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海戰(zhàn)術的確有用,而且具有普適性。但是同學們啊,你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天天刷全套試卷,天天刷題,天天做題,結果物理只提高了十分。不劃算,真的不劃算,而且這樣盲目刷題的上限很低,到了一定程度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刷再多題,提升都不大了。
中考命題專家命制高考試題時絕非憑空杜撰,必有命題的原始模型(“題根”)和命題著力點(“題眼”),對“題根”與“題眼”進行深入的探求與拓展可構造出高考母題。
命題人拿來千變?nèi)f化為難你們的歷年真題,本質上也是從這有限的母題中衍生出來的。母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題三 電學
專題18 信息 材料 能源 宇宙
考情概覽:理解課標要求,把握命題方向,總結出題角度。
真題透視:精選真題,歸類設置,完整展現(xiàn)中考試題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從新情境、新設問、跨學科等方向設置新考法真題。
新題特訓:選用最新優(yōu)質題、創(chuàng)新題,鞏固考點復習效果。
?考向一 信息與材料
1.(2023·新疆)汽車的輪胎常由橡膠制成,是由于橡膠具有較好的( )
A.塑性B.彈性C.導熱性D.透氣性
2.(2023·成都)2023年5月17日,我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迎來了新成員——第56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衛(wèi)星向地面?zhèn)鬟f信息利用的是( )
A.超聲波B.次聲波C.光纖D.電磁波
3.(2023·荊州)關于電磁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5G通信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
B.我國的北斗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是利用超聲波進行定位的
C.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D.遙控器發(fā)出的紅外線不是電磁波
4.(2023·廣州)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長如圖所示,植物中葉綠素a會吸收波長在430m~662nm之間的光。真空中,波長650nm的光( )
A.是紫光
B.不是電磁波
C.波長比藍光的長
D.比波長500nm的光傳播速度大
5.(2023·陜西)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并與空間站組合體順利對接。對接完成后,該飛船相對空間站是 的,空間站與地面控制中心是利用 波來傳遞信息的。
6.(2023·常州)旅行者一號是美國于1977年發(fā)射的無人太空探測器,現(xiàn)已離開太陽系,2023年某日23:00:00(時:分:秒),地球收到旅行者一號于當日發(fā)出的 (超聲波/電磁波)信號,發(fā)出信號的時刻用莫爾斯電碼表示,其代碼為“----- ·---- ----- ----- ----- -----”。旅行者一號發(fā)出該信號的時刻為 (時:分:秒),由此可估算出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 m。(,)
?考向二 能源與宇宙
7.(2023·泰州)下列能源中,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水能B.風能C.潮汐能D.核能
8.(2023·興安盟)關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能是一次能源
B.太陽釋放的能量是核裂變產(chǎn)生的
C.水力發(fā)電是將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D.煤、石油、天然氣都是可再生能源
9.(2023·株洲)太陽是人類能源的寶庫,太陽能( )
A.是可再生能源B.是二次能源
C.不是未來的理想能源之一D.來自太陽內(nèi)部的核裂變
10.(2023·淄博)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伴隨著能源的改進和更替。關于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開發(fā)和利用核能是人類獲取能源的一個新途徑
B.煤是不可再生能源,以煤為主要燃料的火電站容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
C.太陽能是一次能源,可直接利用且污染小,開發(fā)前景廣闊
D.能量在利用的過程中,其轉化和轉移是有方向性的
11.(2023·成都)我們生活在能量的世界,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離不開能量。對于能量、能源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做功過程實質是能量的轉化或轉移過程B.能量轉化具有方向性,所以能量不守恒
C.核燃料能量轉化效率可達100%,需大力發(fā)展D.煤、石油、天然氣提供的能量源自地球本身
12.(2023·陜西)核聚變能量被稱為人類理想的永久能源。近年來,有“人造太陽”之稱的中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記錄,使我國人工可控核聚變的研究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為加快實現(xiàn)人工可控核聚變貢獻了中國智慧。核聚變的主要原料是氘,它可以從海水中提取,1L海水中含有的氘。在完全核聚變反應中,1L海水中的氘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300L汽油完全燃燒所釋放的能量。請完成下列問題。
(1)當前運行的核電站是利用核 變的原理工作的,核能屬于 (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1L海水中所含有的氘完全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是多少?可以供一盞“220V 0.5A”的電燈正常工作多長時間?,,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
(3)未來實現(xiàn)人工可控核聚變后,若一座核聚變發(fā)電站每年消耗340kg的氘,理論上可釋放的能量是多少?
1.(新情境)(2023·宜賓)如圖是2022年10月12日“天宮課堂”上的兩個實驗情景。航天員劉洋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了水球變“懶”實驗:用注射器噴出空氣,空氣沖擊水球,使水球劇烈振動;她還展示了由種子長成的水稻植株。針對“天宮課堂”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航天員和學生天地通話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的
B.航天員隨空間站繞地球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
C.水球受到?jīng)_擊力的施力物體是注射器
D.水稻種子從地面被帶到空間站后質量變?yōu)榱?br>2.(跨學科)(2023·濟南)2022年12月,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百萬千瓦水輪發(fā)電機組、引領世界水電的超級工程——白鶴灘水電站(如圖)全部機組投產(chǎn)發(fā)電,成為僅次于三峽水電站的全球第二大水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chǎn)基地。所謂水電站,就是把水的機械能(簡稱“水能”)轉化成 的工廠;水電站發(fā)電所用的能源——水的機械能屬于 (選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3.(新考法)(2023·呼和浩特)為響應節(jié)能減排、低碳生活,電動汽車已進入千家萬戶。如圖甲為某國產(chǎn)品牌的電動汽車正在充電樁充電。充電樁充電時的電壓為220V,電流為40A,充電耗時為10h,汽車電池所容納的電能從零變?yōu)?0kW·h。充電時發(fā)現(xiàn)線路及設備發(fā)熱較為明顯,可等效為如圖乙的發(fā)熱電阻串聯(lián)于電路中,且認為能量損失均為發(fā)熱電阻所致。求:
(1)電能屬于 (選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2)充電過程中,電流所做的功和充電效率;
(3)發(fā)熱電阻的阻值及充電過程中汽車電池兩極之間電壓。
1.(2023·十堰)2023年5月30日,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神州十六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運載火箭的噴氣發(fā)動機向下噴氣,推動火箭升空。各地雷達監(jiān)測站即時向指揮中心傳遞火箭運行信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運載火箭應選用密度小、熱值大的燃料
B.各地雷達監(jiān)測站利用超聲波向指揮中心傳遞信息
C.火箭向下噴氣獲得推力與內(nèi)燃機的壓縮沖程相似
D.火箭升空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阻力做功,能量不守恒
2.(2023·十堰)某居民樓頂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和太陽能熱水器。若太陽能熱水器工作效率為η,每小時可接收太陽能Q,使熱水器內(nèi)水溫升高Δt,水的比熱容為c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太陽能電池將接收的太陽能全部轉化為電能
C.太陽能熱水器將太陽能轉化為內(nèi)能D.該熱水器內(nèi)水的質量為
3.(2023·蘇州)在軌運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地面進行實時信息傳輸所使用的是( )
A.電磁波B.紅外線
C.超聲波D.次聲波
4.(2023·益陽)2022年中國科學院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歷經(jīng)74天的航程,完成了一項基于北斗衛(wèi)星的深海通訊實驗。這次實驗突破了海水深度達到6000米的大容量數(shù)據(jù)的即時傳輸,解決了水下無線通信的世界性難題。下列有關北斗衛(wèi)星與深海之間數(shù)據(jù)傳輸?shù)恼f法正確的是( )
A.通過聲波傳遞數(shù)據(jù)B.通過電磁波傳遞數(shù)據(jù)
C.通過光纖傳遞數(shù)據(jù)D.數(shù)據(jù)傳輸有較長時間的延遲
5.(2023·攀枝花)2022年底,攀枝花首批氫能公交車投入運行。下列能源跟氫能一樣屬于二次能源的是( )
A.風能B.電能C.水能D.太陽能
6.(2023·廣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能屬于二次能源
B.我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的
C.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D.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
7.(2023·棗莊)關于能源、信息、新材料和航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核能和地熱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潛艇是利用原子核發(fā)生聚變來獲取動力的
C.彎曲的光導纖維也能傳輸信息,說明光可以沿曲線傳播
D.中國航天員王亞平進行“天宮課堂”授課時,依靠電磁波與地面之間進行信息傳遞
8.(2023·涼山)關于信息、材料和能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家庭WiFi靠電磁波傳遞信號B.電動機線圈用超導體可將電能全部轉化為內(nèi)能
C.光伏發(fā)電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D.核電站利用核裂變釋放的能量發(fā)電
9.(2023·南充)下列關于信息和能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南充市新聞咨詢廣播頻道FM97.5的頻率為97.5MHz,在空氣中,這個頻道的波長約3.08米
B.“神舟十六號”于5月30日9時31分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成功,從發(fā)射到預定道過程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和地面指揮中心保持信息傳遞的
C.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南充市內(nèi)已建成規(guī)模較大的新政和沙溪水電站,大大緩解了城市的用電壓力
D.核廢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煙稀少的地方
10.(2023·武漢)太陽是人類能源的寶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
B.太陽能是太陽內(nèi)部氫原子核發(fā)生裂變釋放的能量
C.太陽能是未來的理想能源之一,是不可再生能源
D.中國空間站上用到的太陽能電池板是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化學能
11.(2023·蘇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位于銀河系的中心
B.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
C.核電站通過核聚變利用核能發(fā)電
D.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之間有排斥力
12.(2023·眉山)我國在能源、材料和通信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可燃冰、石油都屬于可再生能源
B.“超導材料”可以用于制作輸電導線
C.地面控制中心通過超聲波與空間站中的航天員通信
D.核聚變裝置“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M”獲得核能的方式與核電站相同
13.(2023·內(nèi)江)21世紀人類社會正面臨“能源危機”。節(jié)約能源,從我做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氣屬于可再生能源B.電視機在特機狀態(tài)下不消耗電能
C.太陽的驚人能量來自核聚變D.核電站的廢水可直接排入大海
14.(2023·隨州)隨州日報2023年5月25日報道了國能長源隨州發(fā)電有限公司“風光水火儲”綜合發(fā)展的良好勢頭。風電、光電、水電、火電、儲能多向發(fā)力,公司全面投產(chǎn)后預計年發(fā)電量可達60億度。隨縣光電400MW項目只是公司的一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度”是電功率的單位,“MW”是電功的單位
B.60億度即度,400MW即W
C.利用煤炭進行火力發(fā)電時,只要注意節(jié)約不浪費,發(fā)電效率可以達到100%并且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任何污染
D.風能、水能、太陽能可以從自然界中不斷獲得,屬于可再生能源
15.(2023·武威)汽車在剎車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地面和輪胎的內(nèi)能,這些內(nèi)能將無法自動地轉化為汽車的機械能,這種現(xiàn)象說明自發(fā)的能量轉化過程是有一定 性的,但在能量的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的總量 (選填“不斷減少”、“保持不變”或“不斷增加”)。
16.(2023·甘孜)手機是利用 (選填“電磁波”或“超聲波”)傳遞信息的,通話過程中手機發(fā)熱是因為電流具有 (選填“熱效應”或“磁效應”)。
17.(2023·雅安)地球上的能量大多來源于太陽能。太陽能屬于 (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它是用 (選填“半導體”或“絕緣體”)材料制成。
18.(2023·濱州)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空間站應用與發(fā)展階段首次載人發(fā)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地面指揮中心與空間站是通過 傳遞信息的??臻g站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為空間站供電,太陽能是 (選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19.(2023·廣東)題圖是飛船與空間站完成對接時的情景,以空間站為參照物,飛船是 的;空間站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獲得能量,太陽能來自于太陽內(nèi)部的核 變;空間站的圖像信號是通過 波傳回地面的。
考點內(nèi)容
課標要求
命題預測
信息與材料
知道電磁波。知道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知道波長、頻率和波速。了解電磁波的應用及其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信息與材料題型主要是選擇題和填空題。主要命題點有:電磁波的應用、信息傳遞、材料的屬性、材料的應用等。
能源與宇宙
列舉常見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知道核能的特點和核能利用可能帶來的問題。從能源開發(fā)與利用的角度體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知道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將不斷深入,關注人類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動。
能源與宇宙常見考題類型是選擇題、填空題。命題點有:能源的分類、新能源的應用、能源與人類的發(fā)展、探索宇宙等。
莫爾斯電碼
-----
·-----
··---
···--
····-
數(shù)字
0
1
2
3
4
莫爾斯電碼
·····
-····
--···
---··
----·
數(shù)字
5
6
7
8
9
解題技巧
(1)電磁波的傳播是不需要介質的,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3×108 m/s)
(2)電磁波的波速(c)、波長(λ)、頻率(f)三者的關系是c=λf。不同電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是一定的,即c=3×108m/s,所以波長與頻率成反比。
(3)現(xiàn)在人們主要使用的通信方式有微波通信、衛(wèi)星通信、光纖通信、網(wǎng)絡通信。
(4)材料的物理性質
主要有導熱性、導電性、磁性、密度、比熱容、彈性、硬度、延展性等。
解題技巧
(1)能源分類的方法
①按能源產(chǎn)生的方式可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②按人類開發(fā)早晚和使用情況可分為常規(guī)能源和新能源。
③按能源消耗后是否在短期內(nèi)從自然界得到補充的角度可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核電站的核心設備是核反應堆,是可控制的鏈式反應,原子彈爆炸是不加控制的鏈式反應;太陽內(nèi)部在時刻不停地發(fā)生核聚變。
這是一份專題18信息材料能源宇宙-備戰(zhàn)2024年中考物理真題透析(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18信息材料能源宇宙-備戰(zhàn)2024年中考物理全國通用教師版docx、專題18信息材料能源宇宙-備戰(zhàn)2024年中考物理全國通用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8 信息、材料與能源、粒子與宇宙-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18信息材料與能源粒子與宇宙-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原卷版docx、專題18信息材料與能源粒子與宇宙-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8 信息、材料與能源、粒子與宇宙 —2022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第2期),文件包含專題18信息材料與能源粒子與宇宙解析版第2期docx、專題18信息材料與能源粒子與宇宙原卷版第2期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