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考點定位:
1)“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機械運動是日常生活最常見的運動,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全國各省市中考物理試題中,對運動的辨析幾乎就是每考必現(xiàn),考點地位超然。
2)考查形式比較成熟穩(wěn)定,以選擇題、填空題為主,有時會綜合在一些實踐類大型綜合試題之中,即便如此,仍然是以選擇、填空的方式呈現(xiàn)。
2.考點剖析:
【突破技巧】
1、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問題,歷來是考生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生活中許多在不經(jīng)意情況下發(fā)生的現(xiàn)象,人們選擇了不常用參照物,而自己不知道,所以發(fā)現(xiàn)錯覺,這是日常教學中常見問題,也是中考物理??键c。
2、難點:
①找不到參照物
②找不到判斷對象
③分不清參照物與研究對象
3、難點原因分析:
①不理解機械運動的本質是“物體位置變化”,是形成判斷障礙的主要原因;
②默認的“地面”為參照物被忽略了,導致找不到參照物而不會判別;
③研究對象與參照物混淆,是造成判別困難的原因。
4、“難點”突破技巧:
【突破技巧一】——“關鍵詞分析法”
要點:此法適用于題中信息,尤其是參照物信息不明朗問題。
技巧:找出題中的關鍵詞,從而確定①運動狀態(tài)②研究對象,再結合題意分析,找出參照物。
【突破技巧二】——“6字本質法”
要點:“6字本質”:指“有無位置變化”的運動特性。此法適用于已知“參照物”,判斷運動狀態(tài)問題。
技巧:先找出題中的關鍵詞,找出研究對象,依據(jù)“6字本質”進行分析結論。
【突破技巧三】——“地面參照法”
要點:此法適用于在題中無法找到參照物的題。
技巧:一般參照物都隱藏在試題中,依據(jù)“關鍵詞分析法”,就可以準確找出參照物。若題枝構成很簡單,只有一個物體,那就一定是默認以“地面為參照物”,應用此法作結論即可。
5、例析:
例:(2022 武漢) 如圖所示,天舟四號貨運飛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組成的空間站組合體,即將完成自主交會對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天舟三號”相對于“天舟四號”是運動的
B. “天舟三號”相對于“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
C. “天舟四號”相對于“天舟三號”是靜止的
D. “天舟四號”相對于“天和核心艙”是靜止的
【答案】A
【解析】找到關鍵詞“正在靠近”、“即將完成”,表明“天舟三號”與“天舟四號”還在靠近。應用“6字本質法”分析可得,以“天舟四號”為參照物,“天舟三號”有位置改變,處于運動狀態(tài);A正確;找到關鍵詞“組合體”,分析可得,以“天和核心艙”為參照物,“天舟三號”沒有位置改變,處于靜止狀態(tài);B錯誤;以“天舟三號”為參照物,“天舟四號”有位置改變,處于運動狀態(tài);C錯誤;以“天和核心艙”為參照物,“天舟四號”有位置改變,處于運動狀態(tài);D錯誤;故,選A。
【考場試手】
1、(2022 杭州)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發(fā)車的和諧號列車上。此時,邊上有一列復興號列車也在等待發(fā)車。過了一會兒,小金說,我們的車開動了。而小杭卻說,我們的車沒有開動,因為站臺柱子沒有動。小金判斷和諧號列車開動,選取的參照物是( )
A.小杭 B.和諧號列車
C.復興號列車 D.站臺柱子
【答案】C
【解析】題中要判斷的是:“和諧號列車開動”,“開動”表明物體處于運動狀態(tài)。應用“6字本質法”分析可得,所選參照物必須與“和諧號列車”有“位置改變”。由于“小杭”、“站臺柱子”與“和諧號列車”均沒有位置改變,作為參照物,都不能說明“和諧號列車”處于運動狀態(tài),A、D錯誤;不能選自己作為參照物,這樣無意義,B錯誤;以“復興號列車”為參照物,與“和諧號列車”有位置改變,可以表明“和諧號列車”處于運動狀態(tài),C正確;故,選C。
2、(2021 宜昌)如圖是我國即將建成的空間站基本構型,隨著多個國家合作建造的國際空間站2024年退役后,它將成為地球軌道上唯一的載人空間站。若以核心艙為參照物,下列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是( )
A. 地球 B. 實驗艙
C. 對接過程中的貨運飛船 D. 出艙行走的宇航員
【答案】B
【解析】應用“6字本質法”分析可知,以“核心艙”為參照物,與“地球”有位置改變,表明“地球”處于運動狀態(tài),A錯誤;與“實驗艙”沒有位置改變,表明“實驗艙”處于靜止狀態(tài),B正確;與“對接過程中的貨運飛船”有位置改變,表明“貨運飛船”處于運動狀態(tài),C錯誤;與“出艙行走的宇航員”有位置改變,表明“行走的宇航員”處于運動狀態(tài),D錯誤;故,選B。
3、(2022 福建)豐子愷的書畫簡樸,富有生活氣息,描繪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如圖是他的四幅作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旭日初升——以旭日為參照物,山是靜止的
B.齊心協(xié)力——合力的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之和
C.牧童騎牛——牧童受到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地面
D.春色滿園——院子里花香四溢,說明分子是運動的
【答案】D
【解析】應用“6字本質法”分析可知,以“旭日”為參照物,“山”有位置改變,處于運動狀態(tài),A錯誤;合力的大小不會大于分力之和,B錯誤;“牧童騎?!?,牧童所受支持力的施力物體為“?!?,C錯誤;應用“條件分析法”,“花香四溢”,是典型的擴散現(xiàn)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D正確;故,選D。
4、(2021 無錫)飛機研制中,需將飛機模型固定在“風洞”中,讓風迎面吹來,模擬飛機在空中的飛行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風相對于風洞是靜止的
B. 風相對于飛機模型是靜止的
C. 飛機模型相對于風是運動的
D. 飛機模型相對于風洞是運動的
【答案】C
【解析】應用“6字本質法”分析可知,“風”相當于“風洞”,有位置改變,表明它是運動的,A錯誤;“風”相當于“飛機模型”,有位置改變,表明它是運動的,B錯誤;C正確;“飛機模型”相當于“風洞”,沒有位置改變,表明它是靜止的,D錯誤;故。選C。
5. (2022 北京)如圖所示的是我國運動員在北京冬奧會上參加冰壺比賽時的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運動員推動冰壺滑行,以冰面為參照物冰壺是靜止的
B. 擲出后的冰壺能繼續(xù)運動,是由于冰壺具有慣性
C. 擲出后的冰壺繼續(xù)運動時,冰壺受到手的推力
D. 冰壺運動越來越慢的過程中,冰壺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
【答案】B
【解析】應用“6字分析法”可知,以“冰面”為參照物,滑行的“冰壺”有位置改變,處于運動狀態(tài),A錯誤;找到關鍵詞“繼續(xù)”,表明冰壺的運動狀態(tài)與原來相保持,屬于慣性現(xiàn)象,B正確;關鍵詞“擲出后”,表明冰壺已經(jīng)離開了手,不再受手的推力,C錯誤;關鍵詞“越來越慢”,表明物體的運動速度在減小,運動狀態(tài)在改變,D錯誤;故選B。
6.(2022 寧波)核酸檢測采樣時使用的“采樣拭子”,其頂端是如圖所示的植絨拭子,安全、無毒。有一種植絨方式是:植絨機產(chǎn)生數(shù)萬伏的高壓靜電,通過電子轉移讓噴頭中的絨毛帶上負電荷,然后在被植絨物體表面噴涂上膠粘劑,移動噴頭靠近被植絨物體,絨毛在高壓靜電作用下從噴頭中飛升到被植絨物體表面,呈垂直狀植在涂有膠粘劑的物體表面。上述植絨過程中蘊含了許多科學知識,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噴頭中的絨毛帶上負電荷,是由于絨毛得到了電子
B. 以移動的噴頭為參照物,被植絨物體是運動的
C. 絨毛能在高壓靜電作用下運動,是由于能量可以創(chuàng)生
D. 絨毛從噴頭中飛升到被植絨物體表面,是由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答案】C
【解析】物體帶上負電荷,是因為物體在摩擦的過程中得到電子,有了多余的電子而顯負電性,A正確,不符合題意;找到關鍵詞“移動”,應用“6字本質法”分析,“被植絨毛”與“噴頭”有位置改變,處于運動狀態(tài),B正確,不符合題意;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可以創(chuàng)生,C錯誤,符合題意;“絨毛”受力飛升到“被植物表面”,是因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
7、(2022 重慶A)如圖所示,北京冬奧會比賽項目中相關物理知識描述正確的是( )
A.谷愛凌奪冠決賽中完美旋轉時,她受到慣性的作用
B.蘇翊鳴完成單板轉體,他上升到最高點時受平衡力作用
C.武大靖蹬地加速通過彎道,是由于力改變了他的運動狀態(tài)
D.柳鑫宇和王詩玥以如圖造型滑行時,王詩玥相對于柳鑫宇是運動的
【答案】C
【解析】慣性是物體的性質,“受到慣性作用”的說法錯誤,A錯誤;他上升到最高點時,只受到重力的作用,不可能受平衡力,B錯誤;武大靖蹬地加速通過彎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改變,表明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是由于受力的作用改變了他的運動狀態(tài),C正確;柳鑫宇和王詩玥以如圖造型滑行時,他們二人以對方為參照物,都沒有位置變化,王詩玥相對于柳鑫宇是靜止的,D錯誤。故,選C。
8、(2021 邵陽) 寓言故事“刻舟求劍”,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求劍者撈不到劍是因為選錯了參照物,沉底的劍相對于行駛的船是_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所以靠岸后在船上的記號下方就不能找到劍。
【答案】運動
【解析】應用“6字本質法”,“沉底的劍”以“行駛的船”為參照物,有位置改變,二者相對于對方都處于運動狀態(tài),因而“求劍”失敗。故,該空填“運動”。
9、(2022 重慶B)如圖所示,是我國神舟13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于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面下落的情景。在此過程中返回艙的重力勢能 (選填“增大”或“減小”)。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坐在返回艙里的航天員王亞平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答案】減小 運動
【解析】應用“影響因素法”,找到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物體的質量”;“物體被舉的高度”。結合題中關鍵詞“下落”,分析可得,“返回艙”質量不變,高度減小,因而所受重力勢能減小。故,第一空填“減小”;應用“6字本質法”分析關鍵詞“下落”,表明“返回艙”及航天員王亞平與“地面”有位置改變,處于運動狀態(tài)。故,第二空填“運動”。
10、(2022 山西)小麗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時的照片,其中兩張是坐在平直行駛車內連續(xù)拍攝的照片,如圖所示。網(wǎng)友判斷小麗乘坐的車正在向東行駛.請你分析網(wǎng)友的判斷是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錯誤 以車窗外的樹木為參照物,車輛向西運動,故網(wǎng)友判斷錯誤
【解析】應用“6字本質法”分析圖片,以圖片中車窗外的樹木為參照物,車輛有“向西的位置改變”,表明小麗的車在向西運動,故,第一空填“錯誤”;第二空填“以車窗外的樹木為參照物,車輛向西運動,故網(wǎng)友判斷錯誤”。
11、(2022 哈爾濱)小明坐在疾馳的“復興號”列車上,看到路邊的景物飛速向后移動,是以
___________(選填“地面”或“列車”)為參照物。當列車剎車時,速度越來越慢,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_(選填”形狀”或“運動狀態(tài)”)。
【答案】地面 運動狀態(tài)
【解析】找到關鍵詞“向后移動”,應用“6字本質法”分析可得,小明是以“路邊的景物”、以“地面”為參照物。故,第一空填“地面”;找到關鍵詞“速度越來越慢”,表明速度減小,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在改變,屬于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第二空填“運動狀態(tài)”。
【原創(chuàng)預測】
1.(原創(chuàng)預測)“五·一假日”里,小麗與媽媽在太湖上泛舟,不禁想起了一句詩“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比擞蔚膮⒄瘴餅椋? )
A. 太湖 B. 地球
C. 水面 D. 舟
【答案】C
【解析】應用“6字本質法”分析“人游”可知,“游”表明“人”處于運動狀態(tài),所選參照物必須要與“人”有明顯位置改變。題枝中“太湖”、“地球”、“舟”都不能表明與人有明顯位置改變,因而,A、B、D錯誤;題枝中“水面”可以表明與“人”有明顯位置改變,C正確;故,選C。
2.(原創(chuàng)預測)小明乘坐“和諧號”動車去外婆家,忽然他看見送他們的爸爸,又從并行的馬路上開車回來了,而且還是倒車,并且好多車一起在倒車奇觀讓小明驚呆了!他選的參照物是 ;請你告訴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
【答案】 和諧號 和諧號加速啟動了,速度大于馬路上同向行駛的車
【解析】找到關鍵詞“倒車”,“一起倒車”,應用“6字本質法”分析可得,馬路上好多車“一起倒車”顯然不真實。這種現(xiàn)象表明爸爸的車與小明的車有反方向的位置改變,因而他選的參照物就是“自己乘坐的列車”,即“和諧號”。表明和諧號在加速且高速向前行駛,雖然方向與爸爸的車相同,但速度大于爸爸車子的速度,以之為參照物,就會出現(xiàn)爸爸的車等車子,一起倒車的奇觀。故,第一空填“和諧號”;第二空填“ 和諧號加速啟動了,速度大于馬路上同向行駛的車”??键c整合
運動
類別
絕對運動
相對運動
機械運動
定義
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注意
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機械運動的本質
相對運動——物體的位置隨時間不斷發(fā)生變化
判斷標準
參照物——判斷時選定的標準物體
運動狀態(tài)
運動
靜止
與參照物關系
有位置變化
無位置變化
規(guī)律
①運動與靜止具有相對性;
②生活中忽略參照物,一般默認參照物為地面
聯(lián)系
①都屬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②勻速直線運動等同于靜止
特點
速度
有
無
方向
有
無
區(qū)別
物體不能同時具有運動與靜止兩種運動狀態(tài)
舉例
實例
飛機飛行在空中
加油機與受油機
分析
以地面為參照物,飛機有位置變化
互為參照物,均沒有位置變化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習 真題強化訓練專題13 內能(含解析),共3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簡答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備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題分類匯編——專題 13 內能( 含解析),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計算題,簡答題,科普閱讀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13:電路和歐姆定律,共78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