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 每年9月20日為”全國愛牙日”。為防治齲齒在牙膏中加入的元素是
A. 鐵B. 鈣C. 鋅D. 氟
【答案】D
【解析】
【分析】為防治齲齒在牙膏中加入的元素是氟元素。
詳解】故選D
2. 分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zhì)屬于氧化物的是
A. O2B. SO2C. H2SO4D. KMnO4
【答案】B
【解析】
【詳解】A、單質(zhì)是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O2屬于單質(zhì),不符合題意;
B、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SO2屬于氧化物,符合題意;
C、在水溶液中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H2SO4屬于酸,不符合題意;
D、由金屬離子(或銨根)和酸根結合形成的化合物叫鹽,KMnO4屬于鹽,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 不同食物所含營養(yǎng)成分有較大差異。下列食物中,富含維生素的是
A. 蔬菜B. 羊肉C. 米飯D. 牛油
【答案】A
【解析】
【詳解】A、蔬菜富含維生素,故選項正確;
B、羊肉富含蛋白質(zhì),故選項錯誤;
C、米飯富含糖類,故選項錯誤;
D、牛油富含油脂,故選項錯誤;
故選A。
4. 保護環(huán)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是
A. 分類回收生活垃圾B. 合理施用化肥農(nóng)藥
C. 工業(yè)廢水灌溉農(nóng)田D. 研制開發(fā)清潔能源
【答案】C
【解析】
【詳解】A、分類回收生活垃圾,能夠幫助利用可回收垃圾,有效防止環(huán)境污染,不符合題意;
B、合理施用化肥農(nóng)藥,能夠有效防止水土污染,不符合題意;
C、工業(yè)廢水灌溉農(nóng)田,會造成水土污染,符合題意;
D、研制開發(fā)清潔能源,能夠有效防止空氣污染,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 化學知識可以指導生活實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加熱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 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C. 不銹鋼抗銹蝕性能比鐵好D. 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生活中硬水軟化的方法為煮沸,選項錯誤,符合題意;
B、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和軟水,泡沫多的為軟水,泡沫少的為硬水,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C、合金的特性為抗腐蝕,則不銹鋼抗銹蝕性能比鐵好,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D、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滅火原理為隔絕氧氣,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 “操作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下列實驗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點燃酒精燈B. 轉(zhuǎn)移蒸發(fā)皿
C. 聞氣味D. 稀釋濃硫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A、應該用火柴點燃酒精燈,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以免發(fā)生火災,選項A不正確;
B、剛剛加熱的蒸發(fā)皿溫度很高,轉(zhuǎn)移時應該用坩堝鉗夾取,不能用手直接接觸,選項B不正確;
C、因為有些氣體對人體有害,所以聞氣體的氣味時應該采用“招氣入鼻法”,選項C正確;
D、如果將水注入濃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比濃硫酸小,水會浮在濃硫酸上面,濃硫酸溶于水時放出的大量熱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因此稀釋濃硫酸時,應該把濃硫酸沿著燒杯的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選項D不正確。故選C。
7. 很多成語、俗語、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道理。下列用化學觀點解釋錯誤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煉”——黃金高溫下也不與氧氣反應
B.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分子在不斷運動
C.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物質(zhì)的狀態(tài)不同,化學性質(zhì)不同
D. “人要實,火要虛” ——增加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燃物燃燒得更旺
【答案】C
【解析】
【詳解】A、“真金不怕火煉”是指金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高溫下,也與氧氣不反應,不符合題意;
B、“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引起花香的分子四處擴散,不符合題意;
C、冰是固態(tài)的水,冰和水均是由水分子構成,化學性質(zhì)相同,但是物質(zhì)狀態(tài)不同,物理性質(zhì)存在差異,符合題意;
D、“人要實,火要虛”,是指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使可燃物燃燒的更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 我省豫南市盛產(chǎn)茶葉,茶葉中含有一種叫茶氨酸(化學式C7H14O3N2)的物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茶氨酸中含有氮氣B. 茶氨酸由四種元素組成
C. 茶氫酸中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D. 茶氨酸中碳氫元素質(zhì)量之比為1:2
【答案】B
【解析】
【詳解】A、茶氨酸由茶氨酸分子構成,茶氨酸中不含有氮分子,故不含有氮氣,不符合題意;
B、由茶氨酸化學式C7H14O3N2可知,該物質(zhì)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符合題意;
C、茶氨酸中碳、氫、氧、氮元素質(zhì)量之比為(12×7):(1×14):(16×3):(14×2)=42:7:24:14,碳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不符合題意;
D、茶氨酸中碳、氫元素質(zhì)量之比為(12 SKIPIF 1 < 0 7):(1 SKIPIF 1 < 0 14)=6:1,不符合題意。
故選B。
9. 下圖為制備有機物X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正解的是
A.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 有機物X的化學式為CH4O
C. 該化學反應程中,原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D. 參加反應的和分子個數(shù)比為3:1
【答案】BD
【解析】
【分析】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二氧化碳和氫氣在納米纖維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 SKIPIF 1 < 0 和 SKIPIF 1 < 0 ,化學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
【詳解】A、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zhì)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中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因此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
B、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有機物X的化學式是 SKIPIF 1 < 0 ,故B正確,符合題意;
C、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
D、由反應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氫氣分子與二氧化碳分子個數(shù)比為3:1,故D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BD。
10. 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粗鹽提純的步驟為溶解、過濾,除去難溶性雜質(zhì),然后蒸發(fā)可得精鹽,不符合題意;
B、銅和銀均與稀鹽酸不反應,均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銀排在氫后,無法驗證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符合題意;
C、羊毛纖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合成纖維灼燒有特殊的刺激性氣味,氣味不同,可以區(qū)分,不符合題意;
D、加入過量鐵粉,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過濾,可除去過量的鐵和生成的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二、填空與簡答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25分)
11. 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請用適當?shù)幕瘜W符號填空。
(1)保持氦氣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______。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______。
(3)標出H2O中氫元素的化合價______。
(4)寫出如圖所示粒子的符號______。
(5)高鐵酸鈉由Na+和 SKIPIF 1 < 0 構成,則高鐵酸鈉化學式為______。
【答案】(1)He (2)Al
(3) SKIPIF 1 < 0
(4)Mg2+ (5)Na2FeO4
【解析】
【小問1詳解】
氦氣由氦原子構成,保持氦氣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為氦原子,原子用元素符號表示,故填:He;
【小問2詳解】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故填:Al;
【小問3詳解】
水中氫元素顯+1價,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shù)字表示,正負號標在數(shù)字前面。故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表示為: SKIPIF 1 < 0 ;
【小問4詳解】
質(zhì)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12號元素是鎂元素,該粒子中,質(zhì)子數(shù)大于核外電子數(shù), 表示鎂離子,鎂離子是鎂原子失去最外層2個電子后形成的,故填:Mg2+;
【小問5詳解】
高鐵酸鈉由鈉離子和高鐵酸根離子構成,鈉離子顯+1價,高鐵酸根離子顯-2價,化學式為:Na2FeO4。
12. 豐富多彩的中華文物銘刻著中華文化的脈絡、記錄著中華文明的傳承。
(1)認識文物:青銅是銅與錫的合金。青銅硬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鈍銅。
(2)文物銹蝕:漢代鐵剪銹透斑斑(如圖所示),其銹蝕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_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結果。
(3)文物修復:含六偏磷酸鈉【化學式為(NaPO3)6】的敷貼可使青銅器表面附著的土壤硬結物軟化清除,該物質(zhì)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去除文物上鐵銹的步驟之一是將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用氫氣在一定溫度下還原成氧化亞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答案】(1)大于 (2)氧氣和水
(3) ①. +5##+5價 ②. SKIPIF 1 < 0
【解析】
【小問1詳解】
合金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青銅是銅與錫的合金。青銅硬度大于純銅;
【小問2詳解】
鐵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發(fā)生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
【小問3詳解】
六偏磷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jù)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可得:(+1)+x+(-2)×3=0,x=+5;
氧化鐵與氧氣在一定溫度下反應生成氧化亞鐵,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反應物中含氫元素,還應生成了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
13. 影片《閃閃的紅星》中潘冬子面對敵人對食鹽的瘋狂封鎖,機智勇敢,不畏艱險,用河水將竹筒里的食鹽全部溶成鹽水,再用棉襖吸收,最終將食鹽送給了紅軍。結合下表中氯化鈉的溶解度回答有關問題。
(1)氯化鈉屬于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難溶”)物質(zhì)。
(2)從表中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氯化鈉溶解度的主要特點是______。
(3)從食鹽水中得到食鹽固體,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假設潘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鈉,10℃時最少需用______g水才能完全溶解。
(5)20℃時,將20g食鹽放入50g水中,攪拌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結果保留至0.1%)。
【答案】(1)易溶 (2)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溫度影響不大
(3)蒸發(fā)結晶
(4)1000
(5)26.5%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于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10g,則氯化鈉屬于易溶物質(zhì)。
【小問2詳解】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
【小問3詳解】
由于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則一般采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從食鹽水中得到食鹽固體。
【小問4詳解】
1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5.8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5.8g氯化鈉,則要想完全溶解358g氯化鈉,最少需要水的質(zhì)量為 SKIPIF 1 < 0 。
【小問5詳解】
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鈉,則50g水中最多溶解18g氯化鈉,則將20g食鹽放入50g水中,攪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 SKIPIF 1 < 0 。
14. A、B、C、D、E均含同一種金屬元素,它們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如下圖所示(“→”表示反應可一步實現(xiàn),部分物質(zhì)和反應條件略去)。已知:B為金屬氧化物,其中金屬元素顯+3價,且其質(zhì)量分數(shù)為70%:A為單質(zhì):E為難溶性堿:B→A是工業(yè)制取A的主要反應原理。
(1)寫出工業(yè)上由B制得A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寫出A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的現(xiàn)象:______。
(3)寫出D→E化學方程式:______,其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
(4)C與氯氣(C12)可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答案】(1) SKIPIF 1 < 0
(2)固體溶解,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逐漸變?yōu)闇\綠色。
(3) ①. SKIPIF 1 < 0 (合理即可) ②. 復分解反應
(4) SKIPIF 1 < 0
【解析】
【分析】已知:B為金屬氧化物,其中金屬元素顯+3價,且其質(zhì)量分數(shù)為70%,則B為三氧化二鐵或三氧化二鋁,通過金屬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三氧化二鐵中鐵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為70%,故B物質(zhì)為三氧化二鐵。則A、B、C、D、E均含有鐵元素,且A是單質(zhì),則A是鐵,A加鹽酸生成C,則C為氯化亞鐵。E為難溶性堿且含有鐵元素,故E為氫氧化鐵。B加鹽酸生成氯化鐵和水,則D為氯化鐵。據(jù)此推斷回答問題。
【小問1詳解】
工業(yè)上用一氧化碳還原三氧化二鐵制得鐵,則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
【小問2詳解】
鐵放入到鹽酸中會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并生成氯化亞鐵且溶解在水中,而氯化亞鐵溶液呈淺綠色,故看到的現(xiàn)象為:固體逐漸溶解,產(chǎn)生氣泡,同時溶液變?yōu)闇\綠色。
【小問3詳解】
D是氯化鐵,E是氫氧化鐵,則D→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小問4詳解】
氯化亞鐵與氯氣可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氯化鐵,則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9分)
15. 實驗室現(xiàn)有高錳酸鉀、塊狀石灰石、稀硫酸、稀鹽酸、濃鹽酸、棉花以及下列儀器及裝置。請你回答有關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
(2)利用上述儀器和藥品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利用裝置A制氧氣還需改進的地方是______。在上述收集氣體的裝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氣的是______(填代號)。
(3)實驗室常用裝置B和______(填藥品名稱)制取CO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若使用裝置F作為制取CO2的發(fā)生裝置。與裝置B比較,除了利用廢物的優(yōu)點外,請寫出其他一個優(yōu)點______,該裝置使用銅絲網(wǎng)面不使用鐵絲網(wǎng)盛放固體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若用裝置G來干燥制取的二氧化碳,則氣體應從______(填“a”或“b”)口進入。
【答案】(1)長頸漏斗
(2) ①. SKIPIF 1 < 0 ②. 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③. D
(3) ①. 塊狀石灰石、稀鹽酸 ②. SKIPIF 1 < 0 ③.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④. SKIPIF 1 < 0
(4)b
【解析】
【小問1詳解】
儀器①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小問2詳解】
題目中給出的藥品能制取氧氣的是高錳酸鉀,則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高錳酸鉀制氧應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試管內(nèi)粉末狀的物質(zhì)進入導管,故利用裝置A制氧氣還需改進的地方是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在上述收集氣體的裝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氣的是D,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無法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小問3詳解】
實驗室常用裝置B和塊狀石灰石、稀鹽酸制取CO2,該反應為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稀鹽酸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F裝置中的銅絲網(wǎng)中裝的藥品是塊狀石灰石,則可以通過上下移動銅絲網(wǎng)控制塊狀石灰石和稀鹽酸的接觸,從而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該裝置不能使用鐵絲網(wǎng)盛放固體,因為鐵也會與稀鹽酸發(fā)生反應,故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
【小問4詳解】
G裝置為裝有濃硫酸的萬用瓶,干燥二氧化碳需要將氣體通入到溶液中,則氣體應該從b口進入。
16. 竹麻通過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浸泡以及打漿、抄紙等步驟可制得紙張。某興趣小組模擬古代造紙技術,他們將一定量的生石灰、K2CO3用足量的水溶解后。過濾得到澄清溶液。澄清溶液中溶質(zhì)是什么,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
【猜想假設】
猜想一:只含有KOH; 猜想二:含有KOH、______; 猜想三:KOH、Ca(OH)2
【設計實驗】
【交流反思】
(1)步驟2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含有KOH、Ca(OH)2的廢水直接排放會造成水體污染。某小組同學對廢水做如下處理(見下圖)。C燒杯中出現(xiàn)______現(xiàn)象時。說明水中已無KOH、Ca(OH)2。
【答案】 ①. K2CO3 ②. 無明顯現(xiàn)象 ③. K2CO3 ④.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⑤. SKIPIF 1 < 0 ⑥. 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解析】
【分析】將一定量的生石灰、K2CO3用足量的水溶解,生石灰會先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之后氫氧化鈣會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據(jù)此回答。
【詳解】猜想假設:溶質(zhì)的成分可能包括生成的氫氧化鉀和沒有反應完的碳酸鉀。
設計實驗:1、碳酸鉀與稀鹽酸反應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結論說明猜想二不正確,則溶質(zhì)中不含碳酸鉀,那么加入稀鹽酸后不會看到氣泡產(chǎn)生,故現(xiàn)象為無明顯現(xiàn)象。
2、氫氧化鈣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結論說明猜想三正確,則溶質(zhì)中含有氫氧化鈣,要驗證氫氧化鈣的存在,一般加入的試劑與氫氧化鈣產(chǎn)生沉淀即可判斷,故可以選擇加入碳酸鉀溶液等可溶性碳酸鹽,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白色沉淀。
交流反思:(1)步驟2中發(fā)生的反應為氫氧化鈣和碳酸鉀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鉀,化學方程式為 SKIPIF 1 < 0 。
(2)A燒杯中含有的溶質(zhì)為KOH、Ca(OH)2,B燒杯中加入酚酞后溶液遇堿變紅,C燒杯中加入稀硫酸會與KOH、Ca(OH)2發(fā)生酸堿中和反應,溶液的紅色會逐漸變淡,當溶液由紅色完全變?yōu)闊o色時,說明水中已無KOH、Ca(OH)2。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6分)
17. 鋁碳酸鎂咀嚼片(主要成分是AlMg(OH)3CO3)可治療胃酸過多癥,反應原理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SKIPIF 1 < 0 。某化學興趣小組使用下圖所示裝置,對該咀嚼片中的鋁碳酸鎂含量進行測定。先取足量稀鹽酸于燒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片鋁碳酸鎂咀嚼片,開始計時,并將電子天平的讀數(shù)記錄在下表中、已知AlMg(OH)3CO3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62。請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
(2)每片該咀嚼片中鋁碳酸鎂的含量為多少(計算結果保留到0.1g)?
【答案】(1)2.7 (2)解:設20片該咀嚼片中鋁碳酸鎂的含量為x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x≈9.9g
故每片該咀嚼片中鋁碳酸鎂的含量為:9.9g÷20≈0.50g
答:每片該咀嚼片中鋁碳酸鎂的含量為0.50g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zhì)總質(zhì)量不變,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198.4g-195.7g=2.7g;
【小問2詳解】
見答案。選項
實驗目的
試劑或方法
A
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
溶解、過濾、蒸發(fā)
B
驗證銅與銀的金屬活動性
稀鹽酸
C
鑒別合成纖維和羊毛纖維
灼燒聞氣味
D
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
加過量鐵粉、過濾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1、取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稀鹽酸
______
猜想二不正確
2、取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少許______溶液
______
猜想三正確
時間(s)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讀數(shù)(g)
198.4
197.8
197.4
196.0
195.8
195.7
195.7
195.7
這是一份2023年甘肅省武威市中考化學真題(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與簡答題,實驗與探究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甘肅省武威市中考化學真題,共15頁。
這是一份2023年甘肅省武威市中考化學真題(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與簡答題,實驗與探究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