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分)小科在記錄降雨量時,使用的單位是( )
A.mLB.mmC.℃
2.(1分)蠶的一生一共要蛻( )皮。
A.4次B.5次C.6次
3.(1分)在月相觀察過程中,我們不可能看到( )的月相。
A.B.C.
4.(1分)我們在吹奏自制小樂器——排簫時,吸管短的一端發(fā)出的聲音( )
A.低B.高C.強
5.(1分)我們在擺放種子時,芽眼( ),萌芽時根會向下生長。
A.朝上B.朝下C.隨意擺放
6.(1分)測肺活量的過程中,正確的做法是( )
A.自然呼吸就可以
B.深吸一口氣,使勁吹一口氣
C.深吸一口氣,盡量把氣呼完
7.(1分)同一個擺,改變擺繩長度,擺得最慢的是( )
A.15cmB.20cmC.30cm
8.(1分)潛望鏡是利用光的( )原理。
A.折射B.反射
C.沿直線傳播
9.(1分)房屋的窗戶一般不屬于( )
A.采光系統(tǒng)B.通風系統(tǒng)C.供暖系統(tǒng)
10.(1分)垃圾分類,利國利民,我們應該把用過的衛(wèi)生紙放入( )
A.可回收B.有害C.其他
11.(1分)公司參與工程競標,首先要做好標書,競標要點主要考慮( )
A.建造成本和外觀華麗B.主體安全和外觀華麗
C.主體安全和建造成本
12.(1分)科技小組同學討論始祖鳥化石,并提出了一些觀點,其中不夠科學嚴謹?shù)氖牵? )
A.始祖鳥可能是鳥類的祖先
B.始祖鳥和鳥類頭骨形狀相似,有爪和翅膀
C.始祖鳥化石證明了爬行類動物是由鳥類進化而來
13.(1分)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chǎn)生的氣體能像倒水一樣澆滅蠟燭,說明( )
A.該氣體不支持燃燒B.該氣體比空氣重
C.以上都是
14.(1分)同學們還記得嗎,為我們進行“空中課堂”授課的航天員是( )
A.楊利偉B.王亞平C.聶海勝
15.(1分)把紫甘藍葉片分別放入水和白醋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紫甘藍葉片要同時浸泡在醋和水中
B.紫甘藍葉片在白醋中先變紅再變藍
C.在紫甘藍葉片表面壓一片玻璃,讓它完全浸沒
二、實驗探究(45分)
16.(11分)各個科技小組在學習完本單元后,各自建了一座蘿卜塔。
要求:能穩(wěn)定站立,越高越好,塔型美觀。
(1)搭建蘿卜塔是一項簡單的 ,在實施之前必須要先進行 。
(2)如圖1,該小組的蘿卜塔的底部4塊蘿卜特別大,這樣做的目的是 。
(3)如圖2,該小組的每層都只用了3塊蘿卜,形成了 結構,可以使塔更加 。
(4)如圖3,該小組的蘿卜塔從整體上看,這座塔上 下 ,上輕下重,中間還采用了許多的 結構。
(5)完成后,我們可以用 的方法測試蘿卜塔抗風能力。
(6)為了更好地達到要求,我認為:圖 可以這樣改進: 。
17.(17分)印刷術的出現(xiàn)使書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為可能。小科做了以下活動,體驗印刷術的發(fā)展。
(1)雕版印刷:他先用了刻刀在木板上雕刻出了“科學”兩字,刻刀能在木頭上刻出字主要是應用了 原理,使用該簡單機械原理的主要作用是 ??套诌^程中,木屑需要用刻刀把它撬下來,這時候刻刀又相當于 。
A.杠桿
B.斜面
C.省力
D.方便
(2)最終雕版上刻好的兩個字應該是怎樣的?請在田字格中寫出來。
(3)小科想用電鋸把這兩個字單獨鋸出來,發(fā)現(xiàn)鋸片上已經(jīng)生銹了,說明鋸片已經(jīng)發(fā)生了 變化。課堂中,我們用 等方法證明了鐵銹 (填“是”或“不是”)新的物質。鋸完后,鐵銹已經(jīng)掉光了,小科趕緊涂上一些 防止繼續(xù)生銹。
(4)當“科”“學”兩個字成為獨立的字模后,這就相當于 印刷了,這時候發(fā)生的是 變化。重新排版,可以印出“ ”一詞,不需要重新制版了。這個印刷過程一般經(jīng)歷以下步驟:檢字、 、 、晾制。
(5)電鋸在轉動,是 能轉換成 能。鋸的過程中,還冒煙了,被鋸到的木板邊緣有些地方已經(jīng)變黑了 變化,伴隨的現(xiàn)象是 。
18.(8分)小電動機的研究。
小科在探索小電動機的秘密時,使用了下面的實驗裝置。
(1)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給上面的裝置通上電,轉子不能吸引大頭針,仔細檢查后,沒有其他連接性的問題
問題一:可能是轉子上的 沒有搭在“電刷”上,檢查后正常。
問題二:可能是轉子里面的線圈斷了,他把圖4中的裝置甲的導線從箭頭所指處斷開,做成了一個 (填“電流檢測器”或“電路檢測器”),檢測后也沒有問題。
問題三:可能是電池沒電了,他用圖4中的裝置 檢測,發(fā)現(xiàn)小磁針沒有發(fā)生偏轉,更換了電池
(2)圖4中,裝置 小磁針偏轉的角度最小。
(3)小科想讓圖3轉得更快,你的方法是 。
(4)小新接過小科手中的磁鐵也做了圖3的實驗,轉子卻不會轉動,你覺得可能是哪里出問題了? 。
(5)小科用其他力量使小電動機轉動,這時候它就成為了一臺 ,有了它,人們就可以把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大規(guī)模地轉換成 能了。
19.(4分)廚房里的科學。
周末,小科打算做饅頭。當他準備去取面粉時,發(fā)現(xiàn)有兩袋白色粉末,媽媽告訴他是面粉和小蘇打。為了分辨出哪一袋是面粉,小科分別取出2小份,再分別滴加白醋和水進行觀察,現(xiàn)象記錄如下:
(1)分析實驗現(xiàn)象,小科判斷:液體1是 ,粉末2是 。
(2)小科把水加入面粉,揉成面團,這個變化屬于 。家里沒有酵母,他就在面團中揉入小部分小蘇打,發(fā)現(xiàn)面團同樣變得蓬松、多孔 變化。
20.(5分)小科用大小不同的彩色紙片模擬三球運動。
(1)在實驗中,當三球處在 時有可能發(fā)生日食。
(2)如圖1,我們可以看到日全食,當我們想看到日環(huán)食時 (填“左”或“右”)移動。
(3)圖2記錄的日全食現(xiàn)象,按發(fā)生的過程先后順序,應該是 (填“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
(4)八大行星中的 、 也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形成凌日現(xiàn)象。
三、實踐應用(每空1分,共40分)
21.(40分)某日,小科一家人帶上放大鏡、相機、《動植物圖鑒大全》乘車來到附近的國家濕地公園,想對濕地內部分區(qū)域的生物進行考察研究。
(1)前進途中,小科看到車窗外路邊的樹在后移,這是相對運動。小科想到,推斷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因為地球以外的所有天體( 除外)都是圍繞地球 (填“東升西落”或“西升東落”)。
(2)小科在入口處靠刷門票上的二維碼入園,這是 技術。他想,他們一家都是會員,完全可以升級為刷臉認證入園。支持小科這一想法的工作原理是 。
A.圖像識別技術
B.人臉識別技術
C.每個人的相貌特征都是唯一的
D.每個人的臉型都是唯一的
(3)考察過程中,小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越來越短,最短的時候影長距離腳后跟只有10cm左右。由此可以判斷小科一家出發(fā)的時間是 (填“上午”或“下午”)。最近一段時間都是處在 季,這個季節(jié)陽光直射點在 半球,科學家 (填“適合”或“不適合”)去南極考察,因為這個季節(jié)南極處于 (填“極晝”或“極夜”)。
(4)爸爸讓小科去找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小科找了半天,發(fā)現(xiàn)同種植物的葉子都很相似 現(xiàn)象,但就是找不到完全一樣的,這是 現(xiàn)象。
(5)小科想用放大鏡觀察螞蟻的觸角是如何交流信息的,發(fā)現(xiàn)圖像不清晰,他應該 。
A.拿起螞蟻靠近放大鏡
B.把放大鏡離螞蟻近點
C.把放大鏡離螞蟻遠點
(6)聽到樹上不停的知了聲,小科想起了一個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
(7)小科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小動物,并把這些小動物進行了分類,如下,請你幫他補充完整。(填序號)
①蝦
②蜘蛛
③野兔
④野鴨
⑤鯽魚
⑥蝗蟲
⑦麻雀
⑧泥鰍
⑨小松鼠
⑩蝴蝶
昆蟲: 、蒼蠅、知了
鳥類: 、燕子、白鷺
魚類: 、黃鱔、石斑
哺乳動物: 、老鼠、野貓
其他:①②、螃蟹、蜈蚣
(8)小科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知名的生物,趕緊拿出《動植物圖鑒大全》查找比對,爸爸卻不慌不忙地打開手機軟件掃描。請選擇一種方法簡述它的優(yōu)點或缺陷: 。
(9)小科還向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了解到:該國家濕地公園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公園內生態(tài)良好 ,該地區(qū)四季分明主要是由于地球 造成的。
(10)為改善濕地景色,有人提議清除雜草,大面積種植人工草皮。你認為這個提議合理嗎?請說出一條理由: , 。
(11)夜晚來臨,含羞草的葉子慢慢收攏,這主要是 。
A.晝夜溫差變化
B.晝夜光照程度
C.四季溫差變化
(12)他們相約觀察星空,觀星條件最好的地方是 。
A.黑暗的樹叢中
B.黑暗空曠的草坪上
C.燈火通明的管理處的樓頂平臺
(13)觀星時,小科先找到北斗七星,它是 星座的明顯標志,此時他們面朝 (填“南方”或“北方”)。
(14)他們又找到了圖中的這些星星,媽媽給小科講起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媽媽說 (填字母)就是牛郎星,這條閃亮的光帶就是 。
(15)圖中這些星星和太陽都在 系中。
(16)考察結束后,在征得管理處工作人員的同意后,小科還帶回了一些樣本(幾張植物的葉子和在小水溝中采集到的水樣)
①小科制作了水中微生物玻片標本,請按制作先后順序標號。
②以下各材料,在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時,需要 ;制作葉片細胞玻片標本需要 ;它們共同需要的是 。
A.碘液
B.脫脂棉
C.吸水紙
③小科高興地跳起來說:“我看到草履蟲啦!”他看到的是 。
④小科在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時,發(fā)現(xiàn)有一微小的生物在視野中的位置從a處移動到了b處(如圖),此時 。
A.向東
B.向南
C.向西
⑤下列特征能說明草履蟲是生物的是 。
A.草履蟲會運動
B.草履蟲會吃食
C.以上都是
2023年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小升初科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分析選擇(每題1分,共15分)
1.(1分)小科在記錄降雨量時,使用的單位是( )
A.mLB.mmC.℃
【答案】B
【解答】降水是天氣的一個基本特征,也是天氣日歷中的重要數(shù)據(jù)、記錄降雨量時,B符合題意。
故選:B。
2.(1分)蠶的一生一共要蛻( )皮。
A.4次B.5次C.6次
【答案】C
【解答】蠶的一生一共要蛻6次皮。蠶生長到一定階段,換下舊皮。蠶蛻皮前不吃也不動,稱作“眠”,蠶共需蛻4次皮。
故選:C。
3.(1分)在月相觀察過程中,我們不可能看到( )的月相。
A.B.C.
【答案】C
【解答】從農(nóng)歷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變化依次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蛾眉月;C是月食現(xiàn)象。
故選:C。
4.(1分)我們在吹奏自制小樂器——排簫時,吸管短的一端發(fā)出的聲音( )
A.低B.高C.強
【答案】B
【解答】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音調主要是物體振動快慢決定的,小的、短的,大的、長的。排簫是利用吸管內空氣的振動發(fā)聲的,空氣柱越短,發(fā)出的聲音越高。
故選:B。
5.(1分)我們在擺放種子時,芽眼( ),萌芽時根會向下生長。
A.朝上B.朝下C.隨意擺放
【答案】C
【解答】通過實驗可知,無論芽眼怎樣擺放,這是植物根的向地性。
故選:C。
6.(1分)測肺活量的過程中,正確的做法是( )
A.自然呼吸就可以
B.深吸一口氣,使勁吹一口氣
C.深吸一口氣,盡量把氣呼完
【答案】B
【解答】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深吸一口氣;肺部氣體全部呼出后,避免空氣跑出。我們可以用簡易肺活量測量袋來測肺活量。
故選:B。
7.(1分)同一個擺,改變擺繩長度,擺得最慢的是( )
A.15cmB.20cmC.30cm
【答案】C
【解答】根據(jù)擺的擺動原理,同一個擺,與擺錘重量。擺長越長,反之擺長越短。因此、20cm,擺動速度最慢的是擺長30cm的擺。
故選:C。
8.(1分)潛望鏡是利用光的( )原理。
A.折射B.反射
C.沿直線傳播
【答案】B
【解答】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潛望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故選:B。
9.(1分)房屋的窗戶一般不屬于( )
A.采光系統(tǒng)B.通風系統(tǒng)C.供暖系統(tǒng)
【答案】C
【解答】房屋的窗戶可以用來采光和通風,屬于采光系統(tǒng)和通風系統(tǒng)。
故選:C。
10.(1分)垃圾分類,利國利民,我們應該把用過的衛(wèi)生紙放入( )
A.可回收B.有害C.其他
【答案】C
【解答】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有害垃圾是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huán)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零星廢棄物;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外的其余生活垃圾。
故選:C。
11.(1分)公司參與工程競標,首先要做好標書,競標要點主要考慮( )
A.建造成本和外觀華麗B.主體安全和外觀華麗
C.主體安全和建造成本
【答案】C
【解答】制作標書過程中的競標要點是項目成本和項目安全性。項目成本是競標的要素之一、設備租賃費用。
故選:C。
12.(1分)科技小組同學討論始祖鳥化石,并提出了一些觀點,其中不夠科學嚴謹?shù)氖牵? )
A.始祖鳥可能是鳥類的祖先
B.始祖鳥和鳥類頭骨形狀相似,有爪和翅膀
C.始祖鳥化石證明了爬行類動物是由鳥類進化而來
【答案】A
【解答】A、始祖鳥既有古代爬行動物的特征,它是古代爬行動物進化到現(xiàn)代鳥類的中間過渡型,符合題意;
B、通過對始祖鳥化石的研究發(fā)現(xiàn)始祖鳥和鳥類頭骨形狀形似,選項觀點正確;
C、通過研究化石、結構,可以推測出億萬年來生物起源、發(fā)展的過程。祖始鳥的化石能夠說明鳥類是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
故選:A。
13.(1分)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chǎn)生的氣體能像倒水一樣澆滅蠟燭,說明( )
A.該氣體不支持燃燒B.該氣體比空氣重
C.以上都是
【答案】C
【解答】小蘇打與白醋混合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chǎn)生的氣體能像倒水一樣澆滅蠟燭;該氣體不支持燃燒。
故選:C。
14.(1分)同學們還記得嗎,為我們進行“空中課堂”授課的航天員是( )
A.楊利偉B.王亞平C.聶海勝
【答案】B
【解答】2013年6月20日,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時隔8年,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葉光富在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也是王亞平第二次在太空中為全國中小學生講課。
故選:B。
15.(1分)把紫甘藍葉片分別放入水和白醋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紫甘藍葉片要同時浸泡在醋和水中
B.紫甘藍葉片在白醋中先變紅再變藍
C.在紫甘藍葉片表面壓一片玻璃,讓它完全浸沒
【答案】B
【解答】紫甘藍汁是一種酸堿指示劑、遇酸性物質變成紅色,采用的是對比實驗的方法,其他條件相同;在紫甘藍葉片表面壓一片玻璃;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紫甘藍葉片在白醋中會變成紅色。
故選:B。
二、實驗探究(45分)
16.(11分)各個科技小組在學習完本單元后,各自建了一座蘿卜塔。
要求:能穩(wěn)定站立,越高越好,塔型美觀。
(1)搭建蘿卜塔是一項簡單的 工程 ,在實施之前必須要先進行 設計 。
(2)如圖1,該小組的蘿卜塔的底部4塊蘿卜特別大,這樣做的目的是 降低重心,增加蘿卜塔的穩(wěn)定性 。
(3)如圖2,該小組的每層都只用了3塊蘿卜,形成了 三角形 結構,可以使塔更加 穩(wěn)固 。
(4)如圖3,該小組的蘿卜塔從整體上看,這座塔上 小 下 大 ,上輕下重,中間還采用了許多的 框架 結構。
(5)完成后,我們可以用 電風扇吹風 的方法測試蘿卜塔抗風能力。
(6)為了更好地達到要求,我認為:圖 2 可以這樣改進: 增加底部寬度和重量 。
【答案】(1)工程;設計。
(2)降低重心,增加蘿卜塔的穩(wěn)定性。
(3)穩(wěn)固。
(4)??;大;框架。
(5)電風扇吹風。
(6)2;增加底部寬度和重量。
【解答】(1)工程設計一般會經(jīng)歷“明確問題﹣﹣設計﹣﹣制作﹣﹣測試﹣﹣完善”等過程。搭建蘿卜塔是一項簡單的工程,然后根據(jù)設計制作。
(2)如圖1所示,該小組的蘿卜塔的底部4塊蘿卜特別大,可以降低蘿卜塔重心。
(3)從圖7可知,該小組的每層都只用了3塊蘿卜,三角形結構具有穩(wěn)定性。
(4)從圖3中蘿卜塔的外形和結構可以看出,從整體上看,上輕下重的特點。
(5)蘿卜塔制作完成后,測試和評價蘿卜塔的質量時。
(6)為了更好地達到要求,我認為圖7中蘿卜塔需要改進,讓塔符合“上小下大,增加蘿卜塔的穩(wěn)定性。
故答案為:(1)工程;設計。
(2)降低重心,增加蘿卜塔的穩(wěn)定性。
(3)穩(wěn)固。
(4)小;大;框架。
(5)電風扇吹風。
(6)2;增加底部寬度和重量。
17.(17分)印刷術的出現(xiàn)使書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為可能。小科做了以下活動,體驗印刷術的發(fā)展。
(1)雕版印刷:他先用了刻刀在木板上雕刻出了“科學”兩字,刻刀能在木頭上刻出字主要是應用了 B 原理,使用該簡單機械原理的主要作用是 D ??套诌^程中,木屑需要用刻刀把它撬下來,這時候刻刀又相當于 A 。
A.杠桿
B.斜面
C.省力
D.方便
(2)最終雕版上刻好的兩個字應該是怎樣的?請在田字格中寫出來。
(3)小科想用電鋸把這兩個字單獨鋸出來,發(fā)現(xiàn)鋸片上已經(jīng)生銹了,說明鋸片已經(jīng)發(fā)生了 化學 變化。課堂中,我們用 測量導電性、用磁鐵吸引 等方法證明了鐵銹 是 (填“是”或“不是”)新的物質。鋸完后,鐵銹已經(jīng)掉光了,小科趕緊涂上一些 潤滑油 防止繼續(xù)生銹。
(4)當“科”“學”兩個字成為獨立的字模后,這就相當于 活字 印刷了,這時候發(fā)生的是 物理 變化。重新排版,可以印出“ 學科 ”一詞,不需要重新制版了。這個印刷過程一般經(jīng)歷以下步驟:檢字、 刷墨 、 拓印 、晾制。
(5)電鋸在轉動,是 電 能轉換成 機械 能。鋸的過程中,還冒煙了,被鋸到的木板邊緣有些地方已經(jīng)變黑了 化學 變化,伴隨的現(xiàn)象是 發(fā)熱 。
【答案】(1)B;D;A。
(2)
。
(3)化學;測量導電性、用磁鐵吸引;是;潤滑油。
(4)活字;物理;刷墨;拓印。
(5)電;機械;化學;發(fā)熱。
【解答】(1)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是一個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桿、用力點。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雕版印刷中,刻刀能在木頭上刻出字主要是應用了斜面原理??套诌^程中,這時候刻刀又相當于杠桿。
(2)印刷字體與刻板上的字是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的,雕版上刻好的兩個字的寫法。
。
(3)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說明鋸片已經(jīng)發(fā)生了化學變化,從顏色、手感、導電性、能否被磁鐵吸引等方法進行比較,屬于導體。但是鐵銹不導電。所以課堂中、用磁鐵吸引等方法證明了鐵銹是新的物質,破壞生銹的條件。鋸完后,小科趕緊涂上一些 潤滑油防止繼續(xù)生銹。
(4)當“科”“學”兩個字成為獨立的字模后,這就相當于活字印刷了,沒有新物質產(chǎn)生,可以印出“學科”一詞?;钭钟∷⑿g包括檢字、拓印,因此、刷墨、晾制。
(5)電鋸在轉動,是電能轉換成機械能,還冒煙了,說明有新物質產(chǎn)生,伴隨的現(xiàn)象是發(fā)熱。
故答案為:(1)B;D;A。
(2)
。
(3)化學;測量導電性;是;潤滑油。
(4)活字;物理;拓印。
(5)電;機械;發(fā)熱。
18.(8分)小電動機的研究。
小科在探索小電動機的秘密時,使用了下面的實驗裝置。
(1)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給上面的裝置通上電,轉子不能吸引大頭針,仔細檢查后,沒有其他連接性的問題
問題一:可能是轉子上的 導線 沒有搭在“電刷”上,檢查后正常。
問題二:可能是轉子里面的線圈斷了,他把圖4中的裝置甲的導線從箭頭所指處斷開,做成了一個 電路檢測器 (填“電流檢測器”或“電路檢測器”),檢測后也沒有問題。
問題三:可能是電池沒電了,他用圖4中的裝置 丙 檢測,發(fā)現(xiàn)小磁針沒有發(fā)生偏轉,更換了電池
(2)圖4中,裝置 甲 小磁針偏轉的角度最小。
(3)小科想讓圖3轉得更快,你的方法是 讓磁鐵靠近轉子 。
(4)小新接過小科手中的磁鐵也做了圖3的實驗,轉子卻不會轉動,你覺得可能是哪里出問題了? 可能是兩塊磁鐵磁極相對方向不對 。
(5)小科用其他力量使小電動機轉動,這時候它就成為了一臺 發(fā)電機 ,有了它,人們就可以把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大規(guī)模地轉換成 電 能了。
【答案】(1)導線;電路檢測器;丙。
(2)甲。
(3)讓磁鐵靠近轉子。
(4)可能是兩塊磁鐵磁極相對方向不對。
(5)發(fā)電機;電。
【解答】(1)小科在探索小電動機的秘密時,發(fā)現(xiàn)給上面的裝置通上電,并且三種情況都不會轉動,沒有其他連接性的問題,檢查后正常,他把圖4中的裝置甲的導線從箭頭所指處斷開,檢測后也沒有問題,與導線相比,因此,發(fā)現(xiàn)小磁針沒有發(fā)生偏轉,一切正常了。
(2)從圖4甲、乙、丙三個裝置可以判斷,裝置甲中有燈泡,小磁針偏轉的角度最小。
(3)小科想讓圖8轉得更快,可以讓磁鐵靠近轉子,轉子轉動速度加快。
(4)小科拿著磁鐵轉子轉動正常,當小新接過小科手中的磁鐵再做圖3的實驗時,可能的原因是兩塊磁鐵磁極相對方向不對。
(5)電能生磁,磁也能生電,這時候它就成為了一臺發(fā)電機,人們利用發(fā)電機就可以把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大規(guī)模地轉換成電能了。
故答案為:(1)導線;電路檢測器;丙。
(2)甲。
(3)讓磁鐵靠近轉子。
(4)可能是兩塊磁鐵磁極相對方向不對。
(5)發(fā)電機;電。
19.(4分)廚房里的科學。
周末,小科打算做饅頭。當他準備去取面粉時,發(fā)現(xiàn)有兩袋白色粉末,媽媽告訴他是面粉和小蘇打。為了分辨出哪一袋是面粉,小科分別取出2小份,再分別滴加白醋和水進行觀察,現(xiàn)象記錄如下:
(1)分析實驗現(xiàn)象,小科判斷:液體1是 白醋 ,粉末2是 面粉 。
(2)小科把水加入面粉,揉成面團,這個變化屬于 物理變化 。家里沒有酵母,他就在面團中揉入小部分小蘇打,發(fā)現(xiàn)面團同樣變得蓬松、多孔 化學 變化。
【答案】(1)白醋;面粉。
(2)物理變化;化學。
【解答】周末,小科打算做饅頭,發(fā)現(xiàn)有兩袋白色粉末,媽媽告訴他是面粉和小蘇打,小科分別取出2小份,再分別滴加白醋和水進行觀察。
(1)將粉末1分別加入液體6和液體2,發(fā)現(xiàn)液體1冒出大量氣泡,將粉末8分別加入液體1和液體2,可推斷:液體7是白醋。
(2)小科把水加入面粉,揉成面團,屬于物理變化,他就在面團中揉入小部分小蘇打、多孔,這時候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
(1)白醋;面粉。
(2)物理變化;化學。
20.(5分)小科用大小不同的彩色紙片模擬三球運動。
(1)在實驗中,當三球處在 同一條直線上 時有可能發(fā)生日食。
(2)如圖1,我們可以看到日全食,當我們想看到日環(huán)食時 右 (填“左”或“右”)移動。
(3)圖2記錄的日全食現(xiàn)象,按發(fā)生的過程先后順序,應該是 從左往右 (填“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
(4)八大行星中的 水星 、 金星 也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形成凌日現(xiàn)象。
【答案】(1)同一條直線上。
(2)右。
(3)從左往右。
(4)水星;金星。
【解答】(1)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種現(xiàn)象,當太陽、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從而產(chǎn)生日食現(xiàn)象。
(2)日食發(fā)生的原因與月球距離地球近有密切關系,不發(fā)光。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三種類型。與發(fā)生“日環(huán)食”的時候相比。所以月球位置要向右移動。
(3)日全食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先后順序是:太陽被月球遮掩是從日輪的西緣開始,東緣結束,按發(fā)生的過程先后順序。
(4)“凌日現(xiàn)象“是指行星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三者恰巧排成一條直線,地球上的觀察者會看到一個小黑點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的現(xiàn)象。因此,地內行星只有有水星和金星。
故答案為:
(1)同一條直線上。
(2)右。
(3)從左往右。
(4)水星;金星。
三、實踐應用(每空1分,共40分)
21.(40分)某日,小科一家人帶上放大鏡、相機、《動植物圖鑒大全》乘車來到附近的國家濕地公園,想對濕地內部分區(qū)域的生物進行考察研究。
(1)前進途中,小科看到車窗外路邊的樹在后移,這是相對運動。小科想到,推斷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自西向東 ,因為地球以外的所有天體( 太陽 除外)都是圍繞地球 東升西落 (填“東升西落”或“西升東落”)。
(2)小科在入口處靠刷門票上的二維碼入園,這是 A 技術。他想,他們一家都是會員,完全可以升級為刷臉認證入園。支持小科這一想法的工作原理是 C 。
A.圖像識別技術
B.人臉識別技術
C.每個人的相貌特征都是唯一的
D.每個人的臉型都是唯一的
(3)考察過程中,小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越來越短,最短的時候影長距離腳后跟只有10cm左右。由此可以判斷小科一家出發(fā)的時間是 上午 (填“上午”或“下午”)。最近一段時間都是處在 夏 季,這個季節(jié)陽光直射點在 北 半球,科學家 不適合 (填“適合”或“不適合”)去南極考察,因為這個季節(jié)南極處于 極夜 (填“極晝”或“極夜”)。
(4)爸爸讓小科去找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小科找了半天,發(fā)現(xiàn)同種植物的葉子都很相似 遺傳 現(xiàn)象,但就是找不到完全一樣的,這是 變異 現(xiàn)象。
(5)小科想用放大鏡觀察螞蟻的觸角是如何交流信息的,發(fā)現(xiàn)圖像不清晰,他應該 B 。
A.拿起螞蟻靠近放大鏡
B.把放大鏡離螞蟻近點
C.把放大鏡離螞蟻遠點
(6)聽到樹上不停的知了聲,小科想起了一個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樹→蟬→螳螂→黃雀 。
(7)小科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小動物,并把這些小動物進行了分類,如下,請你幫他補充完整。(填序號)
①蝦
②蜘蛛
③野兔
④野鴨
⑤鯽魚
⑥蝗蟲
⑦麻雀
⑧泥鰍
⑨小松鼠
⑩蝴蝶
昆蟲: ⑥⑩ 、蒼蠅、知了
鳥類: ④⑦ 、燕子、白鷺
魚類: ⑤⑧ 、黃鱔、石斑
哺乳動物: ③⑨ 、老鼠、野貓
其他:①②、螃蟹、蜈蚣
(8)小科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知名的生物,趕緊拿出《動植物圖鑒大全》查找比對,爸爸卻不慌不忙地打開手機軟件掃描。請選擇一種方法簡述它的優(yōu)點或缺陷: 《動植物圖鑒大全》的優(yōu)點是資料信息齊全,介紹詳盡;缺點是比較費時,工作量大 。
(9)小科還向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了解到:該國家濕地公園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公園內生態(tài)良好 多樣性 ,該地區(qū)四季分明主要是由于地球 公轉 造成的。
(10)為改善濕地景色,有人提議清除雜草,大面積種植人工草皮。你認為這個提議合理嗎?請說出一條理由: 不合理 , 植物屬于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與人工草皮相比,雜草更適應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而且具有生物多樣性 。
(11)夜晚來臨,含羞草的葉子慢慢收攏,這主要是 B 。
A.晝夜溫差變化
B.晝夜光照程度
C.四季溫差變化
(12)他們相約觀察星空,觀星條件最好的地方是 B 。
A.黑暗的樹叢中
B.黑暗空曠的草坪上
C.燈火通明的管理處的樓頂平臺
(13)觀星時,小科先找到北斗七星,它是 大熊 星座的明顯標志,此時他們面朝 北方 (填“南方”或“北方”)。
(14)他們又找到了圖中的這些星星,媽媽給小科講起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媽媽說 D (填字母)就是牛郎星,這條閃亮的光帶就是 銀河 。
(15)圖中這些星星和太陽都在 銀河 系中。
(16)考察結束后,在征得管理處工作人員的同意后,小科還帶回了一些樣本(幾張植物的葉子和在小水溝中采集到的水樣)
①小科制作了水中微生物玻片標本,請按制作先后順序標號。
②以下各材料,在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時,需要 B ;制作葉片細胞玻片標本需要 A ;它們共同需要的是 C 。
A.碘液
B.脫脂棉
C.吸水紙
③小科高興地跳起來說:“我看到草履蟲啦!”他看到的是 B 。
④小科在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時,發(fā)現(xiàn)有一微小的生物在視野中的位置從a處移動到了b處(如圖),此時 A 。
A.向東
B.向南
C.向西
⑤下列特征能說明草履蟲是生物的是 C 。
A.草履蟲會運動
B.草履蟲會吃食
C.以上都是
【答案】(1)自西向東;太陽;東升西落。
(2)A;C。
(3)上午;夏;北;不適合;極夜。
(4)遺傳;變異。
(5)B。
(6)樹→蟬→螳螂→黃雀。
(7)⑥⑩;④⑦;⑤⑧;③⑨。
(8)《動植物圖鑒大全》的優(yōu)點是資料信息齊全,介紹詳盡;缺點是比較費時,工作量大。
(9)多樣性;公轉。
(10)不合理;植物屬于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與人工草皮相比,雜草更適應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而且具有生物多樣性。
(11)B。
(12)B。
(13)大熊;北方。
(14)D;銀河。
(15)銀河。
(16)①
。
②B;A;C。
③B。
④A。
⑤C。
【解答】(1)運動具有相對性,運用相對運動這一原理。這是因為地球以外的所有天體( 太陽除外)都是圍繞地球東升西落。
(2)小科在入口處靠刷門票上的二維碼入園,這是圖像識別技術,完全可以升級為刷臉認證入園,世界上不會找到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3)根據(jù)一天中太陽位置的變化規(guī)律和影子長短、方向的變化規(guī)律,日影投射方向從西向北,影子的長短變化規(guī)律是:長→短→長,小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越來越短。由此可以判斷小科一家出發(fā)的時間是上午,產(chǎn)生了春、夏、秋。由于太陽高度的變化。小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最短的時候影長距離腳后跟只有10cm左右,近乎太陽直射,最近一段時間小科家鄉(xiāng)都是處在夏季,這個季節(jié)陽光直射點在北半球,科學家不適合去南極考察,氣候酷寒。
(4)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母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同種生物后代與親代之間、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現(xiàn)出的差異稱為差異。爸爸讓小科去找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發(fā)現(xiàn)同種植物的葉子都很相似,但就是找不到完全一樣的。
(5)放大鏡是凸透鏡,可以幫助人們看清更小的物體,發(fā)現(xiàn)圖像不清晰。
(6)食物鏈是指生物相互制約、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食物網(wǎng)絡關系,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黃雀在后”,形成的一條食物鏈是:樹→蟬→螳螂→黃雀。
(7)哺乳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主要包括頭、頸、軀干,身體表面有毛,用肺呼吸,哺乳,用鰓呼吸,終生生活在水中。昆蟲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分為頭、胸,頭上有觸角、眼,胸部有三對足。身體覆蓋羽毛、用喙取食。以上動物中、⑩蝴蝶、知了、⑦麻雀、白鷺、⑧泥鰍、石斑、⑨小松鼠、野貓、②蜘蛛、蜈蚣屬于其他動物種類。
(8)使用《動植物圖鑒大全》圖文資料查找比對和用手機軟件掃描查找,各有優(yōu)點和缺點,介紹詳盡,工作量大。
(9)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介紹該國家濕地公園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公園內生態(tài)良好。工作人員的介紹說明了這個公園生物具有多樣性,四季變化明顯。
(10)為改善濕地景色,有人提議清除雜草。你認為這個提議合理嗎,植物屬于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雜草更適應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
(11)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F(xiàn)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含羞草的葉子慢慢收攏。
(12)A.黑暗的樹叢中不適宜觀星,因為高大的樹木容易遮擋視線;
B.黑暗空曠的草坪上適宜觀察星空,因為視野開闊,故B正確;
C.燈火通明的管理處的樓頂平臺不適宜觀星,因為通明的燈光會掩蓋星光;
(13)觀星時,小科先找到北斗七星,它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四季都可見到,此時他們觀察北斗星。
(14)根據(jù)對星空的認識,圖中亮星D就是牛郎星。圖中B是織女星。牛郎星和織女星中間這條閃亮的光帶就是傳說中的“銀河”。
(15)我們的太陽系屬于銀河系,圖中這些星星和太陽都在銀河系中。
(16)①根據(jù)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過程和方法,一般要經(jīng)過擦、滴、撕、展、蓋。下面小科制作水中微生物玻片標本的三個步驟中,②蓋上蓋玻片。
。
②以下碘酒、脫脂棉,在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時,用來限制微生物的活動,碘酒給細胞染色;制作微小生物的玻片標本和制作葉片細胞玻片標本共同需要的是吸水紙。
③讀圖可知,圖A中是變形蟲,像一個倒轉的草鞋。
④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實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因此。小科在觀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時,此時。
⑤草履蟲是一種單細胞微生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呼吸、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
故答案為:(1)自西向東;太陽。
(2)A;C。
(3)上午;夏;北;不適合。
(4)遺傳;變異。
(5)B。
(6)樹→蟬→螳螂→黃雀。
(7)⑥⑩;④⑦;③⑨。
(8)《動植物圖鑒大全》的優(yōu)點是資料信息齊全,介紹詳盡,工作量大。
(9)多樣性;公轉。
(10)不合理;植物屬于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雜草更適應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
(11)B。
(12)B。
(13)大熊;北方。
(14)D;銀河。
(15)銀河。
(16)①。
②B;A;C。
③B。
④A。
⑤C。液體1
液體2
粉末1
冒出大量氣泡
沒有氣泡冒出
粉末2
沒有氣泡冒出
沒有氣泡冒出
液體1
液體2
粉末1
冒出大量氣泡
沒有氣泡冒出
粉末2
沒有氣泡冒出
沒有氣泡冒出
這是一份浙江省麗水市龍泉市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共8頁。
這是一份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2022-2023學年三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共6頁。
這是一份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2022-2023學年三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共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