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分)如圖所示,甲、乙兩人都站在滑板上,當甲用力推乙時,這個現(xiàn)象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體的 。同時甲也往后退,這又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
2.(2分)學校科技活動小組的同學們準備自己動手制作彈簧測力計,他們選取了甲、乙兩種規(guī)格的彈簧進行測試,繪出如圖所示圖象,若他們要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應選用 彈簧;若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選用 彈簧。
3.(2分)消防員在緊急集合時,往往抓住一根豎直的桿從樓上滑下。如果某消防員自身及裝備質(zhì)量共80kg,當他抓著豎直的桿下滑時 N;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g=10N/kg)。
4.(2分)物理學家 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1個標準大氣壓能夠支撐0.76m高的水銀柱,教室里有“不敢高聲語,恐驚讀書人”的標語,指控制聲音的 這個特性(選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
5.(2分)將一金屬塊置于盛滿水的溢水杯中使其浸沒,稱量計算得出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100g,則金屬塊所受的浮力為 N,若將該金屬塊浸沒于煤油中,則所受浮力會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6.(2分)我國首艘國產(chǎn)航母“山東”號滿載時排水量為67000t,吃水深度10.5m,可搭載航載機36架 N,山東艦底部所受海水的壓強為 Pa。(ρ海水=1.0×103kg/m3)
7.(2分)籃球比賽過程中,當籃球離開同學的手后,籃球的運動狀態(tài) (選填“改變”或“不變”)?;@球在空中下落過程中,重力對籃球 (選填“有”或“沒有”)做功。
8.(2分)在木棒的一端纏有一些銅絲,就是簡易液體密度計。如圖,將這一簡易液體密度計先后依次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燒杯中,密度計在甲燒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在乙燒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燒杯中的液體密度較大。
二、選擇題(共6題,第9~12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第13、14題為不定項選擇,每小題有一個或幾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全部選擇正確得3分,不定項選擇正確但不全得1分,不選、多選或錯選得0分,共14分)
9.(2分)下列所估測的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你在體育課用的實心球重力約為2N
B.一名中學生雙腳站立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約為500Pa
C.你所在教室的大氣壓強約為0.98×105Pa
D.一個雞蛋在鹽水中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約為10N
10.(2分)2022年5月,我國自主研制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如圖)順利升至9032m高空,浮空艇上升過程中艇體體積不變。浮空艇在勻速上升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受空氣浮力大小逐漸變小
B.所受空氣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所受浮力大于排開空氣重力
D.所受大氣的壓強會逐漸增大
11.(2分)如圖所示為小明在實踐課上制作的“折紙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尾部,此時青蛙相對于桌面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蛙離開桌面向前跳動的過程中支持力做了功
B.青蛙離開桌面向前跳動的過程中受到慣性的作用
C.青蛙離開桌面向前跳動的過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
D.用手按住青蛙的尾部時,青蛙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12.(2分)甲、乙兩相同的容器中裝有體積相等的兩種液體,靜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將同種材料制作的實心物體A、B分別放入兩容器中,如圖所示,則( )
A.A的重力大于B的重力
B.A受到的浮力小于B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體的密度
D.甲杯和乙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等
(多選)13.(3分)2022年2月6日,中國女足姑娘們在亞洲杯決賽中頑強拼搏,最終奪得亞洲杯冠軍。如圖所示,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會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上升過程中,它的機械能逐漸減小
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上升到最高點時,它的機械能為0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下降過程中,它的機械能逐漸增大
D.空中運動的足球,若所受力都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多選)14.(3分)如圖甲所示,長方體金屬塊在細繩豎直向上拉力F作用下,從水中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取g=10N/kg.根據(jù)圖象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浸沒在水中的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B.乙圖中BC段圖線說明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慢慢增大
C.該金屬塊重力的大小為34N
D.在t1至t2時間段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漸減小
三、計算題(共3題,第15小題7分,第16小題7分,第17小題8分,共22分)
15.(7分)爸爸開滿載質(zhì)量為1.5×103kg的汽車帶小明去旅行,如圖甲所示,若汽車做直線運動4W。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保持不變,運動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則:(g取10N/kg)
(1)在10~15s內(nèi),牽引力做了多少功?
(2)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3)小轎車滿載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04m2,則地面受到的壓強是多大?
16.(7分)如圖所示,茶壺的質(zhì)量是0.4kg,壺內(nèi)、壺外底壁平整2,壺內(nèi)裝1.2kg的水,壺內(nèi)水深0.2m,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
(1)茶壺內(nèi)底壁受到水的壓強;
(2)茶壺內(nèi)底壁受到水的壓力;
(3)桌面受到茶壺的壓強。
17.(8分)如圖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柱形容器中裝有適量的水,細繩的一端固定在柱形容器的底部,使木塊浸沒在水中。已知容器內(nèi)底面積為80cm2,當木塊靜止時細繩對木塊豎直向下的拉力為1N,此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為20cm。取g=10N/kg,水的密度為1.0×103kg/m3,求:
(1)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F?。?br>(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F;
(3)木塊的密度ρ木。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4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8.(7分)如圖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實驗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和控制變量法。
(2)通過比較圖甲、乙,說明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通過比較圖 (填序號),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
(4)將該小桌和砝碼數(shù)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則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guān)系為p p'(選填“>”、“<”或“=”)。
(5)實驗時,小明將小桌換成磚塊,并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發(fā)現(xiàn)它們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guān)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原因是 。
19.(7分)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過程。
(1)由圖b、c、d可得: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 有關(guān);探究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guān)時,應比較圖 ;
(2)比較圖d、e可得: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液體中的深度 (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
(3)由圖a、b、e、f可得:物體所受的浮力為 N,該物體的密度為 kg/m3;
(4)在實驗過程中,小明還發(fā)現(xiàn)用測量浮力的方法也可以測量物體的密度:
①將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得物體的重力為G;
②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物體 水中,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F;
③物體的密度表達式為ρ= (用G、F和ρ水來表示)。
20.(7分)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重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過程圖。
(1)本實驗為了操作更方便,實驗順序應為 ;
(2)根據(jù)甲、乙兩圖可以知道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N。根據(jù)丙、丁兩圖可以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是 N;
(3)由以上步驟可以得出初步結(jié)論: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 ;
(4)為了得到更普遍的結(jié)論,下列繼續(xù)進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B.用原來的方案將水換成酒精進行實驗
C.用原來的方案將石塊換成體積與其不同的鐵塊進行實驗
(5)如果在圖乙中將物體的位置下降一些,使物體浸沒水中的深度增加,物體靜止時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浮力的大小與 無關(guān)。
21.(7分)小明在“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他用質(zhì)量不同的兩個鋼球m和M(M的質(zhì)量大于m),分別從不同的高度h和H(H>h),觀察木塊B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小明通過觀察木塊B移動的距離長短,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這種研究方法是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zhuǎn)換法”),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 (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2)由甲、乙兩圖可得實驗結(jié)論:物體的動能大小與 有關(guān);
(3)小麗根據(jù)甲、丙兩圖得出結(jié)論:物體的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有關(guān),她的看法是否正確? (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
(4)另一位同學用圖所示的方法探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他將相同質(zhì)量的小球從不同高度(h2>h1) 由靜止開始釋放,通過觀察 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這種方法是 (選填“正確的”或“錯誤的”)。
2022-2023學年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六中八年級(下)月考物理試卷(5月份)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填空題(共8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16分)
1.(2分)如圖所示,甲、乙兩人都站在滑板上,當甲用力推乙時,這個現(xiàn)象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改變 。同時甲也往后退,這又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答案】運動狀態(tài)改變;相互的。
【解答】解:當甲用力推乙時,乙往后退。同時甲也往后退。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改變;相互的。
2.(2分)學校科技活動小組的同學們準備自己動手制作彈簧測力計,他們選取了甲、乙兩種規(guī)格的彈簧進行測試,繪出如圖所示圖象,若他們要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應選用 乙 彈簧;若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選用 甲 彈簧。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解答】解:
在彈性限度內(nèi),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N;顯然,應選用乙。
由圖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彈簧甲較靈敏。
故答案為:乙;甲。
3.(2分)消防員在緊急集合時,往往抓住一根豎直的桿從樓上滑下。如果某消防員自身及裝備質(zhì)量共80kg,當他抓著豎直的桿下滑時 800 N;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豎直向上 (g=10N/kg)。
【答案】800;豎直向上。
【解答】解:消防員抓著豎直的桿勻速下滑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重力和桿對人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方向相反,f=G=mg=80kg×10N/kg=800N。
故答案為:800;豎直向上。
4.(2分)物理學家 托里拆利 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1個標準大氣壓能夠支撐0.76m高的水銀柱,教室里有“不敢高聲語,恐驚讀書人”的標語,指控制聲音的 響度 這個特性(選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
【答案】托里拆利;響度。
【解答】解:物理學家托里拆利通過玻璃管和水銀柱測量了大氣壓,實驗發(fā)現(xiàn)1個標準大氣壓能夠支撐760mm高的水銀柱。
聲音三個特性:音調(diào)、響度和音色,恐驚讀書人”中的“高”是指大聲說話。
故答案為:托里拆利;響度。
5.(2分)將一金屬塊置于盛滿水的溢水杯中使其浸沒,稱量計算得出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100g,則金屬塊所受的浮力為 1 N,若將該金屬塊浸沒于煤油中,則所受浮力會 變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1;變小。
【解答】解:金屬塊置于盛滿水的溢水杯中使其浸沒,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屬塊所受的浮力:
F?。紾排=m排g=100×10﹣3kg×10N/kg=1N;
若將該金屬塊浸沒于煤油中,與金屬塊浸沒于水中時比較可知:都是浸沒狀態(tài),
已知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溅岩篻V排可知:金屬塊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變小。
故答案為:2;變小。
6.(2分)我國首艘國產(chǎn)航母“山東”號滿載時排水量為67000t,吃水深度10.5m,可搭載航載機36架 6.7×108 N,山東艦底部所受海水的壓強為 1.05×105 Pa。(ρ海水=1.0×103kg/m3)
【答案】6.7×108;1.05×105。
【解答】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航母滿載時受到的浮力:F?。紾排=m排g=67000×103kg×10N/kg=6.2×108N;
(2)山東艦底部所受海水的壓強:p=ρ海水gh=1.2×103kg/m3×10N/kg×10.5m=1.05×105Pa;
故答案為:5.7×108;5.05×105。
7.(2分)籃球比賽過程中,當籃球離開同學的手后,籃球的運動狀態(tài) 改變 (選填“改變”或“不變”)?;@球在空中下落過程中,重力對籃球 有 (選填“有”或“沒有”)做功。
【答案】改變;有。
【解答】解:當籃球離開同學的手后,籃球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發(fā)生改變。
籃球在空中下落過程中,籃球在重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距離。
故答案為:改變;有。
8.(2分)在木棒的一端纏有一些銅絲,就是簡易液體密度計。如圖,將這一簡易液體密度計先后依次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燒杯中,密度計在甲燒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等于 在乙燒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甲 燒杯中的液體密度較大。
【答案】等于;甲。
【解答】解:同一個密度計放在甲、乙液體中都漂浮、乙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計受到的重力G;
由圖知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甲<V排乙,由于浮力相等,根據(jù)F浮=ρ液V排g可知:ρ甲>ρ乙;
故答案為:等于;甲。
二、選擇題(共6題,第9~12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第13、14題為不定項選擇,每小題有一個或幾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全部選擇正確得3分,不定項選擇正確但不全得1分,不選、多選或錯選得0分,共14分)
9.(2分)下列所估測的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你在體育課用的實心球重力約為2N
B.一名中學生雙腳站立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約為500Pa
C.你所在教室的大氣壓強約為0.98×105Pa
D.一個雞蛋在鹽水中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約為10N
【答案】C
【解答】解:A、體育課用的實心球的質(zhì)量再2kg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一名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0N左右2左右,雙腳站立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p====1.25×105Pa,故B不符合實際;
C、教室的大氣壓強約為0.98×105Pa,接近標準大氣壓;
D、一個雞蛋的重力約為6.5N,故D不符合實際。
故選:C。
10.(2分)2022年5月,我國自主研制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如圖)順利升至9032m高空,浮空艇上升過程中艇體體積不變。浮空艇在勻速上升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受空氣浮力大小逐漸變小
B.所受空氣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所受浮力大于排開空氣重力
D.所受大氣的壓強會逐漸增大
【答案】A
【解答】解:A、高度越高大氣越稀薄,排開空氣的體積不變?。溅芽諝鈍V可知所受空氣浮力大小逐漸變小,故A正確;
B、浮空艇在勻速上升過程中,故B錯誤;
C、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浮力等于排開空氣重力;
D、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故D錯誤。
故選:A。
11.(2分)如圖所示為小明在實踐課上制作的“折紙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尾部,此時青蛙相對于桌面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蛙離開桌面向前跳動的過程中支持力做了功
B.青蛙離開桌面向前跳動的過程中受到慣性的作用
C.青蛙離開桌面向前跳動的過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
D.用手按住青蛙的尾部時,青蛙受到的重力與桌面對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C
【解答】解:A、青蛙離開桌面向前跳動的過程中,支持力不做功;
B、青蛙離開桌面向前跳動是因為青蛙具有慣性,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
C、青蛙離開桌面向前跳動的過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作用;
D、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時,不是一對平衡力。
故選:C。
12.(2分)甲、乙兩相同的容器中裝有體積相等的兩種液體,靜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將同種材料制作的實心物體A、B分別放入兩容器中,如圖所示,則( )
A.A的重力大于B的重力
B.A受到的浮力小于B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體的密度
D.甲杯和乙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等
【答案】A
【解答】解:
A.根據(jù)題意可知,甲,將實心物體A,靜止時液面等高,由圖可知,A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物體的體積,B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實心物體A,則密度相等,根據(jù)G=mg可知,故A正確;
BC.由圖可知,A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B處于懸浮狀態(tài),B的密度等于乙液體的密度,所以A受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B由同種材料制作,則甲杯中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體的密度;
D.由題可知甲杯中液體的體積等于乙杯中液體的體積,由m=ρV可知甲杯中液體的質(zhì)量大于乙杯中液體的質(zhì)量,甲杯中液體的重力大于乙杯中液體的重力,甲杯和乙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液體,兩個杯子是相同的,所以甲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大于乙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由p=,故D錯誤。
故選:A。
(多選)13.(3分)2022年2月6日,中國女足姑娘們在亞洲杯決賽中頑強拼搏,最終奪得亞洲杯冠軍。如圖所示,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會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上升過程中,它的機械能逐漸減小
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上升到最高點時,它的機械能為0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下降過程中,它的機械能逐漸增大
D.空中運動的足球,若所受力都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AD
【解答】解:AB、足球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內(nèi)能增加,B錯誤;
C、足球在空中上升到最高點時,但水平方向的速度不為零,故C錯誤;
D、空中運動的足球,將保持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選:AD。
(多選)14.(3分)如圖甲所示,長方體金屬塊在細繩豎直向上拉力F作用下,從水中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取g=10N/kg.根據(jù)圖象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浸沒在水中的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B.乙圖中BC段圖線說明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慢慢增大
C.該金屬塊重力的大小為34N
D.在t1至t2時間段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漸減小
【答案】AD
【解答】解:
AC、當金屬塊完全露出液面,金屬塊不受浮力,即為圖中的CD段,
從圖可知,該金屬塊重力為:G=F拉=54N,故C錯誤。
當金屬塊未露出液面時,即為圖中的AB段,
從圖可知,此時繩子的拉力為34N
F浮=G﹣F拉=54N﹣34N=20N.故A正確。
BD、從圖可知1至t2時間段(即BC段)內(nèi)逐漸的變大,則由公式F?。紾﹣F拉可知,
金屬塊的重力不變,而拉力逐漸的變大。故BD錯誤。
故選:AD。
三、計算題(共3題,第15小題7分,第16小題7分,第17小題8分,共22分)
15.(7分)爸爸開滿載質(zhì)量為1.5×103kg的汽車帶小明去旅行,如圖甲所示,若汽車做直線運動4W。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保持不變,運動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則:(g取10N/kg)
(1)在10~15s內(nèi),牽引力做了多少功?
(2)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3)小轎車滿載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04m2,則地面受到的壓強是多大?
【答案】(1)在10~15s內(nèi),牽引力做功4.5×105J;
(2)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3×103N;
(3)小轎車滿載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04m2,則地面受到的壓強是3.75×105Pa。
【解答】解:(1)由圖像知道,在10~15s內(nèi),已知P=9×104W,由知道6W×(15s﹣10s)=4.5×105J;
(2)10~15s內(nèi)汽車運動的路程s=vt=30m/s×5s=150m,
由W=Fs知道F==3×103N,
因為小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f阻=F=6×103N;
(3)小汽車的滿載質(zhì)量為1.3×103kg,則滿載時汽車的重力為G=mg=1.2×103kg×10N/kg=1.5×104N,
地面受到的壓力F壓等于汽車滿載時的重力G,即:F壓=G=1.2×104N,
則地面受到的壓強是p==8.75×105Pa。
答:(1)在10~15s內(nèi),牽引力做功4.4×105J;
(2)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3×106N;
(3)小轎車滿載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04m2,則地面受到的壓強是8.75×105Pa。
16.(7分)如圖所示,茶壺的質(zhì)量是0.4kg,壺內(nèi)、壺外底壁平整2,壺內(nèi)裝1.2kg的水,壺內(nèi)水深0.2m,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
(1)茶壺內(nèi)底壁受到水的壓強;
(2)茶壺內(nèi)底壁受到水的壓力;
(3)桌面受到茶壺的壓強。
【答案】(1)茶壺內(nèi)底壁受到水的壓強為2000Pa;
(2)茶壺內(nèi)底壁受到水的壓力為10N;
(3)桌面受到茶壺的壓強為3200Pa。
【解答】解:(1)底壁受到水的壓強為:p=ρgh=1.0×108kg/m3×10N/kg×0.3m=2000Pa;
(2)底面積為S=50cm2=5×10﹣6m2,底壁受到水的壓力為F=pS=2000Pa×5×10﹣4m2=10N;
(3)桌面受到的壓力為:F桌=G總=(m杯+m水)g=(0.2kg+1.2kg)×10N/kg=16N;
桌面受到茶壺的壓強為:p桌===3200Pa。
答:(1)茶壺內(nèi)底壁受到水的壓強為2000Pa;
(2)茶壺內(nèi)底壁受到水的壓力為10N;
(3)桌面受到茶壺的壓強為3200Pa。
17.(8分)如圖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柱形容器中裝有適量的水,細繩的一端固定在柱形容器的底部,使木塊浸沒在水中。已知容器內(nèi)底面積為80cm2,當木塊靜止時細繩對木塊豎直向下的拉力為1N,此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為20cm。取g=10N/kg,水的密度為1.0×103kg/m3,求:
(1)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
(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F;
(3)木塊的密度ρ木。
【答案】(1)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為3N;
(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16N;
(3)木塊的密度ρ木為0.67×103kg/m3。
【解答】解:(1)因木塊靜止時,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木塊受到的浮力:
F?。紾+F拉=mg+F拉=200×10﹣3kg×10N/kg+1N=8N;
(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p=ρ水gh=1.0×105kg/m3×10N/kg×20×10﹣2m=2000Pa;
由p=得,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為:
F=pS=2000Pa×80×10﹣3m2=16N;
(3)木塊完全浸沒,木塊體積等于排開液體的體積?。溅阉甮V排得,
V=V排===8×10﹣4m3;
木塊的質(zhì)量:
m=200g=3.2kg,
木塊的密度:
ρ木==≈8.67×103kg/m3。
答:(1)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為7N;
(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16N;
(3)木塊的密度ρ木為0.67×103kg/m7。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4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8.(7分)如圖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實驗是通過觀察 海綿的凹陷程度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轉(zhuǎn)換法 和控制變量法。
(2)通過比較圖甲、乙,說明 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通過比較圖 乙、丙 (填序號),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
(4)將該小桌和砝碼數(shù)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則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guān)系為p = p'(選填“>”、“<”或“=”)。
(5)實驗時,小明將小桌換成磚塊,并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發(fā)現(xiàn)它們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guān) 不正確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原因是 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 。
【答案】(1)海綿的凹陷程度;轉(zhuǎn)換法;(2)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3)乙、丙;(4)=;(5)不正確;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
【解答】解:(1)根據(jù)海綿的凹陷程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應用了轉(zhuǎn)換法;
(2)比較圖甲、乙所示實驗,乙中壓力大,故可得出結(jié)論:在受力的面積一定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需要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故圖乙;
(4)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因受壓材料不同,根據(jù)p=,故壓強大小關(guān)系為p=p′。
(5)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時,要控制壓力大小一定,小明將小桌換成磚塊,則壓力大小不同,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
故答案為:(1)海綿的凹陷程度;轉(zhuǎn)換法,壓力越大、丙;(4)=;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
19.(7分)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過程。
(1)由圖b、c、d可得: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 體積 有關(guān);探究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guān)時,應比較圖 b、e、g ;
(2)比較圖d、e可得: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液體中的深度 無關(guān) (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
(3)由圖a、b、e、f可得:物體所受的浮力為 0.5 N,該物體的密度為 4×103 kg/m3;
(4)在實驗過程中,小明還發(fā)現(xiàn)用測量浮力的方法也可以測量物體的密度:
①將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得物體的重力為G;
②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物體 全部浸沒 水中,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F;
③物體的密度表達式為ρ= ρ水 (用G、F和ρ水來表示)。
【答案】(1)體積;b、e、g;(2)無關(guān);(3)0.5;4×103;(4)全部浸沒;ρ水。
【解答】(1)圖c、d中物體排開水的體積不同,可得: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g中物體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所以探究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guān)時、e、g;
(2)圖d、e中物體浸在水中深度不同,可得: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無關(guān);
(3)由圖b可知物體的質(zhì)量為m==0.6kg、e可得:F浮水=F2﹣F4=4N﹣1.5N=6.5N,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的體積等于排開液體的體積排===5×10﹣5m3,物體的密度為ρ===3×103kg/m3;
(4)結(jié)合(1)(2)可知用到了控制變量法;
(5)由步驟①②可得合金受到的浮力:F?。紾﹣F,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溅岩篻V排=ρ液gV物,
則物體的體積為:
V物=,
則合金密度的表達式為:
ρ合金===ρ水。
故答案為:(1)體積;b、e、g;(2)無關(guān);5×103;(4)全部浸沒;ρ水。
20.(7分)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重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過程圖。
(1)本實驗為了操作更方便,實驗順序應為 丁甲乙丙 ;
(2)根據(jù)甲、乙兩圖可以知道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2 N。根據(jù)丙、丁兩圖可以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是 2 N;
(3)由以上步驟可以得出初步結(jié)論: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 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
(4)為了得到更普遍的結(jié)論,下列繼續(xù)進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 ;
A.用原來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B.用原來的方案將水換成酒精進行實驗
C.用原來的方案將石塊換成體積與其不同的鐵塊進行實驗
(5)如果在圖乙中將物體的位置下降一些,使物體浸沒水中的深度增加,物體靜止時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浮力的大小與 物體浸沒的深度 無關(guān)。
【答案】(1)丁甲乙丙;(2)2;2;(3)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4)A;(5)不變;物體浸沒的深度。
【解答】解:(1)實驗時,先測出空桶的重力,再將物體浸沒在溢水杯中,根據(jù)F?。紾﹣F示得出受到的浮力,最后測出小桶和水的總重力。
(2)由甲圖可知,物體的重力為8N,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則物體受到的浮力:
F?。紾﹣F示=8N﹣4N=2N,
由丁圖可知,空桶的重力為3N,則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
G液=G總﹣G桶=8N﹣3N=2N,
(3)由(2)可知:F?。紾液,
則可以初步得出結(jié)論為: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4)A.“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屬于探究性實驗。測量型實驗可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不能求平均值;
B.用原來的方案將水換成酒精進行多次實驗,便于找出普遍規(guī)律;
C.用原來的方案將石塊換成體積與其不同的鐵塊進行實驗,便于找出普遍規(guī)律。
故選A。
(5)增大物體所處深度,但水的密度,由F浮=ρ液gV排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不變浮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
故答案為:(1)丁甲乙丙;(2)8;2;(4)A;物體浸沒的深度。
21.(7分)小明在“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他用質(zhì)量不同的兩個鋼球m和M(M的質(zhì)量大于m),分別從不同的高度h和H(H>h),觀察木塊B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小明通過觀察木塊B移動的距離長短,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這種研究方法是 轉(zhuǎn)換法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zhuǎn)換法”),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2)由甲、乙兩圖可得實驗結(jié)論:物體的動能大小與 速度 有關(guān);
(3)小麗根據(jù)甲、丙兩圖得出結(jié)論:物體的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有關(guān),她的看法是否正確? 錯誤 (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沒有控制速度相同 ;
(4)另一位同學用圖所示的方法探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他將相同質(zhì)量的小球從不同高度(h2>h1) 由靜止開始釋放,通過觀察 木塊在鐵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離 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這種方法是 錯誤 (選填“正確的”或“錯誤的”)。
【答案】(1)轉(zhuǎn)換法;不能;(2)速度;(3)錯誤;沒有控制速度相同;(4)木塊在鐵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離;錯誤。
【解答】解:(1)實驗中通過觀察木塊B移動的距離長短,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
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木塊運動時不受摩擦力作用,不能通過木塊移動的距離長短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
(2)甲、乙兩圖中小球的質(zhì)量一定,到達水平面的時的速度不同,故可以得出結(jié)論:物體的動能大小與速度有關(guān);
(3)她的結(jié)論錯誤,因為要探究動能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圖1甲,則到達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故不能得出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4)圖丁所示的方法探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通過觀察木塊在鐵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離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控制其它因素相同,故這種方法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1)轉(zhuǎn)換法;不能;(3)錯誤;(4)木塊在鐵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離。
聲明: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
這是一份08,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第四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月考模擬物理試題,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9)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西省撫州市東鄉(xiāng)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卷,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月考物理試卷,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