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如圖是某些生物結構或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除③外,其他都有細胞結構,都屬于真核細胞
B.①進行的是分裂生殖,③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
C.②可以用于制作面包、釀酒,④對污水凈化有一定作用
D.①②④是由細胞直接構成生物體,而⑤是構成植物體的最基本單位
【答案】A
【解析】
①細菌有細胞結構,細胞中有DNA集中的區(qū)域,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
2、下列關于細菌、真菌和病毒特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細菌能形成芽孢進行快速繁殖 B.病毒結構簡單,屬于原核生物
C.地衣是細菌與藻類共生形成的 D.蘑菇和霉菌一樣也是由大量菌絲構成的
【答案】D
【解析】
A.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細菌不能通過芽孢繁殖,A錯誤。
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既不屬于真核生物,也不屬于原核生物,B錯誤。
C.地衣是由真菌和藻類共生形成的,C錯誤。
D.蘑菇和霉菌一樣,是多細胞真菌,是由大量菌絲構成的,D正確。
3、外科手術器械和罐頭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夠殺死什么為標準( )
A.螺旋菌 B.芽孢 C.球菌 D.具有莢膜的細菌
【答案】B
【解析】
因食物腐敗變質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長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據食物腐敗變質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盡量的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大量繁殖,外科手術器械和罐頭食品的消毒,都要求無菌。而細菌最難以被殺死的結構是芽孢。所以,外科手術器械消毒的標準是能夠殺死細菌休眠體芽孢為標準。
4、下列有關微生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病毒、細菌和真菌在高倍光學顯微鏡下都可見 B.病毒都無細胞結構
C.細菌都無成形的細胞核 D.真菌大部分進行孢子生殖
【答案】A
【解析】
A.病毒個體十分微小,在光學顯微鏡下是無法看到病毒的,需要借助電子顯微鏡觀察,A錯誤;
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遺傳物質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B正確;
C.細菌都無成形的細胞核,C正確;
D.大多數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D正確。
5、下列微生物營寄生生活的是( )
A.使玉米得瘤黑粉病的真菌 B.地衣中的真菌
C.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 D.腐爛水果中的枯草桿菌
【答案】A
【解析】
A.使玉米得瘤黑粉病的真菌營寄生生活,A符合題意。
B.地衣中的真菌與地衣為共生關系,B不符合題意。
C.大豆根部的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為共生關系,C不符合題意。
D.枯草桿菌可以使水果腐爛,靠吸收水果中的有機物來維持生命,營腐生生活,D不符合題意。
6、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類激素,是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人類現(xiàn)已成功利用大腸桿菌合成人胰島素,這一技術的發(fā)明,不僅提高了產量,而且降低了成本,為糖尿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大腸桿菌與酵母菌相比,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B.大腸桿菌合成人胰島素的工程中運用了轉基因技術
C.人體內胰島素分泌過多時易患糖尿病
D.胰島素能在人體小腸內被水解成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A.大腸桿菌是細菌,酵母菌是真菌,二者相比,大腸桿菌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A正確。
B.把人胰島素基因注入大腸桿菌體內,再將大腸桿菌放入發(fā)酵罐中進行大規(guī)模培養(yǎng),可以通過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之所以選擇把細菌作為基因工程的受體細胞,原因有兩個:首先細菌繁殖較快,基因簡單;其次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通過細菌的大量繁殖來獲得所需要的產品。因此大腸桿菌能大量生產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胰島素,運用的是轉基因技術,B正確。
C.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jié)糖代謝,調節(jié)人體血糖的濃度,人體內胰島素分泌過少時易患糖尿病,C錯誤。
7、如圖是常見的微生物的形態(tài)示意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甲、乙的主要區(qū)別是甲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B.丙能夠用來生產抗生素,抗生素能夠殺死細菌
C.丁屬于大型真菌,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D.甲、乙、丙、丁的生殖方式都屬于無性生殖
【答案】C
【解析】
A.甲是細菌,細胞中無成形的細胞核,乙酵母菌屬于真菌,細胞中有成形的細胞核,A正確。
B.丙青霉能夠用來生產抗生素,抗生素能夠殺死細菌,B正確。
C.蘑菇屬于多細胞真菌,由于真菌體內沒有葉綠體和光合色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yǎng)方式都是異養(yǎng),C錯誤。
D.甲、乙、丙、丁的生殖方式都屬于無性生殖,D正確。
8、為了檢驗不同抗生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滅效果,研究人員將該細菌接種于兩個已消毒的培養(yǎng)基上,每個培養(yǎng)基上各貼上3張浸有不同抗生素(編號為①、②、③)的無菌濾紙片。加蓋后置于不同溫度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小時后,結果如圖所示,陰影部分代表有菌落生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說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殺滅效果最佳的抗生素是①
B.培養(yǎng)皿甲所處的溫度太低,金黃色葡萄球菌被凍死
C.與酵母菌相比,金黃色葡萄球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D.②比③的殺菌效果更好
【答案】C
【解析】
A.如圖所示,陰影部分代表有菌落生長,①處陰影部分最多,說明抗生素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滅效果最差,A錯誤。
B.葡萄球菌屬于細菌,在溫度過低是形成芽孢(休眠體)以度過不良環(huán)境,細菌沒有被凍死,B錯誤。
C.酵母菌屬于真菌,有細胞核,金黃色葡萄球菌屬于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正確。
D.據圖分析,③比②的殺菌效果更好,D錯誤。
9、“死亡帽”又稱“毒鵝膏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毒的蘑菇。人一旦誤食易引起中毒身亡。下列有關“死亡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死亡帽”的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B.“死亡帽”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
C.“死亡帽”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 D.“死亡帽”屬于單細胞真菌。
【答案】B
【解析】
A.“死帽菇”屬于真菌,真菌的細胞結構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組成,A錯誤。
B.“死帽菇”屬于真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B正確。
C.“死亡帽”通過孢子方式進行繁殖,產生的孢子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發(fā)育為新的個體,C錯誤。
D.“死亡帽”又稱“毒鵝膏菌”,屬于多細胞真菌,D錯誤。
10、人類利用某些細菌、真菌、病毒服務于生產、生活,下列做法不能達到目的是( )
A.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機物生成乳酸的原理可制作泡菜
B.利用酵母菌能將淀粉分解成酒精的原理可釀制白酒
C.利用人工處理的減毒或無毒的病毒可制成疫苗
D.利用甲烷菌處理秸稈,在無氧環(huán)境下可產生清潔能源——甲烷
【答案】B
【解析】
A.微生物的發(fā)酵技術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無氧的條件下,乳酸菌發(fā)酵產生乳酸,使得菜呈現(xiàn)一種特殊的風味,A正確;
B.釀酒時要加入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錯誤;
C.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制劑,C正確;
D.甲烷菌是一種厭氧菌,無氧時可以發(fā)酵分解有機物產生甲烷,因此利用甲烷菌將秸稈中的有機物分解產生甲烷氣體,作為清潔能源,D正確。
11、為探究牛奶變質的原因,某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根據圖中操作及現(xiàn)象,你認為下列哪種說法不科學( )
A.實驗一和實驗二的變量都是“有無細菌”
B.牛奶加熱到66℃就能達到較好的滅菌效果
C.由實驗可知“棉花不能阻擋細菌進入試管”
D.試管①中的細菌主要來自空氣,試管④中的細菌主要來自牛奶
【答案】C
【解析】
A.實驗一中試管①是直玻璃管,空氣中的細菌可以進入牛奶中;試管②是彎玻璃管空氣中的細菌被阻擋在玻璃管拐彎處,牛奶中無細菌,變量是“有無細菌”。實驗二中試管③牛奶加熱到66℃,牛奶未變質,表明加熱后的牛奶中無細菌;試管④不加熱牛奶變質,表明牛奶中有細菌,變量是“有無細菌”,A正確。
B.實驗二中試管③牛奶加熱到66℃,牛奶未變質,表明加熱后的牛奶中無細菌,說明加熱到66℃能達到較好的滅菌效果,B正確。
CD.通過對實驗一和實驗二的分析可知,棉花可以阻擋空氣中的細菌進入試管;試管①中的細菌主要來自空氣,通過直玻璃管進入試管中,試管④中的細菌主要來自牛奶,C錯誤、D正確。
12、在巴斯德曲頸瓶實驗中,甲瓶的瓶口是豎直向上的;乙瓶的瓶口是拉長呈S型的曲頸;將兩個燒瓶內的肉湯同時煮沸放涼后,觀察肉湯的變化。下列有關巴斯德的曲頸瓶實驗的說法正確是( )
A.本實驗的實驗變量是燒瓶放置時間的長短
B.將兩個燒瓶內的肉湯同時煮沸的目的是驅逐瓶內的空氣
C.巴斯德作出的假設是:使肉湯變質的微生物來自于肉湯自身
D.空氣能進入甲、乙燒瓶,但附著在空氣塵埃上的微生物不能進入乙燒瓶
【答案】D
【解析】
AD.如圖,將兩個燒瓶內的肉湯同時煮沸放涼,即兩瓶中都高溫滅菌,甲瓶的瓶口是豎直向上的,因此空氣中的微生物會通過豎直的瓶口進入甲瓶的肉湯中,使肉湯變質腐敗。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長呈S型的曲頸的,空氣中的微生物就會被S型的曲頸阻擋住,微生物就不能進入乙瓶的肉湯中,肉湯保持新鮮。由此可知,甲乙兩瓶的不同點是甲瓶的肉湯中有微生物,乙瓶的肉湯中無微生物,因此,本實驗的實驗變量是有無微生物,甲瓶是對照組,乙瓶是實驗組,A錯誤,D正確。
B.將兩個燒瓶內的肉湯同時煮沸的目的是殺死瓶內原有的微生物,B錯誤。
C.巴斯德作出的假設是:引起肉湯變質的微生物來自于空氣,C錯誤。
13、下表為某實驗小組驗證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及其影響因素設計的實驗方案,錯誤的是( )
A.表中①④為對照實驗,其變量為溫度
B.表中可作為驗證酵母菌發(fā)酵作用的一組對照實驗是①②
C.綜合上述實驗可推斷出酵母菌生存所需要的條件是有機物
D.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常用來釀酒或制作饅頭
【答案】C
【解析】
A.由表格可知,①④為對照實驗,變量為溫度,A正確;
B.①和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酵母菌,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B正確;
C.通過上述實驗推斷出酵母菌發(fā)酵需要的條件是需要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葡萄糖(或營養(yǎng)物質),C錯誤;
D.做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饅頭或面包暄軟多孔,D正確。
14、研究人員將釀制米酒時密閉容器中三種物質的變化情況繪圖如下,那么甲、乙、丙分別代表( )
A.氧氣、二氧化碳、酒精 B.二氧化碳、酒精、氧氣
C.氧氣、酒精、二氧化碳 D.酒精、二氧化碳、氧氣
【答案】A
【解析】
釀制米酒時,初期通入空氣,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大量繁殖,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氧氣逐漸減少、二氧化碳逐漸增多;
后期需密封,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等。所以氧氣越來越少到最后為0,所以甲曲線為氧氣;
二氧化碳和酒精越來越多,由于二氧化碳從初期開始增多,酒精是密封后才開始產生的,所以乙曲線表示二氧化碳,丙曲線表示酒精。
15、在培養(yǎng)細菌的過程中,小明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基上出現(xiàn)了幾種不同類型的菌落,請你幫他判斷下列哪個是細菌的菌落( )
A.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 B.菌落大,呈絨毛狀 C.菌落大,呈蜘蛛網狀 D.菌落大,呈絮狀
【答案】A
【解析】
細菌菌落特征:菌落較小,形狀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較大,菌絲細長,菌落疏松,成絨毛狀、蜘蛛網狀或棉絮狀,多有光澤,不易挑起,有時還呈現(xiàn)紅色、褐色、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的顏色(孢子的顏色)。因此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的是細菌菌落。
16、最近據美國公司的一份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美國超市售賣的牲畜和家禽肉中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下面關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是單細胞的球形微小生物 B.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
C.可形成球狀的孢子囊 D.可通過分裂迅速的繁殖
【答案】C
【解析】
A.金黃色葡萄球菌屬于細菌,是單細胞生物,A正確;
B.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qū)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正確;
CD.金黃色葡萄球菌屬于細菌,通過分裂迅速的繁殖,真菌通過孢子生殖,C錯誤,D正確。
17、依據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將我們學過的生物分成如圖所示的三個類群。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病毒屬于類群1,病毒要是離開了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
B.原核生物屬于類群2,其中有些種類可以用來制作酸奶、泡菜
C.類群3既有單細胞生物,又有多細胞生物,但都是真核生物
D.類群1、2、3的共同點是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
【答案】D
【解析】
類群1是無細胞結構的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就會變成結晶體,A正確。
B.類群2有細胞結構,無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種類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B正確。
C.類群3是有成形的細胞核的真核生物,其中既有單細胞生物,如酵母菌;又有多細胞生物,如霉菌,C正確。
D.類群3可以是真菌、植物和動物,植物能夠制造有機物,D錯誤。
18、細菌和真菌生活的必備條件是( )
①氧氣 ②水 ③有機物 ④適宜的溫度 ⑤光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據分析知: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對于氧氣,有的細菌和真菌在有氧的條件下生命活動會受到抑制,如乳酸菌是厭氧性細菌;光也不是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的條件,可見選項②③④符合題意。
19、下列幾種微生物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結核桿菌 ④衣藻 ⑤肝炎病毒
A.從結構上看,①④是真核生物,②③⑤是原核生物
B.從新陳代謝類型看,②是厭氧型,④是異養(yǎng)型
C.從免疫的角度看,③⑤都是抗原
D.從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成分看,①②③⑤是分解者,④是生產者
【答案】C
【解析】
①④是真核生物,②③是原核生物,⑤是病毒,無細胞結構,A錯誤;
B.從新陳代謝類型看,②乳酸菌進行無氧呼吸,是厭氧型,④衣藻細胞內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是自養(yǎng)型,B錯誤;
C.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不僅僅是指侵入人體的病原體,從免疫的角度看,③⑤都是抗原,C正確;
D.從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產者,⑤是病毒,營寄生生活,不屬于分解者,D錯誤。
20、為了證明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 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將同一種樹的落葉平均分成甲、乙兩組 B.實驗中滴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C.滴加蒸餾水后,甲、乙兩組都要進行滅菌處理 D.滅菌后,甲、乙兩組分別放在無菌、自然條件下
【答案】D
【解析】
A.一般來說,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即一個對照實驗只有一個變量,這樣才能保證實驗結果是由實驗變量引起的。將同一種樹的落葉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符合單一變量原則,A正確。
B.細菌適宜生活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所以實驗中滴加蒸餾水,保持樹葉濕潤,可促進樹葉的分解,B正確。
C.實驗前要保證對照組與實驗組所處的條件完全相同,故都要進行滅菌處理,C正確。
D.滅菌后,甲、乙兩組要分別放在無菌、接種細菌的條件下。甲組的樹葉由于沒有細菌不會被分解;乙組若放在自然條件下,可能沒有細菌或受其他雜菌干擾,D錯誤。
二、非選擇題
1、在我們的周圍、甚至是每個人的體表和體內會存在著細菌和真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I、下列是“檢測教室中的細菌和真菌”的實驗步驟:
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與瓊脂混合配制培養(yǎng)基;
②將配制好的培養(yǎng)基平鋪在兩個培養(yǎng)皿中進行高溫處理,冷卻后使用;
③在教室打開培養(yǎng)皿A,暴露在空氣中10分鐘,再蓋上,封好.培養(yǎng)皿B不做任何處理.
④將兩套培養(yǎng)皿同時放入恒溫箱中培養(yǎng),幾天后觀察培養(yǎng)皿中菌落的生長情況.
(1)在第一步配置培養(yǎng)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________
A、使培養(yǎng)基聞起來很香,容易吸引細菌 B、使培養(yǎng)基表面看起來很黏稠
C、為細菌等的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無機鹽 D 、為細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機物
(2)在第2步操作中培養(yǎng)皿和培養(yǎng)基進行了高溫處理,目的是________.
(3)步驟3的操作,相當于細菌、真菌一般培養(yǎng)方法中的哪一個步驟?________.
(4)在實驗過程中選取兩套培養(yǎng)皿的目的是________.
(5)假設你手上此刻有100個細菌,細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計算,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2小時后你手上的細菌數目是多少個?________
II、在培養(yǎng)皿A獲得了細菌,細菌的結構示意圖如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細菌是一個細胞,它有[3] ________集中的區(qū)域,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2)當[5]細胞壁增厚時,細菌能夠形成________,它是細菌的休眠體,以抵抗不良環(huán)境.
(3)與植物細胞相比,細菌體內沒有葉綠體,所以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只能依靠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中,屬于________.
(4)從細菌的形態(tài)上看此細菌屬于桿菌,這種細菌會運動是根據圖中[1] ________作出推斷的.
III、真菌是一類常見的微生物,與我們的關系十分密切
(1)真菌是通過產生大量的________來繁殖后代的,細胞內已經有真正的________.
(2)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________.
(3)釀酒、做面包和蒸饅頭都用到了哪一類真菌?________
【答案】
(1) D (2)殺菌 (3)接種 (4)進行對照 (5)1600 個
(1)DNA (2)芽孢 (3)分解者 (4)鞭毛
(1)孢子,細胞核 (2)抗生素 (3)酵母菌
【解析】
I 、(1)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而細菌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必須依靠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營養(yǎng)物質的培養(yǎng)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瓊脂熬制.牛肉汁含有豐富的有機物,為細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機物.
(2)在第2 2 步操作中培養(yǎng)皿和培養(yǎng)基進行了高溫處理,目的是殺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
(3)步驟③在教室打開培養(yǎng)皿A,暴露在空氣中10分鐘,讓空氣中的細菌真菌或孢子落入培養(yǎng)皿,因此相當于細菌、真菌一般培養(yǎng)方法中的接種.
(4)為研究變量對研究對象的影響,需要設計對照實驗,這樣可以增強實驗結論的說服力.在對照實驗中,除了已選擇的實驗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應完全相同.在實驗過程中選取兩套培養(yǎng)皿的目的是進行對照.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5)1個細菌繁殖次數為N次后細菌的個數是2 N個.假設你手上此刻有100個細菌,細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計算,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2小時后細菌分裂了4 次,因此你手上的細菌數目是100×2 4 =1600(個).
II、(1)一個細菌是一個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區(qū)域,DNA 位于細胞的中央因此是[3]DNA.
(2)細菌最外面是⑥莢膜有保護作用,緊貼莢膜的是[5]細胞壁,當細胞壁增厚時,細菌能夠形成芽孢,它是細菌的休眠體,以抵抗不良環(huán)境.
(3)細菌體內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只能依靠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因此,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中,細菌屬于分解者.
(4)該細菌具有較長①鞭毛,鞭毛可以擺動,因此這種細菌會運動.
III、真菌是一類常見的微生物,與我們的關系十分密切(1)真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成形的細胞質、細胞核,沒有葉綠體.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適宜的環(huán)境就會萌發(fā)生出菌絲,形成新個體.大多數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因此真菌是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后代的,細胞內已經有真正的細胞核.
(2)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抗生素如青霉產生的青霉素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3)做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經過發(fā)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饅頭或面包暄軟多孔.酵母菌在適宜的溫度和無氧條件下,能將糖轉化為酒精,因此,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又被稱為酒精發(fā)酵,傳統(tǒng)的釀酒原料是富含淀粉的谷物,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成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獨特的釀酒工藝.故酒味的產生與酵母菌有關.因此釀酒、做面包和蒸饅頭都用到了酵母菌.
2、下圖是幾種微生物形態(tài)結構示意圖,請看圖分析回答:
(1)引發(fā)流行性感冒的生物類群是[ ]________,其生物體構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 ]________可以產生青霉素。
(3)A與B相比較,A在其細胞結構上的主要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舉一例說明D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分析回答:“冬蟲夏草”簡稱蟲草,是我國名貴的藥材和補品。蟲草冬天在感染的昆蟲體內形成菌核,外表保持原來蟲形,到次年夏季溫暖潮濕,適于菌體生長時,從蟲體頭部長出一根棕色有柄的棒狀子座,形似一根野草,因而得名“冬蟲夏草”。
①“冬蟲夏草”的蟲體頭部長出的棒狀子座是( )
A.植物 B.動物 C.細菌 D.真菌
②根據以上敘述,蟲草菌與昆蟲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
③昆蟲體內的菌核是由蟲草的________萌發(fā)長成菌絲形成的。
【答案】
(1)[E]病毒,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2)[C]青霉
(3)A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4)為了使饅頭、面包松軟可口,做饅頭、面包時加入干酵母(內含酵母菌)
(5)①D,②寄生,③孢子
【解析】
(1)引發(fā)流行性感冒的病原體是流感病毒,上圖中的E表示病毒,病毒的結構特點是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2)上圖中的C是青霉,青霉可以生產青霉素用于臨床治療。
(3)A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是原核生物;B曲霉,內有成形的細胞核,是真核生物。A與B相比較,A在其細胞結構上的主要不同是:A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4)D是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發(fā)酵技術比較廣泛,如為了使饅頭、面包松軟可口,做饅頭、面包時加入干酵母(內含酵母菌)。
(5)①據資料可知,冬蟲夏草冬天在感染的昆蟲體內形成菌核,外表保持原來蟲形,到次年夏季溫暖潮濕時菌體再生長,其屬于真菌。
②“冬蟲夏草”僅是蟲為真菌提供了有利條件,可見蟲草與昆蟲之間是寄生關系。
③冬蟲夏草屬于真菌,靠孢子萌發(fā)長成菌絲形成菌核。
3、一提到細菌、真菌和病毒,人們往往只想到它們的害處,其實它們中的很多是對人類有益的。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的________(填字母)屬于真核生物;圖中的A是一種微小的生物,必須使用________才能夠觀察到。
(2)圖1中的B是毛霉,人類利用它來制作豆腐乳,其結構③的作用是________;人類從________(填字母)體內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今天仍然廣泛用于醫(yī)療,但殺菌效果較以前弱。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細菌抗藥性增強的原因是________。
(3)某生物社團的同學在學過有關發(fā)酵的知識后,查閱到以下資料。
葡萄汁中的糖分經過發(fā)酵轉化成酒精后,酒精能夠被醋酸菌進一步轉化成醋酸。醋酸菌是一種需氧細菌,只有當氧氣充足時才能進行旺盛的生理活動。
根據資料,同學們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發(fā)酵裝置,嘗試用葡萄汁來制葡萄酒和葡萄醋。
①在制葡萄酒過程中,將葡萄汁裝入發(fā)酵瓶時,要留有13的空間,原因是________。制葡萄酒過程中,排氣口的作用是________。排氣口通過一個玻璃彎管與瓶身連接而不用直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
②經過1天,生物社團的同學通過出料口進行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酒精發(fā)酵過程正常,之后接種醋酸菌,進入制葡萄醋的階段。為了保證醋酸菌的正常生理活動,同學們持續(xù)進行________的操作,經過7~8天,成功制成了葡萄醋。
【答案】
(1)BCE,電子顯微鏡
(2)吸收有機物,C,抗生素對細菌進行了自然選擇,生存下來的都是抗藥能力強的
(3)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排出CO2,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輸入氧氣
【解析】
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D細菌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它們都屬于原核生物;EE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B霉菌、C青霉都是多細胞的真菌,都有成形的細胞核,它們都屬于真核生物。病毒是一類非常微小的生物,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圖1中的B是毛霉,人類利用它來制作豆腐乳,其結構③營養(yǎng)菌絲蔓延到營養(yǎng)物質內吸收有機物。青霉素是一種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C青霉菌產生的,可以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病菌抗藥性的產生發(fā)生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使用抗生素后,抗生素對病菌進行了選擇,抗藥性強的個體生存下來,抗藥性弱的個體被淘汰掉。
①在制葡萄酒過程中,將葡萄汁裝入發(fā)酵瓶時,要留有13的空間,原因是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充氣口是在醋酸發(fā)酵時連接充氣泵進行充氣用的;排氣口是在酒精發(fā)酵時用來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來取樣的。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使用該裝置制酒時,應該關閉充氣口。
②葡萄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種好氧菌,所以在制作過程中需持續(xù)進行輸入氧氣。
4、請回答下面制作米酒和酸奶的有關問題:
(一)我國農村許多地方都有制作米酒的習俗,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幾道工序:
①將酒曲粉末與糯米飯拌勻②將糯米飯放入容器中蓋好,用毛巾包裹起來放置于溫暖的地方③用涼開水將糯米飯沖淋一次,冷卻到30℃④將糯米用水淘洗干凈后浸泡一晝夜⑤將糯米倒入蒸鍋煮熟。
(1)請寫出制作甜酒的操作步驟________(用工序中的序號表示)。
(2)酒曲粉末中的主要菌種是________。
(3)用涼開水沖淋糯米飯使米飯冷卻到30℃的目的是________。
(4)釀好的甜酒表面有氣泡出現(xiàn),這是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的________氣體造成的。發(fā)酵過程中除了產生氣體,還產生了________。
(5)有一位同學按工序制作的甜酒,幾天后,發(fā)現(xiàn)糯米飯發(fā)霉了,甜酒沒制出來。這們同學沒有成成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二)某興趣小組嘗試制作酸奶,其步驟如下:
奶粉和糖加水混合熱處理(煮沸)冷卻(42﹣43)℃加入一些品牌酸奶發(fā)酵保存食用。
請回答:
(6)步驟的目的是________。
(7)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與米酒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相比,其細胞結構的主要特點是沒有成形的________。
【答案】
(1)④⑤③①②
(2)酵母菌
(3)防止高溫殺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
(4)二氧化碳,酒精
(5)經常打開容器,雜菌感染。(或器皿消毒不嚴,或器皿沒蓋嚴。或酒曲含雜菌等。)
(6)利用乳酸菌發(fā)酵產生了乳酸,使牛奶變?yōu)樗崮?br>(7)細胞核
【解析】
在制作甜酒時,首先要用水將糯米浸泡一晝夜,淘洗干凈;然后將糯米倒入蒸鍋煮熟。蒸熟之后,用涼開水將糯米飯沖淋一次,冷卻到30℃,30℃是酵母菌生活的適宜溫度;接著將酒曲粉末與糯米飯拌勻使之充分混合,將糯米飯壓實后挖個小坑,淋上一些涼開水,最后將糯米飯放入容器中蓋好,用毛巾包裹起來置入溫暖的地方即可。故正確的制作順序是:④⑤③①②。
制酒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將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再將葡萄糖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酒曲中含有的主要菌種是酵母菌。
30℃是酵母菌生活的適宜溫度,溫度過高會殺死酵母菌,就不能發(fā)酵產生酒精。
由(2)可知氣泡是二氧化碳。除了產生氣體,還產生了酒精。
制酒的過程中要保證無其它雜菌的進入,否則制出的酒有酸味或甜酒沒制出來,糯米飯反而發(fā)霉了,因此制酒時要注意密封,不能隨便打開容器,所有的器皿要消毒干凈,用的酒曲要純正等,以避免其它雜菌的污染。
酸奶是以鮮牛奶為原料,加入乳酸菌發(fā)酵而成,牛奶經發(fā)酵后原有的乳糖變?yōu)槿樗?,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風味,其營養(yǎng)成份與鮮奶大致相同,是一種高營養(yǎng)食品。
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屬于細菌細,細菌的基本結構是未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膜、細胞壁、細胞質。所以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相關試卷

中考生物一輪復習抓重點考典型專題17 細菌、真菌、病毒(含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輪復習抓重點考典型專題17 細菌、真菌、病毒(含解析),共3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菌落,實驗步驟和目的,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特點,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細菌的生活方式,細菌的生殖方式,芽孢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鞏固練習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含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鞏固練習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含解析),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過關測試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含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輪復習過關測試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含解析),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精煉習題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含解析)

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精煉習題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含解析)

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專題精練)-2023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練測(解析版)

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專題精練)-2023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練測(解析版)

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練習)(解析版)

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練習)(解析版)

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習題)-【過一輪】2022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與習題精練

專題17 細菌、真菌和病毒(習題)-【過一輪】2022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精講與習題精練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