誤。
故選C。
10.答案:A
解析:B.由圖2可知,車速為100 km/h,即該時段每小時運行100 km,合每秒運行27.8米,故B不符合題意;
C.由圖1可知,通過路牌的時間為8.85秒,故C不符合題意;
A.車廂總長
接近250 m,故A符合題意;
D.以此速度運行100 m用時
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1.答案:(1)6;(2)靜止
解析:(1)由知道,平衡車的平均速度。
(2)平衡車在行駛過程中,以車為參照物,車上的人相對于車的位置沒有改變,所以處于相對靜止?fàn)顟B(tài)。
12.答案:30;大于;300
解析:在時,甲車行駛的路程,甲車的速度為
在時,乙車行駛的路程
乙車的速度為
所以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
由圖象可知,當(dāng)時,甲車行駛的路程是1200 m,乙車行駛的路程是900 m,所以甲?乙兩車相距300 m。
13.答案:船
解析:山本來是不動的,這兒說山在跑,所選的參照物應(yīng)與山有相對位置的改變,山與船的位置在不斷改變,所以所選的參照物應(yīng)是船.
14.答案:(1)
(2)慢;時間
(3)40.0;0.25
(4)小
(5)錯誤;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通過下半段所用的時間
解析:(1)平均速度是指某短時間內(nèi)的路程與這段時間的比值,所以測量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
(2)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減小測量時間造成的誤差,斜面坡度應(yīng)小一些,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得慢一些。
(3)由圖可知,圖中AB段的距離為
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是
(4)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dǎo)致時間的測量結(jié)果偏大,由速度公式知,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小。
(5)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學(xué)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dá)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他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通過下半段所用的時間,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因此某同學(xué)的做法是錯誤。
15.答案:(1)見解析;(2);(3)146km/h
解析:(1)由列車時刻表可知:D31次列車從北京南發(fā)車,發(fā)車時間是
到達(dá)上海時間是(合理即可)
(2)D31次列車從北京到上海的運行時間:
D32次列車從上海到北京的運行時間:
D31、D32次列車運行時間差:
(3)車次
到站、發(fā)車
北京南
泰山
南京
上海
D31
到站時間
﹣﹣
16:33
19:12
21:05
發(fā)車時間
11:05
16:34
19:14
﹣﹣
D32
到站時間
20:38
17:12
12:40
﹣﹣
發(fā)車時間
﹣﹣
17:14
12:42
10:31

相關(guān)試卷

初中物理中考復(fù)習(xí) 專題一 測量和機械運動: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復(fù)習(xí) 專題一 測量和機械運動,共4頁。

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專題一 測量和機械運動(A卷):

這是一份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專題一 測量和機械運動(A卷),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關(guān)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下列選項中不符合實際的是,下列現(xiàn)象中不是機械運動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專題一 測量和機械運動(B卷):

這是一份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專題一 測量和機械運動(B卷),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0cmB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 考點9 質(zhì)量和密度的測量(B卷)

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 考點9 質(zhì)量和密度的測量(B卷)

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 考點9 質(zhì)量和密度的測量(A卷)

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 考點9 質(zhì)量和密度的測量(A卷)

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 考點2 機械運動(A卷)

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 考點2 機械運動(A卷)

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 考點1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A卷)

2023屆中考物理高頻考點: 考點1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A卷)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